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崔伟杰 包腾飞 +1 位作者 张学峰 傅兆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针对传统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序列为单调递增的缺陷,以小湾拱坝某测点的径向位移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改进的原始数据二次累加生成法和绝对值法建模进行拟合和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绝对值法模型精度较高,更... 针对传统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要求原始数据序列为单调递增的缺陷,以小湾拱坝某测点的径向位移为例,分别采用两种改进的原始数据二次累加生成法和绝对值法建模进行拟合和预测,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绝对值法模型精度较高,更接近于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大坝 绝对值法 拟合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非线性灰色模型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江钒 雷凯 《物流技术》 201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根据灰色理论原理,提出改进的非线性灰色模型GMP(1,1,α),并应用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改进的非线性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港口 集装箱吞吐量 改进线性灰色模型 GMP(1 1 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福东 蔡涛 +1 位作者 孙玉华 张利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 为分析改进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适用性,引入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以辽宁西部两个典型旱区中小河流为例,定量分析改进模型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度,并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北方旱区洪水预报的精度。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可重点考虑雨强和前期土壤湿度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降雨产流的非线性关系,在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精度上较改进前有较明显的改善,预报精度总体达到乙级标准。研究成果对于北方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洪水模拟 预报精度 北方旱区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中小河流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舒凌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文章以华尖子、二户来站水文站为实例,探讨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解决传统模型未能考虑雨强对洪峰影响,相比于改进前,改进后的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文章以华尖子、二户来站水文站为实例,探讨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在本溪地区中小河流洪水模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解决传统模型未能考虑雨强对洪峰影响,相比于改进前,改进后的模型洪水模拟精度得到明显提升,研究成果对于本溪地区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预报方案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非线性时变增益模型 超标准洪水 模型适用性分析 中小河流 本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权-G1-博弈论法的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5
作者 费良军 王锦辉 +2 位作者 王光社 冯缠利 李坤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指标权重 改进熵权法 博弈论法 G1法 改进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