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宽大下垂型鼻翼畸形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尊敏 张余光 钱云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着,形成鼻孔内改良皮瓣使鼻孔内外侧皮肤与鼻槛皮肤无张力对合。结果:32例患者术后切口隐蔽。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切口瘢痕增生,鼻翼肥大鼻翼下垂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鼻孔外形改善明显,与鼻梁鼻小柱比率协调,鼻孔对称,形态呈梨形,瘢痕反应轻微,结果使医患双方均较满意。对于鼻梁低平,鼻尖形态不佳者,还可同时行隆鼻手术,取得整体改善的效果,患者满意。结论: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鼻翼宽大下垂畸形,于鼻槛内切除部分鼻前庭皮肤,鼻基底附着肌肉的处理,术后鼻外形改善明显,鼻翼宽度适中,鼻翼缘厚度形态美观,瘢痕反应轻微,适用于宽大下垂鼻翼的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鼻翼 鼻翼畸形 改良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皮瓣切除法矫正内眦赘皮的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傅福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索改良"△"皮瓣切除法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对168例内眦赘皮应用改良的"△"皮瓣切除法进行矫正。在原内眦点A与新内眦点C间设计等待切除的"△ABC"皮瓣并切除,分离... 目的探索改良"△"皮瓣切除法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对168例内眦赘皮应用改良的"△"皮瓣切除法进行矫正。在原内眦点A与新内眦点C间设计等待切除的"△ABC"皮瓣并切除,分离皮下的纤维结缔组织,离断错构、错位的眼轮匝肌,使皮肤自然回位。沿着内眦角的睑下缘延长CA至D点,D点根据内眦赘皮的程度灵活确定。分离AD、AC两侧的皮肤及皮下组织,∠DCB、∠DAB修剪成为略圆钝状,直接缝合A、C两点成新内眦点,BA与BC缝合,CD与AD缝合。结果所有求美者泪阜大部分显露,睑裂变长、双内眦间距缩短、内眦角圆钝、外眦角上翘。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内眦赘皮得到完全矫正,美观自然,无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改良"△"皮瓣切除法矫正内眦赘皮是一种设计简单,术后效果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角形 内眦赘 内眦赘矫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卑佳怡 张宏 刘鼎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7-602,共6页
目的 比较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组(... 目的 比较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组(Limberg组,采用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和Karydakis皮瓣技术组(Karydakis组,采用Karydakis皮瓣技术),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随访3年的复发及处理情况。结果 与Karydakis组比较,Limberg组手术时间较长(P <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返回工作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Limberg组、Karydakis组并发症(浅表性水泡、切口血清肿、切口裂开、皮瓣坏死、切口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年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出现了1例复发;复发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切除,术后效果较好(Ⅱ期愈合)。结论 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均疗效显著;与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比较,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Limberg技术 Karydakis技术 骶尾部藏毛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江萍 宋建星 +1 位作者 邢新 张明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91-1392,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4例。其中缺损位于面颊部26例,鼻部24例,额部14例。缺损面积最小0.5cm×0.8cm,最大2.5am×3.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 目的评价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64例。其中缺损位于面颊部26例,鼻部24例,额部14例。缺损面积最小0.5cm×0.8cm,最大2.5am×3.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瘢痕不明显,美容效果满意。砖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血运可靠,转动灵活,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美容效果良好。对于面部直接缝合张力大或可能引起面部器官移位的创面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改良菱形 面部损伤 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5
作者 肖春林 赵敏 +5 位作者 史柏娜 周江军 高伟 杨俊 付美清 熊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动脉增加皮瓣供血。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好,供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皮瓣血运好,存活率高。是临床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的一个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 高位 外增压 小腿中上段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前臂皮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萌 杜洪明 +7 位作者 武和明 宋海洋 罗亚东 马虞楠 吴煜农 袁冶 宋晓萌 丁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5-91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延长切口的改良前臂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例采用改良前臂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所有病例均通过超声刀制备5~8 cm长的皮下隧道来获取前臂皮瓣血管蒂。术后6月随访手部运动... 目的:探讨无延长切口的改良前臂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例采用改良前臂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所有病例均通过超声刀制备5~8 cm长的皮下隧道来获取前臂皮瓣血管蒂。术后6月随访手部运动是否受限,前臂供区及手部是否存在感觉异常,以及供区美观度。结果:9例患者接受改良前臂皮瓣的修复方式,所有病例皮瓣均存活,其中3例术后手部感觉异常并在6月后恢复,1例出现延迟愈合,术后5月手部运动无明显受限,患者对前臂供皮区美观度的主观评价调查问卷结果平均值8.66分。结论:改良前臂皮瓣是一种可靠的修复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前臂 美观 并发症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