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96
1
作者 柳泽 杨宏宇 +1 位作者 熊维康 陈光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737,共10页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 针对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应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德清县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具体改进包括:引入核密度型距离衰减函数对两步移动搜索法进行扩展、考虑医疗设施资源的未充分利用、对不同规模等级医疗机构设置不同服务阈值。计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德清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高可达性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城及邻接区域,边缘地区缺医明显;(2)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和传统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结果具有不同的整体特征,但前者可达性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空间可达性 改进移动搜索(o-2sfca) 德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薛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150-152,163,共4页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 [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方法。[结果]目前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平均,40%的居住区仍不能通过步行15 min到达周边公园;通过2SFCA模型分析获得的可达性指数<8.5的区域,是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重点考虑区域。基于可达性分析结果,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规划、城镇建设区规划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可获得满足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建设基本条件的合理选址地4个。[结论]基于2SFCA模型进行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可为今后开放型公益林建设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公益林 移动搜索(2sfca) 空间叠加分析 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长春市公园布局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雪松 冷红 +1 位作者 杨青山 魏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49,共8页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评价了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探讨了长春市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高的区域局部集聚,可达性差的区域分布分散,且大部分...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评价了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探讨了长春市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长春市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较大,可达性高的区域局部集聚,可达性差的区域分布分散,且大部分居民居住在可达性较差的区域;公园面积、分布、服务、人口数量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不完全匹配,老城区部分区域人口密度与可达性适应较差,城市周边新开发区人口密度与可达性相对适应;长春市现状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是整体可达性较低,公园的数量和面积不足且分布不均匀,未考虑与人口分布的适应性.原因是城市建设的历史基底较差、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下绿地紧缺、公园布局方法单一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高斯移动搜索(2sfca) 人口密度 公园布局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槛-供需”耦合视角的县域农村生活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兆晨 刘耀林 +2 位作者 罗璇 安睿 姜永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9-288,共10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设施布局优化对乡村发展、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村可达性研究中评价对象与视角单一等问题,考虑四类生活设施,采用“面向服务需求的等时线分析方法”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从“门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设施布局优化对乡村发展、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村可达性研究中评价对象与视角单一等问题,考虑四类生活设施,采用“面向服务需求的等时线分析方法”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从“门槛”与“供需”角度分析高安市农村生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耦合视角的可达性分区模式,并探讨农村生活可达性的驱动机制与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从最低时间成本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大病就医、物流快递、文体活动均存在较大障碍,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显著。2)从供需关系来看,教育资源与人口形成相对平衡的区域供需关系。部分乡镇中心医疗设施供给高于城区,商业与文体的供给普遍具有明显的城镇偏向性。3)基于“门槛-供需”耦合视角的农村可达性分区将高安市按四类设施分为高门槛-低供给、高门槛-高供给、低门槛-低供给、低门槛-高供给四种可达区和不可达区。农村生活可达性受空间阻抗与供需关系的影响,可从空间关系调整、生活设施与道路建设、生活服务服务要素流动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可为县域农村生活设施、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设施 可达性 分区 等时圈 改进移动搜索(2sfca) 蜂窝格网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