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用价值目标判断改造世界的理论与实践
1
作者 韩东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5,共5页
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因为实践只能检验解释性理论的真理性 ,不能检验改造性理论的真理性。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对象能何改”的问... 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因为实践只能检验解释性理论的真理性 ,不能检验改造性理论的真理性。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对象能何改”的问题虽有真假之辨 ,却无真理可言。“对象当何改”的问题也不是靠实践标准 ,而是靠价值目标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理论 改造理论 价值目标 认知实践 改造性实践 认识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目标:改造世界的标准 被引量:2
2
作者 韩东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1-34,共4页
真理标准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从大众已接受的说法看... 真理标准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从大众已接受的说法看,富裕、和谐、自由是构成至好的三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认识 改造认识 价值目标 改造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造世界的问题与标准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东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9,共5页
人类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 ,只有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提问。“对象能何改”的问题虽有真假之辨 ,却无真理可言。“对象当何改”的问题也不是... 人类认识可以区分为解释性的和改造性的 ,只有前者包含真理问题 ,后者则与真理问题无关。改造世界包括“对象能何改”和“对象当何改”这样两个基本提问。“对象能何改”的问题虽有真假之辨 ,却无真理可言。“对象当何改”的问题也不是靠实践标准 ,而是靠价值目标解决的。价值目标与实践目的是不同的概念。实践目的只是判断认知性实践成败的标准 ,而不是判断改造性实践好坏优劣的标准。由于生产力是一种价值目标而不是真理标准 ,又由于价值目标是多元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认识 改造认识 认知实践 改造性实践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属于认识范畴还是属于价值实现范畴——认识与改造活动过程中的评价问题探讨
4
作者 刘国章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
评价与价值,不能因为都内含着“价”就笼而统之。现当代已经高度社会化了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充分表明,评价属于认识活动范畴,价值或价值观念则属于改造活动范畴,并通过改造性实践观念的现实化呈现出来。认识是改造的前提,而认识中所内... 评价与价值,不能因为都内含着“价”就笼而统之。现当代已经高度社会化了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充分表明,评价属于认识活动范畴,价值或价值观念则属于改造活动范畴,并通过改造性实践观念的现实化呈现出来。认识是改造的前提,而认识中所内涵的评价则是建构改造性实践观念的指示器,也是与价值观念内在统一的切合点。人的认识既是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对社会的认识,因此,评价就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成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活动 改造性实践 范畴 认识活动 根据 内在统一 现实化 活动过程 价值观念 评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