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的分布式电源规划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梽炜 黄雄峰 翁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和定容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以有功网损、电压偏移量、DG投资与运行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规划.将分布式电源规划应用于正交试验中,并且在正交... 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和定容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以有功网损、电压偏移量、DG投资与运行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规划.将分布式电源规划应用于正交试验中,并且在正交试验的DG容量方差分析中加入方差比例分析,为DG的规划提供搜索方向和搜索范围,寻求最优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仿真计算并与遗传算法相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异性,为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 选址和定容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O算法的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文胤 谭立新 +1 位作者 宋敏 胡程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动态种群收缩策略,在迭代过程中缩减种群规模,减少计算成本,使用末位淘汰机制及对算法结构改良提升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个体多样性,并引入动态调整因子λ_t改进第一防御策略,平衡算法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优化比例。通过Lindenmayer系统及UR5机械臂构建茶叶采摘仿真场景,进行仿真路径规划实验。在10个不同环境中,改进CPO算法相比原算法,平均计算时间减少4.7%,平均路径长度缩短0.78%;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等算法相比,平均耗时相较GWO、DBO分别下降25%、24%,路径长度相较RRT算法减少23%、平均规划成功率高28%。改进CPO算法相较其他算法耗时更短,同时具有更好的路径质量及规划成功率,验证了其在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路径规划 改进冠豪猪优化 智能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丛琳 焦李成 沙宇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0-2324,共5页
该文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rthogonal Immune Clo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ICPSO)。根据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粒子群算法的克隆算子,免疫基因算子... 该文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rthogonal Immune Clo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ICPSO)。根据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粒子群算法的克隆算子,免疫基因算子,克隆选择算子。免疫基因操作中采用了离散正交交叉算子来获得目标空间解的均匀采样,得到理想的Pareto解集,并引入拥挤距离来减少获得Pareto解集的大小,同时获得具有良好均匀性和宽广性的Pareto最优解集。实验中,与NSGA-Ⅱ和MOPSO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对算法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ICPSO不仅增加了种群解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得到分布均匀的Pareto有效解集,对于多目标优化问题是有效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 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径向基网络的空间调制信号检测算法
4
作者 贾科军 张常瑞 +2 位作者 刘佳欣 于凯 王惠琴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针对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参数确定不当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RBFNN的空间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ptical Spatial Modulation Orthogonal... 针对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参数确定不当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RBFNN的空间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ptical Spatial Modula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SM-OFDM)信号检测算法。在离线训练阶段,接收端收集部分信号作为训练集并建立RBFNN模型,利用PSO算法搜索RBFNN的最优宽度值,再将得到的模型用于系统进行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PSO-RBFNN算法的误码率性能基本近似于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检测算法,优于其他对比检测算法,且计算复杂度在光源数目为32、64及128时相较于ML检测算法分别降低了约39.59%、70.24%及8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空间调制 频分复用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层状盐岩地下储库群多因素优化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贾超 张凯 +1 位作者 张强勇 徐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8-1726,共9页
目前国内正在大规模兴建盐岩地下储库群,其规划设计阶段可优化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选取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矿柱宽度和夹层位置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旨在分析3个因素的敏感性影响程度,并确立储库群最优形式。... 目前国内正在大规模兴建盐岩地下储库群,其规划设计阶段可优化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选取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矿柱宽度和夹层位置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旨在分析3个因素的敏感性影响程度,并确立储库群最优形式。对3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确立了9组试验方案,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试验。评价层状盐岩地下储库群时选用经改进的位移、应力试验指标,基于试验结果运用正交试验法中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3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中夹层位置影响最显著,矿柱宽度居次,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影响最弱;最优储库群形式为邻腔夹角60°的分布形式、2.0D矿柱宽度、夹层分布在腔体上部1/4H(H为腔体高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盐岩储库 多因素优化 试验设计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求解SAT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丛琳 沙宇恒 焦李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根据Kennedy和Eberhart提出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一种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转换为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的优化问题,为提高收敛速度,根... 根据Kennedy和Eberhart提出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一种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转换为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的优化问题,为提高收敛速度,根据子句的先验知识计算出个体的初始指派概率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为了避免算法早熟收敛,提高粒子群个体解分布的均匀性,将离散正交交叉算子用于免疫基因操作中,并给出适应于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免疫粒子群进化算子.实验采用标准SATLIB库中变量个数从20~250的3700个不同规模的标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对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性能作了全面的测试,并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成功率在3个算法中最高,运行时间和评价次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 设计 可满足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某地下储油洞库群支护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兴东 刘杰 +1 位作者 徐继涛 温新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3-1456,共4页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及塑性区体积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优化洞库群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钢拱架间距影响最显著,锚杆间排距及长度影响最弱;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长度5 m、锚杆间排距2 m×2 m、喷射混凝土厚度120 mm、钢拱架间距1.5 m.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保证该工程区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油洞库 支护优化 设计 FLAC3D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基于量子菌群优化的接入点选择方案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飞 闫志伟 +2 位作者 李汀 宋云超 耿晨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6-2023,共8页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MIMO-NOMA)系统的接入点(AP)选择,对有效降低系统的回程链路开销、提高用户的下行可达速率影响较大。该文针对AP选择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下行链路建立了用户平均速率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MIMO-NOMA)系统的接入点(AP)选择,对有效降低系统的回程链路开销、提高用户的下行可达速率影响较大。该文针对AP选择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下行链路建立了用户平均速率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量子菌群优化(QBFO)的AP选择方案,将AP与用户的连接关系以量子比特的形式编码,利用自适应量子旋转门模拟细菌趋化,实现细菌位置更新,通过对量子细菌种群进行测量,获得AP与用户的选择解集,并引入驱散操作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在降低回程链路开销的同时显著提高用户的下行平均速率,相较于基于接收功率和基于信道估计均方误差的AP选择方案,该文所提方案在降低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总吞吐量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蜂窝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多址 接入点选择 量子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折射反向学习樽海鞘群算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宗山 丁洪伟 +3 位作者 王杰 李波 侯鹏 杨志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36,共15页
为克服基本樽海鞘群算法(SS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高维求解精度低等不足,提出正交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和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嵌入SSA中,得到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折射反向学习樽海鞘群算法(OOSSA)。正交折射反向学习策略中,采用基于透镜成像... 为克服基本樽海鞘群算法(SS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高维求解精度低等不足,提出正交折射反向学习机制和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嵌入SSA中,得到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折射反向学习樽海鞘群算法(OOSSA)。正交折射反向学习策略中,采用基于透镜成像原理的折射反向学习策略以加强对反向解空间的勘探,极大地降低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构建若干部分维上取折射反向值的部分反向解,深度挖掘并保存当前个体和折射反向个体的优势维度信息。此外,在跟随者位置更新阶段引入惯性权重因子,有效地改善跟随者的搜索模式并增强算法的局部开采能力。采用CEC2017基准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同时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Friedman检验等方法来评价OOSSA算法的优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基本SSA算法、8种新近的改进SSA算法和9种前沿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此外,将所提算法应用于一个工程设计问题,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工程优化方面的性能优于对比算法。最后,针对求解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OSSA的路径规划算法。在3种环境设置下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并与PSO、ABC、GWO、FA和SSA等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规划出最优的无碰撞路径。系统的实验表明OOSSA算法可作为问题优化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樽海鞘算法 透镜折射学习 试验设计 自适应学习 基准函数 工程优化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中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限幅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西宏 刘强 胡茂凯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6,共5页
针对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均比)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限幅算法。该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优秀的搜索寻优能力来迭代计算最佳限幅门限,结合具有对峰均比控制能力强、实现简单等优点的限幅算法对采样序列进行限幅,... 针对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均比)偏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限幅算法。该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优秀的搜索寻优能力来迭代计算最佳限幅门限,结合具有对峰均比控制能力强、实现简单等优点的限幅算法对采样序列进行限幅,通过搜索迭代、限幅、滤波等措施来寻找最优粒子,即在峰均比满足高于门限值限定概率的前提下实现系统最小峰均比的最佳限幅门限,以达到降低系统峰均比的目的。对比仿真了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因子和固定惯性权重因子对系统误码率以及峰均比分布曲线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简单的限幅算法,该算法没有带来误码率的额外增加,而能在较低的信噪比时实现降低系统峰均比的目的,对于改善较低信噪比情况下的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峰值平均功率比 粒子优化 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钛合金高速外圆磨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辉 邓朝晖 肖蓝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0,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对磨削后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用工艺试验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件表面粗糙度基本随砂轮线速度的增...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对磨削后TC4钛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后用工艺试验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件表面粗糙度基本随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转速、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加;磨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砂轮线速度次之,工件转速最小;当砂轮线速度为150 m/s、工件转速为60 r/min、磨削深度为0.005 mm时,工件表面粗糙度最小,其优化值为1.444μm,与工艺试验结果(1.468μm)的误差小于5%,表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高速外圆磨削 试验 粒子算法 磨削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正交匹配追踪声音事件识别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应 陈秋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0,共8页
针对各种环境声对声音事件识别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声音事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OMP稀疏分解并重构声音信号,保留声音信号的主体部分,减小噪声的影响。其中,使用粒子群(Particl... 针对各种环境声对声音事件识别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声音事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OMP稀疏分解并重构声音信号,保留声音信号的主体部分,减小噪声的影响。其中,使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搜索最优原子,实现OMP的快速稀疏分解。接着,对重构声音信号提取Mel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MFCCs),与OMP时-频特征和基频(PITCH)特征,组成优化OMP的复合特征。最后,通过优化OMP复合特征,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对40种声音事件在不同环境不同信噪比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优化OMP复合特征结合RF的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各种环境下的声音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事件识别 匹配追踪 稀疏分解 粒子优化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粒子群优化的认知OFDM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莉 宋晓勤 韩杰 《应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8,共11页
针对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提出一种在系统传输功率额定值、主用户的干扰阈值、次用户间的比例公平性等约束条件下能使系统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子载波分配方案,然后采用... 针对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多用户资源分配,提出一种在系统传输功率额定值、主用户的干扰阈值、次用户间的比例公平性等约束条件下能使系统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一种子载波分配方案,然后采用基于多级惩罚函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功率分配.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获得接近于最优算法的系统容量,且能提高用户间的比例公平性,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分复用 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抑制OFDM的峰均比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东明 杨杰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0-14,共5页
针对电力线系统中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高峰均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搜索部分传输序列法的相位因子时将位置更新周期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粒子的位置受上一次扭曲信息的补偿后... 针对电力线系统中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信号高峰均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搜索部分传输序列法的相位因子时将位置更新周期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粒子的位置受上一次扭曲信息的补偿后搜索位置;第二步获知其他粒子的位置以及适应度函数值,利用扭曲函数获得扭曲信息。算法按此周期进行搜索使其快速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与基于种群分类与动态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相比,搜索的复杂度能有效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部分传输序列 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在压缩感知DOA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宏伟 刘波 刘恒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6,41,共5页
以压缩感知(CS)的波达方向(DOA)估计为研究背景,针对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用于高维信号稀疏恢复时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粒子群优化(PSO)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的新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PSO算法解决寻优问题的优势,并结合OMP算法... 以压缩感知(CS)的波达方向(DOA)估计为研究背景,针对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用于高维信号稀疏恢复时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粒子群优化(PSO)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的新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PSO算法解决寻优问题的优势,并结合OMP算法的处理流程,具有运算时间较少、估计误差较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势.为了提高算法性能,对标准PSO算法的粒子更新机制和惯性权值等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粒子优化 压缩感知 匹配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钛合金铣削加工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国齐 殷国富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3期100-103,107,共5页
钛合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铣削力影响易于产生变形而影响加工效果,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加工成本,研究切削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对钛合金材料Ti6Al4V铣削加工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合试验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支持... 钛合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受铣削力影响易于产生变形而影响加工效果,为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加工成本,研究切削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非常重要。对钛合金材料Ti6Al4V铣削加工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结合试验设计方法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切削力预测模型,以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方法,对钛合金铣削加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可行,为钛合金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试验 支持向量机 粒子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旋转激光惯导非正交误差优化标定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鼎 于旭东 +1 位作者 魏国 罗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8-356,共9页
旋转激光惯导系统无法直接解算得到载体的姿态信息。精确标定惯性测量单元与转位机构间的非正交误差是获得高精度载体姿态信息的前提。针对双轴旋转激光惯导系统转位机构的非正交误差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正交误差优化标定方法。首先,... 旋转激光惯导系统无法直接解算得到载体的姿态信息。精确标定惯性测量单元与转位机构间的非正交误差是获得高精度载体姿态信息的前提。针对双轴旋转激光惯导系统转位机构的非正交误差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非正交误差优化标定方法。首先,建立惯性测量单元、转位机构、内框架、外框架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模型。然后,构建包含非正交误差的载体姿态传递模型。进一步将标定问题转换为优化问题,以载体姿态误差作为适应度值构建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寻优适应度函数,实现非正交误差标定。利用双轴旋转激光惯导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对于传统标定方法,载体俯仰角误差下降89.29%,横滚角误差下降73%,航向角误差下降8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误差标定 粒子优化 旋转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麦弗逊悬架硬点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军 石琴 陈一锴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6-1472,共7页
文章依据空间解析几何法构建麦弗逊悬架的数学模型,通过与ADAMS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采用Screening法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对悬架特性有显著影响的硬点坐标,拟合得到各定位参数的响应面函数;依据目标规划法确定各目标函数的加权因子... 文章依据空间解析几何法构建麦弗逊悬架的数学模型,通过与ADAMS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度;采用Screening法和正交试验筛选出对悬架特性有显著影响的硬点坐标,拟合得到各定位参数的响应面函数;依据目标规划法确定各目标函数的加权因子,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实现悬架硬点坐标的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轮跳试验中,优化后的车轮定位参数变化量比优化前减小了18.10%~30.32%,验证了该文提出的麦弗逊悬架硬点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弗逊悬架 试验 响应面函数 粒子优化(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切换分段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磊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5期76-8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几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特点,通过多模型切换的方法,将这些优点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切换分段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MMSPCPSO)。这种算法不仅能够克服粒子群早熟收敛,并且在后期也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同目前的一... 本文分析了几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特点,通过多模型切换的方法,将这些优点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切换分段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MMSPCPSO)。这种算法不仅能够克服粒子群早熟收敛,并且在后期也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同目前的一些改进粒子群算法相比较,它在保证具有很强的跳出局部极值能力的同时,又具有很快的收敛速度并且适应几乎所有的函数形式。经过数值运算实验,说明此算法不仅具有较短的运行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收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算法 粒子优化算法 改进粒子 多模型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构建冷藏草鱼新鲜度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沁宇 胡志刚 +4 位作者 徐子健 王子豪 蒋亚军 付丹丹 陈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0-209,共10页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冷藏草鱼新鲜度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方法 采集连续冷藏6d的草鱼片的新鲜度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选择受冷藏天数影响最大的指标—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进行定量预测。运用... 目的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冷藏草鱼新鲜度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方法 采集连续冷藏6d的草鱼片的新鲜度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选择受冷藏天数影响最大的指标—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进行定量预测。运用x-y距离结合的样本划分(samplesetpartitioningbasedonjointx-y distance,SPXY)方法进行数据集的划分,并采用正交信号校正法(orthogonalsignalcorrection,OSC)、Savitzky-Golay(SG)、一阶导数及其组合算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再运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reweightedsampling,CARS)、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projectionsalgorithm,SP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光谱变量进行选择和降维。最后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建立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片新鲜度定量预测模型。结果 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均得到了良好的预测效果,预测集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95。PLSR表现较为稳定, BP神经网络虽提高了校正集预测性能,但是预测集性能不如PLSR。PSO-BP既保证了校正集预测性能,也提高了预测集性能。基于OSC+D1预处理和CARS变量选择后的PSO-BP模型性能最优(R2P=0.987,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为0.108,相对分析误差为7.778)。结论 基于PSO-BP算法和近红外光谱的定量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冷藏鱼肉的新鲜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冷藏 草鱼 新鲜度 总挥发性盐基氮 粒子优化算法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信号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