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偏氟乙烯接枝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志鹏 华河林 +2 位作者 王林 熊鹰 李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7-229,共3页
通过紫外辐射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率不同的聚偏氟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VDF-g-PMMA),通过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过滤来检验膜的抗污染性能。结果显示,随着膜的MMA接枝率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加,对BSA的静态吸附量减... 通过紫外辐射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率不同的聚偏氟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VDF-g-PMMA),通过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过滤来检验膜的抗污染性能。结果显示,随着膜的MMA接枝率增加,膜的亲水性增加,对BSA的静态吸附量减少。接枝率为23.5%的PVDF-g-PMMA膜的吸附量为PVDF膜吸附量的1/2。膜自身阻力Rm和浓差极化边界层阻力Rc的和占总过滤阻力的78%以上,是导致亲水性接枝膜的膜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随着膜接枝率的增加,Rm和Rc逐渐减小,且整个膜过滤阻力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牛血清蛋白 接枝改性膜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改性膜分离二氧化碳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学谦 张井鲁 +2 位作者 李学成 纪建强 范峥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9期83-89,共7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凭借着半有机、半无机的特殊高分子结构,表现出卓越的二氧化碳渗透性能,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聚二甲基硅氧烷膜高压下易变形、易膨胀,以聚醚酰亚胺为支撑层制备了聚...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分离法作为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捕集方法,凭借着半有机、半无机的特殊高分子结构,表现出卓越的二氧化碳渗透性能,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聚二甲基硅氧烷膜高压下易变形、易膨胀,以聚醚酰亚胺为支撑层制备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复合膜,并利用二甲基咪唑钴(即ZIF-67)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为了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改性膜分离二氧化碳的实际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利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操作温度、操作压力、混合气处理量、混合气中氢气含量等各因素对二氧化碳捕集率和二氧化碳捕集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各因素对相关指标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利用ZIF-67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酰亚胺复合膜改性后的二氧化碳捕集率及二氧化碳捕集浓度均出现显著改善。混合气中氢气含量对二氧化碳捕集率影响最大,混合气处理量和操作温度次之,操作压力最小,它们对于二氧化碳捕集浓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上述各个因素与其他参数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膜 二氧化碳 捕集 单因素实验 Sobol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改性膜超滤用于柑橘果汁除菌效果的研究
3
作者 张拥军 朱丽云 +2 位作者 蔡振优 杨胜利 钱俊青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应用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100nm)处理橘汁,研究膜处理技术对橘汁的除菌效果。以鲜榨橘汁为原料,研究膜处理前后橘汁饮料中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及残留的细菌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膜处理橘汁,能保留橘汁的营... 应用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100nm)处理橘汁,研究膜处理技术对橘汁的除菌效果。以鲜榨橘汁为原料,研究膜处理前后橘汁饮料中的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及残留的细菌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膜处理橘汁,能保留橘汁的营养成分,细菌总数明显减少,感官品质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汁 共混改性聚砜 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成功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
4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4-1154,共1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主要采用溶剂脱蜡工艺,在使用大量溶剂后还需对溶剂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关键词 化工研究院 制备方法 改性膜 苯乙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接枝 研发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改性膜用于润滑油酮苯脱蜡工艺中的溶剂回收
5
作者 杨金鹏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1期13-13,共1页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现代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主要采用溶剂脱蜡工艺。在该工艺中,溶剂回收一直采用三效蒸发方法,溶剂在加热、冷凝的循...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的接枝苯乙烯改性膜及其制备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现代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主要采用溶剂脱蜡工艺。在该工艺中,溶剂回收一直采用三效蒸发方法,溶剂在加热、冷凝的循环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为此,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研发出了用苯乙烯改性膜高效、低能耗回收溶剂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溶剂回收 脱蜡工艺 改性膜 苯乙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化工研究院 酮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改性膜在锦屏一级水电站泄洪洞工程的应用
6
作者 张连修 《云南水力发电》 2011年第5期97-100,共4页
混凝土改性膜(膜贴)的使用,解决了反坡(弧)段模板部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泌水、排气问题,对消除混凝土表面气泡、砂线、砂斑等混凝土质量通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改性膜 泄洪洞底拱 锦屏一级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改性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阿坤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0期40-41,共2页
近十年来,由贻贝启发的聚多巴胺因其普遍性和通用性成为膜改性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策略。只要将膜浸入碱性多巴胺溶液中,就能在膜表面诱导出亲水性的聚多巴胺层,而且聚多巴胺由于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可以作为一个二次反应修饰平台进一步... 近十年来,由贻贝启发的聚多巴胺因其普遍性和通用性成为膜改性的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策略。只要将膜浸入碱性多巴胺溶液中,就能在膜表面诱导出亲水性的聚多巴胺层,而且聚多巴胺由于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可以作为一个二次反应修饰平台进一步接枝引入其它有机或无机材料进入膜基体或表面。本文主要对聚多巴胺材料的介绍及其在膜改性应用中的两个维度进行描述,最后讨论了聚多巴胺在膜分离领域应用中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改性 抗污染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艾恒雨 梁洪博 +2 位作者 刘乾亮 廉新宇 刘彩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5-263,共9页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操作压力低、温差小、蒸馏液纯净、脱盐率高、可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缺乏优异疏水性能的蒸馏膜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在膜材料的疏水理论研究与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方... 膜蒸馏技术因具有操作压力低、温差小、蒸馏液纯净、脱盐率高、可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缺乏优异疏水性能的蒸馏膜是限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迄今为止,科研人员在膜材料的疏水理论研究与超疏水蒸馏膜的功能改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研究者通过向膜面引入含硅或碳的纳米颗粒来提高膜面粗糙度,选用含氟的改性添加剂降低表面能,采用不同溶剂分散原材料并选择不同的成膜方式,使制备出的蒸馏膜疏水性能有了大幅度提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超疏水蒸馏膜功能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改性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涂覆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基膜,可实现对膜骨架和膜表面的同时改性,既增大膜通量又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操作简单,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与涂覆法相比,静电纺丝掺杂法改性的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稳定性,在提高耐透水性的同时可以减小改性物质对通量的影响,但其应用范围受到基膜的限制。化学沉积法可获得有梯度的沉积物或混合镀层,相比于涂覆法更容易控制涂层的组成和厚度,可进行更加精准的膜表面改性过程。等离子体等非传统方法多为几种方法的联用,从改性剂材料、操作过程、操作条件等方面均为蒸馏膜的改性开辟了新方向。本文分类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采用的疏水添加剂、分散剂、操作方法与操作条件,并对比了不同方法改性后的膜通量、孔隙率、脱盐率、过滤周期等指标,结合过滤方式评价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超疏水改性蒸馏膜商业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旨在为开发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膜通量高、抗污染能力强的超疏水蒸馏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超疏水 改性 接触角 通量 耐透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与废水资源化——膜制备、应用和改性
9
作者 张艺沛 马佳莹 褚华强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工业废水的产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双极膜电渗析(BMED)以其独特的水解离和离子转移机制,已经被应用于包括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在内的诸多领域,可以富集离子态的无机或有机污染物并产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工业废水的产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双极膜电渗析(BMED)以其独特的水解离和离子转移机制,已经被应用于包括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在内的诸多领域,可以富集离子态的无机或有机污染物并产生化学品以实现资源回用。文章介绍了BMED工艺的装置组成和工作机理,并对双极膜的制备方法、废水资源化方面的应用和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现阶段制约BMED工艺发展的因素,并对此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电渗析(BMED) 工业废水 废水资源化 制备 改性 污染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芦艳 于水利 孟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4-69,共6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添加剂与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流延成膜.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得膜与水的接触角用以表征膜的亲水性的变化;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膜的表面孔分布...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添加剂与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流延成膜.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得膜与水的接触角用以表征膜的亲水性的变化;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膜的表面孔分布和断面孔的结构及纳米颗粒在膜中的分散情况;采用万能电子试验机(W-56)强度测定仪测定膜的机械性能;利用杯试超滤装置对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进行研究,并对污染膜上的污染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Al2O3的加入量(质量百分比)为2%时,改性膜具有较好的水通量、强度和抗污染性能;纳米Al2O3的加入没有改变膜的微观结构.改性膜在保持PVDF有机膜原有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善PVDF膜的表面亲水性而使其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纳米Al_2O_3 改性膜 超滤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角蛋白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淑萍 李亮 +2 位作者 刘让同 崔世忠 王艳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改善羊毛角蛋白的成膜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改性剂,将其与羊毛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借助激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 为改善羊毛角蛋白的成膜性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改性剂,将其与羊毛角蛋白进行共混制备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借助激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热性能分析仪等对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CMCNa改性的羊毛角蛋白膜,其结构更加致密,热稳定性和疏水性增强,伸长率由未改性前的1.8%增加至6.4%;改性羊毛角蛋白膜在水中的降解性由原来的20.4%增加至78.6%,但其强度由原来的35 MPa降低至16.3 MPa;CMCNa与羊毛角蛋白在共混过程中由于氢键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角蛋白的分子内氢键作用力,同时CMCNa的加入使羊毛角蛋白膜的结晶结构由原来的α-螺旋结晶结构转变为α-螺旋和β-折叠共存的结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角蛋白 羧甲基纤维素钠 改性膜 结晶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体系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西 赵珺 +2 位作者 吴修利 姜雪 殷立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19,共3页
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制备N-琥珀酰壳聚糖。试验考察反应温度、氨基/酸酐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N-琥珀酰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并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膜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经碱处理后,当反应温度60℃,氨基/酸酐摩尔... 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制备N-琥珀酰壳聚糖。试验考察反应温度、氨基/酸酐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N-琥珀酰壳聚糖取代度的影响,并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膜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经碱处理后,当反应温度60℃,氨基/酸酐摩尔比1∶2,反应时间6 h,N-琥珀酰壳聚糖取代度最高可达0.61。试验发现:添加甘油的N-琥珀酰壳聚膜机械性能较壳聚糖膜机械延展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琥珀酰壳聚糖 取代度 改性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与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沈静 宋湛谦 +1 位作者 钱学仁 宋成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用碱沉淀法将壳聚糖用于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覆膜改性,对改性填料的性质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沉淀法可有效地用于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经改性后,填料的Zeta电位增加、白度有所下降,相应加填浆料的滤水性能略有改... 采用碱沉淀法将壳聚糖用于造纸填料级沉淀碳酸钙的覆膜改性,对改性填料的性质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沉淀法可有效地用于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经改性后,填料的Zeta电位增加、白度有所下降,相应加填浆料的滤水性能略有改善,溶解性也有所变化;沉淀碳酸钙的壳聚糖覆膜改性可显著提高加填纸的抗张指数,但加填纸的白度下降、不透明度无明显变化、光散射系数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壳聚糖用量在5%以内时,填料留着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沉淀法 造纸填料 沉淀碳酸钙 壳聚糖覆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亲水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魏丽超 刘振 周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共3页
从膜基体和膜表面两个角度出发,综述了当前对聚偏氟乙烯(PVDF)强疏水性膜的亲水化改性方法,介绍了共混改性、表面化学改性、辐照接枝等方法的机理、优缺点和近年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共混改性是今后亲水改性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亲水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庆 李鹏 +3 位作者 丁昀 许小艳 刘俊洁 张兆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83,89,共5页
采用丙烯酸(AA)作为改性单体,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等离子体化学沉积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光谱仪(ATR-FT-IR)分析发现,改性后的膜表面引入了羧基、羟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的膜,清水通量... 采用丙烯酸(AA)作为改性单体,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等离子体化学沉积改性。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光谱仪(ATR-FT-IR)分析发现,改性后的膜表面引入了羧基、羟基等亲水性官能团。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的膜,清水通量提高20%~30%,膜面和膜孔的Zeta电位分别提高了694%和58.66%,在过滤分离凹凸棒悬浊液实验中,改性膜通量衰减百分比,较原膜平均降低了8.44%,仅经水力清洗后的改性膜通量恢复率,较原膜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超滤 低温等离子体 改性 ZETA电位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光放电空气等离子体改性聚砜膜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欢 李茹 +3 位作者 王娜 张丽巧 唐家彬 方力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空气中等离子体改性对聚砜(PSF)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辉光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对聚砜膜进行表面改性,采用亲水接触角法评价了改性条件对聚砜膜表面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牛血清蛋白溶液作为类蛋白污染物进行试验,评价了改性前后聚... 为了研究空气中等离子体改性对聚砜(PSF)超滤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辉光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对聚砜膜进行表面改性,采用亲水接触角法评价了改性条件对聚砜膜表面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牛血清蛋白溶液作为类蛋白污染物进行试验,评价了改性前后聚砜膜的渗透性、污染率、恢复率等性能.结果表明,聚砜膜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润湿性发生变化,在最佳表面改性条件(放电功率8W,放电时间30s)下,膜表面的水接触角从69°下降到20°.改性后的聚砜膜渗透性能提高,抗污染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 空气等离子体 改性 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黎雁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74-78,共5页
为了提高聚偏氟乙烯 ( PVDF)多孔膜的抗污染性 ,必须设法改善其表面亲水性 .本文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低温等离子、辐照改性和光化学改性 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 。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多孔 污染 改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东豪 王文宝 +2 位作者 吴徵宇 李明忠 程辉铭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预聚体接枝-扩链法制备了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膜,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因素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力学性能明显优于脆性的纯丝素膜,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
关键词 预聚体接枝-扩链法 丝素蛋白改性聚氨酯 制备 力学性能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膜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艳琴 周军 +3 位作者 张宏忠 方少明 王明花 陈绍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8-10,71,共4页
采用n(H2O2)∶n(Fe2+)=12的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膜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渗透通量由26.7 L/(m2.h)提高到103.2 L/(m2.h),膜表面水接触角由75°降为58.5°,黏附功由91.64 mN/m提高到110.84 mN/m,Ji/J0由48... 采用n(H2O2)∶n(Fe2+)=12的Fenton试剂对聚偏氟乙烯膜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渗透通量由26.7 L/(m2.h)提高到103.2 L/(m2.h),膜表面水接触角由75°降为58.5°,黏附功由91.64 mN/m提高到110.84 mN/m,Ji/J0由48.8%提高到69.3%,衰减系数由51.2%降至30.9%,膜的亲水性能和耐污染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FENTON试剂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燕军 杨佳 +1 位作者 吕春英 傅学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0,共5页
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在聚丙烯膜表面接枝甲基丙稀酸缩水甘油酯,再在碱性条件下,使环氧基与半胱氨酸发生开环反应,得到半胱氨酸改性聚丙烯膜PP-g-Cys。通过红外与X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膜表面新增了羧基、酯羰基、羟基等基团,且膜表面C... 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在聚丙烯膜表面接枝甲基丙稀酸缩水甘油酯,再在碱性条件下,使环氧基与半胱氨酸发生开环反应,得到半胱氨酸改性聚丙烯膜PP-g-Cys。通过红外与X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膜表面新增了羧基、酯羰基、羟基等基团,且膜表面C元素含量下降,O元素含量增加,并出现S、Na元素。改性膜具有明显的两性荷电特征,接枝率为7.6%的改性膜等电点为7.2,而接枝率为16.1%的改性膜等电点为6.5。改性膜的电镜照片显示,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膜表面微孔逐渐出现堵塞现象。改性膜的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较高的接枝率下,由于膜表面微孔大量堵塞,水通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改性聚丙烯 两性 ZETA电位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