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宋进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 :探讨用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陈昱名 魏森 朱健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RFA)与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FA组47例、EVLT组90例。RFA组予RFA治疗,EVLT组予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术中...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RFA)与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FA组47例、EVLT组90例。RFA组予RFA治疗,EVLT组予EVLT联合高位结扎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住院时间,术后24 h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及深静脉瓣膜功能Kistner分级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隐神经损伤、皮下出血、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24 h NR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VCSS评分均降低(P均<0.05);与EVLT组相比,术后6个月RFA组VCSS评分低(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Kistner分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于EVLT联合高位结扎,RF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激光改良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3
作者 雷勇 赵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DVT发生0例,对照组发生4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较同组用药前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血浆D-D水平、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有效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血塞通 低分子肝素 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联合电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6
4
作者 叶红飞 汤永在 +1 位作者 杨连祥 王长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404-404,407,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的常见疾病、多发病,我国患病率为10。手术以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目前临床在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基础上加行微创术。1999年6月-2010年1月我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的常见疾病、多发病,我国患病率为10。手术以往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目前临床在静脉曲张剥脱术的基础上加行微创术。1999年6月-2010年1月我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65例683条肢体,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结扎 大隐静脉曲张 分段 电凝治疗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下肢静脉曲张 常见疾病 血管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伟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2966-2967,共2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在此...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剥脱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点式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5.88%(1/17)]与对照组[21.43%(3/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先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9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减轻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局部注射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对患者 疗效 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寇吉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目的 :探讨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显著。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段友良 徐良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5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2例(48条)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小腿曲张静脉旋切术,采用站立位足背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方法检测手术前后足背静脉腔内压力,并与正常...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2例(48条)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小腿曲张静脉旋切术,采用站立位足背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方法检测手术前后足背静脉腔内压力,并与正常预估值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足背静脉腔内压力分别为(96.523±0.761)、(91.420±0.263)mmHg,P<0.05;正常预估值为(88.676±0.372)mmHg,手术前后均高于正常预估值,P均<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疗效确切,术后足背静脉压力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足背静脉 下肢深静脉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拥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2例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高位结...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联合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2例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局部注射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可有效减少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高位结扎 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翠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3例),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3例),应用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5±2.6)d,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4±2.0)d,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拆线时间为(10.3±1.8)d,干预组患者的拆线时间为(7.1±1.4)d,干预组患者的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4±1.0)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7±0.1)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1±0.8)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6±0.2)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联合 针对性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与传统静脉剥脱组,各40例。传统静脉剥脱组采取常规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开展改良高... 目的探讨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与传统静脉剥脱组,各40例。传统静脉剥脱组采取常规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开展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手术耗时、总失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时间、入院手术到出院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40/40),高于传统静脉剥脱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社会关系、生理功能、情感功能以及健康活力评分均高于传统静脉剥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手术耗时、总失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时间、入院到出院时间分别为(73.21±1.21)min、(38.24±4.05)ml、(1.56±0.45)d、(5.24±1.45)d,传统静脉剥脱组手术耗时、总失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时间、入院到出院时间分别为(86.56±7.45)min、(98.35±4.05)ml、(2.56±0.56)d、(8.24±1.46)d;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手术耗时、总失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时间、入院到出院时间均优于传统静脉剥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传统静脉剥脱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行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效果确切,可减少抗感染药物应用时间,加速康复,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和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高位结扎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敏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志勇 张邦唐 王春明 《北方药学》 2023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收治以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62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接... 目的:观察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收治以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62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接受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30例日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另32例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常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率3.33%,对照组发生2例皮下血肿、1例足踝处麻木,并发症率9.38%,并发症率两组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1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提升(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实施以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可缩短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治疗安全有效,并可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卡醇 大隐静脉 高位结扎 联合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日间手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53侧),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治愈,曲张静脉... 目的:探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53侧),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治愈,曲张静脉消失。50例患者中,随访42例(47侧),均未发现小腿静脉曲张复发,其中长久站立3侧(6.4%),2侧(4.3%)行走后,有小腿酸胀感、足部轻微肿胀。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分支静脉缝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分支静脉缝扎 大隐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点式与传统剥脱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志勇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与传统剥脱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卫生院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联合点式与传统剥脱术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北京市通州区西集卫生院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跟踪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术中、术后情况,术前及术后3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一氧化氮水平,以及术前及术后7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生活质量调查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3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一氧化氮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升高幅度较对照组低(P <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7d的VAS、VCSS评分均降低、CIVIQ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VAS、VCSS评分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CIVIQ评分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与传统剥脱术相比,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可以有效缩短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点式 传统 应激水平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仇家余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7期208-209,209,共2页
目的 :探讨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剥脱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这3... 目的 :探讨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剥脱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这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他们手术的时间为15~31min,其术中的出血量为10~55m L,其住院的时间为3~4天。在手术结束后,这3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患者。结论 :用次高位结扎术联合分段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发生严重并发症和病情复发的几率低。此联合手术方法可作为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分段 联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学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223-224,共2页
目的:研究对15例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3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STS组,n=15)与常规组(CVT组,n=15).在围手... 目的:研究对15例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3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STS组,n=15)与常规组(CVT组,n=15).在围手术期,对STS组患者与CVT组患者分别进行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护理,STS组患者术毕至皮下血肿消失的时间、术毕至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拆线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CVT组患者,其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高于CVT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VT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其术后康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 大隐静脉曲张 综合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
18
作者 王辉 梁滨沈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6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B组),常规监...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B组),常规监测生命体征BP、MAP、HR、SpO2、ECG。结果A组患者T2时间点MAP、HR显著低于T1时间点(P<0.05),也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期躁动例数也明显低于B组(P<0.05);但A组患者术中呼吸抑制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用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效果好并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梁志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003-1005,991,共4页
目的:探讨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高位结扎与点式剥脱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 目的:探讨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高位结扎与点式剥脱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经治疗3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s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应用静脉曲张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评估患者病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与V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TT、PT、TT均长于对照组。结论: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的基础上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减轻应激反应与术后疼痛,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跃辉 韩建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8期5243-52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组(43例)与早期治疗组... 目的探讨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治疗组(43例)与早期治疗组(44例)。给予传统治疗组常规治疗,给予早期治疗组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个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评分。结果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97.73%(43/44)]高于传统治疗组[81.40%(35/43)](P<0.05)。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早期治疗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1个月,两组VCSS、CIVIQ评分较术前升高,且早期治疗组VCSS、CIVIQ评分较传统治疗组高(P<0.05)。早期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低于传统治疗组[20.93%(9/43)](P<0.05)。结论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静脉曲张恢复,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性浅静脉 大隐静脉曲张 早期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