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死亡抑制剂在减轻放射性心脏病中的可能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慕诚 张赐 张正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86-189,共4页
放射性心脏病(RIHD)是放射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病机制研究多聚焦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等。铁死亡是一种以铁稳态破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为特点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发生过程中活性... 放射性心脏病(RIHD)是放射治疗后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发病机制研究多聚焦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等。铁死亡是一种以铁稳态破坏、脂质过氧化物生成为特点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发生过程中活性氧等成分的产生可能会加剧RIHD的进展,因此,铁死亡作为靶点应用于RIHD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本文综述铁死亡和RIHD最新研究进展中相同的发病机制及分子通路,阐明铁死亡在RIHD中可能的作用靶点,为RIH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病 放射治疗 铁死亡 心血管疾病 分子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对放射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魏惠平 李淑玲 +3 位作者 王倩 马承旭 靳佩 沈彦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89-92,I0003,I0004,I0005,I0006,共8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S-RH)防治放射性心脏病(RIH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遴选“当归-红芪”的活性成分及预测干预靶点。在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S-RH)防治放射性心脏病(RIHD)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遴选“当归-红芪”的活性成分及预测干预靶点。在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RIHD靶点蛋白,采用R软件整合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并R软件对PPI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R软件与Bioconductor平台对将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X线(10Gy)单次辐射诱导构建RIHD大鼠模型,饲养30 d后持续给药4周,采用ELISA法检测给药4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I、脑钠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预测的核心靶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白介素(IL)-6、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RAS-RH的主要活性成分16个、对应靶标210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标58个;GO富集1792个条目(P<0.05),其中生物过程(BP)1559个条目、细胞组分(CC)38个条目、分子功能(MF)9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筛选出135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涉及致癌-受体激活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肿瘤坏死因子(TNF)、缺氧诱导因子(HIF)-1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ELISA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血清cTnI、BNP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cTnI、BNP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IL-6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Caspase-3、IL-6降低、EG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当归红芪超滤物的有效成分主要通过作用HIF-1α、MYC、Caspase-3、EGFR、IL-6、CCND1、VEGFA等核心靶点调节PI3K/Akt、TNF、HIF-1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防护RIHD的作用,为中药抗辐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当归红芪超滤物 放射性心脏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放射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顾艺荀 陈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8期622-626,共5页
放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心脏损伤,一些损伤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发病。虽然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年限逐步提高,但因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放疗导致的放射性心脏病(RIHD)已成为非肿瘤致死的首要... 放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心脏损伤,一些损伤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发病。虽然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年限逐步提高,但因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放疗导致的放射性心脏病(RIHD)已成为非肿瘤致死的首要因素。为了尽量减轻辐射对心脏造成的损伤,降低RIHD的发病率,改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综述了心脏与食管解剖学关系、RIHD的机制和表现、不同放疗技术对心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现有的RIHD筛查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心脏病损伤诊断 被引量:5
4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5-6,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41-2012)2012-03-15发布2012-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第4章、第5章、第6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41-2012)2012-03-15发布2012-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第4章、第5章、第6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心脏病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卫生部批准 损伤 专业委员会 强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法在治疗放射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海宏 邱勇玉 +2 位作者 蒋虎刚 邢喜平 赵信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33-838,共6页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研究中,尤其是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络病学说被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将中医络病理论与西医肿瘤血管病变相结合,认为西医的肿瘤微循环血管与中医... “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研究中,尤其是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络病学说被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将中医络病理论与西医肿瘤血管病变相结合,认为西医的肿瘤微循环血管与中医络病在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中极为相似;西医血管微循环的分布、走行及吻合等与中医中络脉的分布、走行及吻合等有着相似之处;同时,西医血管微循环的生理功能与中医络脉的渗灌气血、濡养组织以及营、血、津液的互渗互化作用相似。中医络脉与西医肿瘤微循环之间的互通关系,为络病理论探讨放射性心脏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发展并丰富了对放射性心脏病的认识,文章通过回顾放射性心脏病与络病学说的学术发展,认为络病的致病特点为“久、瘀、顽、杂”,并进一步从病机演变、病程进展、病性和临床表现探讨络病理论与放射性心脏病的相关性,认为放射性心脏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样具有“久、瘀、顽、杂”的致病特点;“正气亏虚、络脉受阻”是放射性心脏病的发病基础,热毒、血瘀、痰浊作为放射性心脏病的主要病理产物,同时也作为病理因素继发致病,并通过“络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为放射性心脏病的防治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病 络病 通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燥邪”再论放射性心脏损伤
6
作者 马彪 吴荣 +4 位作者 魏科 崔玉苗 马吾生 胡启芬 何欣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8-11,共4页
放射性心脏病是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迟发性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随着放射性治疗模式的进步,放射性心脏病越来越成为影响放射性治疗幸存者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问题,其生理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案。而... 放射性心脏病是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迟发性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随着放射性治疗模式的进步,放射性心脏病越来越成为影响放射性治疗幸存者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问题,其生理病理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在防治辐射相关损伤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基于临床实践发现“燥邪”特性与放射性心脏病的迟发效应完全契合,燥邪侵袭,体虚而伏,损耗津液,气血亏虚,心失濡养而致心脏损伤,治疗予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在临床论治放射性心脏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因此,注重开发靶向性天然中医药产物,推动中医药临床转化是治疗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形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心脏病 燥邪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放射治疗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丛姗姗(综述) 高艺花(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93-1596,共4页
随着肿瘤发生率的增加,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癌症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辐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也会出现损伤,其中放射性心功能损伤是癌症幸存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来源。接受心脏毒性治疗的幸存者中有一半以上左心室... 随着肿瘤发生率的增加,放射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癌症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辐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也会出现损伤,其中放射性心功能损伤是癌症幸存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来源。接受心脏毒性治疗的幸存者中有一半以上左心室结构或功能会发生亚临床改变,所以左心室的结构或功能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常规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放疗后左心室的损伤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放射疗法 放射性心脏病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