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攻守之势异也”一注的异议
1
作者 钟俊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8-98,共1页
高中语文第四册《过秦论》中“攻守之势异也”的注解是这样的:“攻和守的形势不同。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略六国。守,指二世,子婴时兵力弱而困守关中。”依据这个注解。似乎秦王朝在农民大起义中迅速失败的原因只是由于兵力... 高中语文第四册《过秦论》中“攻守之势异也”的注解是这样的:“攻和守的形势不同。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兵力强,攻略六国。守,指二世,子婴时兵力弱而困守关中。”依据这个注解。似乎秦王朝在农民大起义中迅速失败的原因只是由于兵力弱了。我认为这和课文末段的分析是矛盾的。《过秦论》明确地肯定了陈涉起兵时,“天下非弱小也,雍州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 兵力 陈涉 秦王朝 子婴 虐政 攻略 秦始皇 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文而异 不拘一格──教材处理例说
2
作者 陈明勋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9,共6页
因文而异不拘一格──教材处理例说四川射洪中学陈明勋教材的处理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材处理得当,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反之,教师如异石们天,学生叫苦不迭。因此,教材处理得当与否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 因文而异不拘一格──教材处理例说四川射洪中学陈明勋教材的处理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材处理得当,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反之,教师如异石们天,学生叫苦不迭。因此,教材处理得当与否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所谓教材处理,这里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处理 因文而 处理教材 中心论点 梅雨潭的绿 语文教学 “梦” 毛泽东 自然段 攻守之势异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秦论》的写作特点
3
作者 徐敦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91-92,共2页
《过秦论》)是贾谊最著名的政论之一,共三篇,课本选的是上篇。它是从秦的失败事实中总结教训,提供给汉文帝作借鉴,为封建统治阶级谋画“长治久安”之道的。 课文虽不长,只有一千一百字,但是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阐明了“仁义不施,攻守... 《过秦论》)是贾谊最著名的政论之一,共三篇,课本选的是上篇。它是从秦的失败事实中总结教训,提供给汉文帝作借鉴,为封建统治阶级谋画“长治久安”之道的。 课文虽不长,只有一千一百字,但是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阐明了“仁义不施,攻守势异”这一中心论点,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很强的感染力,历来脍炙人口。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全部引录了这篇文章,并且十分赞赏地说:“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一、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课文一共五段,前四段都是叙事。第一段写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力图富强,开始执行统一天下的计划。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世,进一步蚕食六国,六国合从,以谋弱秦,结果反为秦所困。第三段写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以武力统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写作特点 陈涉 秦始皇 攻守之势异也 诸侯 叙议结合 六国 宇内 中心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浅谈一堂好课结尾的处理
4
作者 杨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19,共3页
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浅谈一堂好课结尾的处理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杨建华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将一堂课的结尾处理得简洁有力,恰到好处,留有余味呢?回答是肯定的。我通常的做法有:一、延伸话题,引来活水课文《毛遂... 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浅谈一堂好课结尾的处理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杨建华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将一堂课的结尾处理得简洁有力,恰到好处,留有余味呢?回答是肯定的。我通常的做法有:一、延伸话题,引来活水课文《毛遂自荐》终于以毛遂的超群胆识和出众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恶之心 嗟来之食 《毛遂自荐》 语文教师 信陵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平原君 孟子 政论文 攻守之势异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论与史实——谈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几篇史论及其他
5
作者 陶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2-32,共1页
史论与史实——谈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几篇史论及其他陶麟相当多的史论文章所引用的史料常与史实不符。统编语文教材中《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等都有这类问题。有些问题在课本注释中有简要说明,有的在语文教学中引起争论(这... 史论与史实——谈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几篇史论及其他陶麟相当多的史论文章所引用的史料常与史实不符。统编语文教材中《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等都有这类问题。有些问题在课本注释中有简要说明,有的在语文教学中引起争论(这些争论也见于报刊杂志)。《过秦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统编教材 史论 《六国论》 《过秦论》 评论人物 《伶官传序》 语文教学 攻守之势异也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秦论》教学三题
6
作者 李树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5,共2页
贾谊是汉初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十几岁就担任汉文帝的高级顾问官,所著《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全文气势磅礴,层层推进,而又张弛有致,姿态横生,堪称千古奇文。然而,将其作为范文,用于课堂教学,却不能忽视... 贾谊是汉初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十几岁就担任汉文帝的高级顾问官,所著《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全文气势磅礴,层层推进,而又张弛有致,姿态横生,堪称千古奇文。然而,将其作为范文,用于课堂教学,却不能忽视以下问题:一、“豪迈为文”与“以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秦论》 以意逆志 课堂教学 历史散文 政论文 攻守之势异也 《史记》 《资治通鉴》 战国纵横家 中国散文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