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的分布式电源规划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梽炜 黄雄峰 翁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
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和定容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以有功网损、电压偏移量、DG投资与运行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规划.将分布式电源规划应用于正交试验中,并且在正交... 分布式电源(DG)的选址和定容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以有功网损、电压偏移量、DG投资与运行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规划.将分布式电源规划应用于正交试验中,并且在正交试验的DG容量方差分析中加入方差比例分析,为DG的规划提供搜索方向和搜索范围,寻求最优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仿真计算并与遗传算法相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异性,为分布式电源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改进正交优化群智能算法 选址和定容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的正交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义波 韩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前的智能优化算法易陷入本地最优平衡态,并且进化后期的效率低下。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突破了以往正交设计方法仅能用在粒子群初始化和进化前优化搜索过程的局限,基于方差分析和方差比... 目前的智能优化算法易陷入本地最优平衡态,并且进化后期的效率低下。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优化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突破了以往正交设计方法仅能用在粒子群初始化和进化前优化搜索过程的局限,基于方差分析和方差比例分析,证实了正交设计方法进一步的搜索方向和范围。使用正交设计的特征在一次阵列计算中寻找包含最优值的间隔,算法可以在优化搜索过程中循环进行方差比例分析。对六峰值驼背函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说明,正交智能优化算法相比目前的智能优化算法,计算量更低,搜索时间更短,运行速度更快,且优化搜索过程的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基于种智能优化 算法 设计 方差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PO算法的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优化研究
3
作者 王文胤 谭立新 +1 位作者 宋敏 胡程喜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为推动名优茶叶采摘自动化,茶叶采摘机械臂快速、高质量路径规划是实现高效采摘的关键。针对传统群智能优化算法在茶园复杂环境及约束条件下存在的路径质量差、算法耗时长及规划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豪猪优化器(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引入动态种群收缩策略,在迭代过程中缩减种群规模,减少计算成本,使用末位淘汰机制及对算法结构改良提升全局寻优能力,增加个体多样性,并引入动态调整因子λ_t改进第一防御策略,平衡算法在不同阶段的探索与优化比例。通过Lindenmayer系统及UR5机械臂构建茶叶采摘仿真场景,进行仿真路径规划实验。在10个不同环境中,改进CPO算法相比原算法,平均计算时间减少4.7%,平均路径长度缩短0.78%;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蜣螂优化(Dung Beetle Optimizer,DBO)、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等算法相比,平均耗时相较GWO、DBO分别下降25%、24%,路径长度相较RRT算法减少23%、平均规划成功率高28%。改进CPO算法相较其他算法耗时更短,同时具有更好的路径质量及规划成功率,验证了其在茶叶采摘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上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路径规划 改进冠豪猪优化 智能算法 机械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算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 王威 陈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5-1759,共5页
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冗余字典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重构.因高光谱图像的波段数多,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无法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快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应用粒子群算法的较强... 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可以实现基于冗余字典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重构.因高光谱图像的波段数多,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无法满足实时处理的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快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应用粒子群算法的较强局部寻优能力对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匹配过程进行改进.进一步地,利用Hermitian求逆引理对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残差更新迭代过程进行改进,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利用所提算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压缩感知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降低了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保持重构精度的条件下,计算效率提高了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压缩感知 匹配追踪 粒子优化 Hermitian求逆引理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优选粒子群算法的双馈风电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峰 汪海洋 +1 位作者 金宇清 鞠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9-24,共6页
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设置合理的控制器参数对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外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应用正交优选法确定了系统不同性能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其次应用... 基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设置合理的控制器参数对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整体外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应用正交优选法确定了系统不同性能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其次应用正交优选趋势法,分析了每一个控制器参数对DFIG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趋势及灵敏性关系;然后基于正交优选法和正交优选趋势法,提出基于正交优选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同时进行优化整定。该方法具有优化方向明确、收敛快等特点,解决了多输入多输出复杂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的问题。动态仿真验证了所述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经过参数优化后,DFIG发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感应发电机 优选法 粒子优化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丛琳 焦李成 沙宇恒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20-2324,共5页
该文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rthogonal Immune Clo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ICPSO)。根据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粒子群算法的克隆算子,免疫基因算子... 该文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rthogonal Immune Clo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OICPSO)。根据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粒子群算法的克隆算子,免疫基因算子,克隆选择算子。免疫基因操作中采用了离散正交交叉算子来获得目标空间解的均匀采样,得到理想的Pareto解集,并引入拥挤距离来减少获得Pareto解集的大小,同时获得具有良好均匀性和宽广性的Pareto最优解集。实验中,与NSGA-Ⅱ和MOPSO算法进行了比较,并对算法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ICPSO不仅增加了种群解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得到分布均匀的Pareto有效解集,对于多目标优化问题是有效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 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盲频偏估计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朝阳 杨霄鹏 +2 位作者 李腾 姚昆 倪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87-2790,2795,共5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频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盲频偏估计算法。首先,根据频偏估值重建的接收信号和实际接收到的信号误差最小原则构造了盲频偏估计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频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盲频偏估计算法。首先,根据频偏估值重建的接收信号和实际接收到的信号误差最小原则构造了盲频偏估计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了代价函数;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强大的随机并行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估计频偏。仿真比较了常系数、微分递减两种惯性权重策略PSO算法的频偏估计性能,并与最小输出方差、黄金分割盲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精度高,同一信噪比下较同类算法大约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且不受调制类型和频偏估计范围(-0.5,0.5)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分复用 载波频偏 盲频偏估计 码分多址 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玉新 解建仓 罗军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29-234,共6页
【目的】解决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中存在的早熟、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方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量化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ICPSO/Q)。采用正交交叉策略来增强子代个体解分布的... 【目的】解决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中存在的早熟、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方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学说理论,提出了一种量化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OICPSO/Q)。采用正交交叉策略来增强子代个体解分布的均匀性;通过接种疫苗和计算亲合度等操作,对算法的进化过程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指导,使得算法快速收敛,同时保持一定的多样性,抑制了早熟现象。提出一种自学习算子,避免个体邻域内最优解的丢失。建立了基于量化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水库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给出其具体的求解步骤。最后应用该方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SPSO)及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SPSO算法和动态规划方法计算结果相比,OICPSO/Q算法计算时间明显降低,但发电量明显增加,说明OICPSO/Q算法可提高解的精度,加快其收敛速度,其性能优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动态规划方法。【结论】OICPSO/Q算法为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求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粒子优化 克隆选择 设计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井流量控制系统高温电磁阀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严 顿志强 +3 位作者 王晓 王龙 钟俊宇 马传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0,共11页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 井下流量控制系统作为智能完井系统的核心部件,对井下智能开采至关重要,而井下高温电磁阀作为电控液驱流量控制系统的重要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建立电磁铁模型,分析了电磁铁静铁芯锥角、静铁芯凸台、线圈位置、隔磁环倾角、隔磁环长度对电磁力特性影响,并进行了电磁-热耦合仿真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影响电磁力结构参数之间的主次关系,并基于响应面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的优化思路,对电磁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0 mm处的电磁力提高了16.68%,0.5 mm处电磁力提高了29.62%,1 mm处电磁力提高了31.06%,为电控液驱型流量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流量控制系统 高温电磁阀 试验 改进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微粒群算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薛明志 左秀会 +1 位作者 钟伟才 刘静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08-2911,共4页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优性以及微粒群中微粒的记忆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粒群算法——正交微粒群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产生初始微粒群,以便粒子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解空间上;充分利用微粒的记忆能力,对微粒群进行更新...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优性以及微粒群中微粒的记忆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粒群算法——正交微粒群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产生初始微粒群,以便粒子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解空间上;充分利用微粒的记忆能力,对微粒群进行更新,从而达到对可行解空间进行开发和探索的目的。将该算法应用于四个常见的测试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性能比较优越,并且具有很强的并行性和较大的灵活性。最后,讨论了不同的初始速度和扰动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微粒算法 函数优化 试验设计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层状盐岩地下储库群多因素优化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贾超 张凯 +1 位作者 张强勇 徐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8-1726,共9页
目前国内正在大规模兴建盐岩地下储库群,其规划设计阶段可优化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选取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矿柱宽度和夹层位置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旨在分析3个因素的敏感性影响程度,并确立储库群最优形式。... 目前国内正在大规模兴建盐岩地下储库群,其规划设计阶段可优化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选取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矿柱宽度和夹层位置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研究,旨在分析3个因素的敏感性影响程度,并确立储库群最优形式。对3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确立了9组试验方案,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试验。评价层状盐岩地下储库群时选用经改进的位移、应力试验指标,基于试验结果运用正交试验法中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3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素中夹层位置影响最显著,矿柱宽度居次,椭球形腔体几何分布形式影响最弱;最优储库群形式为邻腔夹角60°的分布形式、2.0D矿柱宽度、夹层分布在腔体上部1/4H(H为腔体高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盐岩储库 多因素优化 试验设计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算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浩然 夏克文 牛文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5-61,共7页
信号重构是压缩感知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其重构精度和所耗时长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现今分段正交匹配追踪算法(StOMP)因耗时短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重构精度差、稳定性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且同时具有回溯特性... 信号重构是压缩感知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其重构精度和所耗时长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现今分段正交匹配追踪算法(StOMP)因耗时短而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重构精度差、稳定性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且同时具有回溯特性的StOMP改进算法(ba-IWPSO-StOMP),即首先在StOMP算法的一次原子选择上,引入回溯策略,实现原子的二次筛选;在每次迭代计算中,使用具有惯性权重指数递减的PSO(IWPSO)算法对传感矩阵中部分原子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更高精度,更少迭代次数的信号重构。对一维信号和二维图像的重构结果表明,在稀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算法在收敛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其重构精度明显优于StOMP等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分段匹配追踪 粒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衍民 赵庆祯 牛奔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为了提升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初始种群的方法对算法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ODMOPSO)。在算法运行过程中,通过正交设计来产生初始种群,使得种群均匀分布在可行区域,进而使得算法能够在整个... 为了提升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初始种群的方法对算法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ODMOPSO)。在算法运行过程中,通过正交设计来产生初始种群,使得种群均匀分布在可行区域,进而使得算法能够在整个可行解空间上进行均匀搜索;同时,引入广义学习策略提升粒子向Pareto前沿飞行的概率。在基准函数的测试中,结果显示ODMOPSO算法获得了质量更高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粒子算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求解SAT问题 被引量:6
14
作者 丛琳 沙宇恒 焦李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根据Kennedy和Eberhart提出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一种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转换为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的优化问题,为提高收敛速度,根... 根据Kennedy和Eberhart提出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基于抗体克隆选择理论提出一种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粒子群算法——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转换为求解目标函数最小值的优化问题,为提高收敛速度,根据子句的先验知识计算出个体的初始指派概率对种群进行初始化.为了避免算法早熟收敛,提高粒子群个体解分布的均匀性,将离散正交交叉算子用于免疫基因操作中,并给出适应于求解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的免疫粒子群进化算子.实验采用标准SATLIB库中变量个数从20~250的3700个不同规模的标准合取范式可满足问题对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性能作了全面的测试,并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正交免疫克隆粒子群算法的成功率在3个算法中最高,运行时间和评价次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 人工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 设计 可满足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NSGA-Ⅱ算法的制动器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屹 陈平 万兴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0-725,共6页
针对汽车制动器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制动效能因数最大、制动鼓体积最小和制动器温升最低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传统NSGA-Ⅱ算法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的不足,引入正交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NSGA-Ⅱ的改进算法... 针对汽车制动器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制动效能因数最大、制动鼓体积最小和制动器温升最低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传统NSGA-Ⅱ算法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的不足,引入正交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NSGA-Ⅱ的改进算法。将改进算法同时与NSGA-Ⅱ、PAES、MOCell三种经典的优化算法在DTLZ系列测试函数上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上具有更好的性能。用改进算法和NSGA-Ⅱ两种算法同时求解制动器的多目标优化算例,改进算法得到了分布更好的Pareto前端,表明改进算法对此类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器 多目标优化 改进算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某地下储油洞库群支护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兴东 刘杰 +1 位作者 徐继涛 温新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53-1456,共4页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 针对某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群的实际工程情况,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射混凝土厚度和钢拱架间距4个因素,各个因素分别设立3个水平,确立9组试验方案,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相关模拟试验,最后以关键点位移及塑性区体积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优化洞库群支护方案.结果表明,钢拱架间距影响最显著,锚杆间排距及长度影响最弱;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长度5 m、锚杆间排距2 m×2 m、喷射混凝土厚度120 mm、钢拱架间距1.5 m.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保证该工程区围岩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油洞库 支护优化 设计 FLAC3D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基于量子菌群优化的接入点选择方案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飞 闫志伟 +2 位作者 李汀 宋云超 耿晨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16-2023,共8页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MIMO-NOMA)系统的接入点(AP)选择,对有效降低系统的回程链路开销、提高用户的下行可达速率影响较大。该文针对AP选择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下行链路建立了用户平均速率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MIMO-NOMA)系统的接入点(AP)选择,对有效降低系统的回程链路开销、提高用户的下行可达速率影响较大。该文针对AP选择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下行链路建立了用户平均速率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量子菌群优化(QBFO)的AP选择方案,将AP与用户的连接关系以量子比特的形式编码,利用自适应量子旋转门模拟细菌趋化,实现细菌位置更新,通过对量子细菌种群进行测量,获得AP与用户的选择解集,并引入驱散操作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在降低回程链路开销的同时显著提高用户的下行平均速率,相较于基于接收功率和基于信道估计均方误差的AP选择方案,该文所提方案在降低用户间干扰、提高系统总吞吐量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蜂窝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多址 接入点选择 量子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环形薄壁零件铣削参数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军 沈伟东 +2 位作者 董冰洋 邵帅 庞楠楠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38,共6页
针对某环形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局部变形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环形薄壁零件铣削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局部变形大的区域进行仿真,得到仿真出的铣削力;通过Design-Expert13中正交实验响应曲面法建立加工... 针对某环形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零件局部变形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环形薄壁零件铣削参数优化方法。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局部变形大的区域进行仿真,得到仿真出的铣削力;通过Design-Expert13中正交实验响应曲面法建立加工参数与铣削力之间的目标函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对优化后的加工参数与经验加工参数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环形薄壁零件铣削参数优化的方法,可使零件局部变形大的区域的铣削力减小24.9%,有效降低了环形薄壁零件的变形量,为技术人员在选择该环形薄壁铣削参数时,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粒子算法 实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19
作者 李学威 王兆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2,共7页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 在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参数非线性波动以及多参数间复杂作用关系的影响,其镀层制备效果不佳。为达到理想的镀层效果,本次借助脉冲负荷电沉积法制备Ni-TiC复合镀层环境,开展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ck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的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先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进行分析,探讨TiC粒子浓度、电流密度以及pH值三种工艺参数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开展对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的初步优化,最后以得到的正交试验结果为输入,采用BP神经网络完成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模型的构建与训练设计,应用改进PSO算法完成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寻优,实现Ni-TiC复合镀层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Ni-TiC复合镀层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制备的复合镀层的耐腐蚀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Ni-TiC复合镀层 工艺参数优化 实验 脉冲负荷电沉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游标电机的多目标正交-粒子群优化
20
作者 杨巧玲 郭生辉 +2 位作者 宋柏良 张克春 张晓雨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96-2002,共7页
永磁游标电机有低速大转矩运行、直接驱动等优点,在保证转矩密度的同时降低转矩脉动是该类电机优化的主要目标。以内转子永磁游标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分析确定优化因素,采用多目标正交优化、粒子群算法对该电机进行了优化,提出了... 永磁游标电机有低速大转矩运行、直接驱动等优点,在保证转矩密度的同时降低转矩脉动是该类电机优化的主要目标。以内转子永磁游标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分析确定优化因素,采用多目标正交优化、粒子群算法对该电机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二者相结合的正交-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有限元法对上述3种优化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正交优化精度不足和粒子群优化计算量大的问题;优化后使电机电磁转矩增加8.5%,转矩脉动减小8.23%,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敏感性分析 多目标优化 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