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纯锗γ谱仪对放射性标准土壤的探测效率刻度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国学 王海鹏 +1 位作者 梁勇 李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9-751,共3页
通过测量放在样品盒内压实后8个不同高度的土壤标准物质,得到高纯锗γ谱仪的γ射线能量效率曲线,并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 4C进行相应计算。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值与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值符合得较好。
关键词 放射性土壤标准物质 高纯锗Γ谱仪 效率刻度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查忠勇 王定娜 +5 位作者 冯孝杰 秦冰 祁芳芳 张楠 方振东 夏传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核能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部分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各国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办法解决土壤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发展起来许多方法来修复放射性污染的土壤。... 核能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部分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各国科研工作者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办法解决土壤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发展起来许多方法来修复放射性污染的土壤。本文就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来源、危害、处理等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了生物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铯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坤 王善强 +3 位作者 李战国 齐圣 赵红杰 韩梦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5-416,共12页
核武器试验、核事故和核设施退役是环境中放射性铯污染的主要来源,铯在土壤介质中通过复杂的环境化学过程,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在详细总结土壤中黏土矿物特性的基础上,就现有放射性铯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所涉... 核武器试验、核事故和核设施退役是环境中放射性铯污染的主要来源,铯在土壤介质中通过复杂的环境化学过程,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在详细总结土壤中黏土矿物特性的基础上,就现有放射性铯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所涉及的吸附位点、位点含量、作用机制、吸附模型、表征技术手段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吸附模型和不同表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现状,对今后放射性铯与土壤吸附/解吸行为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放射性 黏土矿物 吸附 解吸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某流域土壤放射性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婷婷 李冠超 +4 位作者 阙泽胜 孙功明 胡颖 杨波 林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128,共9页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选取广东省珠江流域某水系,基于GIS技术和放化方法,应用γ辐射剂量率、等效镭比活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指标评价了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最后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 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选取广东省珠江流域某水系,基于GIS技术和放化方法,应用γ辐射剂量率、等效镭比活度、外照射指数和年有效剂量率指标评价了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最后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土壤放射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137)Cs和^(210)Pb含量均值分别为73.31、68.62、103.48、535.12、0.74、60.75 Bq kg(干),与全省范围水平总体水平相当。2)研究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137 Cs、210 Pb的背景值和异常阈值分别为(27.50,111.55)、(40.46,134.7)、(26.98,103.95)、(232.61,904.00)、(0.43,0.7)、(25.14,98.35)Bq kg(干)。3)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指标D、Raeq、Hex和AEDR的均值分别为(118.68±54.26)nGy h、(257.8±122.91)Bq kg、0.70±0.33、(145.55±66.54)μSv a。4)地累积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测算研究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污染等级均为轻度污染,但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测算结果偏高,污染等级为重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放射性 年有效剂量率 地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柠檬酸联合植物对矿山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玢宇 刘武 +5 位作者 张文龙 刘超俊 张子晴 周仲魁 李永强 陈井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92,共11页
以典型铀矿山周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析螯合剂与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对强化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影响,揭示螯合剂和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柠檬酸(CA)与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以典型铀矿山周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分析螯合剂与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对强化修复放射性污染土壤的影响,揭示螯合剂和丛枝菌根真菌联合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特征。结果表明:施加柠檬酸(CA)与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Gm)对黑麦草-空心菜间作模式下的生长、铀富集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以二者联合处理效果最明显;联合修复不仅增强了植物地下部分对放射性核素的固定,同时也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的浓度,增强了放射性核素的附着能力;根际土样、植物灰样的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图显示,接种Gm或施加CA对植物修复起到积极作用,以联合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 植物间作 螯合剂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某地区放射性辐射水平评价
6
作者 张浩宇 张新军 丁江燕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6,共6页
为了解山西省某地区放射性辐射环境情况,采用地表γ辐射测量的方法,检测了该地区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种类、放射性特征和分布规律及地表放射性γ辐射剂量水平。通过对地表γ能谱数据的处理,了解到该地区检测区土壤中核素^(238)U和^(40)K... 为了解山西省某地区放射性辐射环境情况,采用地表γ辐射测量的方法,检测了该地区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种类、放射性特征和分布规律及地表放射性γ辐射剂量水平。通过对地表γ能谱数据的处理,了解到该地区检测区土壤中核素^(238)U和^(40)K的放射性比活度偏高,而^(232)Th含量偏低。经统计计算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165.5n Gy/h,γ辐射对居民产生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81mSv,辐射水平基本都处于标准范围内,仍然为正常辐射水平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放射性核素 地表γ辐射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铀矿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娟 王宁 +3 位作者 黄伟 罗义 郑国锋 王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5-196,共12页
为了解退役铀矿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放射性及其伴生污染之间的关系,文章测定了退役铀矿区7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 为了解退役铀矿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理化性质、放射性及其伴生污染之间的关系,文章测定了退役铀矿区7种优势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探究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砷、铅、镉、锌、铀的含量都高于当地背景值。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前10的门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未知细菌门、泉古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疣微菌门、拟杆菌门、未知古菌门,相对丰度80.9%~89.0%;真菌组成前10的门是被孢霉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毛霉门、壶菌门、球霉门、罗兹菌门、芽枝霉门、油壶菌门、单毛壶菌门,相对丰度82.4%~96.5%;其中有大量与重金属抗性及植物促生有关的微生物类群,不同植物根际土中有特定微生物属的富集。RDA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铬、砷和铅。矿区优势植物的生长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并与根际微生物形成了特有的共生体以适应污染。该研究表明,污染区优势植物及其招募的微生物组成的共生体在未来生物修复中具有应用潜力,为后期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材料的筛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土壤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