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曹宪福 魏方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5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LIFT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LI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 目的 探讨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LIFT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LI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近期疗效,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肛管静息压(55.63±8.24)mm Hg(1 mm Hg=0.133 kPa)、肛管收缩压(124.32±19.35)mm Hg与观察组患者的(55.72±8.56)、(124.52±19.58)mm H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9%(P<0.05)。结论 改进LIFT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且不会对肛门功能造成影响,利于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值得采纳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复杂性肛瘘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杨世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用LIFT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310)。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保留患者括约肌功能,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单纯性肛瘘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曾翔辉 武彪 +1 位作者 刘羽 苏晋捷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6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行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术,联合组行LIFT与VSD联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创口愈...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行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术,联合组行LIFT与VSD联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组与传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传统组,治愈率高于传统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组,P均<0.05;联合术出现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例患者出现肛门漏气但无溢液。结论 LIFT联合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较好,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复杂性肛瘘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雷 田颖 +5 位作者 于洪顺 殷毅 董万青 李淑菊 薛瑶涵 武永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7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 目的分析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术)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1月北京市肛肠医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采取LIFT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以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采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判定肛门功能,采用Wexner评分标准判定肛门失禁程度)。结果围术期指标: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创面面积、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效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肛门功能:术后3个月,研究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轻微收缩时动作电位时限,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LIFT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肛瘘各有利弊,前者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小,后者手术效果好,但针对于复杂肛瘘切除后复发率仍然较高,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肛瘘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海平 陈喜丽 张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肛瘘患者68例,根据临床诊治结果分为经括约肌肛瘘组(30例)和括约肌间肛瘘组(38例),经括约肌肛瘘组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1组(14例)和观察1组(16...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肛瘘患者68例,根据临床诊治结果分为经括约肌肛瘘组(30例)和括约肌间肛瘘组(38例),经括约肌肛瘘组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1组(14例)和观察1组(16例);括约肌间肛瘘组分为对照2组(18例)和观察2组(20例)。两个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两个观察组使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1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但术后创伤面积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小/短(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疼痛指数评分、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观察1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1组的71.43%(P<0.05),观察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1组的50.00%(P<0.05)。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肛瘘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肛瘘 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疼痛指数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瑞 张俊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5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97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应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 目的分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97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切开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应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1±0.7)分、疼痛持续时间为(3.5±1.4)d、切口愈合时间为(18.4±3.6)d,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7±0.9)分、(6.8±1.6)d、(25.7±3.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较好,患者的恢复情况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经括约肌型肛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消肿止痛洗剂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进 杭忠许 朱剑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1期78-7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消肿止痛洗剂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32)。对甲组患... 目的 :探讨使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消肿止痛洗剂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64例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32)和乙组(n=32)。对甲组患者使用肛瘘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乙组患者使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进行治疗,并在术后1周为其使用消肿止痛洗剂进行熏洗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评分情况及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创口疼痛感的评分、创口愈合时间的评分及肛门失禁程度的评分均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 <0.05。结论 :使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消肿止痛洗剂治疗单纯性肛瘘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缓解此病患者创口的疼痛感,促进其创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肛瘘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消肿止痛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浔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42-43,共2页
目的:探究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观察... 目的:探究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5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切开挂线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手术的各项指标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肛周创面的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及肛周创面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手术后的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及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用肛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较好,可保留患者肛门的功能,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叶鹏飞 刘佃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3期2451-245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复杂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肛瘘切... 目的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复杂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06例复杂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可提高复杂肛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肛瘘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疼痛 肛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肛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永刚 孙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11-313,共3页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高位单纯肛瘘(经括约肌型,瘘管跨越了≥30%的外括约肌)的临床疗效。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连续收治的诊断明确、拟行手术的高位单纯肛瘘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号... 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高位单纯肛瘘(经括约肌型,瘘管跨越了≥30%的外括约肌)的临床疗效。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连续收治的诊断明确、拟行手术的高位单纯肛瘘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LIFT组)和对照组(挂线组)。其中观察组50例行LIFT治疗,对照组48例行肛瘘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肛门手术史、术前肛门功能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较观察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观察组多,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和肛门测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86%,对照组治愈率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单纯肛瘘患者行LIFT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经括约肌 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卢勇 俞立民 +2 位作者 徐跃军 刘红英 覃鑫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低住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n=57)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60)采取LIFT术治疗。比较两纽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低住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117例低位肛瘘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n=57)采用常规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60)采取LIFT术治疗。比较两纽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尿潴留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顽固性疼痛、肛门溢液及术后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面积、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顽固性疼痛、肛门溢液等发生率及术后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FT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肛瘘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低位肛瘘 肛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肛瘘患者,以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评... 目的探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肛瘘患者,以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9.06±5.42)min、住院时间(5.39±0.36)d短于对比组的(48.18±6.55)min、(7.22±0.45)d,术中出血量(10.11±1.36)ml少于对比组的(14.07±2.49)ml,疼痛评分(2.46±0.39)分低于对比组的(4.27±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门功能评分(0.74±0.26)分低于对比组的(1.1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比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患者采取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能够优化临床指标,更好的改善肛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肛门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铁钢 张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对比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术,对B组患者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目的:对比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切开挂线术,对B组患者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相较于A组患者,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进行切开挂线术相比,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耀明 王成兴 +1 位作者 梁伟俊 赵景林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100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分别行改良LIFT手... 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100例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分别行改良LIFT手术、常规肛瘘切除及挂线术。比较两组病例手术耗时、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肛门形态及肛瘘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手术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肛门形态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瘘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比常规肛瘘切除及挂线术,改良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型肛瘘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奎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为... 目的:探讨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LIFT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术后Wexner评分、术后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术毕至切口愈合的时间和切口瘢痕的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疼痛症状持续的时间、术毕至切口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切口瘢痕的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应用LIFT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瘢痕面积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高位单纯性肛瘘 切开挂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效果对比
16
作者 杜韦静 吴康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5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深圳恒生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共92例,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6)、观察组(n=46)。参照组实施切开挂线术,观察组实施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目的: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深圳恒生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共92例,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6)、观察组(n=46)。参照组实施切开挂线术,观察组实施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围术期指标、并发症、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肛门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与切开挂线术相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近期疗效更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联合负压闭式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观察
17
作者 韩建丽 那玲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6期25-25,27,共2页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负压闭式引流(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收治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手术,试验组采用LIFT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联合负压闭式引流(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收治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手术,试验组采用LIFT联合VS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FT联合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负压闭式引流 复杂性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和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慧峰 李南 +2 位作者 于德明 陈长亮 孙红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行Lift-plug,...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10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行Lift-plug,术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康复进程以及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肿胀、疼痛、创面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变化。术后2周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周实验组血清MMP-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实验组Wexner评分、ARP低于对照组,RRP、ALC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小板血浆联合Lift-plug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肛肠动力学,促进创面愈合,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及上调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经括约肌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富血小板血浆 肛肠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9
作者 方镇国 何耀彬 +1 位作者 赵晓哲 尹多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实验组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比... 目的探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实验组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肛门失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为(4.42±1.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伤口愈合,恢复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
作者 王成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予以切开挂线术,B组予以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比较两组疼痛模拟评分(VAS)、瘢痕面积、术后并发症、... 目的:研究不同术式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A组予以切开挂线术,B组予以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比较两组疼痛模拟评分(VAS)、瘢痕面积、术后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持续疼痛时间和疗效。结果:B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瘢痕面积明显小于A组(P<0.05),持续疼痛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相比于切开挂线术,对经括约肌肛瘘采取改良LIFT,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术 改良括约肌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肛瘘 效果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