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伍眉函 井晓鹏 +1 位作者 王博 赵鑫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医疗设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开放的医疗设施布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疗设施为例,引入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代入不同的搜索阈... 医疗设施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公平开放的医疗设施布局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医疗设施为例,引入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代入不同的搜索阈值,客观测度各居民点就医可达性,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法探讨区域可达性聚集差异。结果表明,长安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区际及街道内部差异显著,可达性差的地区较多,农村地区与较偏远地区可达性普遍较低;可达性峰值区域与医疗设施聚集区局部错位;道路交通距离、人口规模等要素对可达性的影响较大。同时验证了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在可达性评价中的可行性,并通过不同搜索半径阈值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搜索半径阈值。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医疗设施公平性规划布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可达性 西安市长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广州市南沙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公平性分析
2
作者 韩珊珊 柳翠明 +2 位作者 桂大伟 陈可蕴 丁叶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6期207-214,219,共9页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成环境和综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分配均等化水平对公园布局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利用融合了多种出行模式、多级时间阈值及高斯函数的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成环境和综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分配均等化水平对公园布局规划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利用融合了多种出行模式、多级时间阈值及高斯函数的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南沙区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格局,并在全区综合可达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公园绿地资源分配公平性探究。结果表明,南沙区不同规模公园的可达性具有差异化的空间格局,其中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的整体可达性值高且高值区域存在空间集聚现象,而社区公园和游园因服务范围较小使得整体可达性值较低且空间差异较大;南沙区所有类型公园的综合可达性存在“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分布格局,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在基于基尼系数的公园绿地公平性测度中,有4个街镇达到高度平均分配水平,3个街镇达到分配相对平均水平,东涌镇基尼系数值最高,但其分配也属于相对合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改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 基尼系数 可达性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研究
3
作者 梁鹏涛 夏佳毅 纪冬华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一个城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科学性的关键指标之一,精准衡量城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异质性、合理规划养老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南京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将南京市2022年常住人口格网化,结合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级测算,通过构建养老机构空间自相关探究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区域配置差异明显;主城区和副中心城区的可达性高,城乡结合部和边缘农村区域可达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移动搜索 供需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西南山地乡村居民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
4
作者 徐苗 廖箐 谢卓铭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乡村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同地区乡村居民在获得医疗机会、就医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问题仍存在。医疗设施可达性作为衡量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为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和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针对传统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aussian-Based 2SFCA)对于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可达性在供给与需求思考不足的问题,将其进行改进,从而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可达性。研究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分析乡村医疗设施供需情况,引介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设施可达性,在此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进行K聚类分析,揭示乡村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各类医疗设施的可达性数值综合层面上的高可达性区域主要是由于临近医疗资源高供给能力的县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所贡献的,而村级医疗设施对综合可达性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第二,山地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存在医疗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不匹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村级医疗设施;第三,区域可达性水平与交通通达性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受人口需求(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医疗设施供给服务能力及分布的影响更大。最后针对不同可达性区域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为西南山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评价提供了一套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乡村地区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 重庆市九龙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公共交通设施可达性评价
5
作者 王晴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71-175,181,共6页
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公共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可以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将公共交通设施分为轨道交通站点与常规公交站点,利用POI数据、人口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公共资源集聚度、高斯两... 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公共交通设施的合理配置可以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将公共交通设施分为轨道交通站点与常规公交站点,利用POI数据、人口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公共资源集聚度、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基尼系数评估天津市公共交通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可达性水平。结果如下:(1)交通设施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的单中心圈层结构。(2)相同时间阈值下,不同的交通模式到达最近的交通设施的可达性存在差异。可达性分布呈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整体空间特征。(3)两种交通模式下,市内六区的交通可达公平性优于环城四区,天津市内六区交通服务能力整体上偏强,环城四区的交通服务能力整体上偏弱。为实现天津市公共交通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构建更公平的交通设施分配格局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交通 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6
作者 毕森科 刘秋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园绿地的数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可达性可以有效评价公园绿地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本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青羊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可达性冷热点分析进一... 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园绿地的数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可达性可以有效评价公园绿地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本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青羊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可达性冷热点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青羊区公园绿地分布的合理性。结果显示:青羊区大部分区域可达性较低,空间差异化较大,整体呈现可达性水平由南部草堂街道向两边逐渐降低的格局,造成可达性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需求与绿地供给水平的不匹配。文章希望通过开展此项研究,从而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移动搜索 网络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邯郸市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评价
7
作者 马曙晓 贾宇 +2 位作者 翟世超 何文 薛伟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文章以邯郸市主城区体育活力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核密度分析得出其布局特征,其次在200m格网尺度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其可达性,最后分别采用单变量及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确定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的集聚区域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 文章以邯郸市主城区体育活力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核密度分析得出其布局特征,其次在200m格网尺度下,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其可达性,最后分别采用单变量及双变量自相关分析确定体育活力空间可达性的集聚区域及其与人口密度的关系,以期为邯郸市体育活力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力空间 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袁红霞 徐菱 +1 位作者 严余松 江文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9,共7页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对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居民出发地角度,运用基于距离衰减的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并对比分析从居民出发地分别采取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这3种接驳方式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可达性...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可达性对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居民出发地角度,运用基于距离衰减的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并对比分析从居民出发地分别采取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这3种接驳方式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可达性。以成都三环外地铁2号线和6号线沿线区域为例,运用ArcGIS工具分析区域居民出发地的可达性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同接驳方式的可达性差异,并结合人口分布梳理轨道交通出行重点区域,挖掘出行盲区。计算结果表明:越靠近轨道交通站和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区域,3种接驳方式的平均可达性越高;总体上,步行接驳可达性最小,空间分布差异最明显;步行、共享单车和公交接驳可达性高的区域分别集中在轨道站0.8,1.5,3.0 km服务半径范围内;公交沿线接驳可达性高于非沿线接驳可达性;通过对比可达性和人口空间分布,有效识别区域轨道交通出行的重点盲区、次要盲区、一般盲区和隐性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接驳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 距离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北京市西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江黎明 桑秋 +1 位作者 菅薇 康北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可达性是度量公园绿地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相对于传统可达性分析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提出以蜂窝网为评价单元,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对研究区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冷热点分析、... 可达性是度量公园绿地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相对于传统可达性分析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提出以蜂窝网为评价单元,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对研究区内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初步分析,并结合冷热点分析、盲区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可达性的空间差异。基于此提出了改善可达性的针对措施,以期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分析评价及其优化布局提供一些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 北京市西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研究——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 被引量:8
10
作者 喻冰洁 崔叙 +1 位作者 刘筱瑗 陈阳 《华中建筑》 2022年第2期83-87,共5页
近年来,成都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供需不平衡等现象,养老服务设施依然难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该文基于街道、乡镇尺度的人口与设施等多源数据,通过GIS分析成都市老龄人口、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异特征,... 近年来,成都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供需不平衡等现象,养老服务设施依然难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该文基于街道、乡镇尺度的人口与设施等多源数据,通过GIS分析成都市老龄人口、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测算了1h单一有效服务半径和三级有效服务半径成都市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基于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核心区养老设施高效便捷化,以及二圈层发展社区养老两项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设施 空间格局 空间可达性 成都市 移动搜索 GI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及供需匹配研究--以济南市历下区城市公园为例
11
作者 郭一龙 《安徽建筑》 2025年第4期22-25,共4页
为了保证城市居民能够便捷地使用城市公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构建“济南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文章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基于人口栅格数据、城市公园AOI等数据,根据不同的服务半径,采用缓冲区分析法、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双变量局... 为了保证城市居民能够便捷地使用城市公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构建“济南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文章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基于人口栅格数据、城市公园AOI等数据,根据不同的服务半径,采用缓冲区分析法、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计算城市公园的服务覆盖水平、可达性及供需关系。研究表明,服务覆盖水平随着服务半径的扩大增幅逐渐降低;可达性随着服务范围的增加逐渐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高可达性核心向外递减;供需失衡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范围的中部和东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历下区优化绿地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可达性 供需匹配 高斯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SFCA的公园绿地步行可达性分析
12
作者 侯宇星 林先成 曹骞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城市绿色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对公园绿地与居民的供需情况进行梳理并不断调整是必要的。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5 min生活圈的概念,重点研究居民步行可达... 城市绿色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对公园绿地与居民的供需情况进行梳理并不断调整是必要的。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5 min生活圈的概念,重点研究居民步行可达性情况。利用多源大数据与Goole影像等提取该地区小区居民数据、公园绿地及道路网络等相关数据,以小区居民与公园门数据作为供需点,借助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求取深圳市区域小区居民步行15 min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从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盲点分析方面对步行10 min和15 min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克里格插值分析整个区域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步行15 min下的公园可达性良好,86.23%的小区居民可以到达城市公园,只有小部分出现不可达;公园可达性分级中,一般可达性占绝大比例,可达性好的地区占比最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深圳市区可达性盲点区域是分散的,占比不高且可以通过对周边绿地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高公园面积进行改善,同时对道路网络的不断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行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末端出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
13
作者 陈越 许奇 +3 位作者 贾顺平 魏润斌 孙世一 李雯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和分析北京市六环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就业可达性及其公平性,量化末端出行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步行和骑行2种末端出行方式下,各站点的末端出行时间平均为18.6、8.6min,占总出行时间的29%、16%,且第一公里耗时略高于最后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沿圈层递减,呈现明显的廊道特征.整体上基尼系数达到0.16、0.17,就业可达性分布较公平,但低房价站点存在明显的可达性劣势,局部上四环外和低房价类型站点的可达性分布相对更不均衡.相较于传统方法,利用改进方法所得的结果显示,考虑末端出行后可达性平均变化20%、9%,且外围站点变化更大,公平性的变化程度达到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达性 交通公平性 末端出行 最后一公里 移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视角下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14
作者 马金辉 黄海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115,共9页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探究入住率的公平性及其差异来源,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量化分析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步行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影响最为显著,且呈现西北到东南逐级递减的空间异质性;(2)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区域间差异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3)地铁、驾车和公交车的可达性呈现以渝中区为核心的空间聚集特征,而步行可达性则呈点状分散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先识别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入住率 高斯移动搜索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交通2SFCA法的哈尔滨主城区景区可达性研究
15
作者 周立军 司伟业 殷青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6期12-16,共5页
景区可达性是衡量景区服务地区能力公平性的常用方法。爬取高德地图API获取哈尔滨主城区交通出行数据,结合高斯2SFCA与多交通成本公式推导出综合交通2SFCA计算公式得到街道的景区可达性,借助Geoda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获得景区供需... 景区可达性是衡量景区服务地区能力公平性的常用方法。爬取高德地图API获取哈尔滨主城区交通出行数据,结合高斯2SFCA与多交通成本公式推导出综合交通2SFCA计算公式得到街道的景区可达性,借助Geoda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获得景区供需匹配特征。最后评价景区公平性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 可达性 综合交通 高斯移动搜索 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SFCA方法的广州中心城区老年人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嘉燕 林箐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文章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社区尺度与城市尺度下的老年群体人均公园绿地资源量进行计算,并借鉴区位熵方法对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评价老年群体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1... 文章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型两步移动搜索法对社区尺度与城市尺度下的老年群体人均公园绿地资源量进行计算,并借鉴区位熵方法对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评价老年群体公园绿地的空间公平性。结果表明:1)中心圈层—内缘圈层—外缘圈层的老年群体人均绿地资源量呈现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中心圈层属于老年群体绿地空间公平性最低的区域,绿地处于高需低供水平;内缘圈层和外缘圈层的老年群体绿地空间公平性较高,绿地处于供需平衡或供大于需水平。3)老年群体的绿地空间公平性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有所提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建议,为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可达性 绿地空间公平性 重力移动搜索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飞 陈明洁 魏晓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精准衡量城市医疗设施的空间配置情况、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街道为最小单元测算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影响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空... 精准衡量城市医疗设施的空间配置情况、合理规划医疗公共空间,是实现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以街道为最小单元测算医疗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基于决策树模型探讨影响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医疗设施可达性自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递减;且人口密度对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显著,住宅区密度、容积率对医疗设施可达性影响较显著,人均GDP、路网密度和老龄化程度对医疗设施可达性作用较弱。据此提出改善苏州市医疗设施分布均衡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城市医疗设施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可达性 移动搜索 决策树模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方法。[结果]目前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平均,40%的居住区仍不能通过步行15 min到达周边公园;通过2SFCA模型分析获得的可达性指数<8.5的区域,是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重点考虑区域。基于可达性分析结果,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规划、城镇建设区规划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可获得满足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建设基本条件的合理选址地4个。[结论]基于2SFCA模型进行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可为今后开放型公益林建设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公益林 移动搜索(2SFCA) 空间叠加分析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医活动推断的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翁剑成 张云飞 +1 位作者 林鹏飞 李文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9,共9页
为准确评估老年人公交就医出行的实际可达性,本文基于老年卡数据构建公交出行链,提出基于公交出行链的老年人就医活动推断方法,获取老年人的实际就医出行需求和出行时间。引入公交实时到站数据以反映公交实际运营水平对就医可达性的影响... 为准确评估老年人公交就医出行的实际可达性,本文基于老年卡数据构建公交出行链,提出基于公交出行链的老年人就医活动推断方法,获取老年人的实际就医出行需求和出行时间。引入公交实时到站数据以反映公交实际运营水平对就医可达性的影响,构建面向出行全过程的实际出行成本矩阵,包括等候时间、乘车时间、换乘时间。考虑不同医院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构建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引入分级服务半径和高斯距离衰减函数,提出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计算方法。以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在城市外围区域其分布也存在空间异质性,五环路外的东部和西部区域可达性较好,而北部、东北部区域的可达性相对较差;各区域高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均明显低于平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本文可为提升老年人就医出行可达性和公交系统适老化水平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实际可达性 移动搜索 老年乘客 就医出行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医疗设施分布的社会公平绩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20
作者 顾大治 惠强 +1 位作者 郑志元 张世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60,共8页
公共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医疗卫生用地的空间实体,其位置分布与规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反映了居民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平性。文章以社会公平为切入点,对合肥市主城区公共医疗服务设施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核心集聚,... 公共医疗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医疗卫生用地的空间实体,其位置分布与规模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反映了居民获得医疗资源的公平性。文章以社会公平为切入点,对合肥市主城区公共医疗服务设施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核心集聚,周边分散”的多中心格局;在主城区公共医疗资源社会绩效总体评价层面,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进行分析,发现主城区公立医院资源在常住人口间的分配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处于较为平均的状态;使用网格化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进一步对其进行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测度,归纳出公平性极高和公平性极低两类异常空间单元。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活圈理念,以城市拓展区、开发区及城市新区为例提出基层医疗设施布局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医疗设施 社会公平绩效 高斯移动搜索 合肥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