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鼻支原体攻毒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纪燕 熊祺琰 +3 位作者 韦艳娜 马庆红 刘占军 邵国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5-1118,1123,共5页
猪鼻支原体是第一种从猪体内分离到的病原体,可引起猪的肺炎、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中耳炎等临床症状,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同时证实其与多种人类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是人类和多种动物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目前对猪鼻支原体... 猪鼻支原体是第一种从猪体内分离到的病原体,可引起猪的肺炎、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中耳炎等临床症状,对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同时证实其与多种人类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也是人类和多种动物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物。目前对猪鼻支原体的预防较为困难,暂无理想的抗生素和疫苗。猪鼻支原体攻毒模型是进行致病机理、疫苗评价及药物等研究的基础。本文就目前猪鼻支原体常用攻毒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攻毒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攻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志刚 徐和敏 +2 位作者 邵葳 潘春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为建立该病原菌的免疫攻毒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代次、不同剂量的Pm-TJ株接种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测定其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以及对牛的最小感染剂量;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全菌体灭... 牛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为建立该病原菌的免疫攻毒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代次、不同剂量的Pm-TJ株接种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测定其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以及对牛的最小感染剂量;在此基础上,将制备的全菌体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鼠和牛,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评价该疫苗对动物的免疫原性。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m-TJ株对小鼠高度致死,最小致死剂量为10 cfu,而且不同代次细菌的毒力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在体外传代过程中毒力保持稳定;能够引起Pm-TJ株接种牛典型的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而且接种牛的发病率呈现剂量依赖性,最小感染剂量为2.5×10~8 cfu。免疫后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将含有1×10~7 cfu灭活菌体的疫苗接种小鼠,其能够抵抗致死剂量细菌的攻击;用含有7.5×10~9 cfu灭活菌体的疫苗接种犊牛,用两倍最小感染剂量细菌攻击,免疫牛能够获得有效保护。本研究利用实验动物小鼠和本动物牛建立了牛荚膜A型Pm的免疫攻毒模型,并表明该全菌体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些研究结果为Pm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荚膜A型Pm 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 免疫攻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攻毒模型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焦安琪 郭效珍 +6 位作者 陈智 于江 于克戬 逯晓寒 辛忠昊 韩先杰 吴家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毒株毒价为106.1 TCID 50/mL。通过动物回归试验进一步探究该分离毒株对仔猪的致病情况,将12头20日龄仔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口服攻毒组、口服+肌注攻毒组和对照组。攻毒后观察临床症状,72 h后采集各组的粪便及发病猪的肠道进行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肌注组仔猪发病最快,口服攻毒组次之,对照未发病。剖检攻毒组仔猪可见其肠壁变薄、肠道膨胀,内含大量黄色液体。免疫组化试验显示,攻毒组猪小肠内可检测到大量PEDV阳性信号,而对照组未检测到。研究建立了PEDV-20200946毒株仔猪攻毒模型,为深入研究PE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以及弱毒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 流行 分离鉴定 攻毒模型 遗传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发酵工艺与攻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松奇 饶潇君 +13 位作者 赵海明 田春利 阎燊 张文芳 张丹丹 李娥 刘洋 余海涛 刘兴刚 孔敏 高月花 胡峰 黄兵 李玉峰 《家禽科学》 2022年第1期12-19,共8页
本试验对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摇瓶试验筛选出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适宜的增菌液体培养基和细菌计数培养基,通过5 L发酵罐各菌株生长曲线的对比,筛选出适合工业化发酵的菌株以及发酵工艺参数,通过鸭疫里默氏杆... 本试验对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通过摇瓶试验筛选出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适宜的增菌液体培养基和细菌计数培养基,通过5 L发酵罐各菌株生长曲线的对比,筛选出适合工业化发酵的菌株以及发酵工艺参数,通过鸭疫里默氏杆菌疾病模型条件筛选确立了攻毒模型。结果显示:WF201910株和TA201912株适宜的增菌液体培养基为商品化的RA培养基,LY202001株适宜的增菌液体培养基为商品化的TSB培养基,三个菌株适宜的细菌计数培养基均为TSA培养基;5L发酵罐发酵TA201912株在RA液体培养基最高菌数可以达到3.28×10;CFU/mL,通过500L发酵罐放大工艺验证,该工艺参数适合于规模化生产;4周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3 d后开始发病,发病与死亡高峰期为攻毒后3~6 d,临床症状与病原学鉴定均符合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疾病。本试验为血清6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血清型 发酵工艺 攻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的攻毒最佳模型的确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孔春梅 刘小宝 +2 位作者 穆祥 许剑琴 段慧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7期2743-2745,共3页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C83916菌株,通过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两种途径感染小鼠,并且每一种途径分别按照体重给菌和按照分组给菌两种方式,最后确定最佳的给菌方式。结果:经腹腔注射并按照体重给菌可诱导小鼠腹泻,大便培养阳性,半数致死量为9.2&#... 用致病性大肠杆菌C83916菌株,通过腹腔注射和经口灌胃两种途径感染小鼠,并且每一种途径分别按照体重给菌和按照分组给菌两种方式,最后确定最佳的给菌方式。结果:经腹腔注射并按照体重给菌可诱导小鼠腹泻,大便培养阳性,半数致死量为9.2×109个细菌/10g体重。最后确定经腹腔并按照体重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C83916菌株是引起小鼠腹泻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产 大肠杆菌 攻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滑液囊支原体致病模型建立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尹丽萍 王建 +5 位作者 李昌明 王莉 张凯云 姜平 秦爱建 刘岳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71,共5页
为科学评价鸡滑液囊支原体(MS)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用3株田间流行的MS菌株(LHMS07、LHMS105和LHMS106),通过爪垫、静脉、气囊注射3种途径和不同攻毒剂量摸索建立SPF鸡攻毒致病模型的方法,并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于攻毒后21 d根... 为科学评价鸡滑液囊支原体(MS)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用3株田间流行的MS菌株(LHMS07、LHMS105和LHMS106),通过爪垫、静脉、气囊注射3种途径和不同攻毒剂量摸索建立SPF鸡攻毒致病模型的方法,并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于攻毒后21 d根据临床病变评分和爪垫肿胀鸡只比例综合评价A和B两种商品化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本试验所建立的攻毒模型为SPF鸡爪垫注射0.2×10^(5)CCU的LHMS106菌株,该模型可致试验鸡爪垫肿胀率达100%;疫苗效果评价试验中,攻毒对照鸡只临床病变评分均值为3.4分,爪垫肿胀鸡只比例高达100%;A疫苗和B疫苗免疫后,鸡只临床病变评分均值分别降低至0.5分和1.0分,爪垫肿胀鸡只比例分别降低至12.5%和37.5%。结果表明,养殖场需要科学选择MS灭活疫苗,尤其需要以流行的强菌株建立相对稳定可靠的攻毒模型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攻毒模型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和质控菌株25922对商品肉鸭的致病性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姗姗 魏笑笑 +3 位作者 李志中 高绪慧 武梅 秦立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7-69,共3页
通过对商品肉鸭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分离株和质控菌株对攻毒菌株、攻毒剂量以及呈现相应症状的筛选,为下一步进行兽药临床药效评估试验建立攻毒模型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血清型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O78∶K80(B)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对肉鸭的半数... 通过对商品肉鸭肌肉注射大肠杆菌分离株和质控菌株对攻毒菌株、攻毒剂量以及呈现相应症状的筛选,为下一步进行兽药临床药效评估试验建立攻毒模型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血清型为肠产毒性大肠杆菌O78∶K80(B)的大肠杆菌分离株对肉鸭的半数致死量为5.98×10~6cfu/mL;大肠杆菌质控菌株25922对肉鸭的半数致死量为1.6×10^(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分离株 大肠杆菌标准株 攻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