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福锴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6-1322,1341,共8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优化诊断准确性、自动化处理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心肌灌注显像的数据采集处理、衰减校正、图像后处理、诊断报告及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为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核心脏病学的工作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学 放射性 心肌灌注显像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杰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机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HFpEF的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对HFpEF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为HFpEF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近年放射性核素显像在HFpEF中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关注该技术在HFpEF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放射性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交感神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一致时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顾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63-64,共2页
目的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出现不一致情况,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 目的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出现不一致情况,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负荷实验,对于负荷显像出现异常的患者于1 d后再进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6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不一致的共7例,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的患者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的患者2例。68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之后诊断为阳性38例,阴性30例,68例患者经过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为阳性37例,阴性31例,诊断敏感性为97.4%。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与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种诊断方法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创伤性检查,在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无创检查,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的护理
4
作者 韩桂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26,共2页
冠心病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的护理430030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韩桂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新层显像(SPECT)是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核医学显像新技术,它能从多方位多次采集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图像,经计算机重建脏... 冠心病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的护理430030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韩桂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新层显像(SPECT)是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核医学显像新技术,它能从多方位多次采集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分布图像,经计算机重建脏器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或任意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 心肌显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心肌损伤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晓欢 熊子衿 +2 位作者 徐婷 颜梅 许华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38,共6页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本文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进行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肌损伤 病理机制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荣晶 旅朝霞 +1 位作者 张欣 周素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 选取心脏X综合征患者 (A组 ) 2 0例 ,健康体检者 (B组 ) 15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用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评价其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A组... 目的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 选取心脏X综合征患者 (A组 ) 2 0例 ,健康体检者 (B组 ) 15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用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评价其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A组心肌灌注显像异常占 90 % (18/2 0 ) ,B组 2 0 % (3/15 )出现血流灌注异常 ,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7.5 ,P <0 .0 0 1)。A组缺损分布的特点是呈不规则的、散在的放射性稀疏。其存在血流灌注异常的心肌节段共计 5 7个 ,其中 6 3.16 %为可逆性缺损 ,17.5 4 %为部分可逆性缺损 ,10 .5 3%为固定性缺损 ,8.77%为反向分布。在 5 7个灌注异常节段中 ,缺血评分为 1分、2分、3分者分别占 80 .70 %、19.2 9%和 10 .5 3%。 18例心肌灌注异常的患者中 ,83.33%为多壁心肌灌注异常 ,分布于 2~ 7个室壁。结论 X综合征患者心肌灌注异常多见 ,其异常的范围较广泛 ,呈不规则、散在的放射性稀疏和可逆性缺损 ,但心肌缺血的程度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X综合征 放射性显像 心肌灌注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肌做功和核素心肌显像参数与冠心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包成明 冉红 +4 位作者 贾绘 陈孝园 钱晓凤 俞福娣 常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53-58,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肌做功(MW)和核素心肌显像(MPI)参数与冠心病(CHD)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CHD 100例,根据随访6个月后是否发生左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23例与未重构组7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超声心肌做功(MW)和核素心肌显像(MPI)参数与冠心病(CHD)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及联合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CHD 100例,根据随访6个月后是否发生左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23例与未重构组7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超声MW参数[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心肌有效做功(GCW)、整体心肌无用功(GWW)、心肌做功效率(GWE)],MPI参数[相位直方图带宽(PHB)、相位标准差(PSD)、R-MPI评分],分析上述参数与CHD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及对其预测效能,以及超声MW、MPI参数对CHD左心室重构风险的影响。结果 重构组LVEF低于未重构组,LVESV、LVEDV大于未重构组,GWI、GCW、GWE低于未重构组,GWW、PHB、PSD、R-MPI评分高于未重构组(P<0.01);GWI、GCW、GWE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SV、LVEDV呈负相关,GWW、PHB、PSD、R-MPI评分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P<0.01);GWI、GCW、GWE、GWW、PHB、PSD、R-MPI评分均对左心室重构风险有重要影响(P<0.01);超声MW参数GWI、GCW、GWE、GWW与MPI参数PHB、PSD、R-MPI评分联合预测CHD患者左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95%CI:0.859,0.970),敏感度为82.61%,特异度为90.91%,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超声MW和MPI参数与CHD患者左心室重构风险密切相关,均可作为预测指标,且联合预测效能较高,能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可靠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心室重构 超声心肌做功 心肌显像 定量参数 相关性 影响因分析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造影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不一致16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蔡思宇 刘其昌 俞锋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5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造影 放射性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女性胸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应心 姚文静 +1 位作者 王学超 李鑫柠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50-1351,1355,共3页
目的了解核素心肌灌注显像(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T)对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入选因胸痛就诊于我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女性患者55例,根据MPT检查结果,分为MPT阳性组及MPT... 目的了解核素心肌灌注显像(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T)对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女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入选因胸痛就诊于我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女性患者55例,根据MPT检查结果,分为MPT阳性组及MPT阴性组,对两组患者的运动试验、血脂指标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合并症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中MPT阳性组24例(43.6%),MPT阴性组31例(56.4%);MPT阳性组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MPT阴性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各血脂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在MPT阳性组明显高于MPT阴性组(P<0.05)。结论女性胸痛患者仅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而诊断正常误诊率较高,对运动试验阳性、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应行核素心肌灌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痛 女性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 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宽 刘春雨 +1 位作者 吴志兴 张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结果:52例NB患儿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8例,Ⅳ期35例,其中Ⅳ期患儿...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2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结果:52例NB患儿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8例,Ⅳ期35例,其中Ⅳ期患儿在发病早期占绝大多数(67.3%)。核素骨显像阳性33例(63.5%),阴性19例(36.5%);33例核素骨显像阳性的患儿,多个浓聚病灶的患儿28例(84.8%),单个浓聚病灶的患儿5例(15.2%),以多灶性转移为主;四肢长骨、脊柱、颅骨、肋骨、骨盆及肩胛骨受累分别为26例(78.8%)、17例(51.5%)、15例(45.5%)、12例(36.4%)、9例(27.3%)及2例(6.1%)。有36例患儿出现原发灶显影。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做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的首选诊断方法,对NB的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骨骼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分析肺栓塞病因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蒨 王金城 +5 位作者 柏江 米宏志 杨浩 朱明 丁健 陆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 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及^(99m)Tc-MAA下肢静脉显像。结果: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例患者为多发性肺栓塞,7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正常; PE组中,61例有下肢深静脉病变,占 70.9%,其中由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引起的 PE者 46例,占 PE合并下肢静脉病变者的 75.4%。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及下肢静脉显像的联合应用可明确PE及其病因诱因的诊断,从而减少临床PE的误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临床骨科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强 赵建宁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放射性核素显像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的诊断和治疗 ,对转移性骨肿瘤、骨髓炎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能够早期判断移植骨是否成活 ,同时对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关键词 放射性 显像 应用 骨肿瘤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乳糜外溢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梅芳 路刚 +1 位作者 龙明清 田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文应用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15例乳糜外溢,其中乳糜胸2例,乳糜心包1例,乳糜腹水6例,乳糜腹合并乳糜胸1例,乳糜尿5例,均能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异常或乳糜渗漏部位。本文例举典型病例描述核素显像对不同乳糜渗漏的定位情况,... 本文应用核素淋巴显像定位诊断15例乳糜外溢,其中乳糜胸2例,乳糜心包1例,乳糜腹水6例,乳糜腹合并乳糜胸1例,乳糜尿5例,均能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异常或乳糜渗漏部位。本文例举典型病例描述核素显像对不同乳糜渗漏的定位情况,并就诊断中的体会及与B超、淋巴造影的比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淋巴显像 定位诊断 乳糜胸 乳糜外溢 乳糜心包 乳糜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核素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卫涛 高东来 +1 位作者 张亚男 李晓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方法对13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静脉泵入腺苷,剂量为140g/(kg.min),用药时间6min。泵入过程中,行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血压和心率。于泵入腺苷3min末,静脉...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方法对13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静脉泵入腺苷,剂量为140g/(kg.min),用药时间6min。泵入过程中,行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血压和心率。于泵入腺苷3min末,静脉注射核素显像剂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素显像(99mTc-MIBI)925MBq,1.5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显像。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132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87例,阴性45例,心肌核素显像阳性85例,阴性47例,两种检查结果一致的病例数为108例。心肌核素显像假阳性的病例为11例,假阴性为13例。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1%(74/87)、特异性为75.6%(34/45)、准确性为81.8%(108/132)。结论腺苷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对于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性显像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观察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程越 马红梅 +1 位作者 张欣 崔福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 目的:应用99mTc-MDP放射性骨显像观察复合兔骨髓基质细胞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BMSCs+nHAC)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兔下颌骨体部范围为15mm×15mm的全层骨缺损分别采取相应方法修复:A组,BMSCs+nHAC修复;B组,nHAC修复;C组,空白对照组,缺损不做修复。术后4、8、12周分别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进行监测。结果:术后4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亦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A组核素浓聚程度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核素浓聚程度与C组无显著差异;术后12周,3组核素浓聚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BMSCs+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与单独使用nHAC相比具有较好的成骨能力和血管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骨髓基质细胞 骨缺损 放射性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如意 王学超 +2 位作者 胡玉敬 李鑫柠 张丽娜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 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及临床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行静息/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比负荷和...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特点及性别差异。方法 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及临床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行静息/负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比负荷和静息状态下核素分布情况评价心肌缺血的特点,同时对不同性别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确诊的36例X综合征患者中23例(63.9%)为可逆性缺损,9例(25.0%)为固定性缺损,4例(11.1%)为反向再分布。全部468个左心室心肌节段中,负荷状态下127个(30.0%)节段表现为核素分布减低,前壁、下壁心肌灌注异常节段的比率均高于侧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在缺血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以前壁缺血为主,而男性患者以前壁和下壁缺血为主(P<0.05)。全部入选的36例患者心肌灌注显示异常冠状动脉共19支,左前降支心肌灌注异常的比率高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5)。全部入选的36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女性14例(38.9%),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年龄更大,体质量指数较高,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史较多(P均<0.05),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较高(P均<0.05),吸烟史较少(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负荷99mTc-MIBI G-MPI对诊断心脏X综合征及评价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放射性显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宽 吴志兴 刘春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检测结果及SP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诊断骨转移86例,阳性率为66.2...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检测结果及SP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诊断骨转移86例,阳性率为66.2%。在86例骨转移的患者中,发生脊椎转移77例,占77.9%,骨盆转移65例,占75.6%,肋骨转移42例,占48.8%,肩胛骨转移11例,占12.8%,胸骨转移7例,占8.1%,颅骨转移6例,占7%。脊椎和骨盆是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涉及的部位。骨显像阳性组和骨显像阴性组PSA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PSA<2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小,PSA≥20μg/L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PSA≥20μg/L的前列腺患者应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前列腺癌 骨转移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反向再分布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武战 池君 汪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是指心肌灌注显像早期(静息或运动)灌注正常的部位,晚期显像则出现灌注异常,或者原来灌注异常的部位,晚期显像进一步恶化的现象。1979年,Tanasescu等首先报道了这一现象,以后的研究则进一... 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是指心肌灌注显像早期(静息或运动)灌注正常的部位,晚期显像则出现灌注异常,或者原来灌注异常的部位,晚期显像进一步恶化的现象。1979年,Tanasescu等首先报道了这一现象,以后的研究则进一步将前者称为A型,后者称为B型。多年以来,虽然研究对反向再分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其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至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心肌再灌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和瘤内注射治疗肢体血管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丽敏 徐艳平 +2 位作者 张文书 张利军 孙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血流、血池显像显示肢体血管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材料和方法 :10 7例肢体血管瘤分布于四肢不同部位。以99mTc体内法标记自体红细胞 (RBC)行肢体动脉或静脉动态显像 ,加肢体血池静态显像。根据显像表现 ,99例接受32 P胶体瘤内注射治疗 ,并与 2 5例手术结果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病灶均表现为血池显像持续性浓聚 ;11例动脉相、10例静脉相病灶早期充盈 ;39例静脉充盈延迟 ;2 9例可见病灶与异常血管相连 ;49例主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病灶。瘤内核素注射治疗后 ,6 4例显效 ,35例病灶缩小 ;手术治疗后复发病灶核素治疗有效。结论 :核素显像和瘤内注射可以反映和治疗不同亚型的肢体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诊断 瘤内注射 治疗 肢体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异位甲状腺及核素显像剂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法敏 刘保平 +1 位作者 韩星敏 孟玉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7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异位甲状腺(ETG)的价值及显像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对83例疑诊ETG患儿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其中采用131I显像55例,99mTcO4-显像30例(两者联用2例)。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病理检查诊断为ETG 1...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儿童异位甲状腺(ETG)的价值及显像剂的合理应用。方法对83例疑诊ETG患儿进行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其中采用131I显像55例,99mTcO4-显像30例(两者联用2例)。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病理检查诊断为ETG 11例。核素显像对11例ETG全部检出,诊断ETG的敏感性、特异性131I均为100%,99mTcO4-亦均为100%;但99mTcO4-较131I图像明显清晰。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儿童ETG的诊断具有独特价值,宜常规选择99mTcO4-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儿童 异位甲状腺 诊断 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