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享经济是一种改良运动——一个“市场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83,256,共16页
本文试图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分享经济的形成以及分享经济的性质。本文认为,分享经济发源于对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的回应。它是试图在不牺牲私有产权的前提下去修正私有产权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因此,它具有折中和融合的特征。... 本文试图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来解读分享经济的形成以及分享经济的性质。本文认为,分享经济发源于对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的回应。它是试图在不牺牲私有产权的前提下去修正私有产权所导致的负外部性。因此,它具有折中和融合的特征。可以说,分享经济是市场和社会之间,经济与文化之间,或理性算计与价值规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的产物。它既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也不是纯粹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市场和社会相互折中和融合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分享经济是一种折中主义、改良主义或改良运动。分享经济是福利体系和慈善捐赠之后的一种新形式的再分配形式。它从使用权分享着手,突破了福利和慈善的边际增长的瓶颈约束,成为一种有助于实现市场效率和分配正义相统一的生活风格型再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 改良运动 消费 市场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视窗下西南蛮区风俗习尚改良运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德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4-87,共4页
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作为整个民族复兴的大后方,其战略地位凸显。西南蛮区由于历史原因保留了大量风俗习尚,针对这一情形,国民政府制订和出台了旨在革新蛮区风俗习尚、推进汉蛮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政策。西南蛮区民俗风尚改良运动具有政治... 抗战爆发后,西南地区作为整个民族复兴的大后方,其战略地位凸显。西南蛮区由于历史原因保留了大量风俗习尚,针对这一情形,国民政府制订和出台了旨在革新蛮区风俗习尚、推进汉蛮一体化进程的方针政策。西南蛮区民俗风尚改良运动具有政治与学术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南地区 风俗习尚 改良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近代印度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
作者 彭毓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探讨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代表了正在诞生的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采取改良的方式 ,对殖民主义进行揭露和斗争 ,促进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国大党 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 印度 改良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监狱改良运动兴起之动因 被引量:1
4
作者 赖生亮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6-89,共4页
民国时期兴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监狱改良运动,这是在特殊的国内外背景下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和过渡。本文主要从国内民主政治的要求、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和相应国际地位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监狱改良运动兴起的... 民国时期兴起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监狱改良运动,这是在特殊的国内外背景下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和过渡。本文主要从国内民主政治的要求、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和相应国际地位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监狱改良运动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并指出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民国时期进行现代化改革所要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改良运动 民主政治 国际地位 废除领事裁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目标:自由文学
5
作者 王杏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38-42,17,共6页
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以戊戌政变(1898年9月)为界限,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的酝酿发动阶段。文学改良只是作为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一翼,呈现依附状态,未能独立展开,故文学改良的实际成果并不大。诚如蒋智由所说:“中国数... 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以戊戌政变(1898年9月)为界限,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动的酝酿发动阶段。文学改良只是作为变法维新运动的重要一翼,呈现依附状态,未能独立展开,故文学改良的实际成果并不大。诚如蒋智由所说:“中国数年以来,所谓维新者,尚专属理论之界,而未进入于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运动 梁启超 西方资产阶级 维新运动 新民丛报 革命思潮 戊戌政变 发动阶段 康有为 民主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史上亚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6
作者 聂仲元 《齐鲁学刊》 1986年第6期40-45,共6页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亚洲国家接连爆发了两次革命风暴。第一次在十九世纪中期,主要有一八四八——一八五二年的伊朗巴布教起义,一八五一——一八六四年的中国太平天国革命,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等等。越南比...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亚洲国家接连爆发了两次革命风暴。第一次在十九世纪中期,主要有一八四八——一八五二年的伊朗巴布教起义,一八五一——一八六四年的中国太平天国革命,一八五七——一八五九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等等。越南比较晚,在一八八七年爆发了安世农民起义。第二次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主要有一八九四年的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一八九六一——一九○二年的菲律宾独立战争,中国一九○○年的义和团运动和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一九○五到一九一一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一九○八——一九○九年的士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一九一二年的越南光复会资产阶级革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办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 二十世纪初 近代史 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 两次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开欣 胡采红 +1 位作者 罗涛 魏从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162,共5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4例)和mCIMT组(3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34例)和mCIMT组(34例)。mCIMT组予强化训练患侧上肢和限制健侧上肢康复技术治疗;综合治疗组在mCIMT组基础上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TIBC)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血清F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FMA评分、MBI评分、血清TRF水平、血清TIB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综合治疗组NIHSS评分、血清FE水平均低于mCIMT组,FMA评分、MBI评分、血清TRF水平、血清TIBC水平均高于mCIMT组(P<0.01)。综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mCIMT组[91.18%(31/34)vs 70.59%(24/34)](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mCIMT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铁代谢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醒脑开窍针法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铁蛋白 转铁蛋白 总铁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9
8
作者 黄崧华 凌骏麒 +2 位作者 高天昊 黄仪佳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12,共7页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 目的观察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每天健侧上肢佩戴约束手套4 h;试验组同时患侧上肢佩戴动态腕手矫形器4 h;每周5 d,连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和握力评估上肢运动功能,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评估动作使用量(AOU)和动作完成质量(QO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变化,采用表面肌电图观察训练前后患/健侧腕背伸肌均方根值(RMS)比。结果治疗后,两组WMFT、ARAT、MAL-QOM、HAMA评分和患/健侧腕背伸肌RMS比均改善(|t|>2.179,P<0.05),试验组WMFT和握力的进步值优于对照组(|t|>2.343,P<0.05);试验组握力、MAL-AOU和HAMD评分均改善(|t|>2.819,P<0.05)。结论动态腕手矫形器结合mCIMT可以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腕手矫形器 上肢 运动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情 潘世琴 王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5-1398,共4页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 CIMT)是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基础上改进而来,用于偏瘫患者功能训练与康复的方法。它对适用对象有功能和年龄方面的要求,训练方案较CIMT更灵活。训练动作、强度、训练及限制时间与频率构成训练方案的主要内容。m...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 CIMT)是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基础上改进而来,用于偏瘫患者功能训练与康复的方法。它对适用对象有功能和年龄方面的要求,训练方案较CIMT更灵活。训练动作、强度、训练及限制时间与频率构成训练方案的主要内容。m CIMT也被用来与其他康复手段联合使用。上肢运动功能评定方法很多;可采用"行为合同"和"运动日志"等方法保证m CIM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 塑性训练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沈惠 王光旭 王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6-1223,共8页
目的:系统评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全面收集RCTs临床证据,运用ReMan 5.3.5对符合相同结局指标的RCT进行合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纳入总样本... 目的:系统评估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全面收集RCTs临床证据,运用ReMan 5.3.5对符合相同结局指标的RCT进行合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纳入总样本量476例。meta分析结果:m-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SMD=9.26,I2=99%,P=0.01;ARAT:SMD=8.95,I2=90%,P=0.0001;MAL:SMD=0.98,I2=91.3%,P=0.0007)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亚组分析显示:干预周期“≤2周”(SMD=17.03,I2=92%,P=0.0003)、“2-8周”(SMD=3.65,I2=21%,P=0.01)、“>8周”(SMD=9.68,I2=88%,P=0.005)时m-CIMT对脑卒中患者FMA评分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对病程“≤3个月”(SMD=10.01,I2=88%,P=0.03)、“3-9个月”(SMD=7.27,I2=16%,P=0.0009)的患者FMA评分提高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患者病程“>9个月”时两种干预方式对FMA评分提高无显著性差异(SMD=10.48,I2=99%,P=0.12)。结论: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m-CIMT相对于常规康复的优越性可能受到患者病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儿童偏瘫个案报道 被引量:7
11
作者 邢春燕 孙克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为儿童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方法选择1例5岁的脑外伤后遗右侧偏瘫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主要参照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限制健侧上肢活动,集中、反复、大量地对患肢进行训练。包括针对性推... 目的为儿童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方法选择1例5岁的脑外伤后遗右侧偏瘫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主要参照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限制健侧上肢活动,集中、反复、大量地对患肢进行训练。包括针对性推拿和作业治疗(30min/次)、家庭功能性、文娱性活动训练,1次/d,5次/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用低温板塑的限制性器具限制左上肢(健侧),10h/d。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表、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评价、治疗师日志并参考家长反应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肢的主动性有明显提高,PDMS-2评定明显提高,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表、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评价均有改善。结论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儿童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偏瘫 康复 运动疗法 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婕 吴卫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5-748,共4页
儿童偏瘫是儿童脑损伤后较常见的一种障碍类型。由于多种原因,偏瘫儿童患侧上肢功能改善比较困难,尤其是患手的功能。近年来提出用于儿童的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本文就目前此方法在偏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关键词 偏瘫 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 患侧上肢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贺 柴文刚 +1 位作者 徐国兴 李贞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和任务-导向性作业疗法(OT)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疗效,探讨改良CIMT是否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方法:将9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和任务-导向性作业疗法(OT)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疗效,探讨改良CIMT是否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方法:将9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10例患者脱落,共收集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采用CIMT,对照组患者采用任务-导向性为主的OT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1d后和治疗结束后30d随访评估2组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WMFT)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21d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WMFT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1d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WMFT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0d,治疗组患者WMFT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21d后升高(P<0.05),FMA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各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改良CIMT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任务-导向性OT,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商会与1930年代的改良中式簿记运动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文享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在近代会计制度之演进过程中,改良中式簿记运动为一重大事件。改良运动由著名会计师徐永祚正式发动,其所代表的改良派一面与主张尽采西法的改革派展开深入论争,一面向实业界宣讲改良方案。上海商会本之会计应用的实际,选择改良中式簿记... 在近代会计制度之演进过程中,改良中式簿记运动为一重大事件。改良运动由著名会计师徐永祚正式发动,其所代表的改良派一面与主张尽采西法的改革派展开深入论争,一面向实业界宣讲改良方案。上海商会本之会计应用的实际,选择改良中式簿记为制度取向。与改良派主将徐永祚合作,既邀请其至会演讲,举办簿记展览,又开办会计培训。商会的抉择反映了中小企业及商家的需求,其组织参与则有助会计学术与制度改良的契合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会 会计改良 改良中式簿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卫宁 朱玉连 +8 位作者 梁思捷 杜亮 刘珏 田茹锦 朱秉 徐冬艳 刘加鹏 田闪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探究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0例,随机分...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探究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每天总计1h 45min的常规治疗,之外需在护工或家属陪同下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或步行2h;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外再接受2h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包括起坐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训练,两组治疗频率均为每周5天,共8周。在第0、4、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并比对组间组内的差异性。结果:经过8周干预,两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得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得分在第0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经过8周干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改良强制性运动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远程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4
16
作者 方萍萍 邹田子 郑茶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8-80,共3页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接受康复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护理外,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基于改良强制性运... 目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连续性,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接受康复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除常规康复护理外,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基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的远程康复护理,指导和督导患者进行改良强制性运动训练。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采用Fugl-Meyer量表、Carroll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的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的远程康复指导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手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远程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鹏 苏春 +5 位作者 邵磊 贾梦怡 王海侠 田斯辕 耿开晴 张亚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7-902,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在徐州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治疗的40例偏瘫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 目的 探讨基于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Ch-QUEST)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1月在徐州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治疗的40例偏瘫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上肢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Ch-QUEST的mCIMT,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Ch-QUEST、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Ch-QUEST评分、PDMS-FM原始分评分、Wee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 3.432, P <0.01),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 2.032, P <0.05)。结论 基于Ch-QUEST的mCIMT可改善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中文版上肢技巧质量测试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感知提醒疗法与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疗效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安琴 何爱群 +4 位作者 曹海燕 解益 黎景波 聂天翠 应其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对照研究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与感知提醒疗法(sensory cueing treatment, SC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招募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 目的:对照研究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与感知提醒疗法(sensory cueing treatment, SC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招募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mCIMT组(20例)、SCT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三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mCIMT组与SCT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接受连续3周的单侧和双侧上肢强化训练。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估,包括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评定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CIMT组与SCT组FMA-UE、ARAT、MAL与MBI得分均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CIMT组MAL使用数量与活动质量评分均优于SC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SCT组ARAT与MBI得分优于mCIM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单侧肢体强化训练(如m CIMT)与双侧上肢强化训练(如SCT)均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使用频率与运动质量,以及功能性活动表现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 感知提醒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五四”到“五卅”期间的学生运动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谦厚 贺福中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五四以降,学生运动演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北京政府的腐败无能及严重的内忧外患,学生作为一个激进的社会群体奋力投身于救亡图存和澄清政治的努力。在外交上,他们高举反帝旗帜,奋起唤醒国人,力促国民外交格局的形成;在政治... 五四以降,学生运动演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北京政府的腐败无能及严重的内忧外患,学生作为一个激进的社会群体奋力投身于救亡图存和澄清政治的努力。在外交上,他们高举反帝旗帜,奋起唤醒国人,力促国民外交格局的形成;在政治上,他们从力主改良发展到坚决要求推翻军阀政府;在校园内,他们不甘于做教育被管理者而积极参与校务监督并开始实施自治。学生运动高涨本身就是国家权威缺失的一种表现,同时社会各界对频仍的学生运动亦经历了一个由同情、支持到反对、利用、支持等多重态度兼而有之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政府 学生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 改良运动 校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代的蚕丝改良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谷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发轫于19世纪末的浙江近代蚕丝改良运动,其所以取得一定成效,是有关部门重视蚕丝教育,推广蚕丝新知识。
关键词 蚕丝生产 蚕丝业 蚕业 指导人员 改良蚕种 浙江省 浙江经济 改良运动 民国时期 育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