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逆向运动学的人体运动跟踪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军 於俊 汪增福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8-554,共7页
随着人们对智能系统需求逐年增高,基于视觉的运动研究引起计算机视觉领域工作者更多的关注。这使它成为模式识别、行为学、行为处理分析与处理等学科的研究热门。现存算法存在需要标记、相机标定等各种约束条件,不能满足人们对人体运行... 随着人们对智能系统需求逐年增高,基于视觉的运动研究引起计算机视觉领域工作者更多的关注。这使它成为模式识别、行为学、行为处理分析与处理等学科的研究热门。现存算法存在需要标记、相机标定等各种约束条件,不能满足人们对人体运行跟踪的需求。论述了一种结合改进逆向运动学和图像模板匹配算法的人体运动位置的跟踪方法。该算法以改进逆向运动学为框架,首先依据逆向运动学知识与正向运动学知识计算出的关节点的粗略位置,对外观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模板匹配,接着确定关节点的最优位置,然后确定关节点的三维坐标值,最后重构得到三维动作序列。实验表明,在主观视觉感受与客观衡量标准两方面,此算法获得的实验结果都能够逼近乃至达到人体运动跟踪领域的最佳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逆向运动学 基于视觉人体运动跟踪 模板匹配 计算机视觉 用户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传动设计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家序 周祥祥 +2 位作者 李俊阳 肖科 李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63,共8页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 谐波传动轮齿齿廓对装置啮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提高谐波传动的啮合性能,采用公切线式双圆弧齿廓作为柔轮齿廓,基于改进运动学理论计算双圆弧齿廓谐波传动共轭区域、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理论共轭齿廓进行圆弧拟合;利用MATLAB对谐波传动侧隙、重合度、装配变形、运动轨迹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圆弧谐波传动轮齿啮合连续、啮合点不断改变,且存在'双共轭'现象,理论啮合弧长为109.3mm,重合度达到69.03,啮合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渐开线齿廓谐波传动,并且优选径向变形量系数是消除谐波传动啮合干涉的重要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双圆弧齿廓 改进运动学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谐波传动齿廓修形及啮合特性分析
3
作者 杜雅宁 王士军 +2 位作者 齐娜 王程 郑苏芮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针对谐波传动过程中柔轮实际径向变形量与线性假设变形量不符,引起柔轮与刚轮齿廓发生啮合干涉的问题,以无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为研究对象,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谐波齿轮传动有限元模型,提取柔轮长短轴径向位移,基于双圆弧齿廓修形原理... 针对谐波传动过程中柔轮实际径向变形量与线性假设变形量不符,引起柔轮与刚轮齿廓发生啮合干涉的问题,以无公切线双圆弧齿廓为研究对象,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谐波齿轮传动有限元模型,提取柔轮长短轴径向位移,基于双圆弧齿廓修形原理结合Matlab参数化编程对柔轮齿廓进行三维修形,对仿真实体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法设计修形后柔轮各截面均可实现无干涉啮合,有限元法设计修形后柔轮的最大等效应力值比未修形时减小41.79%,比线性法设计修形减小14.65%,且有限元法设计修形后柔轮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传动 改进运动学 柔轮变形 有限元分析 齿廓设计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