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区间两阶段鲁棒和多议价能力的多能微网能源共享优化方法
1
作者 张磊 陶千惠 +3 位作者 叶婧 徐艳春 杨子龙 王满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针对多能微网独立运行时存在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干扰强、运行成本高和碳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区间两阶段鲁棒和多议价能力的多能微网能源共享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多区间不确定集的两阶段鲁棒模型,在单一区间内划分多个子区间并分... 针对多能微网独立运行时存在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干扰强、运行成本高和碳排放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区间两阶段鲁棒和多议价能力的多能微网能源共享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多区间不确定集的两阶段鲁棒模型,在单一区间内划分多个子区间并分配不确定度预算,针对模型第2阶段最内层含有0-1变量的特点,采用循环交替优化过程的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有效求解。其次,引入考虑多种议价因子的纳什-海萨尼谈判博弈理论,建立多能微网能源共享模型,合理分配合作效益。最后,基于分布式思想,将问题先后分解为合作成本最小化和效益分配问题,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算法分别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微网 多区间不确定集 阶段 合作博弈 能源共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主体多能微网合作博弈优化调度
2
作者 王波 王蔚 +2 位作者 马恒瑞 李天格 姚良忠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553-5570,共18页
多能微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电价以及新能源出力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多主体多能微网合作博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多能微网和其内部产消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上层为多... 多能微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电价以及新能源出力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的多主体多能微网合作博弈优化模型。首先,考虑多能微网和其内部产消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上层为多能微网,下层为产消者”的双层优化模型;其次,采用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模糊集分别构建了电价、多能微网新能源出力以及内部产消者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模型;然后,在多主体多能微网之间,构建了考虑合作博弈和隐私保护的能源交互模型,并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结合列与约束生成法(C&CG)对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最后,基于包含三主体多能微网的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优化 阶段分布优化 多能微网 合作博弈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碳-绿证互联交易的虚拟电厂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迟绿 杨晓辉 +4 位作者 万钊 杨芃 吴子昊 周琪 徐嘉静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性并更好地平衡调度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及碳-绿证互联交易的虚拟电厂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策略。在日前阶段,考虑新能源生命周期碳排量和绿证碳排放权的互联交易机制,建立双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去平抑新... 为进一步提高虚拟电厂的低碳经济性并更好地平衡调度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计及碳-绿证互联交易的虚拟电厂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策略。在日前阶段,考虑新能源生命周期碳排量和绿证碳排放权的互联交易机制,建立双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去平抑新能源大量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日内阶段,建立日内碳-绿证互联交易模型,进一步获取额外经济收益。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能有效避免交叉补贴,降低碳排量,并平衡市场激励机制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碳-绿证互联交易 阶段优化调度 碳-绿证转化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富氧燃烧技术的综合能源两阶段鲁棒低碳经济优化
4
作者 赵均祥 文中 +1 位作者 王秋杰 张业伟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7,共14页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双重背景下,实现低碳与鲁棒调度已成为关键挑战。面向风电和负荷波动下的低碳调度问题,构建融合富氧燃烧碳捕集(oxy-fuel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OXYCC)、燃气掺氢与奖...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双重背景下,实现低碳与鲁棒调度已成为关键挑战。面向风电和负荷波动下的低碳调度问题,构建融合富氧燃烧碳捕集(oxy-fuel 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OXYCC)、燃气掺氢与奖惩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低碳协同优化模型,并引入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以增强系统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调度可行性与稳定性。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提升模型求解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使碳排放量降低29.99%,系统成本减少16.11%;在多源波动与扰动情形下仍保持良好运行性能,验证了该策略在低碳性与鲁棒性双重目标下的有效性与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富氧燃烧 掺氢 奖惩阶梯式碳交易 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综合能源系统合作运行优化
5
作者 丁小强 袁至 李骥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共14页
耦合氢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单独运行受源荷不确定性影响大,传统鲁棒优化过于保守导致经济性差。为了提升多区域电能交互下各局部IES的鲁棒性与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 耦合氢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单独运行受源荷不确定性影响大,传统鲁棒优化过于保守导致经济性差。为了提升多区域电能交互下各局部IES的鲁棒性与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IES合作运行优化策略。首先,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概率分布模糊集建立min-max-min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其次,通过改进纳什谈判原理构造合作成本最小问题和交易电价最优问题激励各主体积极参与合作;最后,提出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嵌套分布式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的方式,在保护隐私下求解问题。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改善了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性,通过合作运行提升了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serstein距离 阶段分布 含氢综合能源系统 合作运行 改进纳什谈判 ADMM嵌套分布式C&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对转桨扇自动平衡控制算法研究
6
作者 孙亚冰 陈立芳 +2 位作者 王冬寒 易云蔚 鲍锐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3,共11页
针对桨扇发动机飞行时振动噪声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Two-Stage Robust Optimization,TSRO)对转桨扇内外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线抑制的原理和方法。模拟某型桨扇发动机搭建结构相似的对转双螺旋桨试验台,分别在内/外... 针对桨扇发动机飞行时振动噪声大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Two-Stage Robust Optimization,TSRO)对转桨扇内外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线抑制的原理和方法。模拟某型桨扇发动机搭建结构相似的对转双螺旋桨试验台,分别在内/外转子上安装一套电磁式自动平衡执行器,开展对转双转子自动平衡算法和试验研究。在实时辨识不平衡矢量基础上,应用两阶段鲁棒优化的自动平衡控制算法,实现对转双转子系统不平衡力和力偶的快速稳定抑制。TSRO算法的第一阶段,以转子残余不平衡量单调减小为决策;第二阶段以自动平衡时间最短为决策。利用该算法控制双自动平衡执行器中的配重块移动,实现快速配平,实时高效地抑制对转双转子不平衡振动。在搭建的对转双转子自动平衡试验台上应用TSRO方法进行自动平衡试验,内/外转子振动分别下降87%与91%;对比其他几种算法,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TSRO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与高效性,自动平衡效率提高2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扇发动机 自动平衡 残余不平衡力 不平衡力偶 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微电网的两阶段分布式鲁棒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7
作者 杨捷凯 马平 李立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4,共9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模拟风电不确定性,建立两阶段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确定储能容量投资成本,第二阶段计算微电网最小运行成本,相对于传统鲁棒优化在保证鲁棒性...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模拟风电不确定性,建立两阶段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确定储能容量投资成本,第二阶段计算微电网最小运行成本,相对于传统鲁棒优化在保证鲁棒性的同时提高经济性。模型中考虑了储能、分布式可控电源、需求响应负荷的协调控制,并提出相应调度策略,且可通过调节KL散度阈值控制方案的鲁棒程度。将椭圆模糊集转化为盒式不确定集后通过CC&G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algorithm,CC&G)和强对偶理论将原问题分解成形式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主问题和子问题后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最优解。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鲁棒性和灵活性,并且能对现实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容量优化 微电网 阶段分布式优化 不确定性 调度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两阶段鲁棒规划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远翔 范立东 +3 位作者 王宇航 刘铖 矫英鹤 王云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7,共9页
随着风光并网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风光并网给电网规划带来的影响,文中构建了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的两阶段鲁棒规划模型,并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降低模型的保守性。一阶段以投资成本和运... 随着风光并网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风光并网给电网规划带来的影响,文中构建了风-光-火-抽蓄-蓄电池联合系统的两阶段鲁棒规划模型,并引入不确定性调节参数降低模型的保守性。一阶段以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确定联合系统的容量配置;二阶段在给定容量配置下,通过构建风光出力不确定集合,以环境成本、弃风弃光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确定最优调度方案。针对鲁棒规划模型的特点,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和强对偶理论,将原问题分解为具有混合整数线性特征的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采用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分析不同保守程度下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并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优化 不确定性调节参数 风光消纳 环境成本 列和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鲁棒优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栋 窦晓波 +3 位作者 丁泉 胡珺如 张晓彤 郭照楚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38,共9页
针对配微电网因分属不同运营主体导致的协同优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通过分层协调机制实现配微电网的经济协同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构建配电网确定性优化与微电网两阶段鲁... 针对配微电网因分属不同运营主体导致的协同优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并行式目标级联分析法的配微协同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通过分层协调机制实现配微电网的经济协同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构建配电网确定性优化与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分层解耦模型;引入对角二次近似法重构联络变量一致性约束罚函数,解耦子问题间的二次交叉项,实现子问题的并行求解;设计自适应拉格朗日乘数与惩罚权重更新机制,基于算法迭代收敛状态动态调节乘子更新步长与罚函数二次项权重,有效抑制并行求解过程中的振荡问题,提升算法收敛速度。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联络变量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升协同优化算法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微协同优化 目标级联分析法 阶段优化 并行计算 自适应乘数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的多微网合作优化运行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艳春 章世聪 +1 位作者 张涛 MI Lu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61,共15页
针对微网独立运行时面临运行成本高,受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首先,为了应对源荷双重不确定性挑战,在传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 针对微网独立运行时面临运行成本高,受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首先,为了应对源荷双重不确定性挑战,在传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数据的最恶劣概率场景驱动的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并采用可并行计算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来提高求解效率。然后,在建立的多微网点对点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框架上,根据纳什谈判理论构造多微网合作成本最小化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一种耦合可并行计算C&CG的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最后,根据各微网不同的贡献率,设计一种基于点对点电能交易贡献度的非对称纳什谈判机制来分配各微网的合作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系统的鲁棒性、经济性和隐私性,并实现每个微网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阶段优化 多微网合作运行 点对点交易模式 纳什谈判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需求下无人机任务分配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巍 解慧 +2 位作者 魏忠诚 赵继军 彭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2-3561,共10页
灾害场景下依托无人机配送资源应用前景广阔,但应急场景环境复杂多变,各类突发事件在时空上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目标点对资源需求评估的不准确,进而影响到资源配送中无人机任务分配方案.针对此问题,在无人机任务分配模型中引入两阶段鲁棒... 灾害场景下依托无人机配送资源应用前景广阔,但应急场景环境复杂多变,各类突发事件在时空上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目标点对资源需求评估的不准确,进而影响到资源配送中无人机任务分配方案.针对此问题,在无人机任务分配模型中引入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模型通过将无人机分配和任务分配相结合,充分利用无人机集群资源,实现需求变化最大化时的任务分配成本最低.本文对受伤人数等级与资源需求变化关系建模,将资源需求划分为3个等级,实现了任务分配总成本变化的精确化表达,并采用列和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实现了资源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无人机任务分配.最后设计了3种类型的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相比确定性模型,该算法在应对需求变化时展现出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无人机任务分配 阶段优化 需求不确定 需求多等级 C&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实验案例教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振国 林勇棋 +1 位作者 陈煜超 陈飞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181,共7页
两阶段鲁棒优化可根据不确定性变化动态调整决策,有效改善日前决策保守性,从而为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一种方案选择。由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前沿性强、内容复杂度高、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有... 两阶段鲁棒优化可根据不确定性变化动态调整决策,有效改善日前决策保守性,从而为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一种方案选择。由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前沿性强、内容复杂度高、学习难度大,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有效传达其核心概念和应用,无法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为解决这一教学挑战,该文构建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出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实验方案,并设计了三个仿真实验案例。通过实验平台建设和案例设计,提升了学生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案例教学 阶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智能小区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安全 代红 +2 位作者 赵清松 钟浩 马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5,共16页
为解决电力系统中电源侧和负荷侧的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针对电源侧,考虑风电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分别建立风电与光伏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场景并进行缩减,从而得出风电与光伏出力区间;针对负荷侧... 为解决电力系统中电源侧和负荷侧的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针对电源侧,考虑风电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分别建立风电与光伏的概率密度函数模型,通过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生成场景并进行缩减,从而得出风电与光伏出力区间;针对负荷侧,考虑柔性负荷对电网消峰填谷的作用,提出基于智能小区的综合需求响应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在日前阶段,以电网系统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源荷的不确定性,基于价格需求响应模型,从而确定日前调度方案。在日内阶段,基于日前阶段优化结果,以智能小区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通过列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将目标函数进行转换,采用Karush-Kuhn-Tucker条件和Big-M约束方法将max-min形式优化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最终,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不确定性 综合需求响应 阶段优化 智能小区 柔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阶段鲁棒优化的主动配电网经济调度 被引量:44
14
作者 随权 林湘宁 +5 位作者 童宁 李雪松 汪致洵 胡志豪 李正天 孙士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66-2179,共14页
针对多源配电网运行面临的供电电压不合格和运行经济性欠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两阶段鲁棒优化的主动配电网经济调度策略。首先,量化分析了全电驱动的移动式储能(mobile energy storage,MES)的时空转移特性,评估了基于变频空调的... 针对多源配电网运行面临的供电电压不合格和运行经济性欠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两阶段鲁棒优化的主动配电网经济调度策略。首先,量化分析了全电驱动的移动式储能(mobile energy storage,MES)的时空转移特性,评估了基于变频空调的建筑虚拟储能(virtual energy storage,VES)的调节能力,建立统一的多类型储能模型。进而,考虑预测误差,通过离散不确定域,改进现有的鲁棒优化方法,获得更加精确的"最恶劣"场景。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模型中的min-max-min结构,提出了主–子问题交互迭代的求解方法。基于41节点配网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的主动配电网经济调度切实可行,相应的求解算法具有高效性。该方法为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MES&VES 改进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 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 主–子问题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新能源-储能规划配置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宇翔 陈艳波 +3 位作者 田昊欣 李嘉祺 鲍玉涛 李春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13-4723,I0019,共12页
“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使得轨道交通系统向着高效能、高弹性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在其路域铺设新能源,并根据需要配置储能,构建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可实现系统的资产能源化,助力系统向... “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使得轨道交通系统向着高效能、高弹性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轨道交通系统自身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在其路域铺设新能源,并根据需要配置储能,构建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可实现系统的资产能源化,助力系统向绿色化方向演进。但随机性轨道交通负荷与随机性新能源出力相交织,使得轨道交通自洽能源系统的规划配置面临难题。为此,该文构建了轨道交通路域风力、光伏以及牵引负荷的不确定集合,从而考虑了供需双向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以年均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并针对牵引变压器等自洽能源系统的组分进行分析,形成系统内各组分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从而构建了适应轨道交通运行需求的新能源-储能规划配置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点,采用改进列和约束生成(improved 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IC&CG)算法予以求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使得系统的自洽率满足设定要求,并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成本,对推进轨道交通绿色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系统 自洽能源系统 阶段优化 IC&CG算法 自洽率 碳排放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鲁棒的多综合能源微网-共享储能电站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猛 解超 +3 位作者 李凤婷 尹纯亚 张高航 高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93-4502,I0025-I0029,共15页
多综合能源微网(integrated energy microgrids,IEM)配置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plant,SES)能显著提升系统能源利用率以及储能利用效率。然而,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主体协同管理、新能源出力随机性、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 多综合能源微网(integrated energy microgrids,IEM)配置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plant,SES)能显著提升系统能源利用率以及储能利用效率。然而,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主体协同管理、新能源出力随机性、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以及各个主体隐私保护等诸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两阶段鲁棒的多综合能源微网-共享储能电站协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构建min-max-min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第一阶段决策各IEM与SES电能交互量,第二阶段决策最恶劣情况下各IEM内调度计划。针对第二阶段含有“0-1”整数变量无法用卡鲁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转对偶求解的问题,据此提出重构与分解(reconstruction and decomposition,RD)—列和约束生成(column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的求解方法。其次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建立多IEM-SES系统运行效益最大化问题和电能交易支付最大化问题。最后,为保护各IEM隐私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两个问题进行分布式求解。通过仿真验证,所提策略兼顾了系统的鲁棒性和经济性,有效地保护了各主体的隐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微网 共享储能电站 RD-C&CG算法 阶段优化 纳什谈判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间接碳排放不确定性的电-冷-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特 薛云飞 +5 位作者 季节 韩杨 包维瀚 李付强 杜尔顺 张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0,共11页
在“双碳”政策外力驱动下,传统电力系统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该文重点研究碳-源-荷多重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分析综合能源系统并网点的电力间接碳排放强度的... 在“双碳”政策外力驱动下,传统电力系统的低碳化转型至关重要。该文重点研究碳-源-荷多重不确定因素对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分析综合能源系统并网点的电力间接碳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并使用多面体不确定集对其进行建模;其次,对综合能源系统所聚合的设备建立数学模型,并引入碳排放交易机制,分析设备运行成本与碳排放成本;然后,采用列和约束生成(column-and-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将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分解为主问题与子问题循环求解,利用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与big-M法对子问题中存在的双层结构与非线性项进行化简与线性化处理;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建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并剖析所提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方法的低碳经济性与抵御不确定因素波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间接碳排放 综合能源系统 阶段优化 列和约束生成算法 KKT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电压无功两阶段多目标鲁棒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符杨 武洁 +4 位作者 苏向敬 田书欣 米阳 李海瑜 耿福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高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线路排布不对称、负荷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加剧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同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显著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系统电压越限频繁以及网络能量损耗增加。引入电压不平衡度二阶锥约束,以降低主动配电网的... 高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线路排布不对称、负荷分布不均匀等因素加剧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同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显著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系统电压越限频繁以及网络能量损耗增加。引入电压不平衡度二阶锥约束,以降低主动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程度;采用鲁棒优化方法对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不平衡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多目标电压无功控制模型,以最小化系统电压偏差和网络能量损耗;结合二阶锥松弛与线性化技术将非凸模型转化为可求解形式,利用法线边界相交算法处理多目标问题,并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将可求解模型分为主问题与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从而得到鲁棒帕累托最优解。基于澳大利亚某真实配电网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 不确定性 优化 阶段 多目标 电压无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中-分散交易机制的多产消者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善磊 孙国强 +4 位作者 吴晨 胡国伟 周亦洲 陈胜 卫志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5-182,共8页
针对产消者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多产消者两阶段鲁棒集中-分散交易模型。考虑产消者之间可进行点对点分散交易,建立多产消者集中-分散市场交易模型;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交易策略的影响,构建多产消者两阶段鲁棒... 针对产消者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多产消者两阶段鲁棒集中-分散交易模型。考虑产消者之间可进行点对点分散交易,建立多产消者集中-分散市场交易模型;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对交易策略的影响,构建多产消者两阶段鲁棒市场交易模型;采用Nash谈判法实现多产消者合作剩余的公平分配。仿真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消者 集中-分散交易 Nash谈判 阶段优化 点对点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春明 李瑞月 +1 位作者 尹钰君 刘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准确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提高系统调度的准确度和运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该模型考虑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预测误差分布...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准确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提高系统调度的准确度和运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该模型考虑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预测误差分布的规律性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概率分布难以准确刻画的特点,分别利用随机优化和鲁棒优化处理负荷侧和发电侧的不确定性;在第二阶段的优化目标中加入协调策略以使实时优化控制变量值尽量接近日前全局优化值,从而在修正第一阶段预测误差的同时克服实时优化过程中的短视效应;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平衡不同优化时间尺度上的预测误差与系统短视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性影响,有利于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阶段优化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