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宽带高饱和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研究(特邀)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兵 晁恩飞 +6 位作者 罗毅 孙长征 韩彦军 王健 郝智彪 汪莱 李洪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69,共6页
超宽带单行载流子(UTC)光电探测器因其仅需快速的电子输运过程,较传统PIN探测器具有明显宽带优势,是6G宽带无线通信、太赫兹成像、超宽带噪声发生器等亚太赫兹频段系统中的核心光电子器件之一。面向亚太赫兹频段光电转换需求,针对UTC探... 超宽带单行载流子(UTC)光电探测器因其仅需快速的电子输运过程,较传统PIN探测器具有明显宽带优势,是6G宽带无线通信、太赫兹成像、超宽带噪声发生器等亚太赫兹频段系统中的核心光电子器件之一。面向亚太赫兹频段光电转换需求,针对UTC探测器中大带宽与高饱和功率之间的矛盾问题,分别研究并突破了光生载流子高速输运机理、感性共面波导器件(CPW)结构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带宽106 GHz、饱和输出功率7.3 dBm的双漂移层结构MUTC探测器芯片,和带宽超过150 GHz的超宽带MUTC探测器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单行载流子结构 亚太赫兹 高饱和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型碲镉汞探测器在波段外连续激光辐照下的载流子输运 被引量:3
2
作者 江天 郑鑫 +3 位作者 程湘爱 许中杰 江厚满 陆启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1,共6页
利用连续波段外激光辐照光导型碲镉汞探测器.实验表明,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有响应,且存在一个特定拐点温度T0.当探测器温度T<T0时,响应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T>T0时,响应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探测器胶层的热瓶颈作... 利用连续波段外激光辐照光导型碲镉汞探测器.实验表明,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有响应,且存在一个特定拐点温度T0.当探测器温度T<T0时,响应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T>T0时,响应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研究表明,探测器胶层的热瓶颈作用会导致响应电压存在两个响应时间尺度,拐点温度由芯片掺杂浓度决定.当T<T0时,响应电压主要由随温度变化的载流子迁移率决定;当T>T0时,响应电压主要受热激发载流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段外激 碲镉汞探测器 热激发载流子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型光电探测器的激光软损伤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丽芹 陆启生 鞠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7-921,共5页
对激光辐照功率密度高于探测器饱和阈值而低于其破坏阈值(中等功率的激光)时光伏型光电探测器的软损伤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机制。当激光辐照功率密度超过探测器的饱和阈值以后,载流子的带间跃迁达到深度饱和,在半导体内产生热... 对激光辐照功率密度高于探测器饱和阈值而低于其破坏阈值(中等功率的激光)时光伏型光电探测器的软损伤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机制。当激光辐照功率密度超过探测器的饱和阈值以后,载流子的带间跃迁达到深度饱和,在半导体内产生热载流子且热载流子的温度高于晶格的温度,从而导致了光伏型光电探测器的电压输出信号随着辐照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直到零压输出的现象。对激光辐照下光伏型HgCdTe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辐照光功率密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探测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辐照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甚至接近于零,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探测器 软损伤机制 中等功率的激 载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晓慧 黄永清 +2 位作者 段晓峰 刘凯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了简化和改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利用PIN光探测器(PIN-PD)和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UTC-PD)的输出光电流随偏压变化的特性进行调制.采用光探测器偏置调制技术,光电探测和调制可以在一个光探测器上同时实现... 为了简化和改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光探测器偏压调制技术,利用PIN光探测器(PIN-PD)和单行载流子光探测器(UTC-PD)的输出光电流随偏压变化的特性进行调制.采用光探测器偏置调制技术,光电探测和调制可以在一个光探测器上同时实现.研究表明当入射光功率为2.93dBm时,PIN-PD在1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为800MHz,UTC-PD在15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为18.75GHz.调制带宽随入射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光功率为12.93dBm时,UTC-PD在150GHz射频副载波上的调制带宽可达25GHz.调制深度与正弦偏压调制信号的最小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探测器 单行载流子探测器 非线性 偏压调制 载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high-speed MUTC-PD with electric field regulation layer
5
作者 XU Jian-bo LIU Kai +4 位作者 DONG Xiao-wen DUAN Xiao-feng HUANG Yong-qing WANG Qi REN Xiao-min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0,共8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odified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MUTC-PD)featuring an electric field regulation layer:a p-type doped thin layer inserted behind the PD’s n-doped cliff layer.This electric field 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odified uni-traveling-carrier photodiode(MUTC-PD)featuring an electric field regulation layer:a p-type doped thin layer inserted behind the PD’s n-doped cliff layer.This electric field regulation layer enhances the PD’s performance by not only reducing and smoothing th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n the collector layer,allowing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to transit at peak drift velocity,but also improving th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n the depleted absorber layer and optimizing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saturated transit performance.Additionally,the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ak drift velocity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in the device’s collection layer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its parasitic characteristics.The electron’s peak drift velocity compensates for the lost transit time.Thus improving the 3 dB bandwidth of the PD’s photo response.Finally obtains a MUTC-PD with a 3 dB bandwidth of 68 GHz at a responsivity of 0.502 A/W,making it suitable for 100 Gbit/s optical rece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k electron drift velocity transit performance MUTC-P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optical interconn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