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群和蜂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
1
作者 刘晓芬 吴传淑 +1 位作者 张紫瑞 陈珏先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针对无人机在有威胁战场环境下的2维和3维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人工蜂群(artificialbeecolony,ABC)混合算法。根据B样条可以修改局部飞行轨迹的特点,引入非均匀B样条曲线优化拐点处的路径... 针对无人机在有威胁战场环境下的2维和3维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人工蜂群(artificialbeecolony,ABC)混合算法。根据B样条可以修改局部飞行轨迹的特点,引入非均匀B样条曲线优化拐点处的路径,使得到的路径更加平滑,无人机机动转弯相对更少。结果表明:该研究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便于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跟踪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B样条 粒子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与人工蜂群融合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庆 李冰 +1 位作者 孙辉 张绍泉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标准的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收敛性能差、在复杂优化问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融合算法.改进融合算法拥有双种群并行进化,其中粒子群采用改进的反向学习策略,以增加群体的多样性;蜂群中跟随蜂根据个体停滞次数... 针对标准的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收敛性能差、在复杂优化问题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融合算法.改进融合算法拥有双种群并行进化,其中粒子群采用改进的反向学习策略,以增加群体的多样性;蜂群中跟随蜂根据个体停滞次数,自适应地改变进化策略,以平衡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同时算法将交替共享两个种群的全局最优位置,通过相互引导使融合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8个经典函数和CEC2013的8个复合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的一些改进粒子群和人工蜂群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反向学习 自适应策略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门茂琛 赵睿 +2 位作者 张金帅 王鹏 张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5-1265,共11页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给中压配电网带来严重功率反送,导致中压配电网出现节点电压越限和配电变压器反向过载问题.以系统潮流平衡、节点电压偏差、配电变压器反向负载率和线路载流量为约束条件,以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与系统网络损耗之差...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并网给中压配电网带来严重功率反送,导致中压配电网出现节点电压越限和配电变压器反向过载问题.以系统潮流平衡、节点电压偏差、配电变压器反向负载率和线路载流量为约束条件,以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与系统网络损耗之差的分布式光伏等效并网容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中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模型,并提出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SA-PSO)算法.对IEEE33系统和实际中压配电网进行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布式光伏承载力评估模型适用于中压配电网节点电压稳定性与配电变压器安全运行问题评估;相较于其他算法,改进SA-PSO算法提高了评估模型计算的收敛速度与寻优能力,在相同约束条件限值下,所得线路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更高,且系统网络损耗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中压配电网 电压越限 反向过载 承载力 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和人工蜂群混合算法的气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梅花 夏露 +1 位作者 张欣 米百刚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7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现代启发式智能算法存在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的平衡问题,针对此问题,采用双种群进化策略和信息交流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相结合的新型混合优化算法——MABCPSO,并分别进行函数测试和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验证。结果表... 现代启发式智能算法存在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的平衡问题,针对此问题,采用双种群进化策略和信息交流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相结合的新型混合优化算法——MABCPSO,并分别进行函数测试和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验证。结果表明:MABCPSO新型混合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相比粒子群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能以更少的进化代数分别提高1.7%和2.2%的减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混合算法 气动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修正的混合人工蜂群-蝙蝠算法人群疏散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郁彤彤 王坚 陈晓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0-88,共9页
目前的群智能疏散模型多仅考虑单一的经典的群体智能,不足以描述复杂的群体疏散行为特征,且鲜有考虑人群混乱程度对人群疏散的影响。为研究描述多种群体疏散行为的群智能疏散模型,综合使用多种群智能算法,并考虑了人群混乱程度对疏散的... 目前的群智能疏散模型多仅考虑单一的经典的群体智能,不足以描述复杂的群体疏散行为特征,且鲜有考虑人群混乱程度对人群疏散的影响。为研究描述多种群体疏散行为的群智能疏散模型,综合使用多种群智能算法,并考虑了人群混乱程度对疏散的影响,构建了熵修正的混合人工蜂群-蝙蝠算法人群疏散模型。首先,采用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进行群组划分。然后,将人群分为群组引导者、群组成员和离散人员3类,并针对每类人群的特点,基于蝙蝠算法描述群组引导者,基于人工蜂群算法描述群组成员,基于粒子群算法描述离散人员。最后,引入定量描述人群混乱程度的疏散熵对群组引导者进行位置修正,构建了熵修正的混合人工蜂群-蝙蝠算法人群疏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群组疏散,比较符合真实的群组疏散形状,以群组形式疏散一定程度提高了疏散效率;同时,引入疏散熵进行修正后,群组引导者可以引导群组成员避开前方混乱区域,避免了人群过度集中,增强了疏散的安全性与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 蝙蝠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粒子算法 疏散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S轨迹和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航线规划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林春 郝永志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保证船舶航线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航程为目标,提出基于AIS轨迹和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航线规划方法。对船舶AIS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船舶AIS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完成船舶AIS数据提纯;采用基于粒子群与K均值混合聚类算法的核心转向点筛选与... 在保证船舶航线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航程为目标,提出基于AIS轨迹和改进蚁群算法的船舶航线规划方法。对船舶AIS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船舶AIS数据中的冗余数据,完成船舶AIS数据提纯;采用基于粒子群与K均值混合聚类算法的核心转向点筛选与识别方法,筛选并识别船舶AIS数据中船舶航线核心转向点数据;通过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航线规划方法,以核心转向点数据为基础,构建航线网络,在此网络中,通过人工势场法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对船舶航线进行寻优,实现船舶航线规划。经实验验证,本文方法能够规划出安全合理的船舶航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轨迹 改进算法 航线规划 粒子 人工势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BC-PSO算法优化调度水库群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宁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9期71-76,84,共7页
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需求量迅速增加。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人工调节,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发电、生态等多目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山西大水网中的忻州—阳泉供水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梯... 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需求量迅速增加。如何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人工调节,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发电、生态等多目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山西大水网中的忻州—阳泉供水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考虑供水区年总缺水最小、梯级水库年发电量最大和年总生态缺水率最小的综合目标,提出改进的人工蜂群-粒子群优化算法(IABC-PSO),避免传统粒子群算法的不足,并成功应用于研究区供水水库调度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当地供水丰水年能满足需求,平水年和枯水年存在一定程度缺水。相较于粒子群算法(PSO)和人工蜂群算法(ABC),本方法优化调度后,区域供水缺水率和生态缺水率有所降低。该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调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多目标优化 改进人工蜂群-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算法的纳米薄膜参数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馨尹 傅云霞 +6 位作者 李强 吴俊杰 魏佳斯 孔明 管钰晴 谢张宁 雷李华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椭圆偏振测量进行纳米薄膜参数数据处理的混合优化算法。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建立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IPSO-NN)算法模型对纳米薄膜参数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更... 提出了一种利用椭圆偏振测量进行纳米薄膜参数数据处理的混合优化算法。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选择人工神经网络中的权值和阈值,建立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IPSO-NN)算法模型对纳米薄膜参数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更高精度的纳米薄膜参数。利用IPSO-NN算法模型计算标称厚度值为50和997.7 nm的硅上二氧化硅(SiO2/Si)纳米薄膜厚度标准样片的薄膜参数,结果表明:两种尺寸的薄膜厚度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均小于3%,说明了混合优化算法具有高精度的薄膜厚度和复折射率等薄膜参数的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实验证明了IPSO-NN算法模型能有效地优化迭代次数,具有收敛速度快、测量效率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偏振测量 改进粒子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薄膜参数 数据处理 标准样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人工蜂群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振鑫 刘广钟 赵学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为了抑制人工蜂群算法中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学习框架,挖掘种群中的有用信息来抑制早熟。当个体产生候选解的时候,通过对所有好于当前解的个体线性组合,产生一个集成最优解;然后利用相应的人工蜂群算法的搜索公式产生候选解,该... 为了抑制人工蜂群算法中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学习框架,挖掘种群中的有用信息来抑制早熟。当个体产生候选解的时候,通过对所有好于当前解的个体线性组合,产生一个集成最优解;然后利用相应的人工蜂群算法的搜索公式产生候选解,该公式中的全局最优解被集成最优解代替。该框架通过产生更有希望的个体带领算法进化,帮助算法逃离局部最优解。实验表明,新的集成学习框架显著地提高了全局最优解引导的人工蜂群算法的性能,而没有增加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且该框架可提高全局最优解引导的差分、粒子群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集成学习 粒子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进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与蜂群结合的算法求解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茜 王高峡 王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57-62,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智能算法解决含阀点效应和系统约束的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将蜂群中的觅食行为与聚群行为引入改进的粒子群,提出改进粒子群-蜂群混合智能算法.在算法上进行优化,大大地提高搜索的能力,从而使结果更优.通过... 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智能算法解决含阀点效应和系统约束的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将蜂群中的觅食行为与聚群行为引入改进的粒子群,提出改进粒子群-蜂群混合智能算法.在算法上进行优化,大大地提高搜索的能力,从而使结果更优.通过引入交叉策略,对那些速度保持不变的点,重新赋值.以一定的比例选拔最优点,其中选拔出的最优点,不止一个.同时精英策略的采用,有利于加强全局寻优,跳出局部最优,从而使算法得到很大的改善.最后对一个10机系统的算例进行求解,通过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蜂群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的粒子群-蜂群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智能算法 改进粒子算法(IPSO) 人工蜂群算法(ABC)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承龙 杨侃 +3 位作者 蔡玉棽 薛晴 陈静 杨晶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9-74,共6页
为了缓解忻州-阳泉地区日益凸显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建立了以研究区供水、发电和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同时提出了定权重目标比适应度函数,将复杂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目标问题。在求解模型过程中,使用S型递减函... 为了缓解忻州-阳泉地区日益凸显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建立了以研究区供水、发电和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同时提出了定权重目标比适应度函数,将复杂的多目标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单目标问题。在求解模型过程中,使用S型递减函数计算惯性权重并结合定权重目标比适应度函数简化求解,改进了粒子群算法。通过丰、平、枯3种不同来水条件下的情景模拟验证发现:改进粒子群算法运行前期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提升、中期搜索速度加快、后期局部收敛能力得到保证,在求解过程中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根据模型计算得出的水资源优化调配方案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研究区域的供水要求、均衡优化年内水资源分配、平衡区域之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协调各目标之间的满足情况,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算法 改进粒子算法 水资源优化调配 忻州-阳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38
12
作者 贾亦敏 史丽萍 严鑫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类型的复杂难辨,结合油中气体分析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经典三层小波神经网络,采用粒子化的人工鱼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输入和输出层的权值、小波神经元的伸缩和... 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故障类型的复杂难辨,结合油中气体分析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经典三层小波神经网络,采用粒子化的人工鱼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输入和输出层的权值、小波神经元的伸缩和平移系数进行修正,通过引入动态反向学习策略实时优化人工鱼分布,迭代后半程采用基于柯西分布的自适应人工鱼视野范围提高算法精度。结果表明,该改进鱼群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相比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和标准鱼群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诊断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故障诊断 小波神经网络 改进人工算法 粒子优化算法 动态反向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蜂群算法的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慧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人工蜂群算法(ABC)模拟了蜂群中工蜂的群体协作采蜜行为,根据各自的分工进行不同的采蜜活动,并用特有的舞蹈语言进行蜜源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同时差分扰动产生新解的方式使得算法具有自适应收敛性质。对基准测... 人工蜂群算法(ABC)模拟了蜂群中工蜂的群体协作采蜜行为,根据各自的分工进行不同的采蜜活动,并用特有的舞蹈语言进行蜜源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从而快速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同时差分扰动产生新解的方式使得算法具有自适应收敛性质。对基准测试函数的计算试验表明,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差分进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优化 人工蜂群算法 遗传算法 粒子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提高光伏阵列多峰的功率输出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瑞 吕玮 +1 位作者 张昊 张文文 《信息技术》 2018年第11期143-147,共5页
针对太阳能光伏阵列在表面光照不均匀情况下,光伏阵列的P-V输出曲线会有多个峰值,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大值或者收敛特性差。文中提出人工蜂群(ABC)智能算法,对光照不均匀的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全局最大功率追踪(GMPPT),模仿蜜蜂繁殖和采蜜... 针对太阳能光伏阵列在表面光照不均匀情况下,光伏阵列的P-V输出曲线会有多个峰值,传统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大值或者收敛特性差。文中提出人工蜂群(ABC)智能算法,对光照不均匀的光伏发电装置进行全局最大功率追踪(GMPPT),模仿蜜蜂繁殖和采蜜,把光伏输出电流电压作为蜜源,对不同光照模式下的光伏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常用的粒子群算法(PSO)搜索波形进行比较,发现人工蜂群算法在收敛上和搜索路径上优于粒子群算法,为光伏多波峰情况的最大功率追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不均匀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追踪 人工蜂群 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缩围压与峰值应力、应变关系的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易达 刘洁荣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39-2642,2648,共5页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中,峰值应力和应变是应力-应变曲线重要的控制数据,通常情况下,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值应力和应变也会相应增大。试验结果表明,围压与峰值应力、应变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使用模拟退火技术对粒子群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 岩石三轴压缩试验中,峰值应力和应变是应力-应变曲线重要的控制数据,通常情况下,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值应力和应变也会相应增大。试验结果表明,围压与峰值应力、应变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使用模拟退火技术对粒子群神经网络进行了改进,提出采用改进粒子群神经网络建立围压与峰值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的方法。通过实例,说明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 应力-应变曲线 围压 峰值应力 人工神经网络 模拟退火 粒子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欧阳海滨 全永彬 +1 位作者 高立群 邹徳旋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40,共7页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性问题。针对单独使用某一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着搜索速度慢,或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采用三角形法进行...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性问题。针对单独使用某一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着搜索速度慢,或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层次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采用三角形法进行空间环境路径建模;二是结合人工势场法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初次路径规划;三是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初次路径规划的结果进行优化以实现更可靠的最优路径。通过实例仿真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方法能够融合各算法的优点,快速有效地找到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法 改进遗传算法 粒子优化算法 三角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能算法的理论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水花 张煜东 吉根林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4年第4期31-38,共8页
群智能是由自然或人造的分散自组织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集体智能.群智能包含一组简单的个体,其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局部交互行为.虽然个体遵循非常简单的规则,但是微观的交互最终还是导致了宏观的智能行为.在本文中,我们对典... 群智能是由自然或人造的分散自组织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集体智能.群智能包含一组简单的个体,其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局部交互行为.虽然个体遵循非常简单的规则,但是微观的交互最终还是导致了宏观的智能行为.在本文中,我们对典型群智能方法的起源、发展、理论、技术、应用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了蚁群优化、粒子群优化、人工蜂群、细菌觅食优化、萤火虫共五类算法.文末提出群智能发展的六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算法 粒子算法 人工蜂群 细菌觅食优化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etic框架混合群智能算法的NARMAX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谦益 王小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88-94,共7页
针对NARMAX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群智能算法。该算法在Memetic算法框架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融合作为全局搜索策略,采用单纯形优化法作为局部搜索策略。针对三个复杂程度不同的NARMAX模型进行的参数... 针对NARMAX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混合群智能算法。该算法在Memetic算法框架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融合作为全局搜索策略,采用单纯形优化法作为局部搜索策略。针对三个复杂程度不同的NARMAX模型进行的参数辨识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和随机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相比,新算法无论在鲁棒性还是求解精度上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粒子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非线性系统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体智能算法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谦益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群体智能算法是一类适用于非线性、不可微和多峰值复杂函数的优化方法.针对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在粒子群算法中,采用贪婪准则来确定全局最优粒子,并将该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辨识结果显示了两种算法对含加性噪声的... 群体智能算法是一类适用于非线性、不可微和多峰值复杂函数的优化方法.针对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在粒子群算法中,采用贪婪准则来确定全局最优粒子,并将该算法与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辨识结果显示了两种算法对含加性噪声的NARMAX模型辨识的有效性,并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智能 粒子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NIRS树种识别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明曼曼 陈芳 +3 位作者 孙恺琦 顾崎岩 吴思齐 王学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为探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木材树种准确、快速识别新方法,并研究光谱波段范围对识别的影响,以大叶桉、杉木、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5种木材样品为研究对象,针对3种光谱波段范围,分别建立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BP-ANN)、粒子群... 为探究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木材树种准确、快速识别新方法,并研究光谱波段范围对识别的影响,以大叶桉、杉木、落叶松、马尾松、樟子松5种木材样品为研究对象,针对3种光谱波段范围,分别建立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BP-ANN)、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和人工蜂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ABC-BP),对比模型识别准确率和运行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波段越长,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越高;PSO-BP与ABC-BP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均高于BP-ANN,其中ABC-BP模型的识别效果最好,可达到95.333%;ABC算法较于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木材近红外光谱树种识别时间更短。基于集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能有效应用于树种识别研究,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木材树种识别 BP神经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