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粗糙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红军
杨树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4,共3页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加工工艺和机床性能对于零件品质影响的综合反映。在分析了多种粗糙度的预测建模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和高斯全局极值...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加工工艺和机床性能对于零件品质影响的综合反映。在分析了多种粗糙度的预测建模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和高斯全局极值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形成改进粒子群算法,并使用改进后的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以建立粗糙度预测模型。对模型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后,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建立的粗糙度预测模型其收敛性要优于粒子群神经网络,并且证明了所建立粗糙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改进
粒子群
算法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噪声粗糙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杰
郝志勇
+1 位作者
张庆辉
郑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鉴于声品质客观评价中,噪声粗糙度算法尚未标准化,本文中提出了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MARA)。选取最大转矩转速(3 800r/min)为研究工况,进行了某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声学性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时两个测点的声学响应均...
鉴于声品质客观评价中,噪声粗糙度算法尚未标准化,本文中提出了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MARA)。选取最大转矩转速(3 800r/min)为研究工况,进行了某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声学性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时两个测点的声学响应均大于燃用天然气时的声学响应,整机辐射声功率级分别为106.2和103.7d B(A)。但人耳主观感觉却是燃用天然气时的噪声粗糙度比燃用汽油时大。采用MARA客观评价该发动机的噪声粗糙度的结果显示,燃用天然气时测点1和测点2的噪声总粗糙度分别比燃用汽油时大12.2%和4.3%,间接验证了MARA客观评价更接近于人耳主观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汽油机
噪声
粗糙度
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的加工表面形貌重构与粗糙度检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便
魏宏波
《工具技术》
2011年第6期98-102,共5页
研究了采用明暗恢复形状法(SFS)对加工表面显微视觉图像的三维形貌重构,并实现了表面粗糙度检测。根据金属表面反射特性,采用简化的Oren-Nayar模型与Torrance-Sparrow模型中镜面反射分量叠加的方法,对光照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讨论了基于...
研究了采用明暗恢复形状法(SFS)对加工表面显微视觉图像的三维形貌重构,并实现了表面粗糙度检测。根据金属表面反射特性,采用简化的Oren-Nayar模型与Torrance-Sparrow模型中镜面反射分量叠加的方法,对光照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讨论了基于改进后光照模型的SFS最小化计算方法。利用该算法,实现了真实工件表面微观图像三维形貌重构,同时从重构表面轮廓中提取了表面粗糙度参数。与轮廓仪测量结果的比对表明:该方法重构精度较高,提取的粗糙度参数与接触式测量结果基本吻合,为加工表面三维形貌重构与粗糙度快速在线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暗恢复形状
最小化
算法
改进的
光照模型
三维形貌重构
表面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PSO-BP神经网络的齿轮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邹世铭
方成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1,共5页
为了有效地预测磨削加工的齿轮表面粗糙度,建立了以速比、砂轮转速、砂轮冲程速度和磨削深度为输入参数、齿轮表面粗糙度为输出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嵌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得到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并优化BP神经网...
为了有效地预测磨削加工的齿轮表面粗糙度,建立了以速比、砂轮转速、砂轮冲程速度和磨削深度为输入参数、齿轮表面粗糙度为输出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嵌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得到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并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从而形成了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APSO-BP)齿轮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克服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陷,并且稳定性和精确性优于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神经网络(PSO-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表面
粗糙度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改进
粒子群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粗糙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红军
杨树新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4,共3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024017)
文摘
表面粗糙度是衡量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加工工艺和机床性能对于零件品质影响的综合反映。在分析了多种粗糙度的预测建模方法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铣削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和高斯全局极值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形成改进粒子群算法,并使用改进后的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以建立粗糙度预测模型。对模型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后,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建立的粗糙度预测模型其收敛性要优于粒子群神经网络,并且证明了所建立粗糙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率。
关键词
粗糙度
改进
粒子群
算法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Keywords
roughness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TH16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5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噪声粗糙度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毛杰
郝志勇
张庆辉
郑旭
机构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基金
国际科技合资项目(2007DFB50150-2)资助
文摘
鉴于声品质客观评价中,噪声粗糙度算法尚未标准化,本文中提出了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MARA)。选取最大转矩转速(3 800r/min)为研究工况,进行了某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声学性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燃用汽油时两个测点的声学响应均大于燃用天然气时的声学响应,整机辐射声功率级分别为106.2和103.7d B(A)。但人耳主观感觉却是燃用天然气时的噪声粗糙度比燃用汽油时大。采用MARA客观评价该发动机的噪声粗糙度的结果显示,燃用天然气时测点1和测点2的噪声总粗糙度分别比燃用汽油时大12.2%和4.3%,间接验证了MARA客观评价更接近于人耳主观感觉。
关键词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
汽油机
噪声
粗糙度
改进的aures粗糙度算法
Keywords
CNG engine
gasoline engine
noise roughness
modified
aures
roughness algorithm
分类号
U464.17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的加工表面形貌重构与粗糙度检测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便
魏宏波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机电工程系
宝鸡文理学院
出处
《工具技术》
2011年第6期98-102,共5页
基金
宝鸡文理学院基金(ZK10140
ZK09146)
文摘
研究了采用明暗恢复形状法(SFS)对加工表面显微视觉图像的三维形貌重构,并实现了表面粗糙度检测。根据金属表面反射特性,采用简化的Oren-Nayar模型与Torrance-Sparrow模型中镜面反射分量叠加的方法,对光照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讨论了基于改进后光照模型的SFS最小化计算方法。利用该算法,实现了真实工件表面微观图像三维形貌重构,同时从重构表面轮廓中提取了表面粗糙度参数。与轮廓仪测量结果的比对表明:该方法重构精度较高,提取的粗糙度参数与接触式测量结果基本吻合,为加工表面三维形貌重构与粗糙度快速在线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明暗恢复形状
最小化
算法
改进的
光照模型
三维形貌重构
表面
粗糙度
Keywords
shape from shading (SFS)
minimum algorithm
improved illuminant model
3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surface roughness
分类号
TP31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PSO-BP神经网络的齿轮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邹世铭
方成刚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35003)。
文摘
为了有效地预测磨削加工的齿轮表面粗糙度,建立了以速比、砂轮转速、砂轮冲程速度和磨削深度为输入参数、齿轮表面粗糙度为输出参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嵌入到粒子群算法中,得到了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并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从而形成了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APSO-BP)齿轮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克服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陷,并且稳定性和精确性优于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神经网络(PSO-BP)。
关键词
齿轮
表面
粗糙度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改进
粒子群
算法
Keywords
gear
surface roughness
prediction model
BP neural network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G58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的粗糙度建模方法
刘红军
杨树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汽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噪声粗糙度分析
毛杰
郝志勇
张庆辉
郑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的加工表面形貌重构与粗糙度检测
郭便
魏宏波
《工具技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APSO-BP神经网络的齿轮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研究
邹世铭
方成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