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turmdorf缝合法用于宫颈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呈艳 张燕 +1 位作者 周敏 曹宁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改良Sturmdorf缝合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宫颈病变患者73例,其中采用改良Sturmdorf缝合38例(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不缝合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病理... 目的探讨冷刀锥切改良Sturmdorf缝合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宫颈病变患者73例,其中采用改良Sturmdorf缝合38例(观察组),采用电凝止血不缝合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病理、术后住院时间及宫颈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无腹痛、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治愈率为97.37%,对照组治愈率为91.43%。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改良Sturmdorf缝合能够减少出血,止血快,效果好,有助于创面对合恢复宫颈解剖学形态,术后住院天数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刀锥切 改良sturmdorf缝合 子宫颈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turmdorf缝合法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蔡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74-76,共3页
目的:研讨改良Sturmdorf缝合法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20例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在术中,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缝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处理... 目的:研讨改良Sturmdorf缝合法联合垂体后叶素在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20例行宫颈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在术中,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缝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处理,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Sturmdorf缝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处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宫颈粘连及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改良Sturmdorf缝合法+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处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减少其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住院天数及术后宫颈粘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锥切术 改良sturmdorf缝合法 垂体后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Hayman缝合法与荷包式缝合法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宁尼亚 李素红 张素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39-3942,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Hayman缝合法与荷包式缝合法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将采用荷包式缝合法... 目的比较改良Hayman缝合法与荷包式缝合法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将采用荷包式缝合法的38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改良Hayman缝合法的42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不同时点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 h,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点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荷包式缝合法相比,改良Hayman缝合法止血效果更好,可以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改良Hayman缝合 荷包式缝合 血红蛋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rmdorf缝合法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脐部重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玉环 甘芳 王佳倞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脐部重塑成形技术中,应用Sturmdorf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36例TU-LESS脐部重塑中,使用Sturmdorf缝合法脐部切口缝合重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3例手...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TU-LESS)脐部重塑成形技术中,应用Sturmdorf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336例TU-LESS脐部重塑中,使用Sturmdorf缝合法脐部切口缝合重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3例手术后脐部甲级愈合,脐部重塑成形好,造型完美,3例在术后1个月内有较多分泌物,无1例脐疝发生。结论使用Sturmdorf缝合法,在TU-LESS脐部重塑成形中效果好,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sturmdorf缝合 脐部重塑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泉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Ⅱ区指屈肌腱断裂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实施常规缝合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法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手部肌... 目的:评价分析Ⅱ区指屈肌腱断裂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实施常规缝合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改良Kessler缝合法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手部肌腱的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00%)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生理总评分(48.43±16.54)分和心理总评分(49.43±15.34)分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生理总评分(42.54±14.62)分和心理总评分(43.54±15.43)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法在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改良Kessler缝合 观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跟腱吻合器与改良Kessler法缝合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治疗对比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春劲 杨惠林 +3 位作者 周军 黄永丰 朱法豪 夏绍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3期51-54,共4页
目的比较跟腱断裂采用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与改良Kessler法缝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对照研究,分为微创跟腱吻合器组和改良Kessler组,其中采用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34... 目的比较跟腱断裂采用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与改良Kessler法缝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对照研究,分为微创跟腱吻合器组和改良Kessler组,其中采用微创跟腱吻合器治疗34例,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治疗21例,术后石膏固定4~6周,同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5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不少于12个月,两组之间跟腱再断裂和术后粘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Kessler组的切口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微创吻合器组高(P〈0.05)。AFOAS评分在术后12周内微创吻合器组较高(P〈0.05),而12周以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患者对微创吻合器的满意率较高。结论临床上这两种缝合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相比于改良Kessler法,微创吻合器法切口小,并发症少,更能使患者满意,但使用微创吻合器法时需考虑到患者的经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跟腱吻合器 改良KESSLER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向君华 曾荻洵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对这些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国防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这4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6.31±2.78)min。术后其切口均愈合良好,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跟腱愈合不良、腓肠神经损伤、缝线排异及跟腱再次断裂等并发症。术后通过对其进行随访得知,其患侧跟腱功能的优良率为100%。结论:用改良的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手术的时间短、术后的并发症少及患者跟腱功能恢复的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有限切开交叉Kessler缝合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再改良Mason-Allen术与双排缝合桥术治疗中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伟 马胜山 +3 位作者 孙阳 李贺 武栋泽 李小飞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41,共6页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再改良Mason-Allen术与双排缝合桥术治疗中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分... 目的比较肩关节镜下单排再改良Mason-Allen术与双排缝合桥术治疗中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行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单排再改良组(25例)和双排缝合桥组(23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前屈、外展、内旋、外旋)对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2组间术前和末次随访ASES、Constant-Murley、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内旋、外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末次随访ASES、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内旋、外旋)评分明显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均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结论对于中型肩袖损伤,单排再改良Mason-Allen术与双排缝合桥术均显著有效,强调了选择适合患者具体情况的手术方法的重要性。这一策略将有助于优化术后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ason-Allen 缝合 缝合技术 关节镜 肩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荷包缝合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龚建云 汪江 +2 位作者 郑云彭 白吉星 梁永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在3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即间断环形缝合前半荷包与间断纵形(或斜形)缝合后半荷包合成一个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结...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在3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即间断环形缝合前半荷包与间断纵形(或斜形)缝合后半荷包合成一个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结果术中无须改变持针方式和缝合习惯即可轻松完成腹腔镜下荷包缝合,36例LA均顺利收紧荷包缝线并包埋阑尾残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20)min,术后住院时间(5±2)d。无荷包缝线撕裂浆肌层、阑尾残端漏或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36例术后半年通过电话随访,均无腹痛、腹胀等。结论改良荷包缝合法缝合荷包包埋阑尾残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避免应用传统方法缝合荷包给手术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降低因阑尾根部处理不满意而中转开腹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改良荷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培翰 冯合星 陈惠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15-115,共1页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缝合的100例患者,将其中50例行改良真皮内翻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另50例行传统缝合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行整形美容外科缝合的100例患者,将其中50例行改良真皮内翻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将另50例行传统缝合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及3月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合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中应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可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轻瘢痕形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真皮内缝合 整形 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初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晓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171-4172,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初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128例初产妇,按照缝合方式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接... 目的观察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法对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初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128例初产妇,按照缝合方式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接受皮内缝合法缝合,观察组接受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法缝合。对比两组缝合用时、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程度分级(VRS)。结果观察组缝合用时≤8 min的初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VRS 0级初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2 d的初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连续皮内缝合法应用于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中,可改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缝合用时及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会阴侧切术 改良连续皮内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B-Lynch缝合法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庆桃 欧瑞珍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1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行剖宫产且产后出血量超过800 m L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发病期间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行剖宫产且产后出血量超过800 m L的6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发病期间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宫腔纱条填塞法,观察组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状态。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 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 33%(19/3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1),但2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 67%,与对照组的26. 67%相比呈现显著的降低状态(P <0. 05); 2组E2、FSH及LH等血清性激素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未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量超过800 m L的患者给予改良B-Lynch缝合法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同时不会对机体性激素水平造成影响,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LYNCH缝合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性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连续单直针缝合法治疗早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澎 赵娟 +1 位作者 张小梅 杨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的连续单直针缝合法治疗早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7-07/2018-05收治的外伤所致睫状体脱离伴黄斑水肿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部位和范围,... 目的:观察改良的连续单直针缝合法治疗早期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7-07/2018-05收治的外伤所致睫状体脱离伴黄斑水肿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部位和范围,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观察黄斑水肿情况。在眼球密闭状态下使用改良连续单直针缝合法进行缝合修复,同时滴用扩瞳剂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控制炎症。术后检测眼压、视力,UBM观察睫状体复位情况,OCT观察黄斑水肿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睫状体脱离基本复位。20眼眼压提高到9~21mmHg,3眼仍低于5mmHg。23眼矫正视力均有提高,2眼视力不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结论:改良连续单直针缝合法是在玻璃体腔及前房密闭的情况下连续单直针缝合睫状体,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连续单直针缝合 早期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4.00%,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采取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Kessler缝合 伤科洗方 拇长屈肌腱断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良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70-70,7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例,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对照组21例,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随访3~4个月,对比... 目的探讨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的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拇长屈肌腱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例,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对照组21例,行改良Kessler缝合法。随访3~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功能优良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essler缝合法结合伤科洗方治疗拇长屈肌腱断裂,有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Kessler缝合 伤科洗方 拇长屈肌腱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国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5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观...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4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缝合法,观察组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缝合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效果理想,能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减少出血量,且利于产妇恢复,值得推荐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 护理措施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缝合法韧带重建术对急性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患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文静 赵治伟 查朱青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探究对急性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ulnarcollateralligament,UCL)损伤患者进行改良缝合法韧带重建术的效果。方法:81例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40例行抽出钢丝法,改良组41例采用改良缝合韧带重建方法,对比2组手术效果、术后握力、指尖... 目的:探究对急性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ulnarcollateralligament,UCL)损伤患者进行改良缝合法韧带重建术的效果。方法:81例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40例行抽出钢丝法,改良组41例采用改良缝合韧带重建方法,对比2组手术效果、术后握力、指尖捏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整体外观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总体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握力、指尖捏力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整体外观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患者实施改良缝合法韧带重建术,总体效果及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外观较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缝合 韧带重建 拇指指掌关节 尺侧副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文志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顺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处缝合。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情况及... 目的:探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缝合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顺产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埋线法在会阴裂伤处缝合。治疗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 h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情况及缝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缝合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埋线法应用于会阴裂伤缝合效果理想,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提高伤口愈合情况,提高产妇对缝合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埋线:会阴裂伤缝合:疼痛评分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腹部纵行改良切口缝合法临床应用观察
19
作者 程红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17-1217,共1页
关键词 切口缝合 改良缝合 剖宫产手术 临床应用 纵行 腹部 手术切口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Sturmdorf缝合术在子宫颈锥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陈俊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进行子宫颈锥切术时使用改良的Sturmdorf缝合术为其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揭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子宫颈锥切术的72例... 目的:探讨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进行子宫颈锥切术时使用改良的Sturmdorf缝合术为其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揭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子宫颈锥切术的72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改良Sturmdorf缝合组和“U”型缝合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子宫颈锥切术。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采用改良的Sturmdorf缝合术为改良Sturmdorf缝合组患者止血,采用“U”型缝合法为“U”型缝合组患者止血。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宫颈创面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锥切宫颈的锥高、锥切宫颈锥底的直径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后,改良Sturmdorf缝合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U”型缝合组患者,P<0.05;其手术的时间、宫颈创面愈合的时间均短于“U”型缝合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锥切宫颈的锥高、锥切宫颈锥底的直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在对CIN患者进行子宫颈锥切术期间,采用改良的Sturmdorf缝合术为其止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减少其手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手术的时间,促进其宫颈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锥切术 改良sturmdorf缝合 “U”型缝合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