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水泥基底泥固化材料中重金属形态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默挺 陶红 +3 位作者 孙燕 王怡心 李飞鹏 李丹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为测定水泥基河道底泥固化材料中4种重金属元素(Pb、Cu、Cr、Zn)的形态,作如下试验: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河道底泥按质量比2∶8进行混合,并注装于模具中干燥成型后,于湿度>95%,温度为(20±0.5)℃条件下的养护箱内分别湿式养护3,7,1... 为测定水泥基河道底泥固化材料中4种重金属元素(Pb、Cu、Cr、Zn)的形态,作如下试验:将普通硅酸盐水泥与河道底泥按质量比2∶8进行混合,并注装于模具中干燥成型后,于湿度>95%,温度为(20±0.5)℃条件下的养护箱内分别湿式养护3,7,14,28,45,60d,制得一系列固化材料样品。作为分析用样品,须将固化块样破碎至通过75μm孔径的网筛并充分混匀。测定上述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总量时,取此经破碎的样品0.100g,用硝酸3 mL,过氧化氢1 mL和氢氟酸1mL进行微波消解。所得消解液于150℃加热蒸发赶酸,冷却后加水溶解并定容为50.0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此溶液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另取0.800g样品,按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先后分离出上述4种重金属元素的4种结合形态,依次为酸可提取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和残渣态(F4)。分离所得4种形态的样品溶液用ICP-MS分别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ICP-MS分析中,用Sc、Ge、In和Bi作为内标,以校正响应信号的变化和消除仪器的漂移及基体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根据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离后,ICP-MS的分析结果得到了固化过程中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cr连续提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形态分析 底泥 固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精确产酸潜力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红福 阴祥诚 +3 位作者 孙朗 赵峰华 朱孟浩 范紫仪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为有效避免重大酸性水污染事故,需提高矿山岩石产酸潜力评价的精度。通过全面阐述矸石中常见含硫矿物的产酸潜力计算方法,采用三步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多个矿石和煤矸石中产酸矿物的硫含量,对比分析了精确产酸潜力和最大产酸潜力。结果表明... 为有效避免重大酸性水污染事故,需提高矿山岩石产酸潜力评价的精度。通过全面阐述矸石中常见含硫矿物的产酸潜力计算方法,采用三步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多个矿石和煤矸石中产酸矿物的硫含量,对比分析了精确产酸潜力和最大产酸潜力。结果表明:煤矸石的产酸潜力值取决于各产酸硫的质量分数和单位硫产酸值;对大部分样品,用产酸硫含量计算的产酸潜力值不同程度地低于用全硫预测的产酸潜力值;样品SC中的硫成分主要为砷黄铁矿硫,相比黄铁矿的单位硫产酸值更高,导致SC样品计算的精确产酸潜力相比全硫预测的产酸潜力更高;三步连续提取法适用于以铁和铜的硫化物为主要含硫矿物的煤矸石;当矿石中其他硫化物成分增多和空白样品混合不均匀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干扰。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价矿区煤矸石精确产酸潜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潜力 含硫矿物 煤矸石 连续提取 酸性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堆浸场下游农田土污染风险评价
3
作者 陈永贵 文子豪 +2 位作者 付俊 周罕 江昭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2,共9页
为合理评价污染场地风险,以我国云南省某铜堆浸场下游农田土为例,测定土壤中Cu、Pb、Cd和As等4种重金属总量,采用改进BCR(Bureau of European Communities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测定4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4种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并使用... 为合理评价污染场地风险,以我国云南省某铜堆浸场下游农田土为例,测定土壤中Cu、Pb、Cd和As等4种重金属总量,采用改进BCR(Bureau of European Communities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测定4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4种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并使用地累积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对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重金属Cu、Pb、Cd和As平均的含量分别为39.50、46.98、0.16、82.67mg⋅kg^(-1),较云南省重金属背景值,4种重金属超标率分别为0、83.33%、33.33%和100.00%,其中As污染需要特别关注;提取重金属赋存形态结果显示,土样中Cu、Pb、Cd和As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比为83.14%~95.62%,表明4种重金属均以稳定形态存在于土体中;对比3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地累积指数Igeo结果显示土壤仅As存在污染超标现象,其余3种重金属均无污染,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结果显示,4种重金属对环境均无污染,而风险评价编码法结果显示,Cd对土壤环境存在低风险,其余3种重金属则无风险。对比发现,仅以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总量作为评价指标会一定程度夸大污染风险,应综合重金属总量及赋存形态含量进行分析。虽然重金属元素污染总量较高,但活跃性重金属含量非常低,向环境中扩散的风险也非常低。因此,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潜在生态风险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赋存形态 改进bcr连续提取 污染场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中重金属的环境活性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韦小颖 郭朝晖 肖细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3-207,212,共6页
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常德市10个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As,Cd,Cu,Ni,Pb,Zn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富含有机质及N,P,K等养分,然而,污泥... 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常德市10个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As,Cd,Cu,Ni,Pb,Zn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富含有机质及N,P,K等养分,然而,污泥表现为以Cd为主的多金属污染,不能直接农用。污泥中Cd含量为1.43~260mg/kg,以可还原态为主,占全量比例高于28.9%;As,Pb的可还原态,Ni,Zn的酸可溶态和可还原态,Cu可还原态和氧化态所占比例较高,表明污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环境活性较高。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Cd和As是潜在的强生态风险元素;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主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单因子生态风险相对较高,且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改进bcr三步连续提取法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孟庄工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学锋 苏霄雨 +1 位作者 尚菲 陈亚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5-109,113,共6页
为了调查研究乡镇企业对农村土壤的影响,以孟庄工业区为代表,研究了孟庄工业区周边的土壤,测定了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Ni、Cr、Cu、Pb和Zn的总量。采用欧共体参比司(BCR)制定的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重金属Cd、Ni和Pb的形态进行分析。参照GB ... 为了调查研究乡镇企业对农村土壤的影响,以孟庄工业区为代表,研究了孟庄工业区周边的土壤,测定了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Ni、Cr、Cu、Pb和Zn的总量。采用欧共体参比司(BCR)制定的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重金属Cd、Ni和Pb的形态进行分析。参照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结果显示土壤中Cd的含量全部超标,其最高含量达到5.2 mg·kg-1;Ni的含量部分超标,最高达77.3 mg·kg-1;其他几种重金属均未超标。对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显示,重金属Cd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存在,Ni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对土壤样品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有效态含量较高,为81.7%,潜在生态危害较高,其他几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对环境危害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bcr提取 有效性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的猪粪便和秸秆在厌氧发酵前后Cu和Zn的形态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帆 陈苗 崔岩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3-719,共7页
在中温(35±1)℃的条件下,利用新鲜猪粪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质量比为1∶1和2∶1分别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发酵实验,并利用改进的BCR 3步提取和0.01 mol·L-1CaCl2提取,分别对2组配比第1天的发酵物和最后1天沼渣进行Cu和Zn各形态... 在中温(35±1)℃的条件下,利用新鲜猪粪和玉米秸秆按照干物质质量比为1∶1和2∶1分别进行为期50 d的厌氧发酵实验,并利用改进的BCR 3步提取和0.01 mol·L-1CaCl2提取,分别对2组配比第1天的发酵物和最后1天沼渣进行Cu和Zn各形态的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厌氧发酵过程均能减少2组配比发酵物Cu和Zn在沼渣中的可交换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百分含量(酸提取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百分比之和),同时增加Cu和Zn在沼渣中的稳定性(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百分比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比厌氧发酵 改进bcr提取 0 01mol·L-1CaCl2提取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