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扑优化均匀化方法的改进迭代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蓓 苏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大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中迭代步过多、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对拓扑优化均匀化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引入的2个密度阈值来控制计算过程.算例表明,采用改进的拓扑优化均匀化方法可有效减少迭代步数、节省计算时间,且不会影响拓扑优化... 针对大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中迭代步过多、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对拓扑优化均匀化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引入的2个密度阈值来控制计算过程.算例表明,采用改进的拓扑优化均匀化方法可有效减少迭代步数、节省计算时间,且不会影响拓扑优化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改进迭代算法 密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像素和改进迭代图割算法的图像分割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庆焰 朱仲杰 +1 位作者 段智勇 李伟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0-226,共7页
基于经典的图割(Graph cut)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和改进Graph cut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采用改进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得到前景边缘信息保存较完整的超像素图像。以超像素为处理单元,通过融合颜色、梯度等信息重建能量函数,并基于Gra... 基于经典的图割(Graph cut)理论,提出一种基于超像素和改进Graph cut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采用改进简单线性迭代聚类算法,得到前景边缘信息保存较完整的超像素图像。以超像素为处理单元,通过融合颜色、梯度等信息重建能量函数,并基于Graph cut框架进行分割。仿真结果显示,与Grabcut算法相比,改进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提取的目标边缘较完整、光滑,而且大幅提升了分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改进图割算法 简单线性聚类算法 超像素 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码纠错能力分析及一种改进的迭代译码算法
3
作者 傅强 王建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7-180,共4页
针对Turbo乘积码实际纠错能力与理论纠错能力的差距,在对Turbo乘积码的编码构造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推导证明了Turbo乘积码的理论纠错能力、实际能达到的纠错能力,得出了若分量码纠错能力均为t,则TPC纠错能力为(t+1)2+t的结论;提出了一种... 针对Turbo乘积码实际纠错能力与理论纠错能力的差距,在对Turbo乘积码的编码构造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推导证明了Turbo乘积码的理论纠错能力、实际能达到的纠错能力,得出了若分量码纠错能力均为t,则TPC纠错能力为(t+1)2+t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可串接在常规算法之后的改进的译码算法,可对常规算法可以检测但无法纠错的情况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本译码算法可进一步提高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乘积码 纠错能力 改进译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ICP算法实现多视点云精确配准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建英 刘先勇 +1 位作者 刘伟 郭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0,共4页
复杂面形的三维整体测量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不同视下测得的三维点云的配准精度。研究表明:采用点到点,点到三角面配准方法易受噪声干扰,采用面形比较计算量大,且在平面和标准球面情况下容易失效。以粗配准标记点所在的立方体区域为重合... 复杂面形的三维整体测量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不同视下测得的三维点云的配准精度。研究表明:采用点到点,点到三角面配准方法易受噪声干扰,采用面形比较计算量大,且在平面和标准球面情况下容易失效。以粗配准标记点所在的立方体区域为重合区域,使用点到点的多邻接三角面距离最近的点对作为初始匹配点,并根据几何结构最大相似原则对所求得的多个粗匹配点对进行筛选,再对筛选后的点对应用最近点迭代(ICP)算法。改进后的ICP算法实现了重合区域的快速自动定位,实现了不同视下点云的快速精确配准,在多个实例下获得了配准精度优于0.01 mm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光学测量 多视配准 改进最近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算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真 袁旭峰 +3 位作者 艾小清 彭月 朱拉沙 朱江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95,共6页
随着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通过电压源换流器连接交流配电网构成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尚未有文献进行研究。针对缺乏这种柔性... 随着柔性直流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流配电网通过电压源换流器连接交流配电网构成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不确定性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尚未有文献进行研究。针对缺乏这种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研究的现状,文章开展不确定性研究,在分析了几种常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后,以三点估计法结合改进交直流交替迭代算法作为柔性互联配电网概率潮流实现算法;以Nataf变换方法结合Cholesky分解进行不确定非正态输入变量的相关性处理;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结合国内首个五端直流示范工程-直流配电中心作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估计法 柔性互联配电网 概率潮流 改进交替算法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的点云配准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子翔 黄丹丹 刘智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0-336,共7页
针对点云配准过程中点云数据量大、配准时间长、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形态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 ISS)和三维形状上下文描述子(3D shape context, 3DSC)的点云配准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体素网格滤波器对点... 针对点云配准过程中点云数据量大、配准时间长、配准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形态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 ISS)和三维形状上下文描述子(3D shape context, 3DSC)的点云配准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体素网格滤波器对点云进行下采样,接着利用ISS算法提取特征点,并通过3DSC进行描述,然后通过改进的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n sample consensus, RANSAC)算法进行粗匹配,最后用改进的迭代最近点算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对点云进行精匹配。试验结果表明,与基于ISS+3DSC的三维正态分布变换(normal distribution transformation, NDT)算法和基于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mple consensus initial aligment, SAC-IA)的ICP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配准精度及效率更高,且对于数据量大的点云也有较好的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匹配 内部形态描述子 三维形状上下文特征 改进最近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标定基坐标系及MIEKF算法的工业机器人标定方法
7
作者 林耿聪 肖曙红 +2 位作者 杨林 卢浩文 张建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3-29,共7页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和标定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预标定基坐标系及改进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MIEKF)算法的运动学标定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用采集的位置数据进行基坐标系和工具坐标系预标定,节省两者拟合的时间。在建立位置...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和标定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预标定基坐标系及改进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MIEKF)算法的运动学标定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用采集的位置数据进行基坐标系和工具坐标系预标定,节省两者拟合的时间。在建立位置误差模型时利用相关系数和复共线性分析去除模型的冗余参数。用MIEKF算法辨识模型的几何参数误差。通过实验对比验证,机器人经补偿后的绝对定位精度提高了8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标定基坐标系 相关系数 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运动学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磊 牛绿茵 +1 位作者 宋士吉 张玉利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马氏模型来定量化建模专家打分过程,采用特征函数表征打分规则,通过在训练集上最大化熵来获得符合专家经验的最优的打分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融合各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马氏模型来定量化建模专家打分过程,采用特征函数表征打分规则,通过在训练集上最大化熵来获得符合专家经验的最优的打分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融合各种打分规则、专家经验和指标逻辑关系得到综合打分结果.为了提高模型的训练和打分的效率,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迭代算法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利用Viterbi算法进行快速打分计算.利用中国大洋协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历史数据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与BP神经网络方法和最大熵方法进行对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打分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方法 最大熵马尔科夫模型 最大熵 隐马尔科夫模型 VITERBI算法 改进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飞机残骸拼接重建
9
作者 孙华波 罗博仁 +3 位作者 俞力玲 刘慧丽 钟民主 晏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查明航空事故的原因,需拼接重建飞机残骸。提出一种用激光雷达(LIDAR)采集飞机残骸点云数据的方案,并构建残骸拼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对机身残骸采用改进的迭代就近点(ICP)拼接算法进行精确处理;对零散残骸采用选取同名点拼接算法进... 为查明航空事故的原因,需拼接重建飞机残骸。提出一种用激光雷达(LIDAR)采集飞机残骸点云数据的方案,并构建残骸拼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对机身残骸采用改进的迭代就近点(ICP)拼接算法进行精确处理;对零散残骸采用选取同名点拼接算法进行处理。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模型和改进迭代就近点拼接算法处理采集的多站数据,能够实现飞机残骸的拼接重建,同时将拼接精度提高3倍。研究结果表明,与物理拼接相比,采用LIDAR点云的飞机残骸拼接重建,可以缩短事故调查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残骸拼接 改进就近点(ICP)算法 激光雷达(LIDAR)点云 事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