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CS联合改进的Jitter采样理论曲波域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本锋 陈小宏 +1 位作者 李景叶 张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8,13-14,共9页
由于采集条件的限制及后续处理中废炮废道的剔除,使得地震数据成为不完整数据体,这将影响后续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反演,因此有必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本文结合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POCS)方法对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阈值模型... 由于采集条件的限制及后续处理中废炮废道的剔除,使得地震数据成为不完整数据体,这将影响后续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反演,因此有必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本文结合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POCS)方法对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阈值模型对二维地震数据重建结果及收敛速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指数阈值模型(q=0.5)和改进的Jitter欠采样方法在频率域对每一有效频率切片进行二维重建,最终实现三维地震数据重建,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迭代过程中,定义了新的误差函数公式,从而在保证重建质量的同时有效地结束迭代,再次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数据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曲波变换 凸集投影(POCS) 阈值模型 改进的jitter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冲包装系统的气体采样设备改进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国志 李元吉 +4 位作者 孙德强 黄凯楠 王常林 姜嘉伟 李文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装件的跌落仿真,通过实际跌落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及包装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设备改进前整体脆值为18.5g,添加缓冲结构后脆值为32.7g,依据设备改进后设计的缓冲包装方案,在高度为500mm的面、楞和角跌落实验中,易损件所受的最大响应加速度为面跌落的17.09g,最大应力为5.5MPa,小于脆值18.5g和耐压强度6.9MPa,仿真测试结果与试验的平均误差<10%。结论本文通过对易损件固定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设备整体的脆值,降低了包装设计的难度,对精密仪器的包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采样设备 设备改进 有限元仿真 跌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itter采样的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数据重构
3
作者 张帅 杨润海 +5 位作者 姜金钟 张演 郑定昌 邓月飞 杨润萍 王志豪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受野外复杂环境影响,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不完整且有坏道。为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完整度,基于压缩感知稀疏反演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Jitter采样的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数据重构方法。从采样模型和采样信号频谱分析等方面详细对比3种采... 受野外复杂环境影响,地震勘探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不完整且有坏道。为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完整度,基于压缩感知稀疏反演理论,构建了一种基于Jitter采样的压缩感知地震勘探数据重构方法。从采样模型和采样信号频谱分析等方面详细对比3种采样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合成地震数据测试,从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互相关系数3个方面进行重建效果综合评价并应用于实际数据中。结果表明:与传统随机采样方法相比,基于Jitter采样方法重构前后的地震数据形态振幅一致性更强,信噪比更高、误差更小、互相关系数更高。实际数据应用结果显示:重构后的叠后地震成像数据同相轴清晰,连续性更强,振幅一致性强,对噪声压制较好。这表明Jitter采样在保持随机性采样的同时,可以有效控制采样间隔,解决了采样点过于分散或者过于集中的问题,更有利于数据的恢复。综上,Jitter采样方法能够从稀疏不均匀数据中重建出密集规则化的地震数据,可以为后续的高质量偏移成像、速度建模等研究提供完整地震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jitter采样 地震勘探 数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
4
作者 戴志辉 张富泽 韩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9,共13页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 处于改建阶段的智能变电站采样模式复杂,继电保护装置难以发现采样回路轻微异常,导致回路隐患暴露时间严重滞后。针对上述问题,分析改建时期智能变电站的采样模式和二次设备配置情况,提出基于同源录波数据比对的继电保护采样回路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BERT)语言模型与余弦相似度算法,实现同源录波数据的通道匹配。然后,利用重采样技术和曼哈顿距离完成波形的采样频率统一与时域对齐。最后,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算法提出改进算法,并结合采样点偏移量共同设置采样回路的异常判据。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完成录波数据的同源通道匹配,实现波形的一致性对齐,并且相比于传统DTW算法,改进DTW算法对异常状态识别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更高。根据异常判据能够有效检测继电保护采样回路的异常状态,确保了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装置 采样回路 异常检测 改进DTW算法 录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的机械振动信号恢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一飞 王桂宝 +3 位作者 李伟 王磊 杨坤 王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了解决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于机械振动信号的残缺数据恢复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对缺失信号进行修复重构。对比几种同类的贪婪重构算法恢复缺失信号的效果。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算法对信号的恢复效果。... 为了解决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于机械振动信号的残缺数据恢复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对缺失信号进行修复重构。对比几种同类的贪婪重构算法恢复缺失信号的效果。通过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算法对信号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缺损信号的修复,且重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重构算法,比较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与其改进算法发现:在稀疏度为50时,改进算法的重构概率可以达到100%,而未改进的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重构概率为0,说明改进算法的重构效果优于原算法,重构出来的信号可以准确地表现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修复 压缩感知 重构效果 改进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复杂场景电动车头盔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东辰 张方晖 +3 位作者 王诗洋 段克盼 李宁星 王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佩戴电动车头盔是安全骑行的重要保障,对电动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进行有效检测在保障驾乘人员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电动车头盔检测中存在目标之间相互遮挡、复杂背景干扰、头盔目标小等问题,现有方法尚不能满足复杂场景下电动车头盔检... 佩戴电动车头盔是安全骑行的重要保障,对电动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进行有效检测在保障驾乘人员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电动车头盔检测中存在目标之间相互遮挡、复杂背景干扰、头盔目标小等问题,现有方法尚不能满足复杂场景下电动车头盔检测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改进YOLOv5的复杂场景电动车头盔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主干网络结构ML-CSPDarknet53,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引入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利用特征图语义信息扩大感受野;其次,搭建坐标卷积CoordConv模块,增强网络对空间信息的感知能力,并将WIoU v3作为边界框损失函数,降低低质量样本对模型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构建了内容丰富的头盔检测数据集对改进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相较于原算法在精确度、召回率、mAP@0.5、mAP@0.5:0.95上分别提升了2.9%、3.0%、3.4%和2.2%,并且性能优于其他主流检测算法,满足复杂道路交通场景下电动车驾乘人员头盔检测的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盔检测 改进YOLOv5 复杂场景 目标遮挡 特征提取 采样 坐标卷积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RRT*-Smar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研究
7
作者 赖荣燊 窦磊 +1 位作者 巫志勇 孙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78-388,共11页
针对RRT*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搜索效率低、迭代次数多以及搜索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RT*-Smart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基于传统RRT*-Smart算法引入A*算法代价函数和启发式思想,引导随机采样点集中分布于潜在最... 针对RRT*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搜索效率低、迭代次数多以及搜索路径不平滑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RRT*-Smart的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基于传统RRT*-Smart算法引入A*算法代价函数和启发式思想,引导随机采样点集中分布于潜在最优路径附近,减少无效搜索;采用椭圆采样空间策略精确控制采样范围,提高搜索效率;利用Cantmull-Rom样条插值曲线对初始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更为安全平滑的最终路径。基于Python和ROS仿真平台开展实验验证,改进RRT*-Smart算法在搜索效率、行走时间以及路径平滑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改进RRT*-Smart 启发式思想 椭圆采样空间 Cantmull-Rom样条插值 ROS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itter采样和曲波变换的三维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49
8
作者 张华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7-1649,共13页
传统的地震勘探数据采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野外数据采样可能由于地震道缺失或者勘探成本限制,不一定满足采样定理要求,因此存在数据重建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随机欠采样方法将传统规则欠采样所带来的互相干假频转... 传统的地震勘探数据采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野外数据采样可能由于地震道缺失或者勘探成本限制,不一定满足采样定理要求,因此存在数据重建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随机欠采样方法将传统规则欠采样所带来的互相干假频转化成较低幅度的不相干噪声,从而将数据重建问题转为更简单的去噪问题.在数据重建过程中引入凸集投影算法(POCS),提出采用e-(x^(1/2))(0≤x≤1)衰减规律的阈值参数,构建基于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同时针对随机采样的不足,引入jitter采样方式,在保持随机采样优点的同时控制采样间隔.数值试验表明,基于曲波变换的重建效果优于傅里叶变换,jitter欠采样的重建效果优于随机欠采样,最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地震勘探资料,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jitter采样 压缩感知 数据重建 凸集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残差重采样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冯驰 赵娜 王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粒子滤波算法对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有很好的估计性能,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退化问题.重采样算法的提出,有效缓解了粒子滤波器的退化问题.但重采样算法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针对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算法.该改... 粒子滤波算法对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有很好的估计性能,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退化问题.重采样算法的提出,有效缓解了粒子滤波器的退化问题.但重采样算法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针对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避免了残差重采样算法中的残留粒子重采样问题,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行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运行效率明显高于残差重采样和残差系统重采样2种算法,并且随着粒子数目的增加,这种优势表现地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器 采样 改进残差重采样 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采样时钟jitter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生 周世龙 安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7-640,共4页
提出了关于时钟jitter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在等效采样的基础上,对采样信号做平均,平均后的信号就是原采样信号与时钟jitter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卷积,所以理论上时钟jitter可以通过对平均的信号进行反卷积得到,而实际操作中... 提出了关于时钟jitter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在等效采样的基础上,对采样信号做平均,平均后的信号就是原采样信号与时钟jitter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的卷积,所以理论上时钟jitter可以通过对平均的信号进行反卷积得到,而实际操作中反卷积很难得到。按等效采样间隔把卷积离散化为一个线性卷积的形式,从而在最小方差意义上给出了时钟jitter概率密度函数反卷积的结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给出时钟jitter的均方差,同时也给出了时钟jitter的分布,实现了某种意义上jitter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jitter 反卷积 等效采样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实现的改进不对称规则采样PWM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春喜 马伟明 +1 位作者 孙驰 胡文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9-744,共6页
大功率逆变器尤其是大功率中频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低,采用传统的规则采样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方法,会引入较大的延时,增加系统控制的难度。为减少SPWM数字延时,提出一种改进的不对称规则采样PWM方法,可以减小数字PWM延... 大功率逆变器尤其是大功率中频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低,采用传统的规则采样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方法,会引入较大的延时,增加系统控制的难度。为减少SPWM数字延时,提出一种改进的不对称规则采样PWM方法,可以减小数字PWM延时。以两级级联H桥逆变器为例,对不对称规则采样和改进不对称规则采样引入的延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基于DSP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改进不对称规则采样PWM脉冲产生方法。最后以同一个400 Hz正弦信号为参考,同时生成了两种方法的PWM脉冲波形,得到了各波形基波分量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减小延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数字控制 脉宽调制 延时 不对称规则采样 改进的不对称规则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采样干涉图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算法改进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雄 钱晓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数字全息的再现光场相位一般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化频率,而目前CCD、CMOS的空间带宽积还很有限,容易产生欠采样并导致包裹相位中有大量不可靠数据点存在,给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带来困难.本文将剪切干涉原理引入到数字全息再现光场的重构中,... 数字全息的再现光场相位一般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化频率,而目前CCD、CMOS的空间带宽积还很有限,容易产生欠采样并导致包裹相位中有大量不可靠数据点存在,给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带来困难.本文将剪切干涉原理引入到数字全息再现光场的重构中,通过改变再现光场相位梯度的计算方法减少欠采样的影响,对现有的最小二乘相位解包裹算法进行了改进.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表明:新方法得到的相位更接近实验值,具有比传统方法更强的抗欠采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包裹 最小二乘算法 剪切干涉 采样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指数再生采样核的有限新息率采样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亚军 李明 刘高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88-2093,共6页
在有限新息率(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FRI)采样框架中,指数再生核具有良好的时域有限支撑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作采样核。但是这一过程会将信号中的白噪声变为有色噪声,严重影响重构性能。为此,该文利用指数再生形式能够在卷积运算中... 在有限新息率(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FRI)采样框架中,指数再生核具有良好的时域有限支撑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作采样核。但是这一过程会将信号中的白噪声变为有色噪声,严重影响重构性能。为此,该文利用指数再生形式能够在卷积运算中得以保留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指数再生采样核,其对应的系数矩阵能够保持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而保证重构算法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重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新息率 子空间白化 改进的指数再生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航发叶片3D采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智 李凯 +2 位作者 李超 王洪艳 宋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0-265,共6页
航发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对叶片加工精度的评价通常采用3D轮廓测量方式实现。由于作为典型自由曲面代表的叶片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的空间扭曲度,不仅导致其加工困难,也加剧了测... 航发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其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与寿命。对叶片加工精度的评价通常采用3D轮廓测量方式实现。由于作为典型自由曲面代表的叶片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的空间扭曲度,不仅导致其加工困难,也加剧了测量的难度。三坐标测量机是目前叶片轮廓测量精度最高的检测方式,受制于叶片型面复杂度和目前触点式三坐标测量技术限制,需要采集大量的表面数据点才能全面地表征叶片表面特征,使得测量效率极低。从曲面3D模型采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采样点提取方法,首先提取叶片各截面曲线,其次对提取曲线分段并以等弧长方法均匀采点,按顺序提取的初始点位置数据模拟建立小型萤火虫群落,计算群落内点曲率关系并确定目标位置点的移动方向以及步长,实现已知分布点的点位自动更新,最终得到叶片表面所有关键特征采样点。本文算法可实现测量点数自由配置,通过该方式达到调整测量效率的目的,再代入算法实现了采样点还原精度的提升,通过对比等弧长采样算法以及等参数采样算法采样结果,拟合曲线与原始曲线的轮廓偏差、最大位置偏差、平均位置偏差,确定本文采样算法结果明显优于前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轮廓测量 三坐标测量机 截面曲线 采样 改进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中氟化物采样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忠标 应洪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43,共2页
针对现有国家标准方法中氟化物采样时气氟和尘氟同步等速采样不易操作的问题。通过试验提出了实用有效的改进方法 ,使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 ,氟的采样效率从原来的 34.3%提高到 67.4%。
关键词 氟化物 采样方法 改进 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采样的机器人改进概率路图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志勇 吴精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0-418,426,共10页
鉴于采样的完全随机性,传统PRM算法往往较难适用于具有狭窄通道工作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目标导向采样、局部节点增强的改进概率路图法(Improved PRM),并将其应用于平面栅格地图场景及六自由度机器人的... 鉴于采样的完全随机性,传统PRM算法往往较难适用于具有狭窄通道工作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目标导向采样、局部节点增强的改进概率路图法(Improved PRM),并将其应用于平面栅格地图场景及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首先将全局目标导向采样与随机采样有机结合,通过混合采样的方式来提高全局采样点落在狭窄通道内的概率,实现启发式地图增强;其次,经由节点权重思想对位于狭窄通道中的节点进行提取,并利用基于高斯分布的局部节点增强策略在狭窄通道中扩展新节点,增强地图连通性,以提高路径规划的成功率;最后,采用冗余节点剔除策略对算法规划的初始路径进行优化。Improved PRM算法在平面栅格地图中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成功率可达89.3%以上,且综合评价指数及路径质量评价指数均高于其他算法;在六自由度机器人的仿真实验中,Improved PRM算法得到的平均路径代价比传统PRM算法降低约42.7%,成功通过狭窄通道概率也比传统PRM提高68个百分点。因此,相比文中所提其他算法,在具有狭窄通道的工作环境中,改进概率路图法在提高路径规划成功率、减少路径节点、保证路径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改进概率路图法 狭窄通道 路径规划 全局目标导向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无下采样Shearlet模极大值和改进尺度积的有噪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一全 李海杰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6-355,共10页
为从噪声污染的图像中提取出更为清晰、连续的边缘,进一步改善边缘检测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下采样Shearlet模极大值和改进尺度积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对含噪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无下采样Shearlet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 为从噪声污染的图像中提取出更为清晰、连续的边缘,进一步改善边缘检测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下采样Shearlet模极大值和改进尺度积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对含噪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无下采样Shearlet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得到图像在NSST域的高频系数;然后选取相邻的两个较大尺度的高频系数进行改进的尺度积运算,并经NSST模极大值处理得到边缘二值图像;最后使用区域连通方法去除二值图像中的孤立点,得到准确的边缘图像。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模极大值、小波尺度积、基于无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模极大值和尺度积、NSST模极大值等4种边缘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能力,且有效地避免了纹理的影响,检测出的边缘完整清晰,连续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有噪图像 无下采样Shearlet变换 模极大值 改进尺度积 区域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变采样间隔特性的改进型EWMA■控制图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金生 胡雪龙 +1 位作者 平安 吴姝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5,共6页
文章在改进型指数加权移动平均(IEWMA)■控制图的基础上,考虑样本均值在控制图受控区域的实际位置,提出了一种变采样间隔(VSI)IEWMA■控制图。采用马尔科夫链构建了VSI IEWMA■控制图的状态转移矩阵,并推导其平均报警样本个数和平均报... 文章在改进型指数加权移动平均(IEWMA)■控制图的基础上,考虑样本均值在控制图受控区域的实际位置,提出了一种变采样间隔(VSI)IEWMA■控制图。采用马尔科夫链构建了VSI IEWMA■控制图的状态转移矩阵,并推导其平均报警样本个数和平均报警时间。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均值偏移大小,引入VSI特性显著提高了传统固定采样间隔IEWMA■控制图的性能,且通过与传统VSI EWMA■控制图比较可以发现,VSI IEWMA■控制图的性能更加优越,尤其是针对过程均值参数产生较小偏移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 采样间隔 平均报警样本个数 平均报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600B型智能烟气采样分析器采样系统气路的改进
19
作者 林树智 叶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TH-600B型 智能烟气采样分析器 采样系统 气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样的大斜视子孔径SAR成像改进Omega-K算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怀园园 梁毅 +1 位作者 李震宇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43-1750,共8页
斜视SAR数据两维波数域支撑区具有斜拉特性,并且斜视角越大,斜拉越明显;在大斜视成像时,常规Omega-K成像直接选取矩形支撑区进行处理,支撑区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成像分辨率要求。针对子孔径大斜视SAR数据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 斜视SAR数据两维波数域支撑区具有斜拉特性,并且斜视角越大,斜拉越明显;在大斜视成像时,常规Omega-K成像直接选取矩形支撑区进行处理,支撑区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成像分辨率要求。针对子孔径大斜视SAR数据成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样的改进Omega-K算法。该算法通过坐标轴旋转,实现波数谱支撑区利用率的最大化,针对伴随的方位空变问题,采用方位谱重采样方法校正空变性,实现方位统一聚焦。另外,由于对于子孔径数据处理,考虑位置支撑区受限,不同于传统Omega-K方法,改进Omega-K算法在方位波数域成像,避免了位置域成像需要的大量补零操作,提高了处理效率。点目标数据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 大斜视 子孔径 方位谱重采样 改进Omega-K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