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电抽搐治疗对重度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永东 于欣 +4 位作者 杨甫德 司天梅 谭云龙 周东丰 陈大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0,104,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疗效与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28例未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患者,经2周内6次MECT急性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 目的:研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重度抑郁患者的疗效与血清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28例未用抗抑郁药的重度抑郁患者,经2周内6次MECT急性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MECT前后的血清BDNF。结果:重度抑郁患者MECT急性治疗2周后的血清BDNF水平(7.9±3.4ng/ml)高于MECT前(5.7±2.1ng/ml)(P(0.001),但MECT后HAM-D(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1±5.5)低于MECT前(31.4±4.7)(P(0.001);并且MECT的疗效与血清BDNF变化呈正相关(r=0.532,P=0.004),其直线回归方程:Y^=67.980+0.131X,有意义(P=0.023)。结论:有效的MECT抗抑郁治疗能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变化可能是MECT抗抑郁疗效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抽搐治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重度抑郁 神经可塑性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抽搐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玉萍 蒋江灵 +1 位作者 肖文斌 李春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0-984,共5页
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精神科广泛应用的一种快速、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该治疗的麻醉目标是使患者镇静、肌肉松弛,并在治疗过程中维持其血液动力学稳定,同时避免因麻醉过深导致的大脑皮层放... 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精神科广泛应用的一种快速、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该治疗的麻醉目标是使患者镇静、肌肉松弛,并在治疗过程中维持其血液动力学稳定,同时避免因麻醉过深导致的大脑皮层放电受抑而影响治疗效果。目前MECT的麻醉药物包括肌肉松弛剂、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镇痛药物等,但缺乏最佳的麻醉诱导配伍方式。该综述探讨了近年来上述药物在MECT中的应用及配伍进展,以期为MECT的最佳麻醉诱导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电抽搐治疗 麻醉诱导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访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冯丽娜 蔡壮 +7 位作者 邱莲 宋艳颖 宋佳起 沈杨 郜肖肖 胡娜 仝景慧 邵静 《护理研究》 2025年第19期3318-3322,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访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40例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叙事访谈在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140例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叙事访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4、8周的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63例完成研究,观察组61例完成研究。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得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访谈能有效改善改良电抽搐治疗抑郁障碍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访谈 抑郁障碍 改良电抽搐治疗 疗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红霞 季建林 +2 位作者 王慧芳 虞一萍 刘文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药物是否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或不合并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简称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在治... 目的了解药物是否合并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或不合并MECT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分别简称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第1次、第6次以及末次MECT治疗的次日(相应简称时点1、2、3),采用韦氏成人记忆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评估合并MECT组的记忆和执行功能;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周末(相应简称时点1、2、3)等与合并MECT组相近的评估时点进行同样的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合并MECT组和对照组的记忆商数(memory quo-tient,MQ)分别为(81.3±11.3)和(94.0±14.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故将基线时MQ作为协变量,两组间3个时点MQ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0)。治疗前,合并MECT组WCST的完成应答数、错误应答数高于对照组(P>0.01),故将上述2个变量的基线值作为协变量,之后3个时点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CST其他指标在各时点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MECT治疗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改良电抽搐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电抽搐与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沙维伟 张玉梅 +2 位作者 张晓斌 周宏辉 刘进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与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根据性别和年龄相配伍,收集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非MECT组)和联合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MECT组)各24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80名正常... 目的探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与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根据性别和年龄相配伍,收集只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非MECT组)和联合接受MECT治疗的抑郁症患者(MECT组)各24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8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BDNF浓度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浓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MECT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非MECT组(治疗前后均数差分别为20.75和10.10),而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P=0.16)。两组治疗有效者血清BDNF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或P<0.05),治疗无效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均可能通过提高BDNF水平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改良电抽搐治疗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