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晓成 马春晓 王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格... 目的 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7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能明显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意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预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大全 石祥飞 张宗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邳州市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将实施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38例),将实施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设为观察组(38例)。对比两组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7d,观察组的颅内压分别为(16.69±2.25)mmHg、(8.44±0.61)mmHg,均较对照组的(21.26±3.28)mmHg、(10.18±0.92)mmHg低(t=7.083、9.717,P均<0.05)。术后7d、30d,观察组的GCS评分分别为(9.24±1.32)分、(12.71±1.55)分,均较对照组的(7.12±1.23)分、(10.06±1.37)分高(t=7.243、7.897,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NSE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SvO2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6%,较对照组的21.05%低(χ2=4.145,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及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脑氧代谢及昏迷状态,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减压 控制性减压 并发症 颅内压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贵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开颅减压术,观察组接...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武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开颅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颅内压达正常范围时间、生命体征平稳时间、脑组织水肿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高度异质性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高度异质性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方文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意识状态评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参照组(81.82%)比较,研究组手术总有效率(97.73%)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15.91%)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更低(P<0.05)。与参照组的(18.39±2.29)、(8.66±2.05)d比较,研究组骨瓣复位时间(15.36±4.99)d、骨瓣浮出时间(6.66±1.89)d明显更短(P<0.05);两组骨瓣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意识状态评分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与参照组的(10.07±1.51)、(25.72±3.29)分比较,研究组意识状态评分(12.62±1.55)分更高,神经功能评分(13.71±2.15)分更低(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手术可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使康复时间明显缩短,并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开颅手 重型颅脑外伤 效果 后并发症 康复时间 意识状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苗红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邹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开颅... 目的:分析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邹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颅内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昏迷状况、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观察组颅内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昏迷状况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颅脑外伤 大骨开颅减压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锦贤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03-705,共3页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术后CT检查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发生组(n=62)与未发生组(n=5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 目的研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117例,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根据术后CT检查血肿是否增大分为发生组(n=62)与未发生组(n=5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鹿特丹CT评分(Rotterdam CT)、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间的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年龄≥65岁、瞳孔散大、发病至开颅时间<4h占比及RotterdamCT评分、血糖、骨瓣最大径明显高于非血肿增大组,GC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Rotterdam CT评分、GCS评分、瞳孔状态、发病至开颅时间、血糖、骨瓣最大径是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肿增大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瞳孔状态、GCS评分、Rotterdam CT评分、发病至开颅时间、血糖、骨瓣最大径可预测患者术后血肿情况,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颅脑损伤 血肿增大 瞳孔状态 最大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孟发财 郭宝瑞 李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35例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35例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共有37例发生脑梗死,发生率为27.41%。发生组脑疝、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比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低于未发生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Caspase-1、IL-18、IL-37水平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较高,入院时GCS评分低及Caspase-1、IL-18、IL-37水平高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通过对患者GCS评分、Caspase-1、IL-18、IL-37进行监测,可早期诊断术后脑梗死,防范术后误诊误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减压 脑梗死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对冲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邢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695-169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对冲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对冲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实施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对冲伤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颅内压,提高术后存活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伤大开颅减压 特重型颅脑对冲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志生 马少彬 +1 位作者 张锦钊 何洁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9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索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两... 目的探索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第1、3、7、10天的Glasgow昏迷评分,以及随诊6月后生存状态。结果两组患者在第7、10天治疗前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对比观察 被引量:77
10
作者 甘宁 刘思思 +4 位作者 李英姿 任可 田宇慧 潘勤 董海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70-72,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减压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渐进减压... 目的对比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渐进减压与常规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减压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渐进减压手术方案,即在硬膜下血肿大部分排出后,作颞部近骨窗处切口,行硬膜外引流。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BJM428型颅内压监护仪检测颅内压。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切口疝及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外伤性癫痫及脑积水。术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评价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术后3、5 d GCS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3、5 d GCS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3、5 d颅内压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3、5 d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疝及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良好、中度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中采用渐进减压可有效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控制颅内压,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改良大骨减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郭宇林 李燕革 兰学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3期254-254,共1页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对36例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并分析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存活28例,其中,恢复良好21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及植物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对36例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并分析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存活28例,其中,恢复良好21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治疗严重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开颅减压 颅脑损伤 对冲伤 效果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军 胡国清 +2 位作者 赵飞 孙家和 宋怡诚 《安徽医学》 200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 18例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之处在于皮瓣走行 ,丢弃的骨瓣大小 ,病灶清除后减张缝合硬膜。结果  18例...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 18例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之处在于皮瓣走行 ,丢弃的骨瓣大小 ,病灶清除后减张缝合硬膜。结果  18例中恢复良好 10例 ,中残 1例 ,重残 1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4例 ,病死率 2 2 %。结论 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疝形成的重型颅脑外伤有效方法 ,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具有皮瓣设计更合理 ,减少了外减压的盲目性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标准外伤大开颅 脑疝形成 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 并发症 设计 植物 盲目性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肖志红 曾继培 曹大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患者GC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04%,对照组为5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0,P〈0.05)。两组手术时间(t=11.720,P=0),术中出血量(t=17.904,P=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GCS评分结果为(10.57±1.47)分,对照组为(8.59±3.2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59,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70,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改良减压 标准去减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冉 张利通 许红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57-658,共2页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组患者接受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组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低于术前,双侧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有效降低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 双侧去减压开颅 标准单侧外伤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研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锦晓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新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恢复良好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发生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低(P <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的去减压 标准大骨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HIF-1α、ANGPTL2、SDF-1与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蕊 程慧敏 +1 位作者 史丽君 凌孝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大面积脑梗死(LHI)去骨瓣减压术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58例LHI患者,根...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大面积脑梗死(LHI)去骨瓣减压术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术的158例LHI患者,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观察组(71例,>20分)和对照组(87例,5~20分),另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不良组(64例,>2分)和良好组(94例,≤2分)2个亚组。比较两组术前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分析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术前、术后14 d 2个亚组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分析LH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结果术前观察组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术前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与良好组相比,术后14 d不良组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较高(P<0.05);术后14 d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增加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HIF-1α、ANGPTL2、SDF-1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0.05)。结论血清HIF-1α、ANGPTL2、SDF-1表达上调不仅参与LHI发病,还与患者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检测有望成为辅助判断LHI病情、预测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减压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3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马俊杰 马康 崔中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而实验组采用... 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而实验组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等指标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心电图、意识、颅内压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远期存活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影响较小,明显降低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标准外伤大开颅 重型颅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大骨瓣减压术对颅脑外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路长宇 焦铁鹰 夏吉勇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2期62-62,66,共2页
急性脑外伤后脑肿胀又称弥漫性脑肿胀,指在广泛的脑损伤后出现的继发性损害,主要病理过程为颅脑外伤后脑细胞内液增多,脑组织膨胀,体积增大,进而导致顽固性颅内高压。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困难及死亡率高。急性脑外伤后常常因脑肿... 急性脑外伤后脑肿胀又称弥漫性脑肿胀,指在广泛的脑损伤后出现的继发性损害,主要病理过程为颅脑外伤后脑细胞内液增多,脑组织膨胀,体积增大,进而导致顽固性颅内高压。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困难及死亡率高。急性脑外伤后常常因脑肿胀和脑水肿并存,其常规脱水、激素、脑脊液引流等保守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疗效,而采用外科手段进行干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中去骨瓣减压术疗效最为确切[1]。临床上较常选择的术式为去大骨瓣减压术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哪种术式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急性脑肿胀 大骨减压 颅脑外伤 减压 弥漫性脑肿胀 外伤 保守治疗 继发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联合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树宇 于俊 +2 位作者 刘鹏 代记 张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2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ALTF)联合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术(TTT)在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患者76例,采用ALTF联合改良TTT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患者患肢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保肢率,... 目的观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ALTF)联合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术(TTT)在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患者76例,采用ALTF联合改良TTT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患者患肢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保肢率,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肢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评价足踝功能,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及肱动脉收缩压并计算踝肱指数(ABI),采用皮温枪检测患足皮肤温度。结果随访6个月,6例因骨外露位于关节周围,术后出现皮瓣下积液,经换药引流、加压包扎治疗2周后,无肿胀,最终创面愈合;5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2例皮瓣部分成活,再次植皮修复后愈合;1例术后发生感染,经治疗后好转,未进一步恶化。本组手术69例皮瓣完全成活,成活率90.79%,患者随访期间无原位及其他部位溃疡复发,保肢率达100%。与术前相比,术后1、3、6个月患肢VAS随时间延长而下降,AOFAS评分、ABI、患足皮肤温度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结论ALTF联合改良TTT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伴骨外露可修复创面,促进血运重建,改善血液循环,最大程度避免截肢,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足 溃疡 股前外侧皮 改良横向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元峰 王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