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的甜椒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冰燕 鲁晓翔 +2 位作者 张鹏 李江阔 陈绍慧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39-1744,共6页
以黄色甜椒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可溶性固形物(SSC)和总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在400~2 500 nm以及400~980 nm+1 108~1 900 nm 2个波长范围内分别建立了甜椒的SSC和总酸质量分数的... 以黄色甜椒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可溶性固形物(SSC)和总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在400~2 500 nm以及400~980 nm+1 108~1 900 nm 2个波长范围内分别建立了甜椒的SSC和总酸质量分数的定标MPLS模型,并用最优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最优的预处理是在400~980 nm+1 108~1 900 nm下建立的模型,SSC采用SNV处理的定标模型较好,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926 9和0.186 2,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和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924 8和0.158 9;总酸则是采用None处理的模型较好,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交互验证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868 0和0.012 5,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903 8和0.011 1。试验结果说明,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对甜椒鲜果SSC和总酸含量的近红外漫反射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近红外光谱与SSC和总酸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甜椒 可溶性固形物 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偏最小二乘法的近红外快速分析强化生物除磷污泥胞内PHA 被引量:3
2
作者 徐玲 李卫华 +3 位作者 杨英 严国兵 帅磊 赵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6-1434,共9页
聚β羟基烷酸酯(PHA)是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胞内重要碳源和能源,其快速测定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法(SG)-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对污泥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i PLS、s... 聚β羟基烷酸酯(PHA)是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颗粒污泥胞内重要碳源和能源,其快速测定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法(SG)-多元散射校正法(MSC)对污泥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i PLS、si PLS、bi PLS)建立污泥样品近红外光谱与PHA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SG-MSC预处理减弱噪声和背景等表面因素对光谱的影响,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将全光谱等分为30个子区间,联合子区间[13 21 24 29]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其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2018和0.3120,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25和0.9391,该光谱区段与PHA分子结构中C—H的伸缩变形、弯曲振动和C=O的伸缩振动密切相关.改进偏最小二乘有效地优化光谱建模区域,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实现污泥胞内PHA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β羟基烷酸酯 近红外光谱 Savitzky-Golay平滑法 多元散射校正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在青海省农业用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洁 章恒全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5-59,共5页
根据2000—2009年影响青海省农业用水的11个因子的基础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考虑到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运用后退法对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改进,剔除了5个不需要的变量,得到了拟合精度更高的结果。选取2010—2013年数据进行模型检... 根据2000—2009年影响青海省农业用水的11个因子的基础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考虑到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运用后退法对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改进,剔除了5个不需要的变量,得到了拟合精度更高的结果。选取2010—2013年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贴近,并且改进的模型的贴近度更高。通过模型的应用,可以看到偏最小二乘法在青海省农业用水预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并且改进后的偏最小二乘法简化了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为青海省的农业用水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用水预测 改进最小乘法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鹏 李江阔 +3 位作者 孟宪军 张平 王宝刚 冯晓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1-194,共4页
研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570~1848nm),对比分析不同数学建模算法、不同导数处理方法和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 研究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在可见/近红外光谱区域(570~1848nm),对比分析不同数学建模算法、不同导数处理方法和不同散射及标准化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一阶导处理和去散射处理所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优,其定标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和预测相关系数(Rp2)分别为0.8076和0.8085,定标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4546°Brix和0.4482°Brix。这表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磨盘柿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磨盘柿 可溶性固形物(SSC)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一阶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预测久保桃可溶性固形物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晓元 王宝刚 +3 位作者 李文生 闫国华 张开春 姜微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以150个久保桃果实为标准样品,20个果实为验证样品,研究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预测久保桃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处理的光谱和化学值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预测久保桃样品的... 以150个久保桃果实为标准样品,20个果实为验证样品,研究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预测久保桃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处理的光谱和化学值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预测久保桃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为10.2~13.2°Brix,其平均值为12.0°Brix,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bias)为-0.381,标准预测误差(SEP)为0.427,相关系数为0.701。预测结果表明,采用600~1848nm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久保桃可溶性固形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久保桃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棉籽中油分含量快速无损近红外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博宇 黄义文 +7 位作者 周大云 黄龙雨 吴玉珍 付守阳 徐青 郭敬功 彭军 匡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5-333,共9页
【目的】建立不同棉籽形态的棉籽油分快速无损近红外检测方法,以应用于棉花高油分遗传改良和棉籽综合利用。【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分别对棉籽仁、光籽和毛籽样品进行棉籽油分含量测定,并分别采集3种棉籽形态的光谱信息。通过不同的数... 【目的】建立不同棉籽形态的棉籽油分快速无损近红外检测方法,以应用于棉花高油分遗传改良和棉籽综合利用。【方法】通过索氏提取法分别对棉籽仁、光籽和毛籽样品进行棉籽油分含量测定,并分别采集3种棉籽形态的光谱信息。通过不同的数学处理和散射处理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标模型,并选取验证集对定标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立的棉籽仁、光籽和毛籽的棉籽油分含量最佳定标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94和0.93,残差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RPD)分别为4.09、3.47和3.15,表明3种模型具有优异的精准度和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棉籽仁、光籽以及毛籽油分含量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满足了不同棉籽形态检测需求,可以替代传统检测方法,解决了传统棉籽油分检测方法存在的操作烦琐、种子破损等问题,为提升棉花综合利用价值以及棉籽油分品种改良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油分 近红外光谱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快速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近红外光谱仪在茶叶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智有 刘梅英 林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62-2566,共5页
分别应用NIRSystems 6500和InfraXact Lab两种不同型号近红外光谱仪对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定标建模,确定了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定标技术下的最优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分别建立了茶多酚和咖啡碱的优化定标模型。NIRSystems 6500和... 分别应用NIRSystems 6500和InfraXact Lab两种不同型号近红外光谱仪对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进行定标建模,确定了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定标技术下的最优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分别建立了茶多酚和咖啡碱的优化定标模型。NIRSystems 6500和InfraXact Lab两种型号近红外光谱仪所建立茶多酚的最优定标模型目标函数f值分别为96.07%和95.96%,咖啡碱的最优模型目标函数f值分别为95.32%和91.47%,定标效果良好。利用验证集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茶多酚和咖啡碱的预测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所得到的模型定标效果均良好,预测精度高,都可用于实际检测。NIRSystems 6500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定标效果和稳定性优于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茶多酚 咖啡碱 改进最小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醋酸纤维丙酮浆液水分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建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2-924,927,共4页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醋酸纤维丙酮浆液水分进行非破坏性分析,提出了最佳数学校正模型。讨论不同回归方法、波谱范围、主成分数对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醋酸纤维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浆液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法快速测定大豆油中的含磷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秀娟 陈云锋 徐福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4,共3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光学处理、数据处理和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了快速测定高含磷量(321~632 mg/kg)和低含磷量(0~297 mg/kg)大豆油的近红外(NIR)模型。结果表明:高含磷量和低含磷量大豆油定标方程的交互定标决定系数(1-VR)... 采用近红外光谱仪,通过光学处理、数据处理和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了快速测定高含磷量(321~632 mg/kg)和低含磷量(0~297 mg/kg)大豆油的近红外(NIR)模型。结果表明:高含磷量和低含磷量大豆油定标方程的交互定标决定系数(1-VR)分别为0.988和0.974,定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2和0.980,定标标准误差(SEC)分别为2.420和2.512,交互定标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2.538和2.678;现有数据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别为2.602和2.683;该近红外法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快速准确检测大豆油中含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大豆油 含磷量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