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穴位按摩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及Notch通路的影响干预组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宇红
卢跃卿
韩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观察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30只,其中24只造模成功,再次随机分为缺血组...
目的:观察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30只,其中24只造模成功,再次随机分为缺血组及干预组,每组12只。空白组及造模组大鼠无任何干预,干预组大鼠在造模后24 h开始百会穴、足三里按摩,每次持续20 min,2次/d,连续14 d。其中造模组鼠利用改良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干预结束后用水迷宫评估各组大鼠认知能力变化,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变化,利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NICD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第14天空白组与缺血组、干预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白组和干预组穿越平台次数比缺血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4 d后,TTC检测显示缺血组大鼠脑区出现明显的缺血梗死病灶,而干预组梗死体积较缺血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透射电镜显示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破坏明显,导致脑组织细胞出现一系列变性坏死,而干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海马神经元结构坏死及溶解明显减轻。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经过干预后Notch1、NICD蛋白有明显提高,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百会穴、足三里穴按摩可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认知能力,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的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改良线栓法
穴位按摩
百会穴
足三里
机制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何霞
崔璨
陈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1)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1)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2)干细胞的获取及培养。另取大鼠5只,利用DMEM培养基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采用贴壁法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制备。(3)模型大鼠处理。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建模后仅进行血管结扎,不插入线栓;对照组在病灶部位注入等体积PBS;实验组在病灶部位注入10μl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三组大鼠免疫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大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第3天第一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或长梭形,细胞开始聚集,第3代细胞迅速增殖,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状生长,并且具有多层,界限不清;(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获得细胞中99%被荧光标记,获得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对照组与模型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4)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6、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10及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实验组大鼠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CD4^+CD25^+Tregs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调节大鼠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大鼠
缺血性脑梗死
改良
Zea-longa
线
栓
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炎性反应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穴位按摩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及Notch通路的影响干预组
被引量:
5
1
作者
袁宇红
卢跃卿
韩洋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基金
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YWZY1013)
文摘
目的:观察百会穴及足三里穴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通过Notch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5只,造模组30只,其中24只造模成功,再次随机分为缺血组及干预组,每组12只。空白组及造模组大鼠无任何干预,干预组大鼠在造模后24 h开始百会穴、足三里按摩,每次持续20 min,2次/d,连续14 d。其中造模组鼠利用改良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干预结束后用水迷宫评估各组大鼠认知能力变化,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TTC)观察各组脑梗死体积变化,利用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otch1、NICD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第14天空白组与缺血组、干预组比较,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白组和干预组穿越平台次数比缺血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4 d后,TTC检测显示缺血组大鼠脑区出现明显的缺血梗死病灶,而干预组梗死体积较缺血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透射电镜显示缺血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结构破坏明显,导致脑组织细胞出现一系列变性坏死,而干预组大鼠缺血侧大脑海马神经元结构坏死及溶解明显减轻。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经过干预后Notch1、NICD蛋白有明显提高,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百会穴、足三里穴按摩可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认知能力,减少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的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实现。
关键词
急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改良线栓法
穴位按摩
百会穴
足三里
机制
Notch信号通路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odified suture method
Acupoint massage
Baihui (GV20)
Zusanli (ST36)
Mechanism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4
2
作者
何霞
崔璨
陈敏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6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8140093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471147)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1)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2)干细胞的获取及培养。另取大鼠5只,利用DMEM培养基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采用贴壁法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制备。(3)模型大鼠处理。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建模后仅进行血管结扎,不插入线栓;对照组在病灶部位注入等体积PBS;实验组在病灶部位注入10μl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三组大鼠免疫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大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第3天第一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或长梭形,细胞开始聚集,第3代细胞迅速增殖,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状生长,并且具有多层,界限不清;(2)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获得细胞中99%被荧光标记,获得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对照组与模型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4)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6、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10及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实验组大鼠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CD4^+CD25^+Tregs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调节大鼠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关键词
实验性大鼠
缺血性脑梗死
改良
Zea-longa
线
栓
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炎性反应
神经功能
Keywords
Experimental rats
Ischemic cerebral intarction
Modified Zea-longa thread thrombus method
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
hnmune iltIlammatory reaction
Nerve tunction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穴位按摩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认知及Notch通路的影响干预组
袁宇红
卢跃卿
韩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
何霞
崔璨
陈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