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后合并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燕搏 常硕 +5 位作者 王水云 于钦军 黄海波 史晨 蒙延海 杨秋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总结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后主要合并症,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至2014-0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由单一术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39例,男性87例、女性52例,年龄10... 目的:总结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术后主要合并症,探讨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至2014-0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由单一术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39例,男性87例、女性52例,年龄10~67(43.45±14.65)岁,体重26~105(66.46±13.94) kg,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GP)为50~270(84.48±44.75)mmHg(1 mmHg=0.133 kPa)。全组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根据术前已知的心脏合并疾病,必要时同期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围术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随访1~24个月。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或远期死亡。本组单纯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73例(73/139,53%),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合并其他手术66例(66/139,47.5%),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4例,二尖瓣成形术15例,二尖瓣置换术7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经胸心脏射频改良迷宫术3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2例,室壁瘤切除术1例。全组机械通气时间8~396(24.05±36.74)h,术后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1~27(2.85±3.18)d,术后住院时间5~35(10.11±4.57)d,术后心律失常108例,胸腔积液25例,二次插管1例,气管切开1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例,二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3例,无气胸、无二次开胸探查及二次手术。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基本消失。重症监护病房延时的主要因素为年龄≥55岁,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合并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远期随访患者症状消失或仅有轻度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及近远期生存率,同期实施其他手术并未增加并发症及病死率,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长、术后难治性心律失常以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围术期采取有效措施尽早纠正心律失常及预防并改善右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旌 徐海涛 +5 位作者 陈亮 王水云 宋云虎 王强 李守军 闫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对2010-01至2017-07实施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50例HOCM患儿(年龄≤14岁)住院结局、围术期以及远期超声心动图(UCG)变化。结果:47例患儿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术后因停机困难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120 h脱机后出院,2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3例发生三度房室阻滞。与术前相比,患儿室间隔厚度(IVST)显著减小[(14.3±6.7)mm vs(21.2±9.7)mm,P<0.001],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明显降低[(19.6±17.3)mmHg vs(74.8±25.0)mmHg,P<0.01,1 mmHg=0.133 kPa]。仅4例(8.5%)术后仍存在二尖瓣前向运动(SAM)。45例存活患儿平均随访(27.7±14.0)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Ⅰ级或Ⅱ级,UCG示LVOTG[(15.5±12.5)mmHg vs(74.8±25.0)mmHg]和IVST[(14.3±7.9)mm vs(21.2±9.7)mm]仍较低(P均<0.01)。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可明显改善HOCM患儿的症状及心功能,远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鹏声 于钦军 +1 位作者 王水云 陈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阜外医院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和手术特点。方法139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男83例,女56例,年龄11-66岁。均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征,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改良扩大Morrow、改良扩大Morrow加二尖瓣成... 目的总结近年来阜外医院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和手术特点。方法139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男83例,女56例,年龄11-66岁。均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征,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改良扩大Morrow、改良扩大Morrow加二尖瓣成形(置换)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不同手术处理]。在静脉大剂量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输注、辅助低浓度七氟醚吸入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所有患者术中均行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经心表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室颤等恶性不良事件发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70例(50.4%),11例(7.9%)因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使用临时起搏器。复跳后103例(74.1%)患者不需要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就可以顺利脱离心肺转流(CPB),其余36例(25.9%)的患者需要中小剂量多巴胺辅助或同时加用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体外循环时间(142±5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6±37)min。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术中129例(92.8%)患者未输入血液制品。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是治疗HOCM的安全有效术式,要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需要有经验的团队密切协作。麻醉处理也有其特殊性,有效的术前药物治疗,合适的麻醉深度,足够的前、后负荷,控制心率(律)等是麻醉处理的关键。TEE监测是术中指导和评价手术效果的金标准。同时加强心、肺、脑和血液保护,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麻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昌盛 陈海波 +4 位作者 王水云 于钦军 王婧金 肖明虎 崔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3-58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5年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29例青少年(≤21岁)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术前、术后... 目的:评价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青少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5年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29例青少年(≤21岁)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征和二尖瓣反流分级变化,同时抽血检测术前、术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变化,采用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评估心功能。结果:本组患者中,接受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手术者17例(58.6%),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8例(27.6%)。与术前比较,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后患者的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小[(24.6±6.8)mm vs(16.9±7.1)mm,P<0.01],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明显降低[(68.8±15.7)mm Hg(1 mm Hg=0.133 k Pa)vs(10.7±4.2)mm Hg,P<0.01],二尖瓣反流明显减轻[(1.7±1.3)级vs(0.2±0.4)级,P<0.01],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3.4±0.8)级vs(1.4±0.5)级,P<0.01],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显著下降[(1957.6±392.5)ng/ml vs(458.7±161.0)ng/ml,P<0.01]。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第12、24、36个月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6.7%和86.7%。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是治疗青少年HOCM安全、有效的手段,术中充分暴露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改良扩大morrow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68例近中期结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宋云虎 李浩杰 +4 位作者 高歌 苏文君 然鋆 张昌伟 樊红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 目的:分析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本人在单中心应用改良扩大Morrow术连续治疗168例HOCM患者的手术早期结果,并通过随访,评估手术的近中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左心室流出道(LVOT)压差从(92.4±30.8)mmHg(1 mmHg=0.33 kPa)下降至(16.1±10.1)mmHg(P<0.001),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P<0.001)。术后3例(1.8%)患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3例(1.8%)患者并发室间隔穿孔术中同期修补,1例患者近心尖部前侧壁穿孔同期修补,新发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随访107例,平均随访时间(15±11)个月,LVOT压差为(14.2±12.7)mmHg。随访期间,80例患者无症状,从事日常家务劳动或恢复工作,NYHA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HOCM相关事件发生率7.5%,包括4例心房颤动、2例心肌缺血、1例心力衰竭及1例脑卒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57个月因stanford A型夹层破裂死亡。结论:经升主动脉切口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HOCM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梗阻 改良扩大morrow 左心室流出道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唐亚捷 宋云虎 +10 位作者 王水云 王巍 许建屏 孙寒松 王欣 刘盛 高歌 然鋆 李浩杰 刘赟 段福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 目的:总结改良扩大Morrow手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34例主动脉瓣下梗阻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中期效果。方法:纳入1996-11至2015-01在阜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4例主动脉瓣下合并左心室中部梗阻的HOCM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估左心室中部、主动脉瓣下压差变化及心脏瓣膜功能。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7±14.9)个月,无死亡病例,失访2例;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左心室中部压差[(21.0±19.8)mm Hg(1 mm Hg=0.133 k Pa)vs(60.3±29.4)mm Hg]、主动脉瓣下压差[(11.1±6.5)mm Hg vs(77.9±26.2)mm Hg]、最大室间隔厚度([17.9±7.2)mm vs(25.2±4.9)mm]、左心房直径([37.6±6.4)mm vs(41.1±7.8)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2.2±4.3)mm vs(39.8±5.1)mm]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例患者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术后左心室中部压差缓解不明显。随访时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P<0.01),二尖瓣反流程度减低(P<0.01),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消失。术后并发症包括:三度房室阻滞3例(8.8%),胸骨愈合不良并肺部感染二次入院1例(2.9%)。结论:改良扩大Morrow术可以减轻主动脉瓣下梗阻及左心室中部梗阻,能改善患者中期预后,有可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改良扩大morrow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改良翼点入路切除鞍区及中颅凹底肿瘤17例经验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光 刘群 +4 位作者 朴颖哲 史业辉 王鹏 李鹏 李文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3-515,518,共4页
目的:总结近3年来采用扩大改良翼点入路切除中颅凹底及鞍区肿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1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中颅凹底脑膜瘤行颧弓翼点外,其余均行眶颧弓入路切除肿瘤。结果:除2例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切除外,其余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切;全组... 目的:总结近3年来采用扩大改良翼点入路切除中颅凹底及鞍区肿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1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中颅凹底脑膜瘤行颧弓翼点外,其余均行眶颧弓入路切除肿瘤。结果:除2例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切除外,其余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切;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好转5例,恶化1例,尿崩3例,偏瘫均不同程度恢复,2例局部积液。结论:扩大改良翼点入路有暴露肿瘤充分,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适合于中颅凹底及鞍区相临近部位的肿瘤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改良翼点入路 颅凹底肿瘤 鞍区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程辉 于钦军 王水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2-624,共3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疾病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此类患者围术期处理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综述HOCM病理生理特征及围术期处理要点。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是保证手术成功最为重要的监测手段,... 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疾病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此类患者围术期处理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综述HOCM病理生理特征及围术期处理要点。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是保证手术成功最为重要的监测手段,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或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行肺动脉导管监测。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是外科治疗HOCM的金标准,患者经过精细的围术期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围术期处理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3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然均金 宋云虎 +4 位作者 胡盛寿 王巍 王水云 孙寒松 许建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10至2011-12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63例,男性95例(58.3%),年龄41.0±15.5(6-74)岁,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 目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10至2011-12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63例,男性95例(58.3%),年龄41.0±15.5(6-74)岁,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为61-150(89.6±31.4)mmHg(1mmHg=0.133kPa),全部患者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手术和改良扩大的MORROw手术)。结果:163例患者单纯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108例(66.3%),20例(12.3%冶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7例(22.6%)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术后LVOTPG值、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术后75例(46.0%)发生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39例(23.9%)发生心房颤动(房颤);随访患者139例(85.3%),107例(77.0%)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115例(82.7%)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为Ⅰ级,随访期的NYHA分级级别较术前降低[(1.2±0.6)级vs(2.4±0.7)级]。术后及随访期共死亡6例(3.7%)。结论: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安全地解除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明确地解除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 被引量:121
10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病专科联盟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分会“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专家组 +3 位作者 宋雷 邹玉宝 李新立 惠汝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共33页
肥厚型心肌病越来越受到心血管专科医师的重视。本指南总结了肥厚型心肌病病因、发病机制、诊疗手段、危险分层、康复管理、妊娠等最新认识,以期指导临床对于该病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基因诊断 危险分层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