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御性紧急避险制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栩 谢雄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792,共5页
对无责任能力人的侵袭予以反击行为应属于防御性紧急避险。防御性紧急避险是针对危险源本身所实施的避险。该种避险制度的产生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违法观。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避险限度应采取"轻于或等于说",即只要避险... 对无责任能力人的侵袭予以反击行为应属于防御性紧急避险。防御性紧急避险是针对危险源本身所实施的避险。该种避险制度的产生符合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违法观。防御性紧急避险的避险限度应采取"轻于或等于说",即只要避险行为所损害的利益轻于或等于所避免的合法权益价值,就属合法的紧急避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攻击性紧急避险 防御性紧急避险 避险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避险的体系再定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方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46,共15页
无论是功利主义思想还是社会连带主义,均无法合理地说明紧急避险的正当性基础。功利主义漠视个人的主体价值,社会连带思想无法清楚切割道德义务与法义务,二者均无法整合在以保护个人自由为宗旨的刑法秩序中。攻击性紧急避险不应当定位... 无论是功利主义思想还是社会连带主义,均无法合理地说明紧急避险的正当性基础。功利主义漠视个人的主体价值,社会连带思想无法清楚切割道德义务与法义务,二者均无法整合在以保护个人自由为宗旨的刑法秩序中。攻击性紧急避险不应当定位在阻却违法性阶层,而应视具体情境审查是否具有成立宽恕(减免)罪责的可能,这与我国《刑法》第21条的规定并不矛盾。将攻击性紧急避险定位于罪责阶层的实益在于:受法益侵害的无辜第三人没有必须消极忍受被攻击的义务,而是可以对紧急避险者进行正当防卫;唆使或帮助他人实施紧急避险属于参与他人的不法行为,恶意唆使与帮助者具有可罚性;避险者必须对于由避险行为引起的被避险者的法益危险及时进行救助,否则要承担不作为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紧急避险 功利主义 社会连带主义 宽恕罪责事由 正当防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