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改革题材电视剧中青年形象的中国式建构 |
恽彩锋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叙事建构与认同形塑:基于《大江大河》的改革题材年代剧叙事分析 |
张宇嘉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3
|
“改革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认同及审美演变——从《乔厂长上任记》到《那儿》 |
薛月兵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改革题材电视剧赢取青年观众文化认同的得与失——以《大江大河》为例 |
武泽华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0 |
1
|
|
5
|
走出改革题材影片的误区——评电影《大城市1990》兼及其它 |
杨国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6
|
面对大潮……——从《大城市1990》、《你好,太平洋》谈改革题材影片创作 |
马建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7
|
要对改革题材作深层次的思考——关于电视剧《城市部落纪事》的通信 |
张锦江
胡万春
|
《上海戏剧》
|
1988 |
0 |
|
8
|
改革题材网络小说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深化与重构——以《大江东去》为例 |
王子媛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3 |
0 |
|
9
|
别开生面写改革——评锡剧《当家人》 |
褚伯承
|
《上海戏剧》
|
1985 |
0 |
|
10
|
关于“改革文学”的思考 |
萧雨生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1
|
长城基金吴文庆:持续关注新兴产业机会 |
朱蕊
|
《股市动态分析》
|
2015 |
0 |
|
12
|
世纪末的流浪与求索──“当代思想史”片断 |
樊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3
|
一部审美把握失重之作——观影片《你好,太平洋》 |
赖文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什么是“主旋律”? |
彭加瑾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5
|
“走俏”的女记者 |
肖微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重视娱乐功能,走出电影低谷 |
龙炘成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7
|
情系热土——访著名电影剧作家田军利 |
孔建新
袁雪洪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8
|
影评短波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9
|
二月银幕 |
拾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0
|
家庭片——派拉蒙的摇钱树 |
严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