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研究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被引量:23
1
作者 赵永强 王秀鹏 +3 位作者 史田 于秋玉 韩红霞 程同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77-78,共2页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 研究油水井间的高渗透带及大孔道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现场常用的普通示踪剂只能定性监测井间高渗透带或大孔道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主要是在水井中注入一种氚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 ,通过不同部位油井放射性示踪剂产出计算及峰值特征分析 ,利用解释软件处理推导出多种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油水井之间存在的高渗透层及大孔道参数 ,为下步注采调整方案及封堵大孔道控水稳油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技术在 2个断块开展了现场试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技术 油水井间高渗透层 氚水 响应曲线 渗透率 油田注水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韩爱良 叶庆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651,共6页
本文对目前国内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过程中有关示踪剂选择、引入量估算、示踪剂引入方法、放射性样品预处理以及放射性测量方法(尤其是液体闪烁测量)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剖析,以期对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研究的人员有所助益。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酶联免疫法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琪 王广基 孙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比较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方法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的异同。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示踪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测定rhbFGF在家兔血清中的经时浓度。... 目的比较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酶联免疫法两种方法研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的异同。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示踪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测定rhbFGF在家兔血清中的经时浓度。结果家兔耳缘静脉注射4,2,1μg/kgrhbFGF后,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示踪法测得的t1/2分别为9884,7515,7157min,Cltot约5min;酶联免疫法测得的t1/2分别为1718,1624,2392min,Cltot约10min;剂量与AUC皆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同位素=09999;rElisa=09982)。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有相关性,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rhbFGF在家兔体内的消除比125IrhbFGF快。结论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处置不等同于非标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药代动力学 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示踪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杨树溃疡病菌在杨树苗茎中的扩展与分布 被引量:1
4
作者 阳传和 田砚亭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99-105,共7页
本文用^(32)P标记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在寄主体内的分布与扩展,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病菌侵入寄主以后,以菌丝体的状态主要分布在皮层乃至韧皮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有的则穿透寄主薄壁组织的细胞。病菌在寄主体内的扩展速率为0.... 本文用^(32)P标记菌研究了杨树溃疡病在寄主体内的分布与扩展,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病菌侵入寄主以后,以菌丝体的状态主要分布在皮层乃至韧皮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有的则穿透寄主薄壁组织的细胞。病菌在寄主体内的扩展速率为0.014mm/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杨树溃疡病 杨树苗茎 病菌扩展 浸染 病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同位素氢标记血根碱全合成研究
5
作者 王林 刘梦婷 +3 位作者 董朕 王新昊 程辟 曾建国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在饲用禁抗背景下,以血根碱为主要活性成分开发的国家二类新兽药博落回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逐渐投入到养殖生产中,也同时面临长期使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首次开展了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血根碱的全合成。以[^(3)H]... 在饲用禁抗背景下,以血根碱为主要活性成分开发的国家二类新兽药博落回提取物作为抗生素替代品逐渐投入到养殖生产中,也同时面临长期使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基于此,我们首次开展了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血根碱的全合成。以[^(3)H]碘甲烷为放射性同位素源,通过甲基化、氧化脱氢和还原酸化等反应制备得到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血根碱,其结构经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分析确认,反应总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36%和82%。经高效液体相色谱和ARC流式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表明,标记物的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大于97%,比活度为4 mCi/mg,十二个月内质量稳定。该标记物可作为放射性示踪剂,用于血根碱的代谢、残留和消除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禁抗 博落回提取物 血根碱 全合成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镉-109同位素示踪的蚯蚓体内镉的活体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湘韬 马旖旎 季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9-1015,共7页
当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污染物生物富集情况时,利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无法实现生物体内放射性镉的活体检测.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镉-109(Cadmium 109,109 Cd)的γ射线特性,设计了一种嵌套式测样瓶,即在20mL大闪烁瓶内放置6mL小闪... 当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污染物生物富集情况时,利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无法实现生物体内放射性镉的活体检测.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镉-109(Cadmium 109,109 Cd)的γ射线特性,设计了一种嵌套式测样瓶,即在20mL大闪烁瓶内放置6mL小闪烁瓶,闪烁液置于两瓶之间的空间内,样品置于小闪烁瓶内.该测样瓶可在不破坏待测样品的前提下定量检测液体和固体样品中以及活体生物体内109 Cd含量,对生物样品中109 Cd检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3.5%±2.7%(校正后可达100.0%±2.9%),对蚯蚓体内Cd的质量检测限可低至50pg·kg-1(鲜重蚯蚓),与传统重金属检测方法相当甚至更低.基于这种检测方法,采用109 Cd示踪研究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土壤中Cd的富集,研究结果证实本方法可以实现蚯蚓体内Cd富集量的活体检测,测定值与蚯蚓样品通过消解后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出的Cd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相比于传统Cd检测方法,本研究开发的基于109 Cd示踪的方法步骤简单、检测快捷准确,可实现生物体内Cd富集量的活体检测,从而克服实验过程中各平行个体间的差异,为土壤中Cd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分布等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物富集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活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曾梅香 阮传侠 +1 位作者 赵越波 田光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 为探明回灌流体进入热储层后的运移方式和空间,1998~1999年地热井开采期间,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在包括一眼回灌井、五眼观测井的试验井场首次进行了化学示踪剂(KI)回灌试验;2001~2002年在同一井场又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35S)示踪回灌试验。前后两次连通试验均与传统的水文地质方法如抽水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在判断热储层渗流场特征、采灌井间的水力联系等方面,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连通试验结果具有更直观、明显、量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响应曲线 渗流场特征 天津王兰庄地热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等鱼种对螺旋鱼腥藻消化吸收的示踪实验报告 被引量:13
8
作者 石志中 方德奎 张卫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年第4期497-502,共6页
为了研究螺旋鱼腥藻塘里鱼种快速生长的作用机制,首先应该弄清鱼种究竟能否消化吸收螺旋鱼腥藻。本报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对此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白鲢等鱼种是可以消化吸收螺旋鱼腥藻的。
关键词 鱼种 螺旋鱼腥藻 消化吸收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137)Cs的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仁英 杨浩 +1 位作者 唐翔宇 赵晓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8-631,共4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铯137 分布 影响因子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君 侯玉泽 +4 位作者 胡骁飞 王坤 裴亚峰 张改平 邓瑞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1959年,Yalow等[1]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与免疫反应相结合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实现了痕量分析化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标记免疫分析这一崭新领域。此后,一系列标记免疫分析方法纷纷涌现并不断发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测... 1959年,Yalow等[1]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与免疫反应相结合建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实现了痕量分析化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标记免疫分析这一崭新领域。此后,一系列标记免疫分析方法纷纷涌现并不断发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测定法、免疫层析测定法、免疫传感器测定法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检测 标记技术 量子点 放射免疫测定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酶联免疫吸附法 应用 标记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类药物体内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静 关勇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09-1314,共6页
多肽类药物是新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当今新药研究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目前,建立测定生物基质中多肽类药物的方法学是世界范围存在的难题,面临着诸多挑战。酶联免疫法(ELISA)及放射同位素标记是定量多肽类药物最常用的方法,... 多肽类药物是新药研究的新领域,也是当今新药研究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目前,建立测定生物基质中多肽类药物的方法学是世界范围存在的难题,面临着诸多挑战。酶联免疫法(ELISA)及放射同位素标记是定量多肽类药物最常用的方法,应用广泛。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迅速,高专属性、高灵敏度、应用广泛、简便快速等特点势必使其成为多肽类药物体内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国际上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药物 生物检定法 酶联免疫法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14)C-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炳棋 马旖旎 +2 位作者 单军 郭红岩 季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1017,共7页
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利用14C示踪技术,以14C-葡萄糖制备微生物源的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以蚯蚓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为代表,研究了... 土壤有机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利用14C示踪技术,以14C-葡萄糖制备微生物源的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以蚯蚓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为代表,研究了14C-SOM在含有蚯蚓的两种土壤、不含蚯蚓的对照土壤和不含蚯蚓的蚓粪中的矿化、残留物在土壤和蚓粪中分布以及蚯蚓对14C-SOM的吸收。结果显示,15 d的培育期内蚯蚓显著加快了14C-SOM的矿化,在土壤中的矿化量是不含蚯蚓的对照土壤中矿化量的1.5~1.7倍,然而当移出蚯蚓后,残留14C-SOM在两种土壤中40 d内的矿化都比对照土壤中低。大约有4.2%~4.8%的14C-SOM被蚯蚓吸收利用。在有蚯蚓存在的土壤中,14C-SOM残留物在胡敏素中的含量有所增高,而在溶解有机物(DOM)中的含量显著降低。14C-SOM在不含蚯蚓的蚓粪中55 d内的矿化量和矿化动力学以及残留分布与在对照土壤中均没有显著区别。这些结果表明,蚯蚓对微生物源14C-SOM转化的影响主要是蚯蚓的肠道作用,这种作用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初期对14C-SOM矿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后期对14C-SOM残留物的稳定化作用。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研究蚯蚓对其它来源SOM降解和转化的作用,阐明蚯蚓对SOM稳定性的控制机理,对揭示全球碳循环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降解 土壤有机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肠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 生化 生态
13
《麦类文摘》 2000年第5期39-42,共4页
Z001197高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性的空间分布与衰老的关系及其调控/王法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小麦育种学术讨论会摘要文集:2000,5.9~5.14.-22~231995-1998年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采用网袋栽培、池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Z001197高产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性的空间分布与衰老的关系及其调控/王法宏(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小麦育种学术讨论会摘要文集:2000,5.9~5.14.-22~231995-1998年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采用网袋栽培、池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研究表明:(1)随着植株的衰老,高产小麦生育后期群体根系活性(单位土体内的根系活性)迅速下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正常落黄型品种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群体根系活性 小麦育种 高产小麦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生育后期 相结合 山东省 小麦品种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14
《中国农业文摘(畜牧)》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S865.12 20040312大鼠高剂量铜对不同铁源吸收的影响/周桂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510640),韩友文,膝冰…//动物营养学报.-2003,15(1).-15~20本试验用50日龄 Wistar 纯系雄性大鼠,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 S865.12 20040312大鼠高剂量铜对不同铁源吸收的影响/周桂莲(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510640),韩友文,膝冰…//动物营养学报.-2003,15(1).-15~20本试验用50日龄 Wistar 纯系雄性大鼠,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技术,研究了饲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赘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吸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 雄性大鼠 基因表达 经济动物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体内原位结扎 昆明小鼠 人工授精 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鱼种对螺旋鱼腥藻摄食量和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志中 方德奎 张卫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6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通过示踪试验肯定了白鲢鱼种能消化利用螺旋鱼腥藻之后,我们继续用放射性磷做了白鲢鱼种对螺旋鱼腥藻摄食量和利用率的示踪试验,同时做了鱼体自射线显影。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证实了螺旋鱼腥藻是白鲢鱼种易摄食和消化利用的良好食物,... 在通过示踪试验肯定了白鲢鱼种能消化利用螺旋鱼腥藻之后,我们继续用放射性磷做了白鲢鱼种对螺旋鱼腥藻摄食量和利用率的示踪试验,同时做了鱼体自射线显影。通过以上的研究工作,证实了螺旋鱼腥藻是白鲢鱼种易摄食和消化利用的良好食物,是白鲢鱼种快速生长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鱼种 螺旋鱼腥藻 摄食量 利用率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自射线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