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病证结合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郑鑫蓥 张惠勇 +5 位作者 王蕾 黄星 邱磊 张顺先 方庆亮 鹿振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 构建、评价并验证中医证素参与的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7例行调强放疗的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总人群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Logistic回... 目的 构建、评价并验证中医证素参与的调强放疗模式下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7例行调强放疗的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总人群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通过Nomogram可视化,对模型进行评价及验证。结果 预测模型中包含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OR=6.576;P=0.003)、位置(OR=2.935;P=0.016)、患侧肺平均肺部照射剂量(Mean lung dose,MLD)(OR=1.001;P<0.001)和阴虚(OR=3.861;P=0.003)。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可视化,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65和0.867,两组校准曲线的拟合度较好并具有一定的临床有用性。结论 基于中西医临床要素,肿瘤分期、位置、患侧肺MLD和阴虚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2级RP发生,为临床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放射性肺炎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心肌损伤机制及影像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晓欢 熊子衿 +2 位作者 徐婷 颜梅 许华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38,共6页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亦会同步遭受辐射,导致放射性心脏病,包括心包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损伤、瓣膜性心脏病及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其中心肌损伤较为严重,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不良结局,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预后。本文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进行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肌损伤 病理机制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益肺活血方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周彤 胡帅航 +2 位作者 王丹丹 王子宸 侯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19-2025,共7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益肺活血方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本草组鉴数据库获取益肺活血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OMIM、GeneCards、PharmGKB、GENE数据库获取放射性肺损伤靶点并绘制交集作用靶点韦恩图,将交集...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益肺活血方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本草组鉴数据库获取益肺活血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OMIM、GeneCards、PharmGKB、GENE数据库获取放射性肺损伤靶点并绘制交集作用靶点韦恩图,将交集靶点信息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潜在作用机制。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和中药活性成分的结合能力,预测中药复方对肺癌的作用机制。运用16 Gy放射线建立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计算肺系数,HE、Masson、Vementin染色、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验证益肺活血方药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益肺活血方有1 933个潜在药物靶点,放射性肺损伤涉及1 469个疾病作用靶点,共同靶点501个。PPI网络筛选得到包括STAT3、AKT1、MAPK3、EGFR、VEGFA等48个关键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益肺活血方干预放射性肺损伤密切相关的富集通路为JAK-STA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益肺活血方干预后大鼠肺系数降低,炎性病理学改善,胶原蛋白沉积减少,IL-6、TNF-α、TGF-β1水平和STAT3、α-SMA、TGF-β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益肺活血方可改善放射性肺损伤病理进程,其机制可能是降低STAT3、TGF-β蛋白表达以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肺泡炎症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活血方 放射性损伤 JAK/STAT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清除性Ce6-鲁米诺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放射性肺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4
作者 雷航科 黄定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9-497,共9页
目的制备活性氧清除性Ce6-鲁米诺脂质体(Ce6-Luminol encapsulated liposomes,CLL),探究基于纳米材料的活性氧清除策略对小鼠放射性肺炎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化学合成活性氧清除性材料Ce6-鲁米诺,通过脂质体技术将其包封得到活性氧清... 目的制备活性氧清除性Ce6-鲁米诺脂质体(Ce6-Luminol encapsulated liposomes,CLL),探究基于纳米材料的活性氧清除策略对小鼠放射性肺炎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化学合成活性氧清除性材料Ce6-鲁米诺,通过脂质体技术将其包封得到活性氧清除性CLL;用激光粒度仪对CLL的粒径、多分散指数及Zeta电位进行表征;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HUVEC细胞及Raw 264.7细胞对CLL的摄取;CCK-8法评估摄取CLL后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活体成像系统考察CLL在放射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分布情况;将75只雄性C57BL/6J小鼠(6~8周龄,17~19 g)按体质量分层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0、2、10和50 mg/kg CLL干预组,每组15只。CLL干预组小鼠胸部接受15 Gy X射线辐照,于辐照后第0.25、3及5天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CLL。辐照后第7天检测小鼠肺组织活性氧H_(2)O_(2)含量,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炎症细胞趋化因子MCP-1、KC的含量,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评价CLL对小鼠放射性肺炎的干预效果。结果成功合成了活性氧清除性材料Ce6-鲁米诺,制备的CLL平均粒径为(127.8±0.5)nm,多分散指数为0.164±0.005,Zeta电位为(-23.6±1.4)mV。CLL可被A549细胞、HUVEC细胞及Raw 264.7细胞以时间及剂量依赖的方式所摄取,细胞活力均未见剧烈降低。活体成像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CLL在放射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分布显著增多(F=351.741,P<0.05)。CLL干预可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小鼠肺组织活性氧H_(2)O_(2)(F=15.183,P<0.05)、炎症因子TNF-α(F=5.150,P<0.05)和IL-1β(F=10.036,P<0.05)、炎症细胞趋化因子MCP-1(F=3.777,P<0.05)和KC(F=3.755,P<0.05)的含量,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F=17.751,P<0.05)。结论活性氧清除性脂质体CLL可减轻小鼠放射性肺炎,基于纳米材料的活性氧清除策略对小鼠放射性肺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电离辐射 活性氧 炎症 活性氧清除性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对放射性肺炎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泽朋 顾文强 +2 位作者 陈晓 王银华 李先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9-818,共10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Epa)对放射性肺炎(RP)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对照(CON)组、放射(IR)组、IR联合10 mg/kg Epa处理组及IR联合20 mg/kg Epa处理组,每组各16只。采用6MV X线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Epa)对放射性肺炎(RP)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对照(CON)组、放射(IR)组、IR联合10 mg/kg Epa处理组及IR联合20 mg/kg Epa处理组,每组各16只。采用6MV X线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15 Gy建立放射性肺炎模型。照射后连续灌胃给药6~8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线粒体结构。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醛糖还原酶(AR)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及4-羟基壬烯醛(4-HNE)含量。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使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AR、IL-6、TNF-α和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R、IL-6、TNF-α、TGF-β1、BAX、Bcl2、Cleaved Caspase-3、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1(OGG1)及沉默信号调节因子3(SIR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IR组肺泡水肿,肺泡间隔增厚并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IR组相比,Epa连续给药6~8周后,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减轻,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1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Bcl2的表达上调而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下调)。与CON组相比,IR组AR的表达明显升高,ROS、MDA及4-HNE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OGG1和SIRT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加剧。而与IR组相比,Epa连续给药6~8周后,IR组AR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ROS、MDA及4-HNE的水平明显降低,OGG1和SIRT3的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P<0.05,P<0.01)。结论:Epa对放射性肺炎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R的表达,减轻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放射性肺炎 醛糖还原酶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宝金教授调气解毒理论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证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丛煌 何姝霖 +3 位作者 张广辉 耿良 郑红刚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9-1152,1158,共5页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辐射之火热毒邪袭肺,导致热毒内盛,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机失调。其中热毒内盛,气机失调是核心病机。花宝金教授基于调气解毒理论,灵活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调畅气机等治法,同时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证... 放射性肺炎是由于辐射之火热毒邪袭肺,导致热毒内盛,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气机失调。其中热毒内盛,气机失调是核心病机。花宝金教授基于调气解毒理论,灵活运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调畅气机等治法,同时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证辨病相结合,在放射性肺炎的预防期未病先防,急性期既病防变,恢复期瘥后防复,为防治放射性肺炎提供了新的临证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解毒 中医 放射性肺炎 学术思想 @花宝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立体时相给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 易宣洪 +1 位作者 汪萍 王志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对放射性肺炎(R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型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对放射性肺炎(R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型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静脉注射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于治疗结束后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RP发生率,观察2组放疗前、中、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观察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R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TGF-β1、IL-6水平于放疗后不同时期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放疗后2个月、4个月及放疗结束时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TGF-β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及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立体时相给药可有效减轻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肺炎,通过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肺功能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放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清燥救肺汤 立体时相给药 肺肿瘤 放射性肺炎 痰热壅肺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锦萍 李红红 唐亚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616,共7页
放射治疗在控制头颈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脑坏死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率最高可达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多个层面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潜在病因进行了探索... 放射治疗在控制头颈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脑坏死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率最高可达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多个层面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潜在病因进行了探索,通过筛查和鉴定不同干预靶点,为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现有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手段,提出了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静 易宣洪 +1 位作者 汪萍 王志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痰热清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痰热清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血细胞分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放疗后1、2、3、6、12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损伤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治疗后显著提升,优于对照组(P<0.05);CT值及证候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放射性肺损伤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程度及持续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CT影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清燥救肺汤 痰热清注射液 立体时相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及对IL-8、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理军 陈丽 +3 位作者 高夏 武刚 王海军 王江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 RP)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氧自由基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RP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参芪... 目的研究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 RP)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氧自由基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RP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参芪固金汤组(40例)。常规组给予激素、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参芪固金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固金汤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氧自由基、炎症因子的水平,统计两组疗效。结果参芪固金汤组总有效率[90.00%(36/40)]高于常规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固金汤组治疗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2.92±0.45)L]、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DLCO)[(18.24±3.96)mL/min]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8、降钙素原(Calcitonin, PCT)、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氧自由基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固金汤组治疗后IL-1、IL-8、PCT、TGF-β1水平低于常规组,其他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RP可减轻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固金汤 放射性肺炎 炎症反应 氧自由基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质联用技术的黄芩素防治放射性肠损伤小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业锦 王心平 +3 位作者 王纤易 何骏 张兴德 姜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2-709,共8页
目的通过基于气质联用(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黄芩素干预下放射性肠损伤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以及黄芩素参与放射性肠损伤防治过程中,内源性生物小分子的变化特征,探讨黄芩素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并... 目的通过基于气质联用(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黄芩素干预下放射性肠损伤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以及黄芩素参与放射性肠损伤防治过程中,内源性生物小分子的变化特征,探讨黄芩素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芩素组和高剂量黄芩素组。黄芩素以灌胃方式给予,采用GC-MS技术,对各组小鼠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分析潜在的代谢通路。结果小鼠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黄芩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对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芩素给药组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黄芩素灌胃给药后,放射性肠损伤小鼠的内源性代谢物有正常化趋势。研究共筛选出11个潜在代谢标志物,以及与此相关的5条代谢通路,其中糖代谢、谷胱甘肽通路、氨代谢相关通路尤为显著。结论黄芩素对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黄芩素参与糖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改善放射导致的内源性物质紊乱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黄芩素 气质联用 代谢组学 代谢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制剂用于放射性肠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晓明 严顺东 +3 位作者 赵蕴仪 李雄 钟航天 刘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8,共12页
[背景]辐射引起的急、慢性肠道损伤是腹部/盆腔实体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主要与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的损伤以及肠壁组织纤维化有关.目前,氨磷汀被认为是预防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药物,然而半衰期短... [背景]辐射引起的急、慢性肠道损伤是腹部/盆腔实体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主要与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微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的损伤以及肠壁组织纤维化有关.目前,氨磷汀被认为是预防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药物,然而半衰期短、副作用大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放射性肠损伤防护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展]药物防护是放射性肠损伤的研究重点,但合成小分子化合物、天然植物化合物仍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随着载体材料和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制剂在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延长药物半衰期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具有本征放射性的纳米材料和药物递送载体在减轻放射引起的肠损伤方面显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替代策略.[展望]本文从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病机制出发,综述化学药物和纳米制剂在放射性肠损伤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型的放射性肠损伤防护制剂提供思路.从材料选择上需考虑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天然材料,从保护效果和病人用药依从性上可优先考虑口服药物递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药物防护 纳米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检查鼻咽癌放射性颞叶损伤的漏诊原因
13
作者 陈睿婷 赵琳枚 +4 位作者 杨方雪 周高峰 王冬翠 赵晴 廖伟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4,共7页
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容易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radiotherapy-induced temporal lobe injury,RTL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的主要诊断方法,但容易漏诊。本研究旨在探... 目的: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容易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radiotherapy-induced temporal lobe injury,RTL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的主要诊断方法,但容易漏诊。本研究旨在探讨MRI检查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TLI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鼻咽癌且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重新审阅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所有头颈部(包括鼻咽部和颅脑)MRI资料,对首次发现颞叶晚迟发反应型放射性脑损伤的患者作出首次RTLI诊断。若首次诊断鼻咽癌RTLI患者的原始诊断未报告颞叶病变,则定义为漏诊。将首次诊断鼻咽癌RTLI患者分为漏诊组和非漏诊组。比较漏诊组与非漏诊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RI漏诊首次RTL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首次诊断为RTLI的患者187例,原始诊断报告漏诊120例,未漏诊67例,首次诊断RTLI的准确率为35.8%,漏诊率为64.2%。漏诊组与未漏诊组在病灶大小、病灶是否仅在内侧颞叶、对侧颞叶有无病灶、有无白质高信号/囊变及出血、MRI检查部位以及有无水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25 mm、病灶无强化、病灶无囊变及出血、病灶仅在内侧颞叶和仅检查鼻咽部MRI是MRI漏诊首次RTL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MRI首次诊断RTLI的漏诊主要与病灶的大小和部位、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及MRI检查部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颞叶损伤 磁共振成像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小鼠血清通过抑制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减轻小鼠放射性肺炎
14
作者 苑通 郭玉莹 +1 位作者 张俊伶 樊赛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9,共9页
目的探讨正常小鼠血清(NMS)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胸腔照射诱导的放射性肺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血清组、照射组和照射后静脉注射血清组。注射血清组小鼠在照射后立即静脉注射正常小鼠血清100μL,对... 目的探讨正常小鼠血清(NMS)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胸腔照射诱导的放射性肺炎模型,将小鼠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血清组、照射组和照射后静脉注射血清组。注射血清组小鼠在照射后立即静脉注射正常小鼠血清100μL,对照组小鼠注射100μL生理盐水,隔天注射1次,共注射8次。照射后15 d取材,HE染色检测肺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内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外泌体miRNA高通量测序探索处理后小鼠的信号通路变化,qRT-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黏着斑通路talin-1、tensin 2、FAK、vinculin、α-actinin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照射组相比,照射后注射血清组小鼠肺脏器系数、血清及肺组织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TGF-β、IL-1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5^(+)、CD4^(+)、T_(reg)淋巴细胞在小鼠肺组织中的浸润程度显著下降(P<0.05);肺中Egfr和Pik3c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talin-1、tensin 2、FAK、vinculin、α-actinin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正常小鼠血清通过抑制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减轻电离辐射诱发的小鼠放射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小鼠血清 放射性肺炎 外泌体 粘着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信分析放射性肺损伤核心基因及靶向中药筛选
15
作者 李建华 郭婷婷 +3 位作者 王志鹏 侯彦婕 秦秀军 李建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索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预测潜在靶向治疗的中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放射性肺损伤与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差异基因,从GEO数据库选取GSE202586数据集,通过GEO_(2)R分析得出表达差异基因,对表达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 为了探索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预测潜在靶向治疗的中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放射性肺损伤与正常肺组织的表达差异基因,从GEO数据库选取GSE202586数据集,通过GEO_(2)R分析得出表达差异基因,对表达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获得核心基因,通过Coremine Medical预测靶向作用于核心基因的中药.结果共获得差异基因113个,其中88个基因表达上调,25个基因表达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过程、免疫过程及信号的调节,非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和信号受体的活性等生物过程;主要富集在免疫系统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8个核心基因包括CD19,CD22,CD52,CD86,LCP2,PAX5,SPN,TNFRSF13C.将筛选整合得到的8个核心基因通过数据库进行靶向中药的筛选,归纳总结3类相关治疗的中药,包括以赤芍、苦蘵、白花蛇钱草、白英为代表的清热解毒药,以槐角、姜黄、川牛膝为代表的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药,以枳实、车前子、灵芝、野山药为代表的补气理气药.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作用机制及潜在治疗的中药,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差异基因 核心靶点 靶向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乳腺托架减少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初步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博 唐晓燕 +2 位作者 黄发生 叶荣 谭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7-560,共4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乳腺托架与普通头枕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的摆位误差,回访患者臂丛神经受损情况,从而分析3D打印乳腺托架是否能减少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chial plexopathy,RIBP)。方法:分析... 目的:比较3D打印乳腺托架与普通头枕乳腺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的摆位误差,回访患者臂丛神经受损情况,从而分析3D打印乳腺托架是否能减少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radiation-induced brachial plexopathy,RIBP)。方法: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5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乳3D乳腺托架与普通头枕,术后3D乳腺托架和普通头枕共4组。分别按照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3个部位进行配准获取摆位误差数据,分析在升降方向(vrt)、头脚方向(lng)和左右方向(lat)3个方向的误差。同时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本院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上述4组患者,回访其臂丛神经受损情况,并分类记录。结果:3D乳腺托架保乳患者在锁骨区,颈椎区和肱骨区的升降,头脚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95±0.70)mm、(0.90±0.61)mm、(1.50±0.07)mm,(1.50±1.16)mm、(1.16±0.87)mm、(1.45±1.21)mm、(1.31±0.82)mm、(1.10±0.87)mm、(1.64±1.04)mm。普通保乳患者分别为(1.68±0.67)mm、(2.92±1.20)mm、(2.37±1.07)mm,(2.60±1.22)mm、(2.81±1.19)mm、(2.34±1.09)mm、(2.66±1.17)mm、(3.11±1.20)mm、(2.52±1.21)mm。两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访臂丛神经受损情况显示3D乳腺托架组0级占有率比普通头枕组高24%,1级占有率比普通头枕低22%,其他分级差异不大。结论:3D乳腺托架患者在3个区域的摆位误差均小于普通头枕。回访结果显示3D乳腺托架患者臂丛神经受损情况也较普通头枕患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乳腺托架 摆位误差 臂丛神经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肺炎衣原体IgG阳性与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熠 乔田奎 +1 位作者 周道安 袁素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肺癌有密切关系,但肺炎衣原体感染对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IgG阳性对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有病理诊断、初次... 背景与目的肺炎衣原体感染与肺癌有密切关系,但肺炎衣原体感染对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IgG阳性对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有病理诊断、初次胸部放疗肺癌患者69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采血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液中Cpn的IgG以及IL-1β、SP-A、TGF-β、TNF-α的含量。结果 69例肺癌患者中CpnIgG阳性21例,阴性48例,阳性率为30.43%。CpnIgG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中IL-1β浓度分别为(35.82±10.09)ng/L和(30.01±6.46)ng/L,两组之间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和放疗后无明显差异。CpnIgG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前SP-A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中分别为(641.78±106.81)ng/L和(100.86±61.4)ng/L,有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后浓度分别(657.47±115.19)ng/L和(93.23±47.15)ng/L,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pnIgG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TNF-α浓度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CpnIgG阳性组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TGF-β1的浓度分别(710.67±358.16)pg/mL、(1,002.06±542.16)pg/mL和(2,125.16±1,522.29)pg/mL,阴性组分别为(867.77±412.48)pg/mL、(914.05±425.70)pg/mL和(1,073.36±896.01)pg/mL,两组之间比较放疗后TGF-β1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CpnIgG阳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细胞因子SP-A、TGF-β1、IL-1β的水平,提示可能加重肺癌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放射性损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绥鑫 李良 陈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 目的检测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放射性膀胱损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人输尿管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进行培养,分别应用5、10和15 Gy的X线照射24、48和72 h,将未行照射的SV-HUC-1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将siRNA-NF-κB质粒转染至15 Gy X线照射72 h后的细胞株建立siRNA-NF-κB组(si-NF-κB组),将未转染质粒的15 Gy X线照射72 h后细胞株作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蛋白的表达。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一次性给予20 Gy X线照射,建立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和对照组(不给予照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大鼠,实时定量PCR检测膀胱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结果SV-HUC-1细胞中,细胞增殖活性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随着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si-NF-κB组中IL-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放射性膀胱损伤大鼠模型的膀胱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和IL-6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X线对膀胱的损伤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病变组织中NF-κB和IL-6的表达升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膀胱损伤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清指标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霞 潘定满 +3 位作者 贺青飞 王先珍 罗林林 黄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究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清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该院接受胸部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2019年9月—2022年6月收治),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究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对放射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清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该院接受胸部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2019年9月—2022年6月收治),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疗治疗+中药模拟剂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放疗治疗+中药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8.0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比对照组患者(80.00%,40/50)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P>0.05,经治疗后各组患者DLCO、FEV1、FVC、IL-6、CRP、TGF-β、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DLCO、FEV1、FVC、IL-6、CRP、TGF-β、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可较好预防肺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提升放疗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与血清指标,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值得应用与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治疗 加味西洋参百合麦冬汤 中药模拟剂 放射性肺炎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李鑫盼 方懿 邱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