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文学情感地理研究的中国视角
1
作者 叶祝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引入情感地理学的视野和方法,对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徐则臣的《王城如海》作品中的北京书写和王安忆的《五湖四海》开展再研究。《千里江山图》发明了一种城市漂移的观察手法,借助主要人物在城市空间的快速行走重绘上海文学地图,... 引入情感地理学的视野和方法,对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徐则臣的《王城如海》作品中的北京书写和王安忆的《五湖四海》开展再研究。《千里江山图》发明了一种城市漂移的观察手法,借助主要人物在城市空间的快速行走重绘上海文学地图,通过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山堂堂式的艺术手法再现革命情感地理的大流转,呈现以一种“赋”为特征的城市革命情感地理。徐则臣将快速现代化、充满无限活力、狂欢化,同时又充斥着浮华、虚假和浅薄趣味的现代都市形象比喻为“施华洛世奇”和“庞大固埃”的混杂物,并在这种拼贴、杂糅的空间中发现了以“比”为特征的都市情感地理。王安忆的“五湖四海”借助水上人家四通八达,底层社会与庙堂政治交错相应,打通自然、社会和政治之“隔”,是改革开放的勃发和市场经济的起兴,呈现为以“通”为路径和以“兴”为特征的改革情感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江山图》 《五湖四海》 《王城如海》 情感地理 改革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