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的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研究
1
作者 周明涛 童温亮 +3 位作者 章涵 刘黎明 王瑞红 石立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9,共12页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 传统植被混凝土生境基材配合比设计通常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规范化与标准化有所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明确不同工况条件下最优配合比,以规范工程实践与提升工程质量。文章通过现场案例及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合理基材组配,并根据基材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探究了不同年均降雨量、边坡坡度和种植土用量工况条件下各组分用量间的影响。为提高调参效率,结合遗传算法(GA)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XGBoost模型超参数,通过GAWOA-XGBoost改进模型建立植被混凝土组分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基于NSGA-Ⅱ算法求得各工况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研究表明,加大水泥用量可增强基材强度和抗冲刷性,改良剂有助于调节基材酸碱环境,有机肥和有机料用量的增加则可提高基材养分含量和连通孔隙率。对比验证结果表明GAWOA-XGBoost改进模型能有效建立基材组分用量与基材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由NSGA-Ⅱ算法所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植被混凝土配合比性能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组分 GAWOA-XGBoost改进模型 影响规律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FAST改进模型的沱江流域NDVI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旭珍 吴瑞娟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沱江流域是四川经济、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对该流域植被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对生态环境变化评估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沱江流域是四川经济、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对该流域植被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对生态环境变化评估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1年MODIS NDVI数据,利用Slope线性回归趋势和BFAST改进模型BFAST01对其线性特征、突变类型和突变年份等非线性特征进行检测、分析和比对,并利用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optimal parameters-based geographical detector,OPGD)对植被NDVI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沱江流域95%以上的区域NDVI值都大于0.6,线性回归趋势表明,植被覆盖呈显著改善趋势的像元面积占比为18.07%,呈显著退化的区域像元面积占比为10.60%;BFAST01非线性突变检验可知,沱江流域22 a间植被NDVI趋势可分为8种突变类型,总体为改善的区域占比(58.62%)大于总体为退化的区域(41.38%),检测结果与线性回归趋势相似,说明近年来研究区植被得到较好保护;发生突变的年份集中分布在2002—2018年,“中断-+”、“反转+-”是发生突变最多的类型,主要集中在2008—2013年,分别占14.83%和13.19%,其他突变类型在各阶段发生突变的比例分布较为均匀;OPGD结果表明,不同年份NDVI的影响因素略有差异,总体上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土地利用、海拔、地形地貌,其次是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其他因子影响力相差不大,总的来说,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人为因子对沱江流域植被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因子低,但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植被保护与恢复应综合考虑不同自然和人类活动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非线性趋势 BFAST改进模型 OPGD 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及其改进模型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综述
4
作者 马依拉木·木斯得克 高雨欣 +3 位作者 张思拓 冯珂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38,共23页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模型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图像分割领域,分割一切模型(SAM)作为一种核心基础模型,在提升图像理解和处理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尽管SAM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在功耗、计...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模型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图像分割领域,分割一切模型(SAM)作为一种核心基础模型,在提升图像理解和处理效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尽管SAM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但在功耗、计算效率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应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为此,从多个维度对SAM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入探索,包括提升速度与计算效率、增强模型的精度与鲁棒性、提高模型的适应性与通用性、优化提示工程设计,以及提升数据利用效率与强化迁移学习能力等方面。通过这些改进,SAM不仅能够在更复杂的任务中保持高效性能,还能更好地适应各领域和应用场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总结SAM在医学、遥感、机械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与挑战。此外,详细介绍了图像分割领域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价指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进一步评估了视觉Transformer(ViT)变体对SAM性能的影响,以及EfficientSAM、EfficientViT-SAM、MobileSAM和RobustSAM等改进模型的性能表现。最后,总结了SAM及其改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全面地了解SAM及其变体的改进与应用,为新模型的提出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一切模型 视觉基础模型 改进模型 图像分割 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改进模型的玉米作物病虫害检测方法
5
作者 张正伟 闫泽愿 张铭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72-74,共3页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然而,玉米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因此,高效、准确地识别作物病虫害种类对于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创新性...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然而,玉米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因此,高效、准确地识别作物病虫害种类对于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名为MDGYOLONet的玉米作物病虫害检测框架,该框架是对YOLOv8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与拓展。MDGYOLONet通过在YOLOv8网络中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以增强网络对图像中重要特征的关注度,获得更准确的特征表示。同时,在YOLOv8网络的Neck中增加了Multi-Dilated模块,以增加网络对不同尺度物体的感知能力,从而改善目标的检测性能。经过对比分析,MDGYOLONet对4种玉米病虫害的检测精确率为97.5%,召回率为96.8%,平均精度均值为97.3%,与模型消融试验的其他3组模型(YOLOv8+GAM、YOLOv8+Multi-Dilated、YOLOv8)相比,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0.5%、1.6%和0.8%,说明改进型的YOLOv8(MDGYOLONet)模型能够为玉米病虫害的图像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害检测 YOLOv8改进模型 注意力机制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改进模型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实验研究
6
作者 赵辉 陈志峰 +2 位作者 章佳伟 李骁凡 魏震杨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4,共9页
金属零部件的表面缺陷检测是汽车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往采用人工检视或传统光学筛选方法,该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该研究源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课题,从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取汽车喷油管表面... 金属零部件的表面缺陷检测是汽车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往采用人工检视或传统光学筛选方法,该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该研究源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课题,从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取汽车喷油管表面缺陷作为研究案例。为了提高对弱小缺陷的检测准确率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轻量化模型的改进结构:YOLOv5n-STSL。该模型通过改进原模型中的卷积模块C3为C2f模块,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获取了更丰富的梯度信息流;通过往浅层特征图移动检测分支,增加不同层次的特征融合,提高了弱小目标的特征提取和检测能力;同时改进锚框anchors的计算评估策略,确保锚框与真实缺陷的边界框有更高的匹配精度,从而提高定位和分类的准确性。实验表明,缺陷检测精度达到97.8%,相对于原基础模型YOLOv5n,检测精度提高了5%,最后将模型部署到嵌入式设备JestonNano,采用TensorRT推理引擎加速推理实验,帧速可达21帧/s,更好地满足了金属表面缺陷自动检测实时性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模型改进 YOLOv5n-STSL ANCHORS 设备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的改进模型水下机器人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军 陈善颖 +1 位作者 谢彬 钱明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74-4582,共9页
针对无人水下机器人(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工作中存在的执行器故障,在系统不确定性与外界干扰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finite 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FTDO),并结合改进模型的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方法。一方面... 针对无人水下机器人(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UUV)工作中存在的执行器故障,在系统不确定性与外界干扰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finite 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FTDO),并结合改进模型的自适应鲁棒容错控制方法。一方面,FTDO能在有限时间内对外界环境干扰进行估计;另一方面利用滑模控制加上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yral network,RBF)的万能逼近特性,建立带有执行器故障的输入补偿;其中改进模型的引入解决了系统不确定性导致的输入饱和,提高了稳定性与鲁棒性;其次采用一种新型的双幂趋近律使滑模量在更短时间收敛到稳态误差界内;仿真与水池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相对于滑模控制有着更好的容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水下机器人 FTDO 改进模型 RBF自适应滑模 快速双幂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9
作者 高翔 闫安 +3 位作者 李杰 常舒杭 李秋染 宋晓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4-753,共10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1988-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引入地理探测器评判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表明,RSEI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改进模型研究祁连山国家公园1988-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引入地理探测器评判影响因子的贡献.结果表明,RSEI改进模型避免了特征向量方向的干扰,能更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近30多年来国家公园RSEI波动上升,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生态环境质量以无显著变化和改善为主,占比分别为70.13%、25.90%;轻微退化与显著退化占比分别为2.19%、1.78%,主要分布在国家公园西北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森林和灌丛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稳定改善,草地和荒漠以稳定为主;干度、热度、绿度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作 用较强的因子组合主要是干度与热度、热度与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地理探测器 祁连山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DM及改进模型在淮河流域的月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昊昊 倪晋 曾兰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6,共14页
【目的】参数模型大多数基于模型驱动,并且对于水文序列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做了一定程度的假设。然而,水文序列的真实分布复杂多样,相关关系也无法仅用线性相关描述,因此基于模型驱动的传统随机模型难以模拟实际月径流概率分布中的强... 【目的】参数模型大多数基于模型驱动,并且对于水文序列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做了一定程度的假设。然而,水文序列的真实分布复杂多样,相关关系也无法仅用线性相关描述,因此基于模型驱动的传统随机模型难以模拟实际月径流概率分布中的强不对称或多模态性,与变量真实概率分布存在差异。【方法】非参数解集模型(Nonparametric Disaggregation Model, NPDM)从数据驱动出发能有效模拟径流间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变动规律。改进模型(Improved Nonparametric Disaggregation Model, INPDM)考虑年径流和前期月径流综合影响建立条件概率分布函数,使用基于黄金分割搜索和抛物线插值方法的优化算法以最小二乘交叉验证指标(Least Squares cross Validation, LSCV)为目标函数寻求最优带宽,并结合可变核方法修正边界。为深入探讨两模型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建立淮河流域1950—2007年吴家渡站、1951—2007年鲁台子站年、月径流随机模拟的NPDM和INPDM模型,利用一系列统计特征值和相关特性对比分析模拟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在均值方面,NPDM和INPDM模拟效果均较为理想,实现100%控制在一个均方差标准下;吴家渡站和鲁台子站模拟序列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控制在两个月的均方偏差标准下;INPDM模型对于原序列的最大值、月径流间互相关性和非线性状态相关统计特性的再现能力要优于传统模型,NPDM模型在吴家渡站和鲁台子站的2阶自相关系数无法控制在一个均方差标准下的月份占比分别比INPDM模型高50%和16.6%,1阶自相关系数也呈现出类似结果,表明INPDM模拟序列的自相关系数统计特征值与原序列统计特性更接近;但NPDM模型描述月径流序列偏态系数的能力更强。【结论】综上表明基于优化算法改进后的非参数解集模型能充分再现径流序列的统计特性,可为淮河流域开展年、月径流的随机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非参数解集模型 改进模型 可变核 淮河流域 适用性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生成器的Buck双向变换器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11
作者 李劲松 沈琦丰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8,共14页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环节进行线性等效,证明采用校正前PI+MPC控制时,系统在0 rad/s时存在失稳风险。然后,由此设计负低-高通滤波器校正环节,并从调节系数变化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生成器的电流补偿能有效平抑外界扰动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负低-高通校正环节在改善系统性能的同时又进一步抑制电感电流噪声,进而平滑母线电压曲线。最终,证明提出的改进策略可显著提升直流微网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残差生成器 改进模型预测 负低-高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改进模型的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晓燕 谈树成 +3 位作者 张素 李永平 吴汉 王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63,共13页
[目的]沱江流域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和土壤侵蚀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推动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平台,选取2000-2020年的Landsat遥... [目的]沱江流域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和土壤侵蚀等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对推动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平台,选取2000-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以绿度、湿度、热度、干度、生物丰度指数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变异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optimal parameter geographic detector model,OPGD)对其驱动力进行探测。[结果](1)2000-2020年,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多年平均值为0.66,等级以良为主,占比为63.01%。成都周边区县、内江、自贡、泸州等城镇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呈现南北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沱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趋势显著,轻微退化和显著退化面积占比分别为19.75%和5.88%。人口密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较高波动为主,占比为18.15%。(3)2000-2020年沱江流域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范围为0.769~0.870,主要分布在第1象限和第3象限,局部自相关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范围随时间呈显著变化,景观斑块破碎化明显。(4)OPGD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坡度、高程、夜间灯光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人口密度、气温和GDP为次要驱动因子,降水量和坡向因子影响较小。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增强对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结论]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模型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研究结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改进遥感生态指数模型 时空分析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模型 沱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与优化自适应CKF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变温工况下的SOC估计
13
作者 廉高棨 叶敏 +4 位作者 王桥 李岩 麻玉川 孙乙丁 杜鹏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7-1676,共10页
为实现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变温环境下高精度强鲁棒性的状态监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池模型与优化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器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首先,讨论了伪二维电化学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中对于电池荷电状态定义上的差异... 为实现锂离子电池在快速变温环境下高精度强鲁棒性的状态监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电池模型与优化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器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首先,讨论了伪二维电化学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中对于电池荷电状态定义上的差异,并通过中间变量来修正传统等效电路模型中安时积分法计算得到的荷电状态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电池模型。其次,基于多组恒温环境下所获得的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测试数据与动态应力测试工况数据获取了所建立模型与环境温度相关的各项参数。同时,基于矩阵对角化原理与协方差矩阵自适应原理改进了传统的容积卡尔曼滤波器,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算法的稳定性和处理随机采样噪声的能力。最后,在快速变温环境中6组不同的电池工况下验证了所建立改进电池模型的精度以及存在随机采样噪声干扰时所提荷电状态估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适用于快速变温环境下的各类电池工况,在随机采样噪声干扰下估计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在1.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变温环境 改进电池模型 优化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改进模型 被引量:24
14
作者 兰国生 张学良 +3 位作者 丁红钦 温淑花 张宗阳 卢青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3-218,共6页
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改进模型,表示出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与无量纲法向总载荷之间非线性隐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静摩擦因数f随着法向总载荷P*和材料特性参数φ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的增加而... 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结合面静摩擦因数改进模型,表示出结合面静摩擦因数与无量纲法向总载荷之间非线性隐函数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静摩擦因数f随着法向总载荷P*和材料特性参数φ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形特征尺度参数G*的增加而减小,静摩擦因数f与法向总载荷P*呈微凸弧非线性关系;分形维数D在1.1~1.4范围内,静摩擦因数f随着D的增加而增加,在1.5~1.9范围内,静摩擦因数f随着D的增加而减小;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进行结合面静摩擦因数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面 分形理论 静摩擦因数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系数阈值估计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103
15
作者 赵瑞珍 宋国乡 王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5-628,共4页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中固有的缺点。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这 3种改进的小波系数阈值估计模型用于信号去噪时 ,比单纯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均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系数 阈值估计 去噪 信号处理 噪声 改进模型 硬阈值 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38
16
作者 窦晓波 晓宇 +3 位作者 袁晓冬 吴在军 刘晶 胡敏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6-65,共10页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并且负荷形式多样,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微电网能量优化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层多时间尺度微电网优化策略。传统... 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并且负荷形式多样,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微电网能量优化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层多时间尺度微电网优化策略。传统MPC优化中某些模型参数固定,难以及时处理系统中的突发扰动;并且传统MPC的单个优化周期时长有限,难以处理一些与时间相关或影响优化结果全局性的复杂约束。根据微电网中不确定性因素及复杂约束提出MPC的自适应改进,能更好地适应微电网设备投切灵活、发电功率受外界影响大等特性,更好地保障系统的鲁棒性与优化的精确性。基于日前计划优化出未来的能量分配及负荷调度;在日内基于改进MPC并参考日前优化结果进行实时能量优化,从而使目标更优,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应用MATLAB进行仿真,证明了所提策略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微网) 多时间尺度 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能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曹宝 秦其明 +1 位作者 王秀波 朱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8-972,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通过计算生物物理量来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因为该方法思路新颖、计算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文章针对Rees W E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分析通过计算生物物理量来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因为该方法思路新颖、计算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文章针对Rees W E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参数选取偏差,生态功能差异表现不充分,模型不具动态性等)提出了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利用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天津市1995—2005年的生态足迹及其动态变化值,天津市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足迹盈亏分别为0.0009,-0.3224,-0.1991,0.0255,-1.9600hm2·人-1,除耕地和水域略有盈余外,牧草地、林地和化石能源用地人均生态赤字均呈递增趋势。1995—2005年间天津市单位产值能耗居高不下、人口规模增长与建筑用地扩张是导致人均生态赤字扩大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可以动态指示区域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的协调程度,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改进模型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AC改进模型的角色权限及层次关系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吕宜洪 宋瀚涛 龚元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1-614,共4页
针对著名的 RBAC96模型的不足之处 ,结合私有权限、部门权限和权限属性变化等问题 ,对角色权限及角色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角色层次化关系模型 .该模型引入特征权限等概念 ,通过定义一般继承、私有化继承、公有化继承... 针对著名的 RBAC96模型的不足之处 ,结合私有权限、部门权限和权限属性变化等问题 ,对角色权限及角色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角色层次化关系模型 .该模型引入特征权限等概念 ,通过定义一般继承、私有化继承、公有化继承和无特征继承等新的角色继承方式建立角色层次化关系模型 .新模型比 RBAC96模型更加简化和易于理解 ,且具有更强的可伸缩性 ,特别适合于在复杂的角色层次关系中应用 ,例如网络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分布式应用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改进模型 角色权限 访问控制 权限继承 角色层次关系 特征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单纯形法对光皮桦种群Logistic模型及改进模型的拟合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爱华 宋丁全 刘建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通过对福建卫闽林场光皮桦种群的调查研究,运用改单纯形法对光皮桦种群Logistic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各模型对光皮桦种群的增长动态的拟合值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其优劣顺序为:宋1模型>张-模型>L-模型&... 通过对福建卫闽林场光皮桦种群的调查研究,运用改单纯形法对光皮桦种群Logistic模型及其改进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各模型对光皮桦种群的增长动态的拟合值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其优劣顺序为:宋1模型>张-模型>L-模型>宋2模型>李-模型>崔-模型。用多种模型对光皮桦种群的增长进行拟合,目的是给林业工作者一个参考,以便为种群生态的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卫闽林场 光皮桦 种群 改单纯形法 改进模型 LOGISTIC模型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改进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煜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王新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提出的人工林密度效应蓄积量的改进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 .采用该模型对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应进行拟合 ,结果表明 ,比前人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可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与密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闽北 马尾松 人工林 密度效应 蓄积量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