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计划体制必须实现的十个重要转变
1
作者 刘世锦 《人文杂志》 1985年第2期14-18,共5页
旧的经济体制的特征是过度集中统一,而这种过度的集中统一主要是通过计划形式实现的。如果说旧的经济体制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计划体制则是它的基本框架。旧经济体制的其它方面,如价格管理体制、生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物资管理... 旧的经济体制的特征是过度集中统一,而这种过度的集中统一主要是通过计划形式实现的。如果说旧的经济体制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计划体制则是它的基本框架。旧经济体制的其它方面,如价格管理体制、生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物资管理体制、劳动人事管理体制,都对计划体制有着直接的依附关系。不从改革计划体制入手,就不可能搞好其它管理体制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计划体制 指令性计划 计划部门 计划工作 计划方法 商品经济 指导性计划 转变为 中长期计划 接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计划体制 加速横向经济联系的发展——上海南方铁合金公司调查报告
2
作者 王汉璋 于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前是新旧经济体制互相对峙、互相磨擦的时期,我们不能象过去那样根据预先的计算,通过指令性计划来调配物资,而通过价值规律合理配置资源所必需的全国统一市场又还没有形成。经济体制上的这种状况,影响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实现,... 目前是新旧经济体制互相对峙、互相磨擦的时期,我们不能象过去那样根据预先的计算,通过指令性计划来调配物资,而通过价值规律合理配置资源所必需的全国统一市场又还没有形成。经济体制上的这种状况,影响着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实现,对内地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横向经济联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加强横向经济联系,以广阔的内地为基础,提供充沛的能源,优质的原料和必要的生产条件,结合上海的先进技术,信息灵敏等优越性,可以促进上海和兄弟省、市等地区的经济更快地发展,加强“两个扇面”的辐射能力,使上海中心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上海市冶金局所属上海南方铁合金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显示了实行横向经济联系的必然性,对完成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经济联系 铁合金厂 改革计划体制 价值规律 指令性计划 上海经济 客观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 自我发展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革计划体制
3
作者 郑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2期24-27,共4页
1979年以来,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计划体制也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应当在党的十三大精神指引下,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研究经济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979年以来,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计划体制也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在应当在党的十三大精神指引下,总结过去改革的经验,研究经济计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下面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想法,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计划体制 从实际出发 资源配置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计划商品经济 计划管理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考
4
作者 王积业 《中州学刊》 1985年第4期7-11,共5页
计划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划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计划权限和职责,处理它们之间经济利益的一系列计划制度的总称。计划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 计划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民经济管理中划分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计划权限和职责,处理它们之间经济利益的一系列计划制度的总称。计划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经济利益,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改革计划体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强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计划体制 指导性计划 市场调节 宏观思考 国家参与 指令性计划 经济杠杆 政策调节 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计划体制为中心推动全面的经济改革
5
作者 沈立人 《经济问题》 1984年第6期2-6,共5页
在全面的经济改革中,改革计划体制是十分重要的。坚持计划经济的基本制度,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个原则是明确了。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开展计划经济的理论研究和计划工作的经验总结,使上述原则渐趋具体化,并投入实践,以推动整个经济... 在全面的经济改革中,改革计划体制是十分重要的。坚持计划经济的基本制度,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个原则是明确了。当前的任务是进一步开展计划经济的理论研究和计划工作的经验总结,使上述原则渐趋具体化,并投入实践,以推动整个经济改革的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改革计划体制 计划经济 市场调节 计划工作 基本制度 经验总结 理论研究 计划管理 辅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私合作创新是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被引量:16
6
作者 郭铁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国外公私合作模式在重大创新专项、战略研发项目、技术转移项目、风险投资领域、科研设施设备领域、科研机构建设领域的应用,阐明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公私合作模式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社会创新投资规模、创新... 本文研究了国外公私合作模式在重大创新专项、战略研发项目、技术转移项目、风险投资领域、科研设施设备领域、科研机构建设领域的应用,阐明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公私合作模式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社会创新投资规模、创新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公私合作创新模式的要点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合作(PPP) 技术创新 科技计划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规律与计划体制改革
7
作者 逢锦聚 《南开经济研究》 1985年第1期72-75,共4页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已为人们逐渐所认识。但是,价值规律在计划经济中究竟占有什么位置,发展计划经济要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价值规律,以及如何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改革计划体制,等等,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还有继...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已为人们逐渐所认识。但是,价值规律在计划经济中究竟占有什么位置,发展计划经济要在多大程度上尊重价值规律,以及如何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改革计划体制,等等,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还有继续研究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改革计划体制 计划的商品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 发展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按价值 经济杠杆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指令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计划体制改革的深化
8
作者 高栓平 张卫江 《改革》 1987年第4期15-17,33,共4页
对当前计划体制的评价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围绕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的目标,我们对计划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最终建立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然而,迄... 对当前计划体制的评价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围绕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的目标,我们对计划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企业的经营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最终建立起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经济运行机制。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在计划体制改革方面已经走了多远?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经济运行机制 自我调节功能 市场机制 发展战略 比例关系 体制管理 资金运动 市场调节 供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孙冶方的社会主义流通理论——谈对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冒天启 《社会科学(甘肃)》 1985年第1期15-22,共8页
在孙冶方有关流通理论的论述中,有不少涉及到对计划体制改革的精采看法,深入研究它,对理顺有关计划体制改革的理论是颇有好处的。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流通理论 孙冶方 社会主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理论与计划体制改革
10
作者 王琢 《改革》 1985年第1期1-7,共7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地阐明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决议》突破了计划经济理论的传统观念,丢掉了计划体制的僵化模式。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僵化模式 社会调节 需求不足 社会主义公有制 《决议》 比例关系 经济调节 市场调节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经济与计划体制改革
11
作者 常修泽 《改革》 1986年第4期9-14,共6页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就讨论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商品经济与所有制关系一、研究计划的目标模式,涉及到商品经济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所有制关系 劳动力市场 研究计划 经济发展速度 全民所有制企业 横向经济联合 宏观计划 固定资产折旧率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商业计划体制改革的设想
12
作者 孙宗福 《商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8期33-35,45,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几年,我国商业计划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改革了商品购销形式。工业品取消了统购包销,实行计划收购、订购、选购、工业自销、工商联营联销等多种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近几年,我国商业计划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改革了商品购销形式。工业品取消了统购包销,实行计划收购、订购、选购、工业自销、工商联营联销等多种形式。农副产品取消了统购、派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商业计划 统购包销 流通体制改革 联营联销 商业企业 宏观控制 中长期计划 商品购销 计划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深化高教计划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王华春 路文彬 李淑翠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47,共6页
十年来,我国高教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把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单一计划体制改变为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其中,计划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等教育体制。这是一个很大地变化,应予充分肯定。但是,目前我国... 十年来,我国高教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是把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单一计划体制改变为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其中,计划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等教育体制。这是一个很大地变化,应予充分肯定。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教计划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计划商品经济 高教事业 宏观计划 年度计划 市场调节 宏观控制 教育结构 产品经济 劳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
14
《商业经济研究》 1984年第6期80-,共1页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广泛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条件下实行的。既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商品、货币和价格,价值规律必然要在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广泛领域中起作用。因此,实行计划经济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基...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广泛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条件下实行的。既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商品、货币和价格,价值规律必然要在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广泛领域中起作用。因此,实行计划经济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必须依据价值规律,高度重视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计划经济不等于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也是实行计划经济的重要形式。市场调节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因此,改革计划体制的基本方向和原则,应当是把大的方面管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基本经济规律 不等于 经济生活 市场调节 经济调节手段 修理行业 经济活动 改革计划 经济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计划体制改革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5
作者 陈锦华 《人民论坛》 1994年第10期10-10,共1页
经过十五年改革,我国的计划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计划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过十五年改革,我国的计划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计划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表明,深化计划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计划的两种手段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是宏观调控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计划 资源优化 收入分配结构 计划部门 货币政策 技术政策 分配政策 财政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其实现的途径
16
作者 朱文剑 《农村金融研究》 1985年第9期43-,共1页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实现目标的途径是:1.实现计划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计划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的前提。而科学的计划决策应该充分体现权威和民主...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实现目标的途径是:1.实现计划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计划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的前提。而科学的计划决策应该充分体现权威和民主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计划决策 中国特色 计划工作 生产力水平 市场调节 年度计划 经济合同制 分工协作关系 计划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新模式——深圳计划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李万寿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10,共4页
计划与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要重视的两种经济运行机制,如何相结合是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基本课题。十年来,深圳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尝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计划体制模式。一、计划与市场机制的辩证... 计划与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要重视的两种经济运行机制,如何相结合是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基本课题。十年来,深圳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尝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计划体制模式。一、计划与市场机制的辩证关系 历史的实践表明,市场体制与传统的计划体制都有其缺陷,两者都将市场与计划机制的作用极端化、孤立化,按照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要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和长处,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体制改革 理论与实践 市场机制 深圳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 计划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旧计划体制转换中的困难及对策
18
作者 李连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4期19-22,共4页
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种尝试。改革中难免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人们认真研究和解决。本文仅就目前新旧计划体制转换中的困难及其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体制转换 改革计划体制 中心企业 地方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管理 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调控系统 组织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计划体制
19
作者 汪廷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10-12,共3页
党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下同),这个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计划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指明了计划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计划体制... 党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下同),这个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计划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指明了计划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决定》着重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计划体制 相结合 社会主义社会 统一性 灵活性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年《体制改革探索》总目录
20
《改革》 1987年第6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横向经济联合 收入分配问题 投资结构 模式转换 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探索 李连仲 经营责任制 计划体制改革 税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