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3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在战场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杨 刘以安 张强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战场目标识别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面临各种不确定冲突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的证据调整方法,给予证据分配不同的权重,重新修正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利用Dempster组合规则实现信息融合。通过数值验证并与其他的改进算法对比,结果更... 战场目标识别中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面临各种不确定冲突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的证据调整方法,给予证据分配不同的权重,重新修正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利用Dempster组合规则实现信息融合。通过数值验证并与其他的改进算法对比,结果更为理想,能有效的减小冲突证据的不良影响,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降低了决策风险,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目标识别 证据冲突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齐占伟 辜承林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4,共5页
多传感器、多手段检测的信息融合技术在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常用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融合技术除了没有给出可信度的分配方法外,融合结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探讨了可信度的分配问题,提出了几种改进的融合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证... 多传感器、多手段检测的信息融合技术在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常用的基于D-S证据理论的融合技术除了没有给出可信度的分配方法外,融合结果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探讨了可信度的分配问题,提出了几种改进的融合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证据冲突时的否定性、积化性和敏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 改进融合方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路段背景下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地图匹配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滕志军 张宇 李昊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5,共6页
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地图匹配算法中将交叉路段当成普通路段处理所造成的误匹配、不匹配、匹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路段背景下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地图匹配算法。利用距离阈值剔除异常定位点,并用插值法补全被剔除异常定位点所产生... 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地图匹配算法中将交叉路段当成普通路段处理所造成的误匹配、不匹配、匹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交叉路段背景下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地图匹配算法。利用距离阈值剔除异常定位点,并用插值法补全被剔除异常定位点所产生的空缺,生成网格索引及简化误差椭圆公式确定候选路段以减少匹配时间。针对道路特点结合方向证据确定可信度函数,最后融合方向概率分配函数、距离概率分配函数和可信度函数来改进候选路段概率公式,确定匹配路段,提高匹配精度。实验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匹配准确率约97%,与现有地图匹配算法相比较,精度可提高4%左右,单点匹配时间可减少1 ms左右,算法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匹配 d-s证据理论 交叉路段 可信度 匹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D-S证据理论在海上目标融合识别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崔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109-111,共3页
船舶海上航行的过程中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间会存在冲突。本文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通过权重来调整不同证据的可信度,然后利用Dempster合并法则实现目标信息的融合。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 船舶海上航行的过程中传感器获取到的信息间会存在冲突。本文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通过权重来调整不同证据的可信度,然后利用Dempster合并法则实现目标信息的融合。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目标融合 可信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的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
5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4 位作者 庄志华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90,共7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作为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配解决了其需要主观构建而导致的主观性问题;考虑到大坝评价等级的连续性,采用Wasserstein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性,并结合信息熵理论分析证据的可用性,克服了多证据融合时存在的高冲突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所建立的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模型应用于宁夏刘家沟水库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结果表明,2024年4-6月刘家沟水库土石坝的评价等级均为“正常”,与其他改进D-S证据理论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所建模型对“正常”的支持度最高,印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研究可为土石坝的渗压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云模型 改进d-s证据理论 Wasserstein距离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研究
6
作者 孟强 舒珊 +3 位作者 秦晓梅 郭振振 孔宁宁 刘瑞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关键特征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入D-S证据理论对单一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针对证据冲突的情况,引入基尼不纯度改进D-S理论中的权重分配,从而提高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率。现场试验表明,融合后的模型平均识别率为94.2%,双模型融合的各项性能均比单一模型有所提高,有效提高了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度,为煤矿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局部放电 d-s证据理论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双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娜 刘静渝 +1 位作者 李皓然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用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修正证据的可靠性,获得更合理的证据,使用Dempster组合规则将证据进行融合得到结果,在2个实验中均得到了超过90%的置信度。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MAIF系统辨识过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概率分配 d-s证据理论 多智能体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的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8
作者 夏卓群 周子豪 +1 位作者 邓斌 康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38-943,共6页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据冲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智慧水利态势评估方法。首先,面对海量水利数据,使用深度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特征学习和过滤降维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交由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计算,并将结果融合,得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值,其将作为D-S证据理论的输入。最后,通过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得到最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态势评估模型,所提方法能够在提升客观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d-s证据理论 深度自编码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燃爆判别方法
9
作者 卢峭峰 叶魏涛 +3 位作者 杨遂军 王志宇 王晓娜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计了基于温度和声音的联合判别装置;从实验数据出发,采用模型拟合提取温度特征值,以及声音信号最大值为声音特征值。其次,根据Sigmoid模型求解出BPA(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函数,并通过信度熵对可能存在冲突的BPA函数值进行预处理;最终,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燃爆状态联合判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实验装置的鲁棒性和状态判别的置信概率,燃爆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6.5%,优于温度、声音等单一传感器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燃爆状态判别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响应和D-S证据理论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
10
作者 刘凌峻 单一男 +2 位作者 赵兴 周亮亮 曾旭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建融合指标。分别使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和融合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指标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损伤及多损伤工况下,均能得到较高的损伤识别与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随机子空间法 应变模态 曲率 d-s证据理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化进 吴顺川 李兵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236,共8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集。引入基于边界距离最小化的基学习器选择技术,提升选择性集成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改进D-S证据理论融合基学习器信息,降低了选择性集成模型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解决了现有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易误判和结果非一致性问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方法无需复杂的数值建模与计算迭代过程,可直接客观地评判边坡稳定性状态,并从信息论角度给出边坡失稳概率。对比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边坡稳定性的预测准确率,同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速度快、精度高、稳健性好的广域尺度边坡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d-s证据理论 集成学习 选择性集成 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丽莎 尹东亮 王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0-1336,共7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糊熵方法,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减少指标在融合过程中的融合权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对评估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建立评估准确性较高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分析,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可实现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作战效能评估 Kulsinski差异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付平 黄益恒 +2 位作者 沈堤 李靖宇 房瑞跃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获取、证据冲突度量、证据融合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基于空域控制视角,对D-S证据理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研究可为空中目标识别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目标识别 d-s证据理论 BPA 证据冲突 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永涛 朱强 +1 位作者 吴顺川 王勇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簇间证据用权重方式融合的组合融合规则,以减轻高冲突证据融合的不利影响.最后,将模型应用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竖井工程,且与经验方法对比.为了分析预测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估计岩爆发生概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抽样仿真,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输入指标的全局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输入指标在不同的岩爆案例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且方向不同;5个岩爆案例的发生概率在40.8%~70.1%之间.该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分类性能,可为深埋地下工程岩爆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预测 d-s证据理论 模糊物元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农作物气候品质预测方法研究:以晚熟杂交柑橘春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世军 李梦 +6 位作者 杨晓兵 何震 袁佳阳 刘书慧 徐越 卢德全 张利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包括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特征选取、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4个步骤,构建基于多源气象数据的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结果】春见果实品质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150,均方根误差(RMSE)为0.447;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5.00%,MAE为0.175,RMSE为0.474;Elman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MAE为0.150,RMSE为0.447;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总体预测准确率达95.20%,分别较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提升7.7百分点、10.2百分点和7.7百分点,MAE和RMSE分别为0.040和0.214,均明显降低。【结论】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后的果实品质预测准确率相比单一神经网络预测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春见 气候品质 多源数据融合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ELMAN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云鹏 都成刚 +4 位作者 齐军 郑日红 阿敏夫 张浩 梁永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2,共10页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候选波形特征集,通过多元方差法分析波形特征与接地故障原因的相关性,筛选识别接地故障原因的有效特征;然后,分别设计基于极限学习机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原因辨识模型,利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融合理论对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建立了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最后,基于现场数据对所建立的综合辨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辨识模型优于任何单一辨识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原因 单相接地故障 极限学习机 支持向量机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大型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 被引量:44
18
作者 魏星 舒乃秋 +1 位作者 崔鹏程 吴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50,共5页
阐述了已有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并将信息融合的基本思想引入变压器故障诊断中。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的特点和要求,运用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SO-BP)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结合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 阐述了已有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并将信息融合的基本思想引入变压器故障诊断中。针对电力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的特点和要求,运用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SO-BP)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并结合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变压器故障综合诊断决策模型。该模型以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为基础,结合变压器常规电气试验结论与现场运行、维修经验,得出了较为可靠的诊断结果,实例验证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改进粒子群算法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关系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秋月 左万利 +1 位作者 田中生 王英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3-883,共11页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互相交流、共享信息.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用户间进行交互的基础,不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不同,相同用户在不同领域...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网络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互相交流、共享信息.然而,在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用户间进行交互的基础,不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度不同,相同用户在不同领域内的信任关系强度也存在差异,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是信任评估的最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灵活直观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用户被关注度、用户信誉度、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相似度4个方面,将这4个方面作为4个属性证据,同时根据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度原理获取基本信任分配,然后基于以上4个属性证据构建多源属性证据信任关系强度融合模型,在领域内对其信任关系强度进行评估,最后采用Epinions中真实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为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中信任关系强度评估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信任关系强度 d-s证据理论 模糊理论 属性证据 社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评估模型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琳 刘婧文 +1 位作者 王汝传 王海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7-173,共7页
针对已有的信任证据模型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分布式网络中存在的恶意攻击,且缺乏关于三元信任关系组的信任归一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持续序列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和基于评估函数的信任评估方... 针对已有的信任证据模型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分布式网络中存在的恶意攻击,且缺乏关于三元信任关系组的信任归一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信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持续序列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和基于评估函数的信任评估方法,使得模型能更快地抑制恶意节点,并且评估结果更贴近现实值。通过分析与仿真,验证了本模型具有抑制聚集信任攻击的有效性和健壮性,同时信任评估方法更具合理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信任评估模型 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类概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