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孙凤侨
牛弘川
+2 位作者
杨艺
何江弘
赵元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ltS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ltS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手术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stSCS组和ltSCS组。采用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意识状态水平,根据CRS-R评分将患者的临床诊断分为植物状态、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MCS+和脱离微小意识状态4个等级。以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的提升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比较stSCS组和ltSCS组疗效差异。结果44.8%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通过脊髓电刺激治疗后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有所提升。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stSCS组和ltSCS组CRS-R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ltSCS组和stSCS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613)。结论stSCS和ltSCS均可显著提高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且stSCS可能能够取得与ltSCS相当的短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微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长时程脊髓电刺激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300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晔
杜巨豹
+2 位作者
李冉
吴佼佼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利用P300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设计,将18例MCS患者随机分到真刺激组或假刺激组,真刺激组患者在连续10个工作日内接受20次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
目的:利用P300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设计,将18例MCS患者随机分到真刺激组或假刺激组,真刺激组患者在连续10个工作日内接受20次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区域tDCS刺激,假刺激组接受20次假刺激。在刺激前和20次刺激后两个时间点分别对患者进行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电生理学评估。结果:行为学结果表明,真刺激组MCS患者治疗后CRS-R总得分显著提高(P<0.05);ERP结果表明,真刺激组MCS患者治疗后P300波幅显著增加(P<0.05),而P300潜伏期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MCS患者左侧DLPFC区域的重复tDCS刺激可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猜测可能是通过对关键脑区的刺激,加强了"自上而下"对"自下而上"注意过程的调控作用,从而增强了患者注意及以上认知资源的分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最小意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孙凤侨
牛弘川
杨艺
何江弘
赵元立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3,共7页
文摘
目的比较短时程脊髓电刺激(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stSCS)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ltS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脊髓电刺激手术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stSCS组和ltSCS组。采用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意识状态水平,根据CRS-R评分将患者的临床诊断分为植物状态、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MCS+和脱离微小意识状态4个等级。以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的提升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比较stSCS组和ltSCS组疗效差异。结果44.8%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通过脊髓电刺激治疗后意识状态临床诊断分级有所提升。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stSCS组和ltSCS组CRS-R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ltSCS组和stSCS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613)。结论stSCS和ltSCS均可显著提高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且stSCS可能能够取得与ltSCS相当的短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微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
长时程脊髓电刺激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Keywords
prolonged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vegetative state
short⁃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long⁃term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分类号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54.1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300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晔
杜巨豹
李冉
吴佼佼
宋为群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1194,81873723)
文摘
目的:利用P300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最小意识状态(MCS)患者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设计,将18例MCS患者随机分到真刺激组或假刺激组,真刺激组患者在连续10个工作日内接受20次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区域tDCS刺激,假刺激组接受20次假刺激。在刺激前和20次刺激后两个时间点分别对患者进行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电生理学评估。结果:行为学结果表明,真刺激组MCS患者治疗后CRS-R总得分显著提高(P<0.05);ERP结果表明,真刺激组MCS患者治疗后P300波幅显著增加(P<0.05),而P300潜伏期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MCS患者左侧DLPFC区域的重复tDCS刺激可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猜测可能是通过对关键脑区的刺激,加强了"自上而下"对"自下而上"注意过程的调控作用,从而增强了患者注意及以上认知资源的分配水平。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最小意识状态
Keywords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00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分类号
R454.1 [医药卫生—治疗学]
R6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与长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
孙凤侨
牛弘川
杨艺
何江弘
赵元立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300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张晔
杜巨豹
李冉
吴佼佼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