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改性钠羧甲基纤维素加固粉砂土水稳性及稳定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杨晴雯
裴向军
黄润秋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112,120,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744703)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8·8”九寨沟地震灾区生态化地质灾害防治重大科技支撑研究课题(KJ-2018-20)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2016010)
-
文摘
土壤加固剂可改善土体理化特性。选择改性钠羧甲基纤维素(M CMC)为加固剂,以粉砂土为加固对象,研究M CMC加固粉砂土水稳性及稳定机理。开展不同加固剂掺量下加固土湿化崩解试验进行崩解状态监测和完全崩解系数(CR)测试,结果显示:随加固剂掺量的增加,试样开始崩解的时间延时、崩解产物中粗粒含量增加、悬浮粒减少,CR快速降低,当掺量达0.9%时,加固土样无崩解。进一步对试样的渗透性、基质吸力、抗剪强度、化学组分及微观结构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随加固剂掺量的增加,加固土样团聚体粒径增大、渗透性减小、基质吸力增大、抗剪强度提高。研究成果表明:M CMC在土颗粒表面产生“包裹效应”、相邻土颗粒间产生“吸附效应”、相隔土颗粒间产生“连接效应”,使得土颗粒由镶嵌点接触转变为面式接触和链式连接,形成网状胶结结构团聚体,从而提高加固土水稳性。
-
关键词
粉砂土
改性钠羧甲基纤维素
加固剂
胶结作用
结构团聚体
水稳性
稳定机理
-
Keywords
silty sand
modified carboxymethylcellulose
reinforcement agent
cementation
structural aggregate
water stability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不同加固技术在散粒体斜坡表层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杨晴雯
裴向军
吴梦秋
常志璐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性研究群体(41521002)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项目(SKLGP2014Z00)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2016010)
-
文摘
散粒体斜坡多发育于我国西部山区,由块度不一、黏粒含量较少的碎砾石土组成,由于胶结性差,遇雨水冲刷、风吹或人畜踩踏易失稳。传统坡面防护技术包括拦挡锚固和土工材料与植被构筑,新型护坡技术是结合了岩土材料加固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所提出的新方法。本文中该新技术是指将浓度1.3%的改性钠羧甲基纤维素与边坡表层土拌合,后掺入植物纤维,喷洒到坡表形成加固层;加固层表面喷洒草籽,以达到边坡防护的目的。文章选择传统的护坡方法(格构和三维网)和新型土壤改良方法结合植草绿化技术对室外某散粒体斜坡进行加固处理,以天然斜坡为参照,统计降雨冲刷和径流冲刷后边坡表面侵蚀破坏、入渗和植被破坏特征,对比不同护坡方式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个斜坡辅之相同的植草条件下,对比降雨和放水冲刷试验后各边坡的侵蚀破坏特征可以发现,材料改良植草边坡侵蚀弱,产沙量小,作用层能减缓雨水下渗,提高植被存活率和降低植被倒伏率,其效果优于三维网植草护坡和格构植草护坡。
-
关键词
改性钠羧甲基纤维素
散粒体斜坡
坡面侵蚀
植草护坡
斜坡稳定性
-
Keywords
modified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granular slope
surface erosion
vegetation protection
stability of slope
-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