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被引量:
23
1
作者
赵永强
王秀鹏
+3 位作者
史田
于秋玉
韩红霞
程同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特征分析 ,利用解释软件处理推导出多种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油水井之间存在的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参数 ,为下步注采调整方案及封堵大孔道控水稳油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技术在 2个断块开展了现场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技术
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氚水
响应曲线
渗透率
油田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
被引量:
15
2
作者
曾梅香
阮传侠
+1 位作者
赵越波
田光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踪回灌试验。前后两次连通试验均与传统的水文地质方法如抽水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判断热储层渗流场特征、采灌井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连通试验结果具有更直观、明显、量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示踪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响应曲线
渗流场特征
天津王兰庄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被引量:
23
1
作者
赵永强
王秀鹏
史田
于秋玉
韩红霞
程同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文摘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特征分析 ,利用解释软件处理推导出多种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油水井之间存在的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参数 ,为下步注采调整方案及封堵大孔道控水稳油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技术在 2个断块开展了现场试验 。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技术
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氚水
响应曲线
渗透率
油田注水开发
Keywords
Tracer, Deuterium Oxide ,Response curve, Spike value, Permeability.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
被引量:
15
2
作者
曾梅香
阮传侠
赵越波
田光辉
机构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天津华北地质勘探局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基金
矿产资源补偿费地热项目(国土房地热任字[1997]001)资助
文摘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踪回灌试验。前后两次连通试验均与传统的水文地质方法如抽水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判断热储层渗流场特征、采灌井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连通试验结果具有更直观、明显、量化等特点。
关键词
化学
示踪剂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响应曲线
渗流场特征
天津王兰庄地热田
Keywords
chemical tracer, radioactive isotope tracer, response curve, seepage field characteristics, Wanglanzhuang geothermal field, Tianjin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赵永强
王秀鹏
史田
于秋玉
韩红霞
程同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
曾梅香
阮传侠
赵越波
田光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