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水泥固化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耀中 叶裕才 +1 位作者 云桂春 张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5-230,252,共7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 ASC特种水泥 ,研究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水泥固化技术。实验得到的最佳配方为 10 0 0 g水泥 + 5 0 0 g树脂 + 35 0~ 4 0 0 m L水 ,据此配方获得的固化体包容量为 4 2 %~4 8% ,其 2 8d抗压强度为 2 0± 2 ...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 ASC特种水泥 ,研究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水泥固化技术。实验得到的最佳配方为 10 0 0 g水泥 + 5 0 0 g树脂 + 35 0~ 4 0 0 m L水 ,据此配方获得的固化体包容量为 4 2 %~4 8% ,其 2 8d抗压强度为 2 0± 2 MPa。第 4 2 d13 7Cs、90 Sr和60 Co的浸出率分别为 :7.92× 10 -5、5 .7× 10 -6和 1.19× 10 -8cm/ d。结果表明 ,该种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固化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ASC特种水泥 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氧化法预处理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志荣 吴玉生 刘学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了对放射性废树脂进行预处理,使用芬顿试剂对其进行了氧化降解预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实验操作的合理条件:当过氧化氢的初始浓度为4.0mol/L、亚铁离子的初始浓度为20mmol/L、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5℃、溶液的初... 为了对放射性废树脂进行预处理,使用芬顿试剂对其进行了氧化降解预处理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实验操作的合理条件:当过氧化氢的初始浓度为4.0mol/L、亚铁离子的初始浓度为20mmol/L、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5℃、溶液的初始pH值为2.5时,该法对3种不同的含铀废湿树脂(50g)均有理想的降解效果。反应进行2h后废树脂被完全分解,残液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97%以上,由8.0~10.0g/L降至0.2~0.3g/L,且吸收液中铀含量无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有较好的氧化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试剂 氧化降解 放射性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种水泥固化技术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俊峰 王建龙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的技术特点、微观结构和水化热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对废树脂特种水泥固化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放射性 树脂 特种水泥 水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氧化氢湿法催化氧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蹇兴超 云桂春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10,共8页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是核设施产生的主要中低放废物之一。本文研究了阳、阴及混合树脂在H_2O_2-Ni ̄(2+)/Cu ̄(2+)和H_2O_2-Mn ̄(2+)/Cu ̄(2+)及H_2O_2-Fe ̄(2+)/Cu ̄(2+...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是核设施产生的主要中低放废物之一。本文研究了阳、阴及混合树脂在H_2O_2-Ni ̄(2+)/Cu ̄(2+)和H_2O_2-Mn ̄(2+)/Cu ̄(2+)及H_2O_2-Fe ̄(2+)/Cu ̄(2+)和H_2O_2-Cu ̄(2+)体系中的氧化分解行为,分析了过氧化氢用量、金属离子催化剂、温度、pH、NaOH用量等对反应进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了水泥固化效果与分解残余物量之间的关系,找出了不影响水泥固化的分解残液COD上限值,并对树脂过氧化氢湿法催化氧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废树脂的过氧化氢湿法催化氧化工艺的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为今后台架实验提供工艺参数和设备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 固化 离子交换树脂 减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耀中 云桂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33-138,共6页
针对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稳定化处理技术现状,研究了适合现阶段我国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水泥固化的工艺,并利用XAD和SEM分析技术探讨研究了废树脂水泥固化体的结构和性能及采用新型ASC水泥作为固化基材的基本理论依据。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水泥固化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高温裂解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卫 张禹 +1 位作者 褚浩然 侯伯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6-402,共7页
通过热重实验以及台架试验,进行了废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高温裂解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反应器中的金属球并辅助搅拌,可以实现树脂的高温裂解。相比于氮气和水蒸气,空气是更合适的反应气氛。在空气氛围下,当树脂处理... 通过热重实验以及台架试验,进行了废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高温裂解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反应器中的金属球并辅助搅拌,可以实现树脂的高温裂解。相比于氮气和水蒸气,空气是更合适的反应气氛。在空气氛围下,当树脂处理量为1 kg/h时,设定空气流量2 m3/h,反应温度600℃~700℃,添加剂选择CuSO4·5H2O,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经本裂解工艺处理,废物残留率分别为8%和12%左右,两种树脂最终的裂解残留率可以达到3%~5%左右,可以实现较为彻底的裂解反应。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裂解反应有明显的区别,其中阴离子交换树脂热敏性更高,裂解需要的温度和空气流量更低,但反应更剧烈,烟气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高温裂解 电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上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8-404,共7页
本文介绍了核电站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产生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废树脂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化法(聚合物固化、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焚烧和湿氧化法、热压处理法、微生物转化处理法、高牢固性容器直接包装和洗脱处理等。文中对我国... 本文介绍了核电站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产生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废树脂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化法(聚合物固化、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焚烧和湿氧化法、热压处理法、微生物转化处理法、高牢固性容器直接包装和洗脱处理等。文中对我国废树脂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放射性 物处理
全文增补中
硅酸盐水泥固化模拟放射性废离子交换树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李峰 张宴 +1 位作者 熊波文 潘旸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42-1748,共7页
以沸石、硅灰和聚乙烯醇(PVA)纤维作为添加剂,使用传统硅酸盐水泥固化含Cs废离子交换树脂,并评估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及抗浸出性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固化体28d抗压强度为11.34 MPa,抗冲击性能良好;42d浸出率和累积浸出分数... 以沸石、硅灰和聚乙烯醇(PVA)纤维作为添加剂,使用传统硅酸盐水泥固化含Cs废离子交换树脂,并评估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及抗浸出性能等指标。结果显示:固化体28d抗压强度为11.34 MPa,抗冲击性能良好;42d浸出率和累积浸出分数分别为2.35×10^(-4) cm/d和3.66×10^(-2) cm;固化体在浸泡、冻融及γ辐照后均能保持较好的性能,固化体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研究发现,PVA纤维能有效增强固化体的抗冲击性能,并且在受到高剂量γ辐照后PVA纤维仍能有效增强固化体抗冲击性能;γ辐照后,固化体抗浸出性能变差,而添加沸石和硅灰则能有效增强固化体的抗浸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树脂 水泥固化 PVA纤维 沸石 硅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放射性废树脂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甜甜 张倩 +2 位作者 李洁 刘海华 李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如直接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缩、焚烧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对有机物处理迅速彻底且能高效减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超临界水的... 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要挑战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如直接水泥固化、热态超级压缩、焚烧等,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因其对有机物处理迅速彻底且能高效减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超临界水的基本特性出发,综述了温度、压力、氧化系数、停留时间及物料浓度等反应条件对放射性废树脂有机物去除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优缺点;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展望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处理放射性废树脂过程中仍面临的问题,以期为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树脂 超临界水氧化 水泥固化 热态超级压缩 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原位Fe_(2)O_(3)催化裂解减容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林倚 肖霄 +1 位作者 廖学品 石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1799,共9页
催化裂解能够有效减小放射性废树脂的体积,但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裂解过程中核素挥发。为降低裂解温度,本文采用原位Fe_(2)O_(3)对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进行催化裂解。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将Fe^(3+)负载至阳离子树脂上,在裂解过程中原... 催化裂解能够有效减小放射性废树脂的体积,但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裂解过程中核素挥发。为降低裂解温度,本文采用原位Fe_(2)O_(3)对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进行催化裂解。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将Fe^(3+)负载至阳离子树脂上,在裂解过程中原位生成Fe_(2)O_(3),能够使树脂的裂解温度降至650℃左右,比直接热裂解低130~150℃,且残渣率降低至15%(650℃)。对裂解残渣进行FT-IR、XRD、XPS和元素分析,结果发现Fe^(3+)原位生成的Fe_(2)O_(3)有效促进了磺酸基(-SO_(3)H)的转化及硫键(-S-)的断裂,树脂中83.1%的硫元素转化为SO_(2),16.9%的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残渣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Fe_(2)O_(3)能显著降低阳离子树脂的裂解温度和残渣率,能够实现放射性废树脂的有效减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树脂 原位Fe_(2)O_(3) 催化裂解 减容 残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热等离子体处理系统设计及试验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昌明 童洪辉 +3 位作者 兰伟 张劲松 耿少飞 朱海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4-1589,共6页
为了解决低放射性废树脂的处理难题,提高最终废物体的减容效果和稳定性,采用等离子体高温焚烧熔融方法,将树脂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分别高温分解和熔融。针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研制了等离子体高温焚烧冷实验台架,开展了模拟废物等离子... 为了解决低放射性废树脂的处理难题,提高最终废物体的减容效果和稳定性,采用等离子体高温焚烧熔融方法,将树脂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分别高温分解和熔融。针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研制了等离子体高温焚烧冷实验台架,开展了模拟废物等离子体高温焚烧特性及工艺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高温焚烧技术能够彻底分解废树脂,系统减容比达到53.5,玻璃体抗压强度>74 MPa,尾气中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为20~300mg/m3,二氧化硫质量浓度为0~95mg/m3,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等离子体技术可以实现低放射性废树脂减容的稳定化处理,放射性核素被包容在玻璃体中,固化体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树脂 热等离子 玻璃化 减容比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组分对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铀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俊树 牟涛 +1 位作者 张惟 杨胜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柱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含铀废水中其它组分对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铀废水工艺过程除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存在的常量阴离子、三乙醇胺和机油等不同程度影响树脂的交换效率或降低树... 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柱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含铀废水中其它组分对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铀废水工艺过程除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存在的常量阴离子、三乙醇胺和机油等不同程度影响树脂的交换效率或降低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当溶液中c(CO32-)≥0.24 mol/L、c(HCO3-)≥0.28 mol/Lc、(SO32-)≥0.23 mol/L、c(Cl-)>0.09 mol/L时,出水铀质量浓度大于20μg/L;树脂可允许通过的最大三乙醇胺浓度不应超过250 mg/L;树脂中机油含量大于1%时,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下降16%;树脂中机油含量大于11%时,树脂几乎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树脂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树脂湿法氧化处理技术研究
13
作者 张丽 王建龙 +6 位作者 席亚慧 韩旭 秦翔 闫晓俊 柳兆峰 高超 郭喜良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7-101,共5页
通过采用湿法氧化技术处理克级放射性废树脂,考察了反应体系的pH值、氧化剂浓度和滴加速率对废树脂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pH值为2、双氧水浓度为50%时,可实现废树脂的高效降解,降解效率达99%以上。在相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 通过采用湿法氧化技术处理克级放射性废树脂,考察了反应体系的pH值、氧化剂浓度和滴加速率对废树脂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pH值为2、双氧水浓度为50%时,可实现废树脂的高效降解,降解效率达99%以上。在相同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废树脂湿法氧化实验,降解效率均达到99%以上,表明湿法氧化工艺对不同类型树脂的处理具有兼容性。基于此,开展了废树脂千克级的工艺放大实验,湿法氧化工艺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树脂 湿法氧化 减容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TiO_2催化湿式氧化废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习成成 桑培伦 +2 位作者 姜玲 陈晓谋 庞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109,共6页
该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从中筛选出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催化活性最好、且稳定性较好的Ru/TiO_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初始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树脂... 该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种贵金属催化剂,从中筛选出对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氧化催化活性最好、且稳定性较好的Ru/TiO_2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废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初始反应压力、反应时间、树脂形态、搅拌强度等因素均对树脂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反应温度及初始反应压力是催化湿式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Ru/Ti 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离子交换树脂的优化处理 被引量:34
15
作者 罗上庚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核设施产生的废树脂的安全处理、整备和处置是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废树脂的特殊性 ,解析了各种废树脂处理、整备技术 ,包括脱水干燥后装入高整体性容器、洗脱、热压、生物降解、焚烧、湿法氧化、沥青固化、聚合物固化、玻璃固化和水泥... 核设施产生的废树脂的安全处理、整备和处置是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废树脂的特殊性 ,解析了各种废树脂处理、整备技术 ,包括脱水干燥后装入高整体性容器、洗脱、热压、生物降解、焚烧、湿法氧化、沥青固化、聚合物固化、玻璃固化和水泥固化等。重点分析了废树脂水泥固化 ,讨论了树脂溶胀作用破坏固化体的机理 ,介绍了克服树脂溶胀作用的方法。强调指出必须重视水泥固化的配方 ,关键是必须满足处置要求。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安全处理 优化 核设施 水泥固化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树脂中^(90)Sr与^(137)Cs和^(134)Cs的比例相关性
16
作者 杨静远 姚晓琦 +2 位作者 叶沥 靳海睿 王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5,共4页
难测核素^(90)Sr易沉积在人体骨骼中,并对人体产生长期高能量β射线内照射损伤。高能β射线来自于^(90)Sr本身及其子体^(90)Y。核电厂废离子交换树脂放射性剂量和产量均较大,更需重点监测。评估易测核素^(137)Cs和^(134)Cs对^(90)Sr比... 难测核素^(90)Sr易沉积在人体骨骼中,并对人体产生长期高能量β射线内照射损伤。高能β射线来自于^(90)Sr本身及其子体^(90)Y。核电厂废离子交换树脂放射性剂量和产量均较大,更需重点监测。评估易测核素^(137)Cs和^(134)Cs对^(90)Sr比例因子相关度,以确定优选方案。通过对5个来源于不同机组的放射性废树脂样品分别进行灰化、碱熔,再酸浸的方式对废树脂吸附的放射性离子进行提取,对每个样品的^(90)Sr/^(137)Cs与^(90)Sr/^(134)Cs活度浓度比例进行分析并计算方差以衡量稳定性。结果表明:^(137)Cs对^(90)Sr有更好的相关度,可作为比例因子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放射性离子交换树脂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离子交换树脂与铁矿石混匀料共烧结特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周冠文 钟文琪 +2 位作者 赵浩川 王天才 刘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3-1257,共5页
为利用铁矿石烧结工艺无害化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开展了废离子交换树脂与铁矿石混匀料共烧结的实验研究.在容量为80 kg的烧结杯实验系统中,进行了铁矿石混匀料中掺入废离子交换树脂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的5组烧结实验,研究了废... 为利用铁矿石烧结工艺无害化处理废离子交换树脂,开展了废离子交换树脂与铁矿石混匀料共烧结的实验研究.在容量为80 kg的烧结杯实验系统中,进行了铁矿石混匀料中掺入废离子交换树脂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的5组烧结实验,研究了废离子交换树脂的掺入对烧结过程参数、烧结成品质量参数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废离子交换树脂含量的增加,垂直烧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掺入2%时为最大;料层透气性指数及烧结成品含硫量增加,二元碱度和转鼓强度减小,筛分指数增大;SO2和CO2平均排放浓度增大,而NO x平均排放浓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铁矿石 烧结 烧结成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放射性废树脂的沸石和特种水泥混合物固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俊峰 王建龙 叶裕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利用特种水泥(ASC)和沸石的混合物研究固化放射性废树脂的行为。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沸石添加量对固化体抗压强度和Cs浸出率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沸石添加量对固化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添加使针状结晶向片状结晶发展;1... 利用特种水泥(ASC)和沸石的混合物研究固化放射性废树脂的行为。实验比较了不同的沸石添加量对固化体抗压强度和Cs浸出率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沸石添加量对固化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沸石的添加使针状结晶向片状结晶发展;10%~20%的沸石添加量可大幅降低Cs的浸出率,而固化体抗压强度降低却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放射性树脂 沸石 水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体积模型的放射性废树脂蒸汽重整流态化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力 章航洲 +3 位作者 李文钰 李振臣 骆枫 梁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657-12663,共7页
放射性废树脂蒸汽重整反应器通常采用流化床结构。树脂在流化床中达到较好的流态化是保证反应持续、提高处理效率、实现树脂减容和核素包容的关键因素。为对流化床中树脂的流态化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建立了鼓泡流化床树脂蒸汽重整的计算模... 放射性废树脂蒸汽重整反应器通常采用流化床结构。树脂在流化床中达到较好的流态化是保证反应持续、提高处理效率、实现树脂减容和核素包容的关键因素。为对流化床中树脂的流态化情况进行分析优化,建立了鼓泡流化床树脂蒸汽重整的计算模型,针对废树脂蒸汽重整中试流化床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模拟流化床内树脂蒸汽多相流动状态。重点分析了不同流化操作气速下的床层压降、床高空隙率分布,获得了不同操作气速下的树脂流化状态。数值计算分析及后续测试结果表明,采用VOF模型可较好用于废树脂鼓泡流化床的计算模拟;操作气速增加,树脂的流化状态产生明显变化;当操作气速控制在0.7 m/s左右时,该中试流化床可达到最佳的流化状态。在此操作气速下开展了多组树脂蒸汽重整试验,最终获得的树脂重整平均减容倍数达到了6以上,在流化床内构件未发现树脂聚团,结焦现象,树脂在流化床形成了较好的流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树脂 蒸汽重整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树脂湿法氧化工艺实验室热试验证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晓俊 柳兆峰 +3 位作者 郭喜良 席亚慧 薛海龙 王志伟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0-535,共6页
利用1 kg级废树脂湿法氧化试验台架,采用核电厂产生的实际放射性废树脂开展了1 kg级湿法氧化工艺可行性试验验证,对真实废树脂湿法氧化效果及工艺废气排放安全性进行评估。试验所用废树脂的接触剂量率为602~680μSv/h,单次试验废树脂处... 利用1 kg级废树脂湿法氧化试验台架,采用核电厂产生的实际放射性废树脂开展了1 kg级湿法氧化工艺可行性试验验证,对真实废树脂湿法氧化效果及工艺废气排放安全性进行评估。试验所用废树脂的接触剂量率为602~680μSv/h,单次试验废树脂处理量为1 kg。结果表明:废树脂采用湿法氧化处理工艺,其分解率大于99%(按物质COD值计算);废树脂湿法氧化过程中,废气对主要核素^(60) Co、^(54) Mn、^(137) Cs和^(90) Sr的载带率低于0.001%。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废树脂湿法氧化工艺及装置放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树脂 湿法氧化 工艺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