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不同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反应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董永春 武金娜 +3 位作者 孙苏婷 郑戌 韩振邦 刘春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3-178,共6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纤维材料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将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AO-PAN)分别与5种金属离子Fe3+、Cu2+、Co2+、Ce3+和La3+进行配位反应并生成改性PAN纤维金属配合物,在考察了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纤维材料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将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AO-PAN)分别与5种金属离子Fe3+、Cu2+、Co2+、Ce3+和La3+进行配位反应并生成改性PAN纤维金属配合物,在考察了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特性,并计算和比较了相关反应参数。结果表明,当AO-PAN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时,提高反应溶液中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能够促进金属离子平衡配合量的增加。这个配位反应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温度的升高能够导致其反应速率常数显著增大。在相同条件下5种金属离子的反应速率常数的排列顺序为Fe3+>Cu2+>Co2+>Ce3+>La3+,而其反应活化能则表现出相反变化趋势,这表明Fe3+离子的配位反应能力最高,而2种稀土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对温度的依赖性更强。热力学参数ΔH0>0、ΔS0>0、ΔG0<0,证实这个配位反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金属离子 配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负载MoS_(x)/TiO_(2)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其降解染料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丽 王涛 +1 位作者 石现兵 韩振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5,共7页
为提升MoS_(x)/TiO_(2)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使用偕胺肟改性的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载体,先通过静电结合及原位转化负载MoS_(x),再通过配位作用结合TiO_(2)合成了复合光催化剂。分析了该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并考察... 为提升MoS_(x)/TiO_(2)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使用偕胺肟改性的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载体,先通过静电结合及原位转化负载MoS_(x),再通过配位作用结合TiO_(2)合成了复合光催化剂。分析了该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光吸收性能,并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MoS_(x)和TiO_(2)可均匀分布于PAN纤维表面,且MoS_(x)的引入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能,并能够在波长大于500 nm的可见光下快速氧化降解染料废水,其反应速率常数达到单独负载TiO_(2)纤维催化剂的4.7倍;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能,其高活性主要来源于MoS_(x)对污染物的强吸附能力及其在可见光下对TiO_(2)的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钼 二氧化钛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染色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金香 张弘楠 +1 位作者 覃小红 侯兵兵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928,共8页
采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腈纶染色带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一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P(AN-co-AMPS)),并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将静电纺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与普通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和腈纶... 采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腈纶染色带磺酸基团的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一种共聚改性聚丙烯腈(P(AN-co-AMPS)),并通过静电纺丝制成纳米纤维。将静电纺共聚改性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与普通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和腈纶(acrylic)细旦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纤维染色性能差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纤维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染色浓度、温度和缓染剂类型等因素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聚丙烯腈,P(AN-coAMPS)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在较低温度时P(AN-co-AMPS)纤维上染率高达80.2%,且染色后纤维表观形貌无明显变化,表观色深提高;不同缓染剂类型对纳米纤维缓染效果影响不同,采用β-环糊精则初染率(5min)降低了42.6%,上染率(2h)只降低3.1%;同等染色浓度下,纳米级纤维表观色深度较浅,但染色后耐皂洗色牢度都不低于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阳离子染料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处理电镀废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道成 沈恒冠 +1 位作者 安静 汪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6,共3页
将聚丙烯腈(PAN)纤维与羟胺试剂反应制备出改性PAN纤维。在20℃和动态条件下,对改性PAN纤维处理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PAN纤维处理电镀废水效果很好:在20℃、废水体积流量3 mL/min、pH为4.0时,TOC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6%和... 将聚丙烯腈(PAN)纤维与羟胺试剂反应制备出改性PAN纤维。在20℃和动态条件下,对改性PAN纤维处理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PAN纤维处理电镀废水效果很好:在20℃、废水体积流量3 mL/min、pH为4.0时,TOC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0.6%和87.5%;对废水中Cu2+、Ni2+、Zn2+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其去除率分别为99.3%、98.9%、98.3%,吸附能力的大小为Cu2+>Ni2+>Zn2+。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再生利用率高,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Fe^(3+)配位反应动力学
5
作者 董永春 李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共5页
为优化制备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铁配合物,分别将低转化率和高转化率的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L-AO-PAN和H-AO-PAN)以及混合改性聚丙烯腈纤维(M-PAN)与Fe3+进行配位反应并生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铁配合物,重点研究了3种纤维与Fe3+配位反应的... 为优化制备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铁配合物,分别将低转化率和高转化率的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L-AO-PAN和H-AO-PAN)以及混合改性聚丙烯腈纤维(M-PAN)与Fe3+进行配位反应并生成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铁配合物,重点研究了3种纤维与Fe3+配位反应的动力学行为,获得并比较了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3种不同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Fe3+之间的配位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并能够使用Langmuir吸附模型进行描述;在相同条件下H-AO-PAN与Fe3+反应的饱和配合量、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均高于L-AO-PAN和M-PAN与Fe3+反应的相应参数。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3种纤维特别是H-AO-PAN与Fe3+配位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结构 FE3+ 配位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IL-53(Fe)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杨 石现兵 +2 位作者 王涛 刘利伟 韩振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3,共6页
针对MIL-53(Fe)粉末作为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窄、催化效率低和难回收利用等问题,以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载体,通过表面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负载不规则MIL-53(Fe)的纤维MIL-53(Fe)-PAN。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 针对MIL-53(Fe)粉末作为光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窄、催化效率低和难回收利用等问题,以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作为载体,通过表面原位合成法制备了负载不规则MIL-53(Fe)的纤维MIL-53(Fe)-PAN。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其表面形态、微观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MIL-53(Fe)能够均匀分布于改性PAN纤维表面,部分MIL-53(Fe)呈现出一定的结晶性能,且纤维配体的电荷转移(LMCT)效应将其光谱响应范围拓宽至800 nm;由于纤维配体和对苯二甲酸配体的协同作用,使得MIL-53(Fe)-PAN在染料降解中显示出极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远优于MIL-53(Fe)粉末及其直接负载改性PAN纤维催化剂,为高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原位合成 光催化剂 染料降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定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满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6,共2页
介绍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新方法——2.5%NaOH法。试验显示,混纺产品中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部分在2.5%NaOH溶液煮沸处理30 min中会全部溶解,而棉纤维不溶解;但棉纤维会有些损伤,取其质量损失修正系数d... 介绍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新方法——2.5%NaOH法。试验显示,混纺产品中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部分在2.5%NaOH溶液煮沸处理30 min中会全部溶解,而棉纤维不溶解;但棉纤维会有些损伤,取其质量损失修正系数d值1.02可使试验结果准确。与FZ/T01103—2009中的次氯酸钠/硫氰酸钾法对比可知,2.5%NaOH法所得结果与该标准所得结果相对误差<1%,证明了2.5%NaOH法用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产品的含量检测是可行的,此方法改进了次氯酸钠/硫氰酸钾法中需要2步才能完全溶解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仅一步即可实现棉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棉混纺 2.5%NaOH法 次氯酸钠/硫氰酸钾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莫代尔/氨纶混合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方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解决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莫代尔/氨纶混合产品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标准的困难,通过对混合物中各纤维溶解性能的分析,选择3种试验方案进行比对测试,对方案进行优化,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优选出最佳试验方案后,再进行复现性测试,结果表... 为了解决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莫代尔/氨纶混合产品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标准的困难,通过对混合物中各纤维溶解性能的分析,选择3种试验方案进行比对测试,对方案进行优化,然后根据测试结果优选出最佳试验方案后,再进行复现性测试,结果表明:用次氯酸钠/65%硫氰酸钾溶解去除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再用20%盐酸溶解去除莫代尔剩余氨纶的方案是可行的,根据t分布得出改进的方案测试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差异,复现性良好,测试数据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莫代尔 氨纶 混纺产品 纤维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法制备功能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及其对U(Ⅵ)的吸附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芸捷 王繁 +2 位作者 王兴磊 郭治军 张红霞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7-407,I0006,共12页
本工作旨在合成对U(Ⅵ)具有高吸附容量与高选择性,且经济环保的功能化纳米纤维材料。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偕胺肟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AO-PAN)和羧基/偕胺肟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AC-PAN),并通过不同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然后研... 本工作旨在合成对U(Ⅵ)具有高吸附容量与高选择性,且经济环保的功能化纳米纤维材料。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偕胺肟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AO-PAN)和羧基/偕胺肟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材料(AC-PAN),并通过不同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然后研究了pH、离子强度、接触时间、U(Ⅵ)初始浓度、温度和共存离子对U(Ⅵ)在合成材料上吸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AO-PAN和AC-PAN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AO-PAN和AC-PAN对U(Ⅵ)的吸附受pH的影响显著,但受离子强度的影响不大;AC-PAN对U(Ⅵ)吸附达到平衡只需30 min,其最大吸附容量为3.33 mmol/g,约为AO-PAN的8倍;温度的升高有利于U(Ⅵ)的吸附,说明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AO-PAN和AC-PAN对U(Ⅵ)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且重复利用3次后对U(Ⅵ)的吸附率依然超过99%。因此,AO-PAN和AC-PAN在处理含铀废水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改性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 U(Ⅵ)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抑制性的抗温耐盐改性腈纶钻井液降滤失剂KWY的研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樊泽霞 王兰兰 +1 位作者 孙明波 温艳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将腈纶工业下角料加碱水解,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磺化,与甲醛、聚醚多元醇进行接枝、交联,制得降滤失剂KWY.简介了合成过程,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由加入KWY的各种钻井液150℃静态老化16小时后测得的API滤失量值,确定KWY在淡水钻... 将腈纶工业下角料加碱水解,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磺化,与甲醛、聚醚多元醇进行接枝、交联,制得降滤失剂KWY.简介了合成过程,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由加入KWY的各种钻井液150℃静态老化16小时后测得的API滤失量值,确定KWY在淡水钻井液中的加量范围为0.4%~0.5%,在盐水和海水钻井液中的加量范围为1.0%~1.5%.根据塑性粘度、动切力、API滤失量测定值求出0.4%KWY在淡水钻井液中的耐温性为180℃,1.5%KWY在4%、15%、35%盐水钻井液和海水钻井液中的耐温性为160℃;KWY的性能优于胜利油田使用的一种HPAN(JS).由油藏砂在77℃滚动16小时的回收率来看,1%KWY溶液对页岩的抑制性近似于或好于5%KCl溶液.图1表2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处理剂 改性聚丙烯腈 降滤失剂 制备 页岩抑制性 耐温性 抗盐性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N纤维与Fe^(3+)的配位反应及配合物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振邦 董永春 刘春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6-993,共8页
采用盐酸羟胺和水合肼的混合物分别对PAN纤维进行改性制备了偕胺肟改性PAN纤维(AO-PAN)和混合改性PAN纤维(M-PAN),并分别与Fe3+进行配位反应生成两种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Fe-AO-PAN和Fe-M-PAN).研究了配位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及温度和Fe3+... 采用盐酸羟胺和水合肼的混合物分别对PAN纤维进行改性制备了偕胺肟改性PAN纤维(AO-PAN)和混合改性PAN纤维(M-PAN),并分别与Fe3+进行配位反应生成两种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Fe-AO-PAN和Fe-M-PAN).研究了配位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及温度和Fe3+初始浓度的影响,并采用DRS和ESR技术比较了两种不同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对偶氮染料活性红195氧化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两种改性PAN纤维与Fe3+之间的配位反应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以及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AO-PAN比M-PAN更容易与Fe3+发生配位反应.在相同条件下AO-PAN与Fe3+反应的配合量和反应速率常数均比M-PAN与Fe3+反应的高.两种配合物对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暗态条件下Fe-M-PAN比Fe-AO-PAN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而光辐射条件下Fe-AO-PAN的催化活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三价铁离子 配位反应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N中空纤维原丝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春菊 孙俊芬 +2 位作者 吴光香 赵有中 王庆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探讨了不同制膜条件对所制改性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干纺程长度的增加,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下降,截留率上升。随着纺丝液中总固含量的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水通量均下降。随着纺丝液温... 探讨了不同制膜条件对所制改性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干纺程长度的增加,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下降,截留率上升。随着纺丝液中总固含量的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水通量均下降。随着纺丝液温度的上升和填充液的压力增加,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上升。随着凝固浴中DMSO含量的增加,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呈现最小值,截留率达到最大值。在所研究的凝固浴温度范围内,在30°时截留率达到极大值,水通量则呈单调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 中空纤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N铸膜液的热力学条件与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庆瑞 陈雪英 +1 位作者 沈新元 侯震伟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9-25,共7页
本文讨论了聚丙烯腈铸膜液中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PAN含量和温度,以及PAN-Cell共混液中纤维素含量等因素与膜的形态结构、微孔孔径、孔隙率、膜的截留率和水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膜的结构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可通过调节铸膜... 本文讨论了聚丙烯腈铸膜液中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量,PAN含量和温度,以及PAN-Cell共混液中纤维素含量等因素与膜的形态结构、微孔孔径、孔隙率、膜的截留率和水通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膜的结构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可通过调节铸膜液的热力学条件,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膜的结构和性能,为制得适用于多种用途的系列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丙烯腈 结构 性能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