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双Sigmoid模型的磁流变减振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彭虎 张进秋 +3 位作者 刘义乐 张建 彭志召 孙宜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16-222,共7页
设计了一款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针对双sigmoid模型(Double Sigmoid Model, DSM)无法反映阻尼力与位移的关系、未考虑蓄能器刚度及偏置力影响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型双sigmoid模型(Impr... 设计了一款磁流变减振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MRD),并对其进行了性能试验。针对双sigmoid模型(Double Sigmoid Model, DSM)无法反映阻尼力与位移的关系、未考虑蓄能器刚度及偏置力影响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型双sigmoid模型(Improved Double Sigmoid Model, IDSM)。对模型参数的含义、参数与电流及速度的关系以及参数的辨识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标准差对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DSM在低速及高速、小电流及大电流条件下均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最大速度0.52 m/s时,误差相对值仅为1.71%。IDSM具有参数少、模型精确且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适用于工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双sigmoid模型 磁流变减振器 力学模型 误差均方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变量小波阈值去噪和改进混沌预测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淑清 师荣艳 +3 位作者 董玉兰 李盼 任爽 姜万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23-5730,共8页
混沌预测是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的新焦点。该文提出双变量阈值函数和改进混沌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模型对噪声干扰比较敏感、计算量大、预测时间长以及预测精度不高等缺陷。通过对典型混沌系统和... 混沌预测是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的新焦点。该文提出双变量阈值函数和改进混沌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模型对噪声干扰比较敏感、计算量大、预测时间长以及预测精度不高等缺陷。通过对典型混沌系统和实际电力负荷系统进行短期预测分析,证明该方法能较好排除无关因素对预测的干扰,缩短预测时间,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小波阈值去噪 变量阈值函数 混沌预测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的双sigmoid模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秀领 李宏男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在对M RD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力学模型—双s igm o id模型。该模型的突出优点是考虑了施加电流、激励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且参数识别容易、物理概念清晰。在不同激励性质和电流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相比均能较准确... 在对M RD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力学模型—双s igm o id模型。该模型的突出优点是考虑了施加电流、激励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且参数识别容易、物理概念清晰。在不同激励性质和电流下,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相比均能较准确地描述M RD低速区的滞回非线性及在高速区的饱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建模 试验研究 sigmoid模型 滞回非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A的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
4
作者 郭欣欣 江朝阳 +2 位作者 王众 王陈 夏天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7-581,共5页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 鉴于传统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存在结构复杂、辨识精度不高、鲁棒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树种算法(ITSA)的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方法。引入随迭代次数自适应变化的搜索趋势,提升算法的局部最优收敛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用自适应步长因子替代算法随机步长因子,加快算法后期寻优迭代速度,缩短寻优时间。将改进的树种算法用于双二极管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辨识,与其他算法对比,该方法所得电流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测数据与测量数据拟合程度高,表明改进的树种算法能有效地对太阳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收敛性,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太阳电池 二极管模型 改进树种算法 自适应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向测井裂缝孔隙模型考察与改进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义国 赵谦平 +1 位作者 杨文博 李鸿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174,共4页
裂缝孔隙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研究的内容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地层提出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孔隙模型不适应砂岩地层基质孔、渗相对较高以及基质孔隙泥浆侵入对双侧向差异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裂缝性砂岩地层的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 裂缝孔隙评价是裂缝性油(气)藏研究的内容之一。针对碳酸盐岩地层提出的基于双侧向测井的裂缝孔隙模型不适应砂岩地层基质孔、渗相对较高以及基质孔隙泥浆侵入对双侧向差异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裂缝性砂岩地层的双侧向测井电流传播路径,并从基质孔隙及裂缝孔隙并联导电模型入手提出了改进的双孔隙裂缝孔隙评价模型。考察各种裂缝孔隙模型的应用效果发现,改进模型明显提高了裂缝孔隙的计算精度,能够为裂缝孔隙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测井 裂缝孔隙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子域模型的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磁场解析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崔征山 周扬忠 周祎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7,共12页
针对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复杂结构,通过建立一种改进的子域模型来分析电机电磁特性。对于悬浮绕组采用分布式双层绕组嵌放方式,提出了一种等效电流分析方法,将上、下层绕组电流等效为同一电流元。与传统子域模型中分布式双... 针对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的复杂结构,通过建立一种改进的子域模型来分析电机电磁特性。对于悬浮绕组采用分布式双层绕组嵌放方式,提出了一种等效电流分析方法,将上、下层绕组电流等效为同一电流元。与传统子域模型中分布式双层绕组分析法相比,所提改进子域模型法可减少求解变量的个数,将未知参数矩阵从22阶简化到18阶,降低了磁场计算的复杂程度。考虑实际电机铁心材料具有非线性,提出一种考虑磁饱和的相对磁导函数补偿方法,将定、转子齿部的饱和磁阻近似等效为对应齿前气隙磁阻的增加量,通过等效增大电机气隙长度来间接反应铁心的饱和状况。之后,依据电机磁动势守恒原则,推导出线性与非线性条件下的气隙磁密解析关系。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和样机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改进子域模型 分布式层绕组 等效电流 相对磁导函数补偿法 磁动势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建立及其控制研究
7
作者 类维政 胡国良 +1 位作者 喻理梵 方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强非线性特点,难以精确建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阻尼器Hammerstein模型和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混合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仿真测试,并将测试所得数据用于训练和建立Hammerstein模型以及改进双曲正切... 磁流变阻尼器具有强非线性特点,难以精确建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磁流变阻尼器Hammerstein模型和改进双曲正切模型的混合模型。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力学性能仿真测试,并将测试所得数据用于训练和建立Hammerstein模型以及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将Hammerstein模型作为磁流变阻尼器逆模型,将改进双曲正切模型作为磁流变阻尼器正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形成兼具非参数化与参数化优势的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利用Simulink搭建半主动悬架仿真平台,对混合模型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误差小,在半主动悬架系统中的控制效果良好;混合模型能够根据控制器的信号得到稳定的电流脉冲信号和准确的期望阻尼力信号,进而有效抑制车辆悬架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HAMMERSTEIN模型 改进曲正切模型 半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低碳资源的新型模糊双目标机组组合模型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宁 胡兆光 +3 位作者 周渝慧 肖欣 王一依 丛炘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30,共6页
提出一种可促进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新型机组组合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该模型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综合考虑供应侧资源与需求响应、电动汽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低碳的需求侧资源的最优组合;二是机组调度的规则在经济目标之... 提出一种可促进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新型机组组合模型。相比于传统模型,该模型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综合考虑供应侧资源与需求响应、电动汽车、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低碳的需求侧资源的最优组合;二是机组调度的规则在经济目标之外充分考虑碳排放目标,提出可计及目标相对优先级的模糊双目标优化方法。另外,在求解优化模型时,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变异"两个算子,提高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通过对10机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组合 需求侧资源 模糊目标优化模型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温室气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气化过程LS-SVM模型改进及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大中 马晶妍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43,共5页
用Sigmoid核函数替换了文献[1]模型中的高斯径向基(RBF)核函数,对文献[1]中的木屑气化过程LS-SVM模型做了改进。在建模基础上,分别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木屑气化过程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以Sigmoid核函数建立的模... 用Sigmoid核函数替换了文献[1]模型中的高斯径向基(RBF)核函数,对文献[1]中的木屑气化过程LS-SVM模型做了改进。在建模基础上,分别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木屑气化过程进行优化计算。优化结果表明,以Sigmoid核函数建立的模型对分别采用K2CO3和Na2CO3催化剂时木屑气化过程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1.099 7%和1.094 3%)小于文献[1]模型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1.788 3%和1.38%);当木屑气化温度和催化剂添加量取优化值时,气体产率、气体热值、气化效率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气化过程 sigmoid核函数 模型改进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购买意愿的双渠道短生命周期产品需求预测模型——以快时尚服装行业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峥 徐琪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8-674,681,共8页
以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代表快时尚服饰产品为研究对象,在现有Bas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服务影响因子和商品平均重复购买率以反映实际需求.通过算例分析比较模型改进前后的主要预测指标,从而阐明基于服务-购买意愿的改进Bass模型能够更好... 以短生命周期产品的代表快时尚服饰产品为研究对象,在现有Bas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服务影响因子和商品平均重复购买率以反映实际需求.通过算例分析比较模型改进前后的主要预测指标,从而阐明基于服务-购买意愿的改进Bass模型能够更好地实现短生命周期产品的需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ass模型 渠道 短生命周期产品 快时尚服装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阻尼特性试验与改进阻尼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全 杜成斌 +1 位作者 于国军 孙立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26,136,共4页
对SG-MRD40和RD-1005-3两种型号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阻尼特性试验。针对已有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低频段的阻尼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改进后模型将原模型中单一的屈服后阻尼系数分解为C′p0和Cp0... 对SG-MRD40和RD-1005-3两种型号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阻尼特性试验。针对已有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低频段的阻尼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的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改进后模型将原模型中单一的屈服后阻尼系数分解为C′p0和Cp0,分别用来表征速度绝对值增大时对应的屈服后阻尼系数和速度绝对值减小时屈服后阻尼系数,并引入相应的屈服力F′y,分段描述磁流变阻尼器屈服后的受力行为。对两种磁流变阻尼器进行的试验建模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明显优于改进前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磁流变阻尼器在屈服后的受力行为,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阻尼特性试验 非线性滞回粘性模型 改进阻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滑模控制双降压式逆变器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慧 艾朋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0-136,144,共8页
本文将改进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引入到双降压式逆变器中,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其次,结合多种数值仿真方法描述了随控制参数变化系统由稳定到不稳定状态的演变过程,并得到控制参... 本文将改进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引入到双降压式逆变器中,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其次,结合多种数值仿真方法描述了随控制参数变化系统由稳定到不稳定状态的演变过程,并得到控制参数的稳定工作域;然后,利用分岔图研究了外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快变稳定性定理进行理论分析。本文研究为改进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双降压式逆变器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式全桥逆变器 改进指数趋近律 滑模控制 离散数学模型 分岔图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ED模型的循环流化床壁面磨损数值模拟
13
作者 耿永明 李永超 +1 位作者 吴晓明 车得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1,76,共7页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 6.3.26中的双流体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和颗粒物性对流化床内壁面磨损速率的影响。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KTGF)对单层能量耗散(MED)磨损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研究了表观流速、固...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 6.3.26中的双流体模型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和颗粒物性对流化床内壁面磨损速率的影响。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KTGF)对单层能量耗散(MED)磨损模型进行改进,并对比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采用该模型研究了表观流速、固体负载量、颗粒粒径和密度等不同操作条件对壁面磨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磨损速率随着表观流速和固体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粒径较小和质量较轻的颗粒磨损速率较快,发生磨损的区域面积也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 改进MED模型 壁面磨损 KTGF理论 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b1GEGA-SVM的大坝变形预警模型
14
作者 王慧 包腾飞 +1 位作者 杨艳慧 顾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4,72,共4页
支持向量机(SVM)能有效解决高维数非线性问题,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其关键在于惩罚因子及核参数的选取;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与潜在的并行性,但局部搜索能力差,且易陷入早熟收敛。为提高大坝变形预警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提... 支持向量机(SVM)能有效解决高维数非线性问题,且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其关键在于惩罚因子及核参数的选取;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与潜在的并行性,但局部搜索能力差,且易陷入早熟收敛。为提高大坝变形预警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提出利用改进的双切点交叉遗传算法(Db1GEGA)对SV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构建了基于改进Db1GEGA-SVM的大坝变形预警模型,并通过实例应用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改进Db1GEGA-SVM的大坝变形预警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监测模型 支持向量机 改进切点交叉遗传算法 泛化能力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区影响下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改进型协同三移相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赖纪东 姚娴 +1 位作者 苏建徽 陈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27-4838,共12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在传统的协同三移相控制(cooperative triple-phase-shift,CTPS)下,能在消除两侧回流功率的同时取得更优的电流特性和传输效率,但上述优化算法未考虑死区时间对电压、电流以及优化效果的影... 双有源桥(dual-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在传统的协同三移相控制(cooperative triple-phase-shift,CTPS)下,能在消除两侧回流功率的同时取得更优的电流特性和传输效率,但上述优化算法未考虑死区时间对电压、电流以及优化效果的影响。为此,通过分析不同功率段内死区时间对DAB电压、电流波形以及回流功率优化效果的影响,基于电感伏秒平衡特性推导出包含死区的新移相比计算式,建立含有死区的传输功率模型和功率临界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协同三移相控制(improved cooperative triple-phase-shift,ICTPS)策略,实现了不同功率段内死区影响的抑制。最后,在搭建的试验样机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关于死区影响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ICTPS控制策略对死区影响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桥DC-DC变换器 改进ICTPS 死区 回流功率 伏秒平衡 传输功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加速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目标滚动运行优化
16
作者 胡筱曼 田伟堃 +1 位作者 宋关羽 于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7,145,共9页
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显著增加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同时,园区能源系统运行需要兼顾绿色、经济运行目标,成为典型的双目标优化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加速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目标滚动优化调度算法。首... 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显著增加了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同时,园区能源系统运行需要兼顾绿色、经济运行目标,成为典型的双目标优化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加速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双目标滚动优化调度算法。首先,以基于三角分解空间搜索的双目标优化算法为基础,利用代理模型对待搜索空间是否有解进行快速预判,有效提高了空间搜索优化效率;其次,进一步将代理模型加速的双目标优化方法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框架,在日内运行中根据不断更新的预测信息滚动优化双目标运行策略,提高了对源荷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最后,以某实际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代理模型 滚动优化 目标优化 改进三角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超轻量级双注意力模块的ShuffleNetV2面部表情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恩惠 王凡 谭晓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74,共7页
针对面部表情识别领域中难以同时实现低参数量与高准确率的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V2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ShuffleNetV2架构,通过微调模型将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PRelu激活函数,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特征... 针对面部表情识别领域中难以同时实现低参数量与高准确率的挑战,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ShuffleNetV2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ShuffleNetV2架构,通过微调模型将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PRelu激活函数,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特征捕获与分类能力。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一种超轻量级双注意力模块LDAM,该模块结合了DCAM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并通过捷径连接技术集成到优化后的ShuffleNetV2模型中,以增强模型对细节特征的识别能力及分类效果。在FER2013和CK+两大公认的面部表情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分别达到了69.12%和94.77%的识别准确率,同时保持了低至1.25的模型参数量。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在保持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提升识别性能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表情识别方法的改进 激活函数 空间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模型 超轻量级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蜉蝣算法的双资源柔性车间可持续调度方法
18
作者 侯天天 张守京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7-414,共8页
在目前对柔性车间调度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工件运输时间这一因素,并且也很少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要素进行综合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输时间的双资源柔性车间调度问题(DRCFJSPT)模型。首先,以完... 在目前对柔性车间调度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中,大多忽略了工件运输时间这一因素,并且也很少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3个要素进行综合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运输时间的双资源柔性车间调度问题(DRCFJSPT)模型。首先,以完工时间、生产成本、能耗和人体工程学风险为优化目标,构建了柔性车间调度数学模型,并结合多目标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离散蜉蝣算法(IDMA),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然后,采用熵值法评价了帕累托解集,基于三层编码并考虑了运输时间的插入式解码方式,设计了混合初始化方法,离散改进了蜉蝣更新方式;最后,为了验证IDMA求解DRCFJSPT的性能,采用MATLAB,对某机床零件加工企业生产数据进行了实验,并将其结果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解集质量和收敛性能均显著优于参考算法,通过改进算法求得最优解的最大完工时间为35.94 h,加工成本为6 003.95元,能耗为2 054.54 kW·h,人体工程学风险值为138.16;该结果可为实际复杂的柔性车间调度环境提供清晰准确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模型 考虑运输时间的资源柔性车间调度问题 资源约束 运输时间 可持续发展 改进离散蜉蝣算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雷电参数统计分析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绕击性能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谢耀恒 谢伟 +3 位作者 谷山强 赵淳 童雪芳 李有铖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57-2662,共6页
为全面反映城市主干电网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差异性,研究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特征,提出了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LS)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的雷电参数,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性能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以雷电活动强烈的珠海市220kV同塔双... 为全面反映城市主干电网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防雷性能差异性,研究多雷地区输电线路的防雷特征,提出了应用雷电定位系统(LLS)长期监测数据统计的雷电参数,对输电线路进行雷电性能分析和研究的方法。以雷电活动强烈的珠海市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例,统计分析1999~2008年共10a的LLS监测数据,利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EGM),结合风险等级评估的方法研究了输电线路绕击雷电性能,并与运行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雷暴区线路的地闪密度远大于规程推荐值,所计算得到的绕击跳闸率比采用规程推荐参数计算的要高,与运行经验能很好地符合,采用的计算方法适合雷电活动强烈地区输电线路绕击防雷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参数统计 地闪密度 时空差异 220 kV同塔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 绕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工况双馈可变速抽蓄机组机电暂态建模及有功–频率耦合特性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亚红 邓长虹 +4 位作者 刘玉杰 徐正华 李定林 陈满 彭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2-956,共15页
传统定速抽蓄机组在抽水工况下输入功率无法连续调节,不具备参与电网调频能力。双馈式可变速抽蓄机组是一种新型的水电系统,由于抽水工况下转速连续可调,在保证静态扬程的前提上,通过变速运行,机组输入功率调节范围拓宽。为挖掘机组参... 传统定速抽蓄机组在抽水工况下输入功率无法连续调节,不具备参与电网调频能力。双馈式可变速抽蓄机组是一种新型的水电系统,由于抽水工况下转速连续可调,在保证静态扬程的前提上,通过变速运行,机组输入功率调节范围拓宽。为挖掘机组参与电网调频潜能,首先建立抽水工况可变速机组的简化机电暂态模型,该模型以抽水工况可逆水泵水轮机运行特性为基础,考虑了流体在过流管道内的动态特性,并计及导叶的附加摩擦效应;然后从水力的角度揭示了抽水工况机组具备调频能力的本质原因;阐明了抽水工况机组改善电网频率特性的机理,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推荐范围。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抽水工况机组改善电网频率特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工况 馈可变速抽蓄机组 频率调节 频率特性 改进型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