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合成与性能
1
作者 郭丁滔 李家炜 +3 位作者 何贵平 吴亮 郭杰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1,共11页
为探讨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水性高分子乳胶的性能,以C.I.分散红60为原料合成可聚合染料R60,再将染料R60与丙烯酸酯、氟硅单体一起,通过一锅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泡沫染色和涤纶织物... 为探讨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水性高分子乳胶的性能,以C.I.分散红60为原料合成可聚合染料R60,再将染料R60与丙烯酸酯、氟硅单体一起,通过一锅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泡沫染色和涤纶织物丝网印花。考察不同氟硅单体比、R60添加量对着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耐干/湿摩擦、水洗牢度的影响,分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成膜固色机理。结果表明: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呈椭球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R60质量分数为3%且D_(4)/D_(3)F质量比为4/1时,杂化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为2.7℃,水接触角达93.9°;与纯丙烯酸酯自着色乳胶织物相比,引入氟硅链段的自着色乳胶着色织物的色牢度、手感及透气性均得到提高。氟硅链段在成膜过程的表面迁移特性,有利于胶粒在织物空隙更好的扩散,抑制胶粒在织物表面连续成膜,并赋予着色织物良好的着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着色乳胶 氟硅改性聚丙烯酸 涂料印花 泡沫染色 摩擦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朝阳 龚兴宇 +1 位作者 范晓东 秦华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84,共4页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有机硅含量不同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通过对单体转化率及乳胶粒径的测定,发现有机硅单体的加入能提高硅-丙无皂共聚反应速率,减小乳胶粒粒径大小;结果还表明:合成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随有机硅...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有机硅含量不同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通过对单体转化率及乳胶粒径的测定,发现有机硅单体的加入能提高硅-丙无皂共聚反应速率,减小乳胶粒粒径大小;结果还表明:合成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合成 力学性能 耐水性 无皂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过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2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其溶液性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怀平 许凯 +3 位作者 艾好 许林利 陈嘉 陈鸣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 在水溶性单体丙烯酸(AA)与疏水性单体丙烯酸十八酯(ODA)中,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在超临界CO_2介质中合成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乌氏黏度计和旋转黏度计对HMPAA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HMPAA溶液质量浓度、MBAM含量、HMPAA溶液pH对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AA为白色粉末,由粒径约2μm的颗粒组成;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pH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HM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HMPAA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MBAM的质量分数小于0.51%时,HMPAA溶液表观剪切黏度随MBA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MPAA溶液质量浓度为0.8 g/dL、温度30℃、m(AA):m(ODA)=9:1、w(MBAM)=0.51%时,HMPAA溶液的表观剪切黏度达到75.0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丙烯酸 丙烯酸十八酯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磷洗涤助剂——改性聚丙烯酸钠盐聚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政生 张小里 董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4-66,71,共4页
以水为介质在氧化 还原体系中合成了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丙烯酸共聚物钠盐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加料方式等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 :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 (摩尔比 ) =3∶1,引发... 以水为介质在氧化 还原体系中合成了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丙烯酸共聚物钠盐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加料方式等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 :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 (摩尔比 ) =3∶1,引发剂占单体量 5 % ;还原剂占单体量 6 % ;反应温度 80~ 85℃ ;时间 3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粘度低 ,水溶性好 ,螯合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酸 有机无磷洗涤助剂 丙烯酸 顺丁烯二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旭 隋智慧 +2 位作者 郭制安 李亚萍 闫晨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3,共7页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以反应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458、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制备了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织物整理剂,并研究了乳化...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以反应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458、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制备了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织物整理剂,并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氟、硅聚丙烯酸酯乳液最佳制备条件为DNS-458用量(占总单体质量。下同)3.00%,有机氟用量12.00%,有机硅用量2.00%,在反应温度80℃时,得到的无皂乳液粒径在54.7 nm处分布最多,分布均匀。采用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整理的亚麻织物的水接触角较亚麻原布明显提高,可达134.120°,亚麻织物的弯曲刚性由5.3 cN/mm降至4.4 cN/mm,断裂强力由581 N增加到824 N,白度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酸 改性 织物整理剂 无皂乳液 拒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r/TX10溶液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的缔合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航 杨军 +1 位作者 梅拥军 周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3,共4页
通过黏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在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NaBr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和微观形态。由Huggins方程确定了HMPA在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和Huggins常数KH。在NaBr水溶液中,体系存在尺寸较小的分子线团... 通过黏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酸(HMPA)在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NaBr水溶液中的缔合行为和微观形态。由Huggins方程确定了HMPA在溶液中的特性黏数[η]和Huggins常数KH。在NaBr水溶液中,体系存在尺寸较小的分子线团以及相对较大的缔合聚集体。TX10参与HMPA的疏水缔合,使其微观形态发生变化。结果表明,在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盐水溶液中,HMPA经历了解缔合-重新缔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 疏水缔合 特性黏数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结构与涂层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香梅 高洁 +1 位作者 张丽华 李青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用单体乳液滴加法合成了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TEM照片显示乳胶粒子为核 壳型结构;FTIR、1HNMR和DSC谱图分析表明,高含氢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反应形成了化学键,且 无含氢聚硅氧烷的水解现象。用此共聚乳液... 用单体乳液滴加法合成了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TEM照片显示乳胶粒子为核 壳型结构;FTIR、1HNMR和DSC谱图分析表明,高含氢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反应形成了化学键,且 无含氢聚硅氧烷的水解现象。用此共聚乳液作棉织物涂层剂时涂层布在60℃下不发粘、-10℃下无裂痕;作 装饰布印花粘合剂时干、湿摩擦牢度分别为5、4级,200℃下测升华牢度时衬布无色差变化,且膜不泛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核壳型共聚乳胶 涂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改性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保国 杨琪 +2 位作者 李春豹 戚华辉 陈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44-3452,共9页
混凝土增稠剂作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稳定性,改善混凝土的离析、泌水等问题。利用磺酸基对聚丙烯酸(PAA)类增稠剂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增稠效果优良的增稠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与成分,研究... 混凝土增稠剂作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稳定性,改善混凝土的离析、泌水等问题。利用磺酸基对聚丙烯酸(PAA)类增稠剂进行改性,制备出一种增稠效果优良的增稠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表征了聚合物结构与成分,研究了改性PAA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OC(总有机碳吸附)、Zeta电位、电导率、DLS(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聚合物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聚合物在水泥孔溶液中的构象,并据此提出改性PAA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磺酸基改性PAA会增加掺入聚羧酸减水剂(PCE)浆体的塑性粘度,降低浆体流动度,且磺酸基改性PAA会增大液相中的聚合物构象粒径,有利于增大浆体粘度,另外,长链状的磺酸基改性PAA会提供桥接作用增大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水泥浆体的塑性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改性聚丙烯酸 磺酸基 聚羧酸减水剂 流变性能 聚合物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3-1740,共8页
以自制的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共聚单体比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 以自制的活性大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MPEGA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磺酸钠(MAS)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共聚单体比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并重点考察了共聚各单体用量和聚合反应条件对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MPEGAA)∶n(AA)∶n(MAS)∶n(AMPS)∶n(AM)=0.1∶0.65∶0.1∶0.2∶0.15,引发剂用量为5%,聚合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控制在80℃和5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当掺量(折固掺量)为0.24%时,90 min内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率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型AMPS改性聚丙烯酸高效减水剂 共聚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蒙脱土改性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立 彭晓宏 +1 位作者 陶征宏 陈小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水溶液插层聚合法制备水溶性蒙脱土改性聚丙烯酸钠(PNaAA)复合材料。研究了溶液pH值、有机蒙脱土及APS/SFS/AIBA引发体系用量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时间的影响,并对其热稳定性、溶液性能与未改性聚丙烯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 采用水溶液插层聚合法制备水溶性蒙脱土改性聚丙烯酸钠(PNaAA)复合材料。研究了溶液pH值、有机蒙脱土及APS/SFS/AIBA引发体系用量对产物特性黏数及溶解时间的影响,并对其热稳定性、溶液性能与未改性聚丙烯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自制有机蒙脱土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的改性聚丙烯酸钠特性黏数可提高21%,并能够在其耐降解、耐剪切和耐高温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改性聚丙烯酸 溶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酸钠-LiCl共混物的恒湿性能研究
11
作者 尹振东 王晓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70-73,共4页
以有机高分子吸水树脂对水分子的强吸附能力为启示,以改性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为基础,研究了该树脂与LiCl共混物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性能,分析了该共混物对密闭容器相对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共混物的平衡吸湿量及密... 以有机高分子吸水树脂对水分子的强吸附能力为启示,以改性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为基础,研究了该树脂与LiCl共混物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性能,分析了该共混物对密闭容器相对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共混物的平衡吸湿量及密闭空间内吸湿平衡点进行理论预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通过调整吸湿材料的用量,可将空间湿度控制在实际需要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酸 LICL 吸湿 恒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型非全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12
作者 杨兵 纪晓寰 +4 位作者 江晓泽 樊姝婧 朱洪君 吉亚丽 孙宾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目的】为解决全氟拒水剂难降解、非全氟拒水剂耐久性差等问题。【方法】以2,3,4,5,5,5-六氟-2,4-双(三氟甲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DFHMA)、丙烯酸十八酯(SA)和1,2-二氯乙烯(VDC)为主要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自交联单体,采用细... 【目的】为解决全氟拒水剂难降解、非全氟拒水剂耐久性差等问题。【方法】以2,3,4,5,5,5-六氟-2,4-双(三氟甲基)戊基甲基丙烯酸酯(DFHMA)、丙烯酸十八酯(SA)和1,2-二氯乙烯(VDC)为主要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自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自交联型非全氟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m(DFHMA)∶m(SA)和N-M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随后,对乳液在涤纶织物上的整理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水接触角、织物沾水度测试对整理后织物进行应用研究。【结果】整理后织物在保持良好拒水性(水接触角为143.4°、拒水分数为100分)的同时,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摩擦320次后,水接触角为原来的88.56%;水洗30次后,拒水分数为原来的85%)。【结论】本研究为开发一种环保型的耐久拒水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持续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非全氟单体 改性聚丙烯酸 拒水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的合成、表征与膜形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安秋凤 窦蓓蕾 孙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1,108,共7页
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用下,将1,6-已二异氰酸酯(HDI)与聚乙二醇(PEG-200)在70℃反应合成—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U),然后滴加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丙烯酸羟丙酯(HPA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溶液... 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用下,将1,6-已二异氰酸酯(HDI)与聚乙二醇(PEG-200)在70℃反应合成—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U),然后滴加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RfAA)、丙烯酸羟丙酯(HPA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在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溶液中聚合反应4~6 h,再经丁酮肟(EtAO)封端,制得了一种新型聚氨酯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易去污整理剂(FPUA)。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等对FPUA的结构、成膜形态及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PUA在亲水性纤维织物和单晶硅表面均能形成非单一结构的疏水膜。该膜附着在纤维表面,能使处理后织物表面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46.5°,色拉油的接触角达到132°,且易去污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改性氟代聚丙烯酸 膜形态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延清 吴锦添 林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5-709,共5页
以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专用乳液,其可作为涂层的成膜物质。采用FTIR、DSC、TGA、SEM等对乳液性能,及乳液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相比,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丙烯... 以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专用乳液,其可作为涂层的成膜物质。采用FTIR、DSC、TGA、SEM等对乳液性能,及乳液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相比,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的吸水率更低,为7.3%,交联度更高,达84.6%,耐水性更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8.8℃提高到24.4℃,乳胶膜最大热失重速率所对应温度从361.2℃提高到390.3℃。与使用聚丙烯酸酯乳液相比,使用环氧树脂改性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成膜物质的防火涂层质量损失率从27.6%减小到25.2%,膨胀倍率从9.5增加到20.4,钢板背面温度从328℃降低到221℃。以环氧树脂改性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防火涂料的成膜物质,使涂层在受热膨胀后能形成致密的、均匀的蜂窝状泡孔,可获得较好的耐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环氧树脂改性聚丙烯酸 水性防火涂料 蜂窝状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弹性体/聚乳酸共混物的结晶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维晓 李国华 +3 位作者 张计敏 胡秀丽 徐兵 瞿雄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59,共7页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壳的聚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Poly(BA)/poly(MMA-co-GMA),PBMG),以此改性聚乳酸,并对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BA)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壳的聚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Poly(BA)/poly(MMA-co-GMA),PBMG),以此改性聚乳酸,并对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10%的PBMG的加入能改善聚乳酸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由2.6kJ/m^(2)增加到10.45kJ/m^(2)。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偏光显微镜对共混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Jeziorny修订的Avrami方程和莫志深方程探究了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PBMG作为成核剂,在共混物中提供了更多的成核位点,从而提高了结晶度并加快了共混物的结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丙烯酸酯冲击改性 结晶动力学 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摩丝成膜物——聚氨酯改性丙酸酯类聚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方岳 吕亚萍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聚醚与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在较低的温度下预聚反应1h~2h,然后加入聚丙烯酸酯类树脂中,进行共聚反应,制得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讨论了单体组成、中和度、催化剂用量及聚氨酯含量对该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该聚合物综合了聚氨酯和聚... 聚醚与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在较低的温度下预聚反应1h~2h,然后加入聚丙烯酸酯类树脂中,进行共聚反应,制得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讨论了单体组成、中和度、催化剂用量及聚氨酯含量对该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该聚合物综合了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二者的优点,成膜后光泽度高、透明及梳理时不产生粉状物脱落,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摩丝成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用化妆品 摩丝成膜物 聚氨酯 改性聚丙烯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镜图像分析法测定硅丙乳液粒度分布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秀玲 李正民 +1 位作者 虞伟钧 岳秀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图像分析法 测定 硅丙乳液 粒度分布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树脂 建筑外墙涂料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码印花的增稠剂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嫦娥 张庆 李颖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87,共5页
针对数码印花技术对增稠剂流变性的特殊要求,对基于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的数码印花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各种改性剂、消泡剂等添加剂和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改性增稠剂呈现假塑性流体... 针对数码印花技术对增稠剂流变性的特殊要求,对基于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的数码印花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掌握了各种改性剂、消泡剂等添加剂和温度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改性增稠剂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其体系的性能对电解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小。用幂率方程对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其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用Arrhenius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温度对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增稠剂流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酯 增稠剂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FSiPUA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IR、TG-DSC、XPS和AFM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当HPMA、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5.2%、7.0%和20.0%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FSiPUA复合乳液;HPMA、PDMS和DFMA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 复合乳液 涂膜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粒子增韧PA1012的性能研究
20
作者 周云霞 吕云侠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改性聚丙烯酸酯(ACR-g-GMA)核壳结构抗冲击改性剂粒子增韧尼龙(PA)1012共混物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ACR-g-GMA加入量为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改性聚丙烯酸酯(ACR-g-GMA)核壳结构抗冲击改性剂粒子增韧尼龙(PA)1012共混物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ACR-g-GMA加入量为9%时,PA1012/ACR-g-GMA共混体系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降低到2.3 g/10min;SEM照片表明,弹性核壳粒子能均匀地分散在共混物中。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ACR-gGMA加入量为9%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83.3 k J/m2,是纯PA1012的3.8倍,拉伸强度降低约18%。等温结晶得到的Avrami指数近似为2,表明共混体系成核机理为异相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12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改性聚丙烯酸 增韧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