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性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与时空异分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逯思思 刘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 本文将以耦合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时空异分模型,量化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得出时空分异性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实践结果表明,2018-2019年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的耦合度从东到西逐级递减,且存在同类聚集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分异性。面对当前形势,需要通过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多种方式来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国际贸易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国际贸易 耦合协调模型 时空异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熵权TOPSIS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评价畜牧业现代化初探——以陕西畜牧业数据为例
3
作者 黄杰 冯顺 +1 位作者 古锐 武圣儒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8,共8页
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辅助进行达标评价,但目前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指标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合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发展数据,将畜牧业现代化分为规模现代化、效率... 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需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辅助进行达标评价,但目前多数研究仅通过单一指标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结合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发展数据,将畜牧业现代化分为规模现代化、效率现代化、机械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五个子系统,并利用熵权TOPSIS分析得到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制约性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果显示,2012-2021年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规模现代化、效率现代化、机械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五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由濒临失调变化为良好协调。5个子系统对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效率现代化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研究结果对于全面协同提升陕西省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现代化 熵权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障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商洛市农业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4
作者 孟贺 王峥 +1 位作者 姚亚庆 韦向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6期130-133,共4页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对市域农业空间规划定量研究有待提升的问题,选取商洛市乡村人口、土地、产业3个子系统,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乡村系统内部的协调程度,探讨其农业空间的规划逻辑和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商洛市乡村人口...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对市域农业空间规划定量研究有待提升的问题,选取商洛市乡村人口、土地、产业3个子系统,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乡村系统内部的协调程度,探讨其农业空间的规划逻辑和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商洛市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耦合协调度处于产业逐渐磨合和相互耦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三大系统功能指标值呈高低错位分布,形成以精细农业种植型、特色农业发展型、高效农业发展型和农旅融合发展型4种农业空间发展类型。基于不同农业空间类型,拟定了高度匹配的规划策略,可为区域农业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耦合协调模型 农业空间 规划 陕西商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研究
5
作者 凌晨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50-52,共3页
茶旅融合作为新兴产业动能,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推动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聚焦于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基于2013-2022年信阳市茶产业和旅游业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 茶旅融合作为新兴产业动能,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推动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聚焦于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基于2013-2022年信阳市茶产业和旅游业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信阳市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增强,二者融合发展趋势良好,验证了信阳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信阳市茶旅产业的融合,本文探索并提出了以下几种发展模式:品牌导向型茶旅融合发展、文化驱动型茶旅融合发展、科技赋能型茶旅融合发展,为信阳市乡村振兴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旅游业 耦合协调模型 乡村振兴 茶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修正与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范东军 克甝 曹润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46,共6页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成为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评价工具,但伴随着模型的广泛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为了提高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区分度,解决传统模型中的计算边界问题,正确反映耦合协调的本...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成为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评价工具,但伴随着模型的广泛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为了提高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区分度,解决传统模型中的计算边界问题,正确反映耦合协调的本质含义,文章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内涵,构建了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提出应以等概率进行耦合协调度分级,通过核密度估计及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分级表的改进。新的分级表纠正了传统分级表中存在的耦合协调等级变化更稳定的判断偏误,考虑了不同系统个数下的耦合协调度的概率分布。通过实证对比发现,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分级表较传统模型及分级表更适合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耦合协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 核密估计 蒙特卡洛方法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人水和谐度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成军 张斯晴 +2 位作者 冯涛 杜传甲 张炳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3,共7页
为了合理地定量评价人水关系,以西安市为例,在人水和谐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G1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水系统和人文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人水系统协调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人水... 为了合理地定量评价人水关系,以西安市为例,在人水和谐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G1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水系统和人文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为基础,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人水系统协调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人水系统协调发展障碍因素;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评价方法,先计算出水系统健康度和人文系统发展度,再与人水系统协调度集成,最终得到西安市2012—2021年人水和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西安市人水协调度逐渐提高,各年份各指标对人水系统协调发展的阻碍程度清晰可见,人水和谐从较不和谐提升至和谐等级;该方法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具有良好适用性,障碍因素的识别对人水关系进一步和谐有一定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水和谐 耦合协调模型 障碍模型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障碍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宇轩 施琳娜 文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增强乡村韧性对于脱贫地区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文使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1年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及其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主要障碍因子,并提出一种基于障碍... 增强乡村韧性对于脱贫地区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文使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1年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及其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主要障碍因子,并提出一种基于障碍度模型更加精细化的乡村类型分区方法,填补了当前乡村韧性中关于障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的不足。主要结论:①乡村综合韧性及各子系统韧性水平在2000-2021年均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逐渐凸显。②乡村韧性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协调度则由中度失调衰退向勉强协调发展稳步转变。③影响乡村韧性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等;生产和生态子系统的障碍度不断减弱,生活子系统的障碍度逐渐增强。④乡村韧性障碍类型分区主要有生产障碍型、生活障碍型、生态障碍型、多元障碍复合型4类。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及各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续阶段,需要关注乡村三生功能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韧性 时空特征 耦合协调 障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韧性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子分析
9
作者 顾燃 户艳领 陈一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5-89,共5页
提升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应对风险、推进城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强化城市韧性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运用面板熵值模型测度了2011—2023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继而... 提升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应对风险、推进城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强化城市韧性的重要驱动力。文章运用面板熵值模型测度了2011—2023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继而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协同效应,最后进行障碍因子分析以探究影响其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韧性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整体表现为提升趋势;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韧性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耦合协调类型多为科技服务业滞后或同步受阻型,说明部分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落后于城市韧性建设;在研究期内,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所代表的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因素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数等所代表的科技服务业因素是城市韧性和科技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科技服务业 耦合协调 障碍模型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识别
10
作者 邢彦 靳雨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0,共6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双新”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区域发展不均衡,耦合协调度差距逐渐扩大,半数省份耦...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双新”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区域发展不均衡,耦合协调度差距逐渐扩大,半数省份耦合协调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双新”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自相关特征,且趋势不断增强;系统内部影响新质生产力子系统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发明专利、工业机器人安装密度、基础研究存量与生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商品市场活跃程度;系统外部影响“双新”耦合协调发展的主导驱动因素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政府数字管理、政务化关注度、政府科技支出,并且双因子交互作用的驱动力明显大于单因子的独立作用。因此,为促进“双新”融合协同发展,各地应做到“内外兼修”,充分发挥空间互动效应,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进而加速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新质生产力 耦合协调 障碍模型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林芝市茶旅融合测评研究
11
作者 刘茂飞 潘向鸽 师学萍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520-528,共9页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西藏林芝为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2-2022年间林芝茶...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西藏林芝为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12-2022年间林芝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及茶旅融合趋势和协调性。研究表明:(1)2012-2022年,林芝茶产业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上下波动,2019年旅游发展水平高于茶产业发展水平,2019以后茶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2)林芝市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这十年间显著提升,从最初的严重失调发展到中级协调,反映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的逐步提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林芝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旅游产业 耦合协调模型 融合 林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子研究
12
作者 周雪梅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12-119,共8页
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围绕技术驱动、组织开发、环境改善、能力升级构建了TOE-A分析框架,借助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度大致形成“四... 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围绕技术驱动、组织开发、环境改善、能力升级构建了TOE-A分析框架,借助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耦合协调度大致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发展格局,区域间耦合度差距在不断扩大,数字乡村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障碍因子主要分为“设施—素养”障碍型、“技术—治理—素养”障碍型、“治理—设施—素养”障碍型、“治理—素养”障碍型、“治理—设施”障碍型五大类型。为突破数字乡村建设“瓶颈”,建议在巩固现有成果、破除障碍因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系统功能以促进动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TOE-A理论 耦合协调 障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下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静玥 李星群 农万相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为系统分析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文中采用熵值法、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2~2021年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较... 为系统分析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文中采用熵值法、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2~2021年广西农旅融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农旅融合综合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较快,并呈现出高耦合高协调的良好发展趋势;现阶段阻碍广西农旅融合中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国际旅游收入、国外游客人数、星级饭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提出夯实产业基础,发展精品农旅产业;数字赋能产业,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坚持生态理念,推动农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农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熵值法 障碍模型 修正耦合协调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14
作者 陈梦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2,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差异 模型 耦合协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与协调发展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扬 李治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 【目的】为了评估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并为未来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实际指导,【方法】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四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改进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山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准确阐明水资源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改进的AHP与反熵权法相结合,可以避免传统AHP中主观因素和熵权法中数据随机性造成的偏差,从而准确估计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年份内,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逐年提升,总体呈增大趋势。此外,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系统间耦合协调程度得到改善,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协调状态,且改进耦合协调度结果能更客观与动态反映水资源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结论】2011—2020年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仍存在局部不协调问题,应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水资源配置,统筹各系统协调发展以综合提升区域未来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改进的组合权重方法 TOPSIS模型 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山西省 水资源 指标体系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耦合协调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京京 李锴昕 +1 位作者 帅雨婷 李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文章构建了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耦... 文章构建了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测度了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进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目前处于中度协调水平;(2)耦合协调度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随后依次是中部、东北、西部地区;除西部地区区域内基尼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外,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区域内基尼系数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正在缩小,整体极化现象减弱,各省份绝对差异缩小,东部、西部、东北地区极化现象相对较弱,而中部地区极化现象正在增强;(3)科技创新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受教育程度能够促进耦合协调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中国式现代化 耦合协调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剑 程云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环境规制综合水平最高;(2)三者耦合协调度存在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全国耦合协调度位于中等和良好协调之间,总体呈现“W”型上升态势,空间层面上“链条式”和“组团式”特征明显,呈现“马太效应”;(3)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上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模式;(4)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和国际贸易是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研发资金、人口压力成为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规制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GT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陆路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度测算及其障碍因子分析
18
作者 郝晓燕 吴月 孔凡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94,共6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六省陆路口岸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构建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两大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和新疆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情况,同时结合障碍度模型检...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六省陆路口岸与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构建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两大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算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西藏和新疆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变化情况,同时结合障碍度模型检验影响其耦合协调水平变化的障碍因子。测算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只有云南进入初级协调阶段,其余五省或自治区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调阶段;口岸物流发展水平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其中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数量、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主要障碍因子;此外,由于各区域发展现状不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内蒙古、新疆和广西制约其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本文从口岸物流和区域经济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动陆路口岸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物流 区域经济 障碍模型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时空演进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杨永生 张宇飞 雷洪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5-70,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马尔可夫链和空间计量模型,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对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间虽存在差异,但整体差异具有收敛趋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状态大多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各类型均呈现向上演化趋势;农业科技创新、工业增加值、教育支出和个体就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数字乡村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时空演进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耦合协调性分析
20
作者 熊鹰 蒋一心 陈斯玄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1,共10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标准差椭圆对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5 a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在研究年间呈波动上升状态,由警戒转变为良好状态,水资源承载力中心总体向承载力较低的西南方向移动;系统间的耦合度除2012年外均达高水平耦合阶段,且耦合协调度评价值由濒临失调逐渐转变为良好协调,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是与水资源承载力关联性最强的3个因子;未来5 a水资源承载力发展呈现向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CRITIC-TOPSIS模型 耦合协调 关联 GM(1 1)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