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武汉区域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并行计算机系统
- 1
-
-
作者
龚贤创
范宏飞
余康庆
王宏记
-
机构
武汉气象中心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36-239,共4页
-
文摘
对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并行计算机系统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分析了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和存储系统特点;给出了在并行计算机SP上实现数值预报业务并行化的部分结果;对数值预报模式在串、并行编程环境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
关键词
武汉区域气象中心
数值预报
并行计算机系统
系统结构
预报模式
并行编程
-
Keywords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
numerical weather forecast
series and parallel computation
-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TP33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模式初始场信息对江淮暴雨预报的影响
- 2
-
-
作者
刘家峻
张立凤
罗雨
牛震宇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
-
出处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8年第1期91-9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2004CB418300)
-
文摘
为了研究2003年7月3、4日发生在江淮地区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揭示AREM对初始场的敏感性,采用1°×1°的NCEP资料对这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了分析,利用AREM模式对暴雨过程进行了控制试验和初值敏感性试验。采用9点平滑对初始场进行处理,平滑后预报与控制预报的对比结果表明:初始场的信息对降水预报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模式24 h的降水预报对初始的湿度场最敏感,对初始风场和温度场较敏感,对初始位势高度场不敏感;相对于高层来说,对低层风场、湿度场更为敏感。湿度场、温度场高低空配置对降水雨量和范围预报影响较大;对流层低层切变线的辐合作用,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所维持的强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是这次暴雨的发生发展的机制。
-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分析
改进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
初始场
敏感试验
-
Keywords
heavy-rain
weather analysis
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 model)
initial field
sensitivity experiment
-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基于集合卡尔曼变换的区域集合预报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龙柯吉
陈静
马旭林
纪永明
-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国家数值预报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辽宁省气象局
-
出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7-46,共10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GYHY200906007)
-
文摘
为了深入研究集合卡尔曼变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初值扰动方法,提高集合预报质量,从全球大集合预报资料中提取初始扰动场,建立区域模式的ETKF初值扰动方案,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中国东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集合预报试验,并分析ETKF方案构造的扰动场特征和集合预报效果。结果表明,由ETKF初始扰动方案产生的扰动场大小与分布合理,能够反映观测站点的空间分布,能够保持所有正交、不相关方向的误差方差。集合预报降水落区相对控制预报有所改善,集合平均小雨和中雨TS评分和BS评分总体优于控制预报。24h集合预报的Talagrand分布优于36h预报。试验结果揭示了ETKF初值扰动方案的基本性质及利用ETKF方法进行区域集合预报的可行性。
-
关键词
气象学
数值预报
集合预报
集合卡尔曼变换
GRAPES区域模式
TIGGE资料
-
Keywords
meteorology
numerical prediction
ensemble prediction
ETKF
GRAPES-meso
TIGGE data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一次暴雨过程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卢焕珍
-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
出处
《天津航海》
2002年第3期47-48,F003,共3页
-
文摘
本文选取2000年7月16日-7月17日发生在天津塘沽的一次暴雨过程采用MM4有限区域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应用Q矢量理论进行诊断分析。
-
关键词
暴雨
诊断分析
Q矢量
数值模拟
MM4有限区域模式
航海气象学
-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