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式冲击波在松质骨中传播的流固耦合模拟
1
作者 何璐瑶 郭安忆 +4 位作者 吴二军 王博 刘青泉 刘亚军 陈晓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1-669,共9页
为探究放射式冲击波在多孔结构的松质骨及孔隙流体中的传播规律,建立了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和不同骨体积分数的基于Voronoi设计的松质骨模型,以及放射式冲击波装置、软组织层、皮质骨和骨髓流体,应用有限元流固耦合方法进行显示动力学仿... 为探究放射式冲击波在多孔结构的松质骨及孔隙流体中的传播规律,建立了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和不同骨体积分数的基于Voronoi设计的松质骨模型,以及放射式冲击波装置、软组织层、皮质骨和骨髓流体,应用有限元流固耦合方法进行显示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放射式冲击波穿透软组织层在松质骨及孔隙流体中的传播特性.靠近皮质骨的松质骨区域受力明显,孔隙流体中也存在压力和流速变化.提高冲击波驱动压力和减小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都会使骨小梁所承受的压力和有效应力增大,孔隙流体的受力和流速也随之增大.该结果为放射式冲击波对骨科疾病的有限元模拟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体外冲击波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式冲击波疗法 医用冲击波 松质骨 三维建模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放射式冲击波治疗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淼 李多依 +2 位作者 于晓彤 罗芳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99-504,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强度的放射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uctive injury,CCI)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次RSWT。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6组:假手术组...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强度的放射式冲击波疗法(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uctive injury,CCI)模型的镇痛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次RSWT。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只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其余5组建立CCI模型,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NP组)不予治疗,另4个不同强度的RSWT组(1.0 bar、1.5 bar、2.0 bar和2.5 bar RSWT组)结扎坐骨神经后14 d,分别给与1.0 bar、1.5 bar、2.0bar或2.5 bar强度治疗。第二部分:重复RSWT。36只大鼠分组情况同第一部分,4个RSWT组自结扎后14 d分别给予重复的4个不同强度RSWT,1周1次,共4次。测量所有大鼠治疗前后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变化以评价镇痛效果;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并观察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单次RSWT后前3 d不同强度RSWT组大鼠的MWT和TWL均迅速提高。在第3 d达到峰值,显著高于NP组(P<0.01),此后逐渐降至基线。重复RSWT组大鼠治疗后MWT和TWL逐渐上升,4次治疗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至少4 w,与N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重复RSWT前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单次RSWT用于CC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短暂(5 d)。而重复RSWT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来说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式冲击波疗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CCI模型 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