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颖 陈萌 王长龙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采用甲基硅酸钠溶液、二氧化硅胶体溶液、聚丙烯酸酯乳液对钢渣进行浸泡改性处理,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声发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改性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钢渣的改性机理和改性钢渣-沥青混合... 采用甲基硅酸钠溶液、二氧化硅胶体溶液、聚丙烯酸酯乳液对钢渣进行浸泡改性处理,通过性能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声发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改性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钢渣的改性机理和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机理。结果表明,4.75~19 mm钢渣经1%~4%浓度溶剂改性后,物理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经3%浓度溶剂改性后的钢渣制备的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较未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RSAM)提高了27.92%~39.09%;改性钢渣表面包裹着不同状态的不溶于水的改性保护层,经二氧化硅改性后的钢渣(SMS)表面呈现出致密的层状结构且保持表面粗糙,改性效果最优;二氧化硅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SMSAM)的裂纹宽度减小,主裂纹出现的时间较晚,SMS对SMSAM的断裂破坏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提高了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钢渣 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 性能 改性机理 抗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永强 杨文佳 张互助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7,共11页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GBFAM)是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为探讨其路用性能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GBFAM)是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为探讨其路用性能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利用响应曲面法分析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比对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在以最佳石墨烯掺量0.20%、最佳玄武岩纤维掺量0.30%和最佳油石比5.32%为基准的一定变化幅度范围内,GBFAM的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随着石墨烯掺量、玄武岩纤维掺量和油石比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大致在最佳配比附近达到最大值,其中油石比对动稳定度、最大弯拉应变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非常显著,石墨烯和油石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最大弯拉应变影响显著,其余各因素及交互作用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GBFAM) 路用性能 影响因素 显著性分析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数值仿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振辉 陈雪琴 +2 位作者 董侨 姚波 范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钢渣替换透水沥青混合料中部分玄武岩粗集料,开展室内疲劳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基于CT扫描获取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将混合料中钢渣、玄武岩、沥青砂浆和孔隙进行区分,导入颗粒流程序(PFC),建立颗粒直径为... 采用钢渣替换透水沥青混合料中部分玄武岩粗集料,开展室内疲劳试验及数值仿真,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基于CT扫描获取图像,通过阈值分割将混合料中钢渣、玄武岩、沥青砂浆和孔隙进行区分,导入颗粒流程序(PFC),建立颗粒直径为0.4 mm的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型,基于宏观和细观力学参数转换及虚拟强度试验进一步校正细观力学参数,开展虚拟疲劳损伤数值模拟,得到重复荷载作用下试件微裂纹扩展路径及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虚拟强度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荷载与位移关系曲线,试件裂纹扩展路径符合实际断裂情况,裂纹的分布主要沿着模型内部孔隙处扩展;虚拟疲劳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描绘平行黏结模型的黏结直径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行黏结接触颗粒间的拉应力增大而加速减小的趋势,虚拟疲劳损伤模型计算结果和室内疲劳损伤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误差不到10%,可有效预测高应力比下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透水沥青混合 疲劳损伤 离散元方法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4
作者 岳宏智 陈应鲛 +2 位作者 赵林 周海防 吕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6,共8页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 通过化学添加剂制备TB胶粉改性沥青可有效降低制备温度、防止老化、节约能源,为了探究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价值,选择岩沥青作为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增强剂并与SBS改性沥青、基质沥青进行对比,制备了SMA-13、AC-20、AC-25等3种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基于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半圆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四点弯曲梁疲劳试验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法加入岩沥青能有效地弥补TB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提高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适应严酷的水热环境,较大程度的保留了TB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优异的特点;化学法TB胶粉改性沥青疲劳性能优于基质沥青,但岩沥青会在一定程度损伤混合料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TB胶粉改性沥青 化学添加剂 沥青 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章蔚昊 张勤玲 +3 位作者 赵一帆 朱鹏燕 付锐 王成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 新疆南疆是我国主要优质棉花生产区,棉花秸秆储量巨大。为拓展棉花秸秆利用途径及范围,本研究以普通沥青混合料为空白组,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自主设计室内加速干湿-盐冻融循环试验模拟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作用下棉花秸秆纤维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技术从微观角度探究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环境中,随着干湿-盐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次数下,路用短切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水稳定性能提升最大,棉花秸秆纤维次之,但棉花秸秆纤维的掺入明显改善了复合盐试验环境中沥青混合料抗水损伤的能力;微观分析显示混合料内部空隙的盐溶液在干湿-盐冻融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相变(液态—固态)作用将刺破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层的同时增大混合料内部空隙,这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纤维的搭接和增韧作用提高了混合料的抗水损伤能力。研究结果揭示南疆盐渍土自然环境中棉花秸秆纤维对沥青路面水稳定性能的改善作用,为推广棉花秸秆纤维在南疆地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棉秸秆纤维 干湿-盐冻融循环 空隙率 冻融劈裂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AC-10C型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向晓东 习嘉晨 李灿华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以钢渣为粗集料,砂和石屑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I-D)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钢渣AC-10C型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层.目标配合比为:w(5~10mm钢渣)∶w(0~5mm石屑)∶w(砂)∶w(矿粉)=61∶24∶10∶5.基于此配合比,调整得到生产... 以钢渣为粗集料,砂和石屑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I-D)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钢渣AC-10C型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路面层.目标配合比为:w(5~10mm钢渣)∶w(0~5mm石屑)∶w(砂)∶w(矿粉)=61∶24∶10∶5.基于此配合比,调整得到生产配合比为:w(6~11mm钢渣)∶w(3~6mm钢渣)∶w(0~3mm钢渣)∶w(矿粉)=50∶16∶30∶4.经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实验、冻融劈裂试验,得知按生产配合比配制的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为10.98kN,动稳定度为3 071次/mm,冻融劈裂强度比为88.7%;该混合料路面抗滑性能较传统路面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沥青混合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田耀刚 覃超 +4 位作者 张梦缘 蒋静 纪括 齐琳 张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035,共5页
为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和温拌剂种类对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在RAP掺量为0,10%,30%,50%,Sasobit温拌剂掺量为3.0%和Evotherm温拌剂掺量为2.0%的温... 为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和温拌剂种类对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在RAP掺量为0,10%,30%,50%,Sasobit温拌剂掺量为3.0%和Evotherm温拌剂掺量为2.0%的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性能,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RAP掺量对两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P的掺入可以极大地改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不利于其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不同RAP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对各项路用性能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均为: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在RAP掺量为30%时,掺入Evotherm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优于掺入Sasobit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 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 路用性能 温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作用下碳纳米管-碳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栾利强 任俊颖 +2 位作者 余和德 文双寿 江永盛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1157,共7页
针对沥青路面因车辆荷载、温度荷载等带来的裂缝扩展问题,采用碳纳米管-碳纤维制备导电沥青混合料,进行电-热愈合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裂缝愈合前后的电阻率值、断裂能、极限承载力和微观结构,研究导电作用下碳纳米管-碳纤维沥青混合料... 针对沥青路面因车辆荷载、温度荷载等带来的裂缝扩展问题,采用碳纳米管-碳纤维制备导电沥青混合料,进行电-热愈合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裂缝愈合前后的电阻率值、断裂能、极限承载力和微观结构,研究导电作用下碳纳米管-碳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水平。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掺量在0.5%,1.0%时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能力;导电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水平与愈合前、后电阻率比值存在Sine函数关系;在50℃、20 min环境下小梁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断裂应变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导电沥青混合 碳纳米管-碳纤维 -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小革 高凯 +1 位作者 李光耀 陈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71-10077,10101,共8页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 为提升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选用聚氨酯、纳米ZnO和基质沥青制备聚氨酯/纳米ZnO复合改性沥青。以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135℃运动黏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软化点差值评价储存稳定性,并制备3种复合改性沥青AC-13C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和纳米ZnO的掺入能显著改善基质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且储存稳定性符合规范要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掺量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改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效果最好,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其动稳定度提高了2.32倍,残留稳定度上升了9.0%,最大弯拉应变(-10℃)提升了8.3%。综合考虑路用性能改善效果,推荐选用5%聚氨酯复配3%纳米ZnO为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聚氨酯 纳米ZNO 复合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环氧乳化沥青黏韧性及其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
10
作者 刘鸿鹄 鄢光显 +3 位作者 张俊 甘新立 刘嵩 许涛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3,共8页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常温施工、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的养护维修技术,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利用率低,且当前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胶结料的低温黏韧性较低、抗老化性较弱,严重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常温施工、节能减排的绿色低碳的养护维修技术,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较差,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利用率低,且当前环氧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胶结料的低温黏韧性较低、抗老化性较弱,严重影响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路用性能、耐久性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氢化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制备氢化环氧改性乳化沥青(HEEA),研究氢化环氧对乳化沥青基本性能、黏韧性与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确定氢化环氧最佳掺量,制备具有良好黏韧性和耐候性的HEEA,提升HEEA冷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氢化环氧掺量为6%(质量分数)时,HEEA的路用性能和黏韧性最佳。在高温条件下氢化环氧具有显著的弹性恢复性能,减少了HEEA冷再生混合料车辙深度,使HEEA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氢化环氧赋予乳化沥青更好的黏韧性,使HEEA冷再生混合料具有更好的低温抗裂性能,改善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冻和抗剥落性能,且对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环氧 改性乳化沥青 黏韧性 冷再生混合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化钢渣集料特性和其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博皓 王耀正 +3 位作者 任晓健 孙佳 庄维 罗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145-13152,共8页
为推动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缓解钢渣堆放造成的土地占用与环境污染问题,对钢渣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征及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度粒形、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探究钢渣陈化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随后,利用未处理钢渣... 为推动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缓解钢渣堆放造成的土地占用与环境污染问题,对钢渣陈化过程中的理化特征及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粒度粒形、X射线荧光光谱试验探究钢渣陈化前后的形貌特征和矿物组成。随后,利用未处理钢渣、陈化钢渣和玄武岩制备了沥青混合料,对比评价了3种沥青混合料的体积膨胀性、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此外,通过灰色关联法分析了集料特性与混合料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钢渣的高粗糙度、高棱角性使其成为玄武岩等天然集料的理想替代品。然而,未陈化钢渣体积稳定性差,遇水易膨胀,导致无法满足路面使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CaO和Fe 2 O 3含量是影响钢渣体积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陈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负面影响,从而改善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综合各项分析,陈化钢渣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综合路用性能,钢渣的二次利用对于实现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化钢渣 理化特性 钢渣沥青混合 灰色关联分析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海拔地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威 赖淏 +6 位作者 吴婧 吴勇刚 翟健梁 毛楠 师长春 陆福洋 熊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7-1441,共5页
综述了高原地区典型气候条件(冻融、盐蚀、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的损伤机制,探讨了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耐久性提升手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耐久性高于基质沥青,然而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的耐久... 综述了高原地区典型气候条件(冻融、盐蚀、强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及其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的损伤机制,探讨了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SBS改性沥青耐久性提升手段。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耐久性高于基质沥青,然而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的耐久性仍存在局限性。通过对现有研究总结发现,聚烯烃弹性体(POE)及橡胶颗粒(CR)应用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耐久性,有利于提高SBS改性沥青在高原地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环境 SBS 沥青混合 耐久性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随机集料的钢渣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温度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雪琴 万保才 +2 位作者 王宇豪 董侨 姚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7,共12页
为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传热机理,采用钢渣集料部分替换玄武岩粗集料(4.75~9.50 mm、9.50~13.20 mm),基于三维随机集料构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细观模型,分别模拟了普通玄武岩集料试... 为研究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在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传热机理,采用钢渣集料部分替换玄武岩粗集料(4.75~9.50 mm、9.50~13.20 mm),基于三维随机集料构建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细观模型,分别模拟了普通玄武岩集料试件(PAC-B)、普通钢渣粗集料试件(PAC-US)及改性钢渣粗集料试件(PAC-MS)3种沥青混合料在连续微波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相互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加热过程还是冷却过程,沥青砂浆的表面温度分布区域与集料表面温度分布区域均一致,且集料表面的最高温度要大于沥青砂浆的表面最高温度,说明集料吸波能力强于沥青砂浆。在冷却过程中,集料向沥青砂浆传导热量,二者之间温差不断减小。对于同一种试件,集料(2.36~4.75 mm、4.75~9.50 mm、9.50~13.20 mm)粒径在4.75~9.50 mm范围内的体积平均温度最高。加热和冷却过程中,2种钢渣集料试件PAC-US、PAC-MS温度均高于PAC-B。将非均质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吻合度较好,用非均质模型模拟微波加热与冷却过程温度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三维随机集 沥青混合 微波加热 冷却 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世杰 李强 +2 位作者 曾宪辉 王家庆 付国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67-7873,共7页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 高黏改性沥青是决定排水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评价改性剂类型、掺量及生产工艺的影响,分别采用车辙、半圆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对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测试,通过微观形貌特征对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很小。在相同的掺量和生产工艺下,与常规的泰孚派克(Tafpack super,TPS)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热塑性树脂(thermoplastic resin,TPR)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的低温抗裂性、相当的水稳定性和略差的高温稳定性,但是两者的路用性能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TPR改性剂掺量的提高可以明显提升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当以70#普通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ic block copolymers,SBS)改性沥青作为基质沥青时,TPR改性剂掺量分别达到13%和9%,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即可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总体上看,改性剂掺量和生产工艺对各项路用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改性剂掺量的影响大于生产工艺。从微观形貌角度证实采用直投法时沥青中存在颗粒结团,部分改性剂颗粒与沥青的不完全混融导致直投法的改性效率低于剪切法,因此采用直投法时应适当增加改性剂掺量。研究结果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高黏沥青 树脂改性 直投法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条件下聚丙烯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敏 汪严 +2 位作者 裘秋波 金肃静 牛冬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2,共9页
为探究老化条件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以丁苯橡胶(SBR)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剂,PP纤维为改性剂,对不同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 为探究老化条件下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微表处混合料的性能,以丁苯橡胶(SBR)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剂,PP纤维为改性剂,对不同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通过湿轮磨耗试验、车辙变形试验和低温劈裂试验探究5 d和12 d老化条件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化条件下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车辙因子和应力敏感性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大,其高温抗车辙能力提升,而承受荷载变化下的弹性恢复能力下降.在2.5%应变幅值时,相较于未改性的乳化沥青,老化后PP纤维改性乳化沥青结合料蒸发残留物的疲劳寿命提高,抵抗疲劳损伤的能力提升明显.在0.2%PP纤维掺量下老化后微表处混合料的黏聚力提升11%,1 h及6 d湿轮磨耗值分别降低32%及25%,轮辙变形率降低46%,低温劈裂抗拉强度提升16%,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混合 聚丙烯纤维 老化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老化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爱军 寇吟松 +3 位作者 李武伦 王嘉昕 艾长发 颜川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63,共13页
为了探究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分别对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和70号基质沥青进行老化,并进行沥青流变性能试验,分别评价高掺量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弹性恢复性能、高温抗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并对其混合料老化前后的... 为了探究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分别对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和70号基质沥青进行老化,并进行沥青流变性能试验,分别评价高掺量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弹性恢复性能、高温抗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并对其混合料老化前后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性能和抗裂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高掺量SBS改性沥青的模量增大,弹性恢复性能、高温抗变形能力、疲劳性能减弱,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高温抗变形能力降低,抗裂性能逐渐变差;沥青氧化硬化和SBS氧化降解的博弈对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但仍需额外关注其老化所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老化机制 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膨胀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溪唯 胡力群 +1 位作者 成岩 王培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01-6906,共6页
钢渣作为中国存量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对其利用率仅为30%,限制钢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钢渣所含的非稳定性物质在富水条件下易发生水化反应,造成钢渣体积膨胀。通过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linea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 钢渣作为中国存量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对其利用率仅为30%,限制钢渣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钢渣所含的非稳定性物质在富水条件下易发生水化反应,造成钢渣体积膨胀。通过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linea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LVDT)测试法对掺钢渣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膨胀率进行测定,探究钢渣掺配比例、混合料油石比以及掺入钢渣粒径对混合料膨胀率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料中钢渣掺入不超过50%,混合料实际油石比在最佳油石比基础上提高1.5%,且使用大粒径钢渣,能更有效控制混合料膨胀率。此外,钢渣中的活性物质不断进行水化反应,将导致局部膨胀和集料剥落等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 体积膨胀性 钢渣 沥青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OGFC-13型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向晓东 周溪滢 +2 位作者 李灿华 华洲连 焦立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24-427,共4页
以钢渣为粗集料、石灰岩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OGFC-13型开级配钢渣排水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为m((13.2~19)mm钢渣)∶m((9.5~13.2)mm钢渣)∶m((4.75~9.5)mm钢渣)∶m((0~4.75)mm石灰岩)∶m(矿粉... 以钢渣为粗集料、石灰岩为细集料、矿粉为填料、SBS改性沥青为结合料配制OGFC-13型开级配钢渣排水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为m((13.2~19)mm钢渣)∶m((9.5~13.2)mm钢渣)∶m((4.75~9.5)mm钢渣)∶m((0~4.75)mm石灰岩)∶m(矿粉)=13∶28∶45∶13∶1,最佳油石比为4.5%,聚脂纤维用量为0.3%。该沥青混合料的钢渣用量高达86%,且不用提高改性沥青和纤维用量,有利于钢渣的综合利用,节约道路建设成本。通过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和车辙试验得出,该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为9.8kN,劈裂强度比为89.8%,动稳定度为5753次/mm,均优于技术规范要求。该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为37.0mL/s,摩擦系数(BPN值)为70.7,表明其渗水能力很强,抗滑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 钢渣 开级配磨耗层 排水沥青路面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骨料多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辉 沈泽涵 +4 位作者 郅晓 黄毅 李婷玉 陈宇亮 肖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钢渣骨料的多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影响的宏细观机制尚不掌握,不利于钢渣骨料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的有效保持。针对此不足,基于室内低温弯曲试验,构建了可表征钢渣骨料多孔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小梁试样精细化离散元模型,进而开展了... 钢渣骨料的多孔结构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影响的宏细观机制尚不掌握,不利于钢渣骨料沥青路面长期性能的有效保持。针对此不足,基于室内低温弯曲试验,构建了可表征钢渣骨料多孔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小梁试样精细化离散元模型,进而开展了不同的钢渣孔隙率和开口孔隙沥青填充度下的虚拟低温弯曲试验,量化分析了钢渣多孔结构对试样整体强度和细观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钢渣骨料仅可替代粒径大于2.36 mm的粗骨料,控制钢渣加热温度并延长湿拌时间可确保沥青胶浆充分填充钢渣骨料表面孔隙;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渣骨料表面开口孔隙附近出现应力集中,裂缝贯通钢渣开口孔隙;钢渣骨料表面孔隙率越高,则峰值应力越低,裂缝越易从开口孔隙处发育;峰值应力随钢渣骨料表面开口孔隙沥青胶浆填充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钢渣骨料表面孔隙对沥青胶浆的吸收作用会显著影响裂缝萌生路径及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裂缝易在钢渣孔洞附近萌生,且开口孔隙无沥青填充时此裂缝扩展特征更明显;钢渣骨料表面孔隙可增强沥青-钢渣界面的黏结性能,但开口孔隙过大会导致应力集中且易萌生裂缝。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控制大孔隙钢渣骨料含量,并确保沥青砂浆充分填充钢渣骨料表面孔隙,以提高其低温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多孔结构 沥青混合 低温开裂 细观损伤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磨细粉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新强 韩方元 +2 位作者 陈维斌 徐腾飞 崔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3-1161,共9页
为探究钢渣磨细粉(SSFP)对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小于5 mm的钢渣制备SSFP。以石灰岩矿粉(LP)作为对照,对不同粉胶比(F/A)下SSFP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究了SSFP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P... 为探究钢渣磨细粉(SSFP)对沥青胶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小于5 mm的钢渣制备SSFP。以石灰岩矿粉(LP)作为对照,对不同粉胶比(F/A)下SSFP沥青胶浆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究了SSFP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P,SSFP对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高、低温及疲劳性能均有所提升,其中低温性能提升幅度最大,SSFP沥青胶浆的蠕变劲度模量提升了190.57%,SSFP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提升了9.93%;增大F/A可提升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但会损伤其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SSFP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磨细粉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 粉胶比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临界破坏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