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废水的研究
1
作者 韩卫萍 盖磊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150 mg/L提高至450 mg/L时,总氮(TN)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率分别由67.6%和86.6%提高至72.4%和94.3%,进一步提高OLR降低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此外,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泥特征,提高OLR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尤其在OLR为600 mg/L组别内,EPS含量提高至139.6 mg/g。进水OLR对缺氧池内EPS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厌氧池内EPS的影响。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当OLR为450 mg/L时,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活性酶最强。研究结果为农村低C/N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C/N污水 倒置A^(2)/o mbr 胞外聚合物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改良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兰河 庄艳萍 +1 位作者 王旭明 张海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3-219,共7页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物理因素。为了提高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效率,该研究采用改良A2/O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温度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和缺氧区微生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重要物理因素。为了提高生物同步脱氮除磷的效率,该研究采用改良A2/O反应器处理模拟城市污水,考察温度对活性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和缺氧区微生物代谢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2℃时,改良系统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去除率明显下降,PO3-4-P去除率变化较小。通过污泥反硝化除磷性能测试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释磷速率和吸磷速率的变化;温度对活性污泥中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organisms,DPAOs)比例影响较大,当温度为27℃时,DPAOs/PAOs达到最高值(56.16%),吸磷速率、硝酸盐还原速率以及聚-β-羟基丁酸盐(poly-β-hydroxybutyric acid,PHB)氧化速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15 mg/(g·h)、7.13 mg/(g·h)和0.81 mmol/(g·h)。通过拓展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缺氧区动力学过程的温度系数分别为1.120~1.164和1.137~1.153,所有的缺氧化学计量学均对温度变化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温度 动力学 改良A2/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与改良A^2/O工艺生产性试验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长青 张峰 +1 位作者 毕学军 张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行的倒置A2/O工艺可以保持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与相同污泥回流比而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平行运行的改良A2/O工艺脱氮效果基本相当,但除磷效果优于改良A2/O工艺;提高倒置A2/O工艺污泥回流比至200%左右时,其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改良A2/O工艺;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矛盾,提高系统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改良A^2/o工艺 脱氮除磷 生产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倒置A^2/O工艺脱氮效率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高俊发 周艳 +2 位作者 吕平海 高伟 田海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87-489,共3页
对改良倒置A2/O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脱氮效率以及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典型城市污水得出:①系统的脱氮效率为84.5%,出水硝态氮浓度为6.2 mg/L;②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β≥37.2%~62%,厌氧池污水分... 对改良倒置A2/O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脱氮效率以及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典型城市污水得出:①系统的脱氮效率为84.5%,出水硝态氮浓度为6.2 mg/L;②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β≥37.2%~62%,厌氧池污水分配系数α≥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效率 内循环 改良倒置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某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玉 赵铮 +2 位作者 陈亚松 王婷 罗秋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139,共4页
无锡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采用两点进水及多模式运行方式的改良型A2/O工艺。生物池前端设置前置缺氧池,后端设置后缺氧池和后好氧池,进一步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 无锡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采用两点进水及多模式运行方式的改良型A2/O工艺。生物池前端设置前置缺氧池,后端设置后缺氧池和后好氧池,进一步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TN平均质量浓度为8.4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0.3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改良型A^2/o工艺 多模式运行 T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2)/O工艺污水厂改造与提标工程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瑞珍 周国胜 +2 位作者 杨新春 陶敏 汪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约0.63元/m^(3),出水均值为COD 17.10 mg/L、BOD55.40 mg/L、SS 5.80 mg/L、NH_(4)^(+)-N 0.90 mg/L、TN 5.90 mg/L、TP 0.30 mg/L。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经验可供其他污水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BR工艺 高效沉淀池 纤维转盘滤池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娟 张智瑞 +1 位作者 刘东洋 雷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时从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溶解氧、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运行工艺,使污泥膨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彻底消除生物池浮泥,又通过在二沉池配水井精准投加40 mg/L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剂助沉,明显提高了污泥沉降性能,SVI也逐渐下降至120 mL/g左右的正常水平,解决了污泥黏性膨胀问题,消除了生物池浮泥,为解决污泥黏性膨胀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污泥黏性膨胀 生物浮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强太阳辐射下A^(2)O工艺活性污泥脱氮机制研究
8
作者 彭贤湃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纪家奥 张东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2,共16页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较差;太阳辐射A^(2)O系统中的操作分类单元数量为595,呈下降趋势,驯化过程中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代谢为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太阳辐射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运行到40 d太阳辐射A^(2)O系统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恒温和室温系统,某些常见的污泥中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受到了太阳辐射的抑制,但如norank_f__AKYH767脱氮相关的菌属丰度及其功能基因反而在太阳辐射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A^(2)o工艺 太阳辐射 微生物群落特征 代谢途径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2)O氧化沟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青青 胡亮 +1 位作者 廖妍 胡新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运行数据显示,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优,抗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者,尤其NH_(3)-N出水质量浓度0.02mg/L远低于排放标准限值。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设备操作简单,对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镇较友好。该工程的成功运用,对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氧化沟 脱氮除磷 小城镇 抗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A^2/O工艺的生产运行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4,共3页
以常州丽化污水厂三期工程为考察对象,对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剖析和评价。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GB18918-2002中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对氨氮和总磷的冲击负荷有较强的抗受能力。
关键词 改良型A2/o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MBR工艺运行效果与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呼永锋 梁梅 +1 位作者 张永祥 王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39-4446,共8页
对北京市通州区H再生水厂采用的A^(2)/O+MBR工艺运行效果与不同环节碳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该再生水厂对BOD_(5),COD_(cr),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94.1%,98.6%,77.0%,96.2%;全厂碳排放总量和吨水碳排... 对北京市通州区H再生水厂采用的A^(2)/O+MBR工艺运行效果与不同环节碳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该再生水厂对BOD_(5),COD_(cr),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3%,94.1%,98.6%,77.0%,96.2%;全厂碳排放总量和吨水碳排放量呈春夏季节逐渐降低,秋冬季节缓慢升高的特征,全厂综合吨水碳排放量约为2.26kgCO_(2)e/t.碳排放总量中能耗碳排放量占主要地位,CH_(4),N_(2)O和物耗碳排放量占比较小;统计分析显示CH_(4),能耗和物耗吨水碳排放量与BOD_(5),TN进水浓度及BOD_(5)去除率显著相关;N_(2)O吨水碳排放量与TN与BOD_(5)进水浓度显著相关;直接,间接吨水碳排放量与水量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2)/o+mbr工艺 运行效果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沉池优化运行对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航 董立春 +2 位作者 方建飞 丁力 吕利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9-1195,共7页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置6种工况,即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初沉池优化运行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池的优...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设置6种工况,即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分别为10∶0、8∶2、6∶4、4∶6、2∶8、0∶10,在具体工程实例中考察初沉池优化运行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池的优化运行对出水总氮浓度和生物除磷率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出水氨氮浓度影响较小。工艺中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且反硝化除磷率与原水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呈正相关。基于6种工况,较为优化的原水进入初沉池与超越初沉池直接进入生物池流量分配比为6∶4。该工况后期出水总氮平均浓度为8.79 mg/L,较原工况降低了33.9%,氨氮浓度低于0.5 mg/L,好氧区总磷平均浓度为0.34 mg/L,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电耗为0.337 kW·h/m^(3),仅比原工况上涨了5.31%,涨幅较小。相比于原工况,虽然电耗出现了轻微上涨,但出水水质可控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且显著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池 流量分配比 改良型A^(2)/o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电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2)/O工艺对低C/N废水脱氮除磷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宝明 李亮 +2 位作者 祁佺 刘峥 刘煦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2,共7页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碳氮比(C/N)普遍较低,传统A^(2)/O工艺运用于低C/N废水处理时存在诸多问题。改良A^(2)/O工艺能针对性地解决传统A^(2)/O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改善脱氮除磷效果。基于生物脱氮除磷理论,总结了传统A^(2)/O工艺运行中...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碳氮比(C/N)普遍较低,传统A^(2)/O工艺运用于低C/N废水处理时存在诸多问题。改良A^(2)/O工艺能针对性地解决传统A^(2)/O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改善脱氮除磷效果。基于生物脱氮除磷理论,总结了传统A^(2)/O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几种改良工艺(倒置A^(2)/O、UCT、MUCT、JHB、Bardenpho)的特点及优势,并分析了分段进水、补充碳源、增设填料的运行优化方式和原理。相比于传统A^(2)/O工艺,改良A^(2)/O工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优化了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位置,减少了硝酸盐限制及污泥龄矛盾问题;优化了构筑物布局,缓解了碳源竞争;通过调整进水配比,提高了系统碳源利用率,降低了外加碳源成本;通过增设填料,降低了排泥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并提高了系统抗冲击能力。最后,提出未来改良型A^(2)/O工艺的研究方向:组合不同工艺以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新型液体和固体碳源,兼顾经济成本和环境效益;强化微生物培养,进一步提升系统脱氮除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改良 低C/N废水 脱氮除磷 悬浮填料 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化学强化除磷对改良型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航 董立春 吕利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93,98,共5页
采用化学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重点对比研究了单点与多点化学强化除磷工艺对TP与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点化学除磷工艺,PAC存在除磷极限,过量投加会造成药剂成本增加,对TP指标的控制无明显积极作用;采用多点化学强化除... 采用化学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重点对比研究了单点与多点化学强化除磷工艺对TP与氮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点化学除磷工艺,PAC存在除磷极限,过量投加会造成药剂成本增加,对TP指标的控制无明显积极作用;采用多点化学强化除磷工艺,出水TP质量浓度能降至0.08 mg/L左右,去除率高达98.5%以上,相比单点化学除磷工艺而言,浓度下降了74.3%,下降趋势明显;基于本实验所采用的8种多点化学强化除磷工况,较为优化的A点PAC投加量为20 kg/km^(3),B点PFS投加量为17.5 kg/km^(3),该工况下,出水TP平均质量浓度为0.16 mg/L,TN平均质量浓度为9.17 mg/L,NH3-N平均质量浓度为0.20 mg/L,显著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相比原工况,全年可节约107余万元的除磷剂费用,且出水TP与氮素指标能实现更加稳健的控制,有效促进了成本与水质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改良型A^(2)/o工艺 脱氮除磷 聚合氯化铝 聚合硫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得利满AO工艺升级为改良A^2O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蓉 郑涛 +5 位作者 孙晨 王思宇 郭鹏翔 田智勇 向连城 李海波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47-552,共6页
以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为(12.... 以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部污水处理厂20万t/d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原SDAO工艺初沉池及污泥恢复区改造为厌氧区和预缺氧区的方式升级为改良A2O工艺,并考察了升级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温度为(12.2±0.5)℃,COD_(Cr)/TN为4.0~6.0,COD_(Cr)、TN和TP浓度分别为200、35.9和3.05 mg/L条件下,以醋酸钠(折合COD_(Cr)为50 mg/L)为外加碳源添加至进水,改良A^2O工艺出水的TN、NH_4^+-N、TP浓度及COD_(Cr)分别为11.8、1.34、0.17和31.7 mg/L;改良A^2O工艺对COD_(Cr)和NH_4^+-N的去除率与原工艺相似,且均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TN的去除率由35.5%提高至67.8%;原工艺不具备除磷功能,改良A^2O工艺对TP的去除率达94.3%。SDAO工艺在未增设构筑物的条件下完成了工艺的升级,升级后的改良A2O工艺实现了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得利满Ao(SDAo)工艺 改良A^2o工艺 脱氮除磷 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乙酸钠为单一碳源对A^(2)O工艺的影响
16
作者 宗永臣 傅椿惠 +3 位作者 李璐辰 史旭升 王明权 刘乐然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50-257,296,共9页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说明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远低于平原地区,菌群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的主要细菌及相对丰度均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说明高原特殊生境对A^(2)O工艺的菌群结构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效率。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生境 A^(2)o工艺 乙酸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2/O工艺的运行及除磷实践 被引量:11
17
作者 廖雄铭 古凌艳 林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90,共2页
介绍了采用一种两点进水,一点进泥的改良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由多次实验室观测的数据来看,预缺氧段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还对该厂的除磷加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采用聚合铝铁对TP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三氯... 介绍了采用一种两点进水,一点进泥的改良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由多次实验室观测的数据来看,预缺氧段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还对该厂的除磷加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采用聚合铝铁对TP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三氯化铁。旱季进水的碳源基本可以满足生物除磷的需要,只要投加少量除磷药剂就能达到出水水质要求,而雨季时则要加大除磷药剂的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加药 工艺运行 改良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A-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易寰 钟奕杰 苏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133,140,共5页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A^2O/A-MBR工艺的概况、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为TN、TP含量和COD。分析了工艺技术特点和运行数据,生化池采用两点式方式进水,并增加后缺氧段,保证了COD去除效果和脱氮除磷效果,出水COD年均27....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A^2O/A-MBR工艺的概况、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为TN、TP含量和COD。分析了工艺技术特点和运行数据,生化池采用两点式方式进水,并增加后缺氧段,保证了COD去除效果和脱氮除磷效果,出水COD年均27.6 mg/L,去除率91%。提出了回流控制和DO含量控制的脱氮优化策略,当硝化回流体积比控制在150%~200%,膜池污泥回流体积比控制在250%~320%,曝气池末段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5~2.5 mg/L时,系统有较好的TN去除效果,出水TN、NH3-N的质量浓度年均分别为9.98、0.780 mg/L,去除率分别为66.8%、96.1%。通过改变除磷药剂投加位置来优化除磷,实际投加量为1~1.5 t/d,出水TP的质量浓度平均低于0.20 mg/L,去除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A-mbr工艺 脱氮除磷 优化策略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ST软件对改良A^2/O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19
作者 张艳 刘立凡 +3 位作者 李捷 于翔 王志红 张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51,共5页
为提高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减少运行成本,采用WEST软件构建了该厂改良A^2/O工艺计算机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校核,最后结合模型进行优化方案的模拟。优化方案的运行结果显示:当控制系统污泥龄为6 d、污泥回流比为30%... 为提高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减少运行成本,采用WEST软件构建了该厂改良A^2/O工艺计算机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校核,最后结合模型进行优化方案的模拟。优化方案的运行结果显示:当控制系统污泥龄为6 d、污泥回流比为30%、好氧段溶解氧为1.4 mg/L时,该厂出水COD_(Cr)、氨氮与TN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该推荐方案可降低污水厂运行成本约1 40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优化 改良A^2/o工艺 WE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池DO分级对改良A^2O工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绍锋 刘畅 +2 位作者 李镭 杜江 汪文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0-53,共4页
分级设置改良A2O工艺中两级好氧池的溶解氧(DO),并对工艺脱氮、除磷能力进行了研究。当两级好氧池DO浓度均保持在约2.0 mg/L时,TN去除率为51.7%、TP去除率为75.6%,COD去除率为77.3%。适当降低好氧池1的DO浓度至约1.0 mg/L、好氧池2的DO... 分级设置改良A2O工艺中两级好氧池的溶解氧(DO),并对工艺脱氮、除磷能力进行了研究。当两级好氧池DO浓度均保持在约2.0 mg/L时,TN去除率为51.7%、TP去除率为75.6%,COD去除率为77.3%。适当降低好氧池1的DO浓度至约1.0 mg/L、好氧池2的DO浓度约2.0 mg/L时,脱氮除磷能力均增强,分别达到56.3%和77.5%,COD去除率77.5%。既提高了工艺对氮磷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艺运行时的曝气强度。保持好氧池1的DO浓度约1.0 mg/L、进一步升高好氧池2的DO浓度至约3.0 mg/L时,TN去除率降至42.2%、TP去除率进一步升高至82.1%,COD去除率也有所升高,达到80.4%。因此,两级好氧池DO梯度设置还可作为应对不同进水水质时,调节改良A2O工艺脱氮或除磷侧重能力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Do 脱氮 除磷 物料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