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重建清光绪初年山西大旱降雨入渗量 |
屈艳萍
李哲
张学君
吕娟
张伟兵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2
|
基于改进的Green-Ampt入渗模型的炭质泥岩粗粒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
何忠明
钟魏
刘正夫
李奇
舒青海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3
|
多层非均质边坡降雨入渗分析的改进Green-Ampt模型 |
蒋水华
刘贤
黄劲松
周创兵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4
|
考虑过渡层多层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模型及稳定性分析应用 |
蒋水华
元志镕
刘贤
黄劲松
周创兵
|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5
|
夹砂层土壤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
范严伟
赵文举
王昱
毕贵权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9
|
|
6
|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饱和-非饱和黄土入渗改进模型及其参数研究 |
温馨
胡志平
张勋
柴少波
吕新波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7
|
考虑非饱和浸润层厚度和累积入渗量的改进Green-Ampt模型 |
王雪冬
李世宇
孙延峰
张超彪
王翠
朱永东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8
|
考虑土体初始体积含水率空间变异性的边坡降雨入渗模型及其稳定性 |
马义安
雷赟
汤浩杰
胡志平
刘一震
姚懿德
李永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基于改进Green-Ampt降雨入渗模型的花岗岩风化带边坡稳定性分析 |
蒋天娇
简文星
姚远
田朋飞
张树坡
|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0
|
基于改进Green-Ampt模型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降雨入渗规律研究 |
潘永亮
简文星
李林均
林雨秋
田朋飞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6
|
|
11
|
Green-Ampt模型与Philip入渗模型的对比分析 |
王全九
来剑斌
李毅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06
|
|
12
|
不同入渗水头条件下的Green-Ampt模型 |
郭向红
孙西欢
马娟娟
毕远杰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5
|
|
13
|
用水平土柱和修正的Green-Ampt模型确定土壤的入渗性能 |
毛丽丽
雷廷武
刘汗
原翠萍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4
|
适用于斜坡降雨入渗分析的修正Green-Ampt模型 |
张洁
吕特
薛建锋
郑文棠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4
|
|
15
|
Green-Ampt入渗模型及其应用 |
李毅
王全九
邵明安
巨娟丽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6
|
基于图形特征的Green-Ampt入渗模型关键参数S_f和K_s的简化求解 |
张振华
谢恒星
刘继龙
蔡焕杰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7
|
用修正的Green-Ampt模型确定土壤入渗性能的速算方法 |
毛丽丽
雷廷武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8
|
用土壤物理特性推求Green-Ampt入渗模型中吸力参数S_f |
张光辉
邵明安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19
|
Green-Ampt模型入渗率显式近似解研究 |
张振华
潘英华
蔡焕杰
谢恒星
刘继龙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
2006 |
11
|
|
20
|
基于Green-Ampt模型离子型稀土柱浸试验入渗水头的确定 |
尹升华
谢芳芳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